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影迷心中,電影不僅能夠給生活一些指引,最重要的是在電影中可以學到很多平時生活中學不到的知識,今天社長就來推薦幾部電影,看完了你就懂了一半心理學了~
1、《沉默的羔羊》——變態心理
《沉默的羔羊》被稱為迄今為止美國影史上最成功的一部「精神分析電影」。它成為了經典,塑造了包括漢尼拔、史黛麗和「野牛比爾」三個性格特點鮮明的形象人物。
影片中最具有「人格魅力」的漢尼拔是一位古典文學家,他喜歡畫畫,他有一種藝術家的儒雅魅力,同時,他也是一位精神分析專家和心理學家。漢尼拔具有神賜予的天賦,具有非一般的邏輯思維,具有洞悉一切的眼神,但他竟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食人魔」,他惟獨缺乏上帝的仁慈,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窺探出變態心理學的一些病因。
2、《本能》——欲望與暴力
在這部電影中,男人是那樣的渺小和無力。他們好色,倉促,感性而善變。凱薩琳就像是上帝一樣,她聰明,冷靜,性感而理性。他們還曾想著與凱薩琳進行博弈,最終卻發現自己連一顆棋子都比不上。
3、《記憶碎片》——失憶症
非常燒腦的一部片子,用記憶來確定自己的身份,讓自己相信世界仍然存在。二十六個碎片,將後十三個碎片倒敘,以彩色片形式拍攝,前十三個正敘,分別加在十三個彩色情節中,並變為黑白片,以突出紀錄片的風格。後十三個碎片每個碎片再被分成兩半,並顛倒順序,黑白片時而在兩半之前,時而之中,時而之後。
4、《美國精神病人》——雙重人格
這是一部描述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都市生活的黑色社會諷刺片。貝特曼是華爾街的驕子,炙手可熱的股票經紀人,英俊迷人,談吐風趣幽默,年輕有為的他每天給自己的 客戶們賺進無數的美元。
可當夜幕降臨時,黑暗的無邊恐怖喚醒了貝特曼雙重性格中的另一面。他將一個個獵物綁架到他的豪華公寓,一點一點折磨,看著鮮血慢慢湧出,獵物痛苦地死去,一種莫名的快感襲擊著他。
5、《美麗心靈》——偏執型精神分裂
男主角納什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納斯的個性與心理經驗、思維與情感、意識與無意識之間是很不平衡的,他受到了非理性情感的困擾,這是促使他精神分裂的原因。那些被他排斥、不屑與抗拒的心理成份,那些未被意識到的情感只能通過不正常的方式表現出來。
6、《致命ID》——多重人格障礙
影片採用了雙線敘事。電影的主線是Rivers的心理時空,十一個人格在其中發生衝突,又相繼死亡,從而反映出不同人格的不同價值追求,完成了對Rivers這一人物的立體塑造。同時,不同年齡和職業的人格也也是Rivers心理缺失的補償,對應人格分裂背後的原因和產生分裂的時間。
7、《鬼影人》——犯罪心理學
女主人公米蘭達是一名優秀的犯罪心理學醫生,在丈夫開設的一家治療精神病犯人的監獄工作,然而米蘭達婚姻與愛情兼得意的生活突然在一天之內完全顛覆
8、《雨人》——自閉症
雨人是個不幸的孩子,先天的智力障礙沒有使他得到更多的呵護。在弟弟出生以後,父母擔心他會傷害這個彌補了家庭缺憾的新生兒,所以將他送到了護理院,從此與世隔絕。
然而,當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往往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雨人非凡的數學與記憶能力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地體現。看完這部片,你也許會對自閉症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也能明白自閉症患者也許就是某個領域的天才~
你還有哪些關於心理學的電影推薦,我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