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Shams的報導,德馬庫斯·考辛斯與火箭籤下一份一年無保障的底薪合同。與此同時,其他消息人士也透露,考辛斯為火箭試訓的整體表現給球隊留下了深刻印象,並打消了對考辛斯健康情況的擔心。
深刻試訓表現+無傷病因素擔心=一年無保障底薪合同,這樣的一筆籤約,很符合火箭目前球隊的整體薪金結構。
饒是如此,考辛斯依然向外界傳達著對於獲得這樣一份合同的感激之情。「我很珍惜得到這樣的機會,我對未來感到興奮。」
你可以將考辛斯視作火箭的一次「碰運氣」或是刮刮樂。但是相信我,這一定是其中中獎概率更高,中獎基數更大的一張。
原因嘛,因為他是德馬庫斯·考辛斯。曾經的全明星級別球星,符合小球時代且兼具策應和投射能力的五號位,首次大傷後依然可以砍下場均16+3+8數據的球員。
這是考辛斯的獨有魅力,也是火箭球迷在這個動蕩的休賽期留下的最大期盼。
樂觀的東西說完再回到現實,考辛斯如今的處境和他之前經歷的任何一個階段都不同。
國王時期他是球隊當仁不讓的核心,甚至一度可以左右球隊對於主帥的任命選擇;鵜鶘時期他與濃眉組成的內線雙塔成為了西部季後賽競爭行列中的攪局者;即使重傷後加盟勇士,他也依然是五星中不那麼耀眼的一顆。
可如今,考辛斯必須要清楚他在球隊的位置要排在哈登、威少、塔克、戈登、伍德、豪斯之後,需要與麥克勒莫、布朗一同競爭穩定輪換的位置。這取決於考辛斯的個人競技狀態,也取決於主教練的排兵布陣,甚至還取決於他與哈登威少的適配性。
對火箭來說,籤約考辛斯是一個很輕易做出的選擇,那麼考辛斯的加盟又能給火箭帶來哪些正向的可能性呢?
1、又一個有可能與哈登威少共存的內線搭檔。
19-20賽季季後賽磕磕絆絆的經歷已經告訴火箭,「微縮」版的五小陣容幾乎不可能幫助球隊走得更遠。威少終究不可能化身中鋒獨攬後場籃板,哈登終究還是在毫無擋拆資源的進攻條件下露出疲態。
威少適合的內線屬性為:能卡位,有射程,不拖空間,空位機會能把握。
哈登適合的內線屬性為:兩米以上,身板厚,擋拆質量水平線之上,三秒區終結能力水平線之上。
自15-16賽季以來,考辛斯的三分命中率分別為33.3%、36.1%、35.4%和27.4%。即使是在勇士時期,考辛斯依然可以在每36分鐘抓下11.5個籃板同時貢獻22.8分。
伍德之外,2米08的考辛斯無疑會成為第二選擇。一旦可以坐穩球隊輪換內線,闊別賽場兩年的考辛斯就算是圓滿跨出新的一步。
2、火箭擁有激發考辛斯能力的最佳選項。
又或者說,考辛斯的加入或許能讓火箭更加意識到塔克的價值。即便在大傷之前,考辛斯也不是一名優秀的內線防守者,降體重之後,考辛斯或許會在橫移速度方面迎來提升(傷病因素未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將進一步削弱他的低位防守能力。
當面對主打小陣容的球隊時,考辛斯更是會成為火箭整體最被容易突破的一點。
恰巧火箭陣中隱藏著一位幾經錘鍊的「四五號位」搖擺人塔克。為了更好的發揮考辛斯在進攻端的優勢,火箭完全可以擺出考辛斯+塔克的內線組合。進攻時考辛斯策應,塔克埋伏在底角,防守時塔克去防守對手的內線第一火力點。
3、考辛斯的自身優勢。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17-18賽季,在所有出場次數超過30場的球員中,聯盟每36分鐘獲得罰球數最多的三名球員分別為威少、哈登、考辛斯。
18-19賽季哈登來到了這份榜單的第2位,威少排到第26位,考辛斯以每36分鐘獲得6.7次走上罰球線的機會位列第18位。
相對比的是,19-20賽季,火箭全隊除哈登威少之外,每36分鐘走上罰球線次數最多的球員是埃裡克·戈登,僅為3.8次。
你看,這就是火箭上賽季隱藏的隱患之一,如果哈登與威少因為自身狀態的原因無法殺傷對手,整支火箭就由一支匕首化身為一把鈍弓。如若不能在三分線外射下勝利,就只能苦吞敗果,結果怎樣,我們都看到了。
考辛斯的經驗和內線殺傷能力會成為那個連接在哈登威少與外線炮火的連接點嗎?無法預料,卻可以微微期待。
將一部分期望寄托在一名無保障底薪球員的身上,你一定會說我瘋了。但就像去年加盟湖人的霍華德一樣,我們對於考辛斯的期待一定會高於所匹配合同的等價比,因為他曾經成功過。
比霍華德更難的是,考辛斯遠離賽場的時間更長,受的傷也更重。
參照之前老將們的例子,正向有湖人之於霍華德、隆多,反向有火箭之於小甜瓜、勞森。考辛斯目前仍有把握掌握自己的命運,前提是他需要以一名適配性內線的身份融入球隊,以及克服近幾年纏繞上來的傷病屬性。
依照火箭近幾年的行事風格,合適程度遠大於人情味。能否在休城站住腳跟,前十五場比賽就可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