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專訪│港企臺青現身說法 林柏偉不放棄創業夢

2021-02-07 U臺說

外型帥氣、談吐親切的林柏偉現年39歲,在東莞一家香港企業任職,與妻子育有一對兒女,家中還養著三隻活潑的狗狗,以還不到40歲的年紀,就成了現在年輕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許多人認為的「人生勝利組」,不外乎就是靠著先天的條件;而像林柏偉這樣,旁人看來如同「開了掛」的人生,在這背後他靠得不只是幸運,絕大部分是他一步一腳印打拚出來的結果,從他的故事中,我們能看出其實他就是自己人生的外掛。

從大學畢業後,林柏偉進入電子製造業上班,因緣際會之下,在2003年左右來到了崑山工作,做得是資材相關領域,並且從工程師做起,林柏偉以二十出頭的年紀到臺廠內擔任幹部,「當時到了這邊發現臺幹幾乎都大我一輪以上,像這種比較年輕的幹部算是公司比較嘗試性的讓我們去做。」


林柏偉表示,當時年輕臺幹相較於資深臺幹,在新舊的銜結上比較能適應,同時也彰顯出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便一路從工程師、課長、主任做了上去,而臺資場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雖然福利很好,但常常都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要不斷支援工廠的運作,晚上一通電話就得過去處理事情;後來家中投資了工廠需要幫忙,便從崑山回到了東莞,而這是一個完全不同型態的臺資廠,林柏偉表示一開始非常不適應,找不到存在的價值,但也累積了許多臺資廠工作、管理的經驗,後來也成為了未來道路上的沃土。

藉由朋友介紹來到現在的香港企業——東莞柏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任職,「這家香港公司很特別,他們從來沒聘用過臺灣人。」林柏偉表示,這家公司知道臺灣人對於工廠管理這一塊很有一套,一進去的時候,他發現雖然都是製造業,香港公司的體制跟做法完全不一樣,香港跟臺灣都各有所長,而臺灣人則是在製造管理的部分比較擅長。


「後來我就把我在臺資廠的那一套整個搬過來,用那樣的做法去做很快就立竿見影。」林柏偉來到這家港企之後,發現了一些工作管理上的問題,他便說服老闆可以試看看臺資廠的做法,建立了一套制度,然後慢慢的工作就銜接上了,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香港公司跟臺灣公司不同的點就是,他們給的薪資給的比較好,會比臺灣高兩倍以上,但是假期沒有臺資廠多。」林柏偉表示,在這邊就是跟著港幹的假期見紅就休,所以都是有休息的空間,後來因為有小孩,之後一年就是寒暑假回去臺灣,現在則是很自然而然在東莞這邊落地生根。


目前已經在東莞安居樂業的林柏偉,在近兩三年來也有嘗試過創業,同時在港企工作的情況下,與同事一起做了一間網際網路公司,當時也做得風風火火,參加了很多比賽,也有許多被採訪的經驗;當時他是兼職在做網際網路公司,也發現網際網路產業領域大不相同,「在做了一兩年之後發現不行,我就趕快先收了。」他發現如果再不劃出停止線的話,會讓整個家庭都被賠掉,林柏偉表示,因為他還有家庭需要供養,無法沒有後顧之憂的全數賠進去做,所以就趕緊收起來。


「在之後二、三十年之後,我確定我兒子是沒有這種工作可以做。」林柏偉笑著表示,之所以會去創業,是他發現製造業已經在轉型,不管是貿易戰的衝擊等等因素,臺灣幹部在這個行業漸漸式微,他表示未來一定還是會去創業,只是會先站穩腳步,再做更好的規劃。


「我在大陸已經十多年了,大陸經濟真的很好,所以要抓住機會,只能去適應這裡,才能找到新的契機。」林柏偉也給創業者許多建議,他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要先衡量自己,要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把握,找到那把尺在哪裡,設定一個截止點,什麼時間點該停就該停,「如果無止盡的輸下去,那麼只會全盤皆輸,有時間點還可以再打起來。」林柏偉表示,在這邊創業只要不是去騙人,認真去做就會有結果,他相信下一次一定會更好,同時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崑山剛好在江蘇跟上海中間,而東莞也是這樣,是在深圳與廣州中間,這個位置好處就是,與兩地位置接近,資源都可以共享到,相對而言,交通也不會那麼壅堵、房價也不會太高。」林柏偉認為,東莞相較於一線城市而言,所付出的居住、生活成本不會那麼高,這幾年也不斷地在發達,無論在城市規劃、綠化方面都在發展,而且近年治安也改善很多,老百姓都能夠在此安居樂業,整體環境都變得更好了。

