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史記》中有記載:秦嶺天下之大阻也!
秦嶺就像一位歷史老人,矗立在關中平原的南側,高大身軀呵護著關中平原。
著名文學評論家肖雲儒先生曾經評價秦嶺:秦嶺的自然美獨一無二,秦嶺的人文美更是天下無雙,甚至人文美比自然美還美。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這是中學課本中最熟悉的古文句子,這句話已經表明了秦嶺對於古長安城的重要,曾經秦嶺靠著她豐茂的植物資源給周邊的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建築木材和燃料,再後來關中地區人口越來越多,生活需求越來越大,秦嶺的負荷嚴重,最終秦嶺也變得不再豐茂,而關中八水中六水都是從秦嶺地區流淌出來的河流,也逐漸斷流。
時間來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陝西從政府到群眾,越來越重視秦嶺的環境問題,退耕還林換草,禁止秦嶺地區大砍大伐,綠色的秦嶺也漸漸的得到恢復。
現如今秦嶺依然是西安的父親山,除了城市的水源來自於秦嶺地區,秦嶺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休閒好去處。
大秦嶺東西長越900公裡,南北最寬處有300多公裡,中國的國家中央公園,秦嶺實至名歸。
喜歡徒步和攝影的筆者,每年都會花很多時間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秦嶺徒步。
在秦嶺的眾多線路中,筆者最喜歡的還是高山草甸。最近五年先後七八次來高山草甸。
在秦嶺地區,有高山草甸的地方特別多,海拔2200以上的秦嶺大梁基本上都被茫茫草甸覆蓋。而同場所說的高山草甸,更多的是指中秦嶺地區的那一片箭竹林。
說是草甸,其實主要的植被並不是草,而是由低矮的箭竹林構成,很多朋友可能要問了,箭竹不是大熊貓的食物嗎?沒錯還真是的,秦嶺地區也是大熊貓主要的聚集地之一,不過秦嶺北坡因為距離城市較近,大熊貓幾乎沒有蹤跡,秦嶺的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南坡的佛坪縣、寧陝縣等地。
高山草甸,又稱萬畝草甸,位於灃峪內雞窩子,秦嶺分水嶺附近。距離西安市區有70公裡左右,從市區開車,沿著210國道一直進山,一路上山勢嵯峨變換,峭壁奇峰指天,群嶺逶迤綿延不絕。開車行至到分水嶺附近就可以前往草甸徒步了。
現在去高山草甸有三四條線路,第一條是從分水嶺對面的觀景亭上,一直上山翻越大梁和兩個大的埡口就能到達。第二條是從東平溝上,這是一條相對簡單的線路,路程不是太長,距離短,徒步難度不是很大,快到頂端的時候有一段很急的登高路段。第三條是從雞窩子村後山上,難度比東平溝稍微大一點。第四條是從東佛溝進山,這條線路徒步難度不大,但是要繞行一段路程,徒步的距離要多一些。
如果初次去的驢友,建議走東平溝上下,難度相對簡單。如果是有經驗的強驢,就選擇分水嶺、雞窩子、東平溝、東佛溝中任意兩個走穿越線路。
登頂草甸,南為長江流域,北為黃河流域。初夏,草甸被大片青草所覆蓋,站在頂端,一望無際。還有些許杜鵑盛開,登頂可感受廣闊秦嶺。全程徒步約40裡,但旅途比較艱辛,在快要到山頂的一段急劇拔高處時,強度比較大。最高海拔2550米。
高山草甸屬於牛背梁保護區的一部分,四季景色不同,冬春上草甸踏雪看冰掛、夏季上草甸納涼,觀賞秦嶺最美高山杜鵑,秋季看紅葉黃葉。
尤其是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紅白黃各色的高山杜鵑為秦嶺山脈繪製出的一道靚麗的分界線。
冬季高山草甸的雪景更是一絕,寒冬來臨,冬雪皚皚時,積雪似毯,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