本賽季,25歲的王薪凱在第一階段只打了六場比賽,其中兩場首發,場均獲得20.2分鐘的出場時間,可以得到6.3分和3籃板。從數據上看,都是生涯新高;但在戲份上小了好多,在輪換陣容中的位置也往後移了不少。
為什麼這麼說?可以先看一組數據。「挨罵四少」中其他三人本賽季的表現:胡明軒打了10場,場均24.8分鐘,17分3.3籃板2.5助攻,三分命中率64%,均為生涯新高;徐傑打了8場,場均22.6分鐘,8.5分2.8助攻,三分命中率37%;出場時間、得分、助攻生涯新高;
杜潤旺打了8場,場均21.5分鐘,11.3分2.4籃板,三分命中率53%;出場時間、得分、三分命中率生涯新高;
新調入小將表現:張昊打了10場,場均18.8分鐘,7.1分3.7籃板;趙錦洋打了5場,場均22.8分鐘,6.8分3籃板2.4助攻。
是不是很明顯?王薪凱在廣東的位置逐漸有邊緣化的意思,而這一方面是王薪凱的年齡、天賦、場上位置和打法特點等綜合因素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廣東隊內人才輩出,優秀的年輕球員層出不窮。
王薪凱今年25歲,處於籃球運動員的黃金年齡段,也正是出成績的時候,換在其他球隊算得上年輕,但在廣東則是「老將」了:胡明軒22歲,杜潤旺21歲,徐傑20歲,趙錦洋19歲,張昊18歲,還有20歲的張皓嘉和18歲的馬力克。在這些年輕人面前,王薪凱頗有些「前浪被拍在沙灘上」的意思。
而且,王薪凱的場上位置一般都是後衛,而廣東隊內後衛線人才濟濟,趙睿是國字號,馬尚-布魯克斯能力最強,徐傑、胡明軒成長迅猛,身高達到1米98的趙錦洋也能客串,相比之下,王薪凱優勢不明顯,他在進攻端能力不錯,有一手靠譜的三分,但防守端的腳步、技術和意願,遠遠不如徐傑、胡明軒等人。
王薪凱的年齡沒優勢,在場上能發揮的作用也很容易被替代,進攻端是長處,但也並非稀缺品,胡明軒、徐傑、杜潤旺等人的三分並不含糊;防守端更不用說了,根本排不上號;而面對身體天賦更出眾、運動能力更強的「後浪」張昊、趙錦洋,王薪凱的優勢也許只剩下比賽經驗了。
在廣東良性的內部競爭下,王薪凱依然有機會,如果他在訓練中能有持續的出色表現,相信還能成為輪換陣容中的一員,並與上賽季一樣,在某些場次成為奇兵,獨享杜鋒的「摸頭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