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李清歌天下第一!!!」「短短兩年,她的舞臺進步好大!」「墨汐/墨汐/墨汐/墨汐/墨汐」「\清風如歌與君同夢/」一條條激動的彈幕滑過屏幕,畫面中是3D虛擬歌姬在舞臺上唱跳,她們正是近兩年網絡上最火熱的新興概念——「虛擬偶像」。
《戰鬥吧歌姬!》女團成員。
不同於其他的二次元紙片人,6位風格各異的虛擬歌姬通過最新的實時動作捕捉和渲染技術呈現舞臺表演,她們在屏幕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真實而生動的。這場演出是虛擬偶像唱跳女團《戰鬥吧歌姬!》的二周年線上演唱會,通過網絡直播向粉絲們進行演出以及互動。歌姬們通過定期直播、演唱會、見面會等活動與粉絲進行親密互動,此外還通過短視頻、紀錄片、原創歌曲等內容展示她們的日常生活和訓練成績,粉絲們則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等互動工具直接參與到歌姬的每個成長瞬間,為她們加油打氣。「她們雖然是虛擬的,但更真實」,這是《戰鬥吧歌姬!》的粉絲們在相處兩年後的心聲。
短短兩年,《戰鬥吧歌姬!》IP是如何實現從無到有?歌姬們又是靠什麼在偶像行業快速發展?新京報專訪了樂元素CEO王海寧與副總裁賴嘉滿,揭秘二次元互動式虛擬養成偶像的秘密。
什麼是《戰鬥吧歌姬!》?
這是樂元素於2018年9月27日推出的實時互動式虛擬偶像養成企劃,宣傳口號為「時刻回應愛」,企劃中目前有6位歌姬: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仙氣少女李清歌、舞力全開的自信帥氣少女墨汐、白毛獸耳的中二少女神宮司玉藻、沉迷美少女和遊戲的室內天使卡緹婭·烏拉諾娃、敢想敢做敢追夢的玫瑰少女羅茲·巴蕾特以及元氣滿滿的向日葵少女伊莎貝拉·霍利。
《戰鬥吧歌姬!》女團成員。
過去現在和未來,全都是挑戰
據《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預期全國有3.9億人關注虛擬偶像這一新興事物。正是因為看中這個成長中的龐大市場,也為了迎接未來的5G新世界,樂元素從2017年開始籌備、2018年正式上線了《戰鬥吧歌姬!》。
作為一個遊戲起家的公司,卻選擇了「偶像」這一看起來好像並不相關的領域進軍。「我們正式上線前,其實花了一年時間去準備。啟動這個項目時所有的都是零,技術是零,人才是零,動捕如何操作,3D動畫製作流程等,對我們來說都不太熟悉,整個團隊都是從零開始搭建。」賴嘉滿這樣回憶。而王海寧則形容團隊是走在無人區,「這個行業的無人區,我們走在了前面,這是很有挑戰的事情。歌姬項目兩年裡,無形中培養了大量虛擬偶像方面的人才,在技術開發與創新上,甚至可以看到虛擬偶像用樂器表演,他們未來還要做真人偶像做不到的東西。」
賴嘉滿說:「偶像本身是唱跳藝人,但我們的思路一開始就是按照IP的形式開發,所以從最初就規劃了內容要全產業鏈覆蓋。」直播可以更好的促進偶像與粉絲的互動,動畫片更多是歌姬的生活紀錄片,演唱會則是儀式感的傳遞,每個內容都是為了讓用戶更好的理解這個IP。在內容製作上,團隊對質量要求非常執著,哪怕一張小小的圖片或周邊,希望粉絲都會「哇,超出我的想像!」賴嘉滿認為,必須要有這種執著,粉絲才會更願意跟你一起走下去。除了動漫、音樂、直播等內容,歌姬們還接了不少商業代言,目前已經有食品、飲料、電器等多個方向。
《戰鬥吧歌姬!》二周年演唱會截圖
做最有人情味的虛擬女團,和粉絲建立情感連結
為什麼要做虛擬偶像女團,賴嘉滿想得很清晰,「我們想做能傳達正向成長力量的偶像,讓人快樂、有人情味,偶像是可以讓人敬佩和崇拜的,也可以是讓人學習的榜樣。」粉絲們喜歡努力、正能量、治癒、永不放棄的歌姬。
在歌姬的故事中,有人在初次表演時意外「翻車」,有人因為舞蹈能力差受到批評,有人花兩個月時間去學習一門新樂器……她們像普通人一樣經歷無數失敗,像普通人一樣努力奮鬥,慢慢站穩在舞臺上,獲得認可和掌聲。「歌姬們沒有通過『雞湯』告訴粉絲要努力,而是通過自身故事告訴他們,即使面臨挫折也永不放棄,只要努力就能一定能做到。」王海寧補充道:「愛是一種能讓人成長的力量。歌姬和粉絲之間的愛,需要更深層次的認同,這種愛更加穩固和持久,因為它能真正對粉絲的成長起到作用。」
二周年線上演唱會海報
在一次《戰鬥吧歌姬!》的見面會中,有一位粉絲在他喜歡的歌姬面前說:「我剛上大學,膽子很小,現在想參加社團,但又害怕融不進去。希望你可以跟我說,『你可以的!』」交流過後,他成功加入了社團。
歌姬們和粉絲一起成長,建立情感共鳴,互相汲取力量,這是整個企劃的初心。
野心不小,想做「亞洲第一虛擬偶像團」
從2016年到現在起,飯圈文化興起、選秀節目火爆,偶像逐漸成為常態話題。《戰鬥吧歌姬!》兩年來互動體系日漸完善、原創內容和技術研發日趨先進,王海寧回看這兩年略感自豪,但他表示「還遠遠不夠」。如果想做到行業頂級,還需要更多的內容形式和策劃,也還需要更多的宣傳推廣,「遊戲、大型演唱會、線下活動、新歌姬、新設定等等,都在我們的未來發展計劃中。」
回歸初心,樂元素真正想做的事,還是讓虛擬偶像帶給世界更多美好和快樂的文化體驗,同時也能在用戶這邊收穫成長。對技術的理解、對藝術的尊重,以及對商業的把握,新的時代還有新的文化模式等,都在等待他們去探索和創新。未來他們希望能夠去放眼世界,看到整個世界尤其是亞洲精神文化的需求。
「我不信中國公司沒法做出很好的虛擬偶像。如果我們能做成亞洲第一虛擬偶像女團,那不是很酷的一件事嗎?」賴嘉滿透露著自己的野心,她期待著未來國外的公司來中國學習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