相關焦點

  • 「太極虎」林柏偉:想到更要做到
    因為想改變這種不可能,便開始了兼職創業的歷程,歷經二年多的心血,終於有了自己的產品「太極虎」。優化具象訴求人群,對傳播和行銷採用以資料為核心的衡量指標。「對於消費者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他們,或者是開展一對一的服務。」
  • 臺青設計師周百祥:在 「科幻」的大陸實現 「科幻夢」
    周百祥接受專訪。 張煜歡 攝接受中新網採訪時,周百祥從不諱言自己 「藉藉無名」的現狀。從臺灣來到大陸發展,周百祥覺得這裡很 「科幻」,仿佛人人都在創業追夢,當然競爭也格外激烈。也正是因為濃厚的興趣,他求學路上一直沒有放棄美術學習,帶著 「做出點自己的東西」的想法,其在美術類學校畢業後選擇了創業。「一開始我是在臺灣創業。要說感受,其實那幾年遭受的打擊挺大的。」周百祥說, 「原本我認為帶著藝術家精神,只要有實力、花時間、帶著匠心,最終就一定會有成果。其實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市場體量、資金活躍度、資源等,都在創業過程中無比重要。」
  • 創業港青的北上之路-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
    港青帶來的是哪些創新元素?他們是否能成為深圳創新版圖中的新銳地帶?  港青本地創業遇阻  Max說,創業之初,感覺就好像走在一個隧道裡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前面的光。  吳卓光(Data)是最早進入夢工場的香港創業團隊科雋act公司的創立者之一,也是該公司的行政總裁。
  • 臺青專訪│85後臺青拋開臺二代標籤 打造物聯網品牌
    在接觸到網際網路、網路平臺的營銷的吳梁榮,對於「物聯網」認識也逐漸成熟,便將公司推廣女性衛生物品的業務,融進物聯網的思維,他便想開始生產、推廣在洗手間放置女性衛生用品販賣機,「為了解決女孩子最後一公裡的路程」這樣的想法油然而生;為了打入市場,先以上廁所時的剛需——衛生紙開始,他們便先從「衛生紙販賣機」做起,組織了團隊,開始他的創業之路。
  • 關注│河北市場大 臺企臺青推臺灣味
    負責人洪於舜表示,以前主要希望在這裡能吃到臺灣的味道,並將它推薦給大陸的朋友;不過,會慢慢去經營,畢竟地域不同,飲食習慣也不太一樣,目前處於努力階段,相信未來有相當的發展前景。 洪於舜介紹,其宗旨不在於給客人多麼優惠的條件,更注重食品的安全衛生,這方面要求非常嚴格,「因為食安的問題,吃嘛,人就是以吃為天,但吃的部分要吃得健康,吃得衛生。」
  • 臺商林子凱:從創業者到創業導師
    畢業即創業,創業第一份工作就是自己當老闆。異於常人的思維,林子凱抱定首次創業必失敗的想法,不斷鞭策自己從失敗中找尋動力和方向。從臺青企業諮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鞋材化工總經理、貿易公司總經理、機電工程董事、地產投資董事到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執行長,廣泛涉獵經營領域磨煉出了林子凱過人的創業膽魄和敏銳的創業思維。
  • 專訪 | 港首支女子LOL戰隊「五殺」來襲!
    隊員們接受專訪時,分享了她們的歷程和未來計劃。香港首支LOL職業女子戰隊PandaCute,隊員Deer(左起)、Lily、阿夢、Momo(前)、Rispy「Momo快啲嚟救我呀,打佢!」,接著幾聲女生的嬉笑從PandaCute的訓練室中傳出。
  • 焦點│360董座:期待臺灣出現「00後」創業家
    今年初回歸大陸A股的網際網路第一股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禕,昨出席在江蘇崑山舉行「2018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現身說法談創業。
  • 關注│廈門打造創業樂土 臺商按讚
    剛來廈門創業時人地生疏,要成立公司,拓展業務,還要了解相關政策,心裡有些忐忑,是思明區委組織部、臺辦和思明區臺灣青年創業輔導中心的支持和幫助,給了我們家的溫暖。」回憶創業初期的經歷,黃楷雲說。 創業兩年多,黃楷雲的音樂文化傳媒公司越做越大,目前已設立龍山運營中心、鎮海社區分校。今年,他又投入百萬資金增設鋼琴等各項樂器以及教學設備等。
  • 話題│臺青赴陸創業 林子凱:要像海賊王
    大陸全國臺企聯副會長、東莞青年創業創業服務中心執行長林子凱日前表示,「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 回顧│成立大會之夜
    進門後,不得不說,虎門臺青會的zhuangbility,我服。完全一派青春洋溢感,是臺青就要參加啊!希望未來透過臺青會,能幫助更多在大陸創業、就業的年輕人永續打拚。▼他並鼓勵現場所有臺灣青年,要懂得付出、貢獻,做好企業、事業,也要為臺青會好好打拚。他也提到,今年7月東莞將舉辦海峽兩岸青年創業論壇,希望臺青會會員們都能積極參與。▼
  • 臺青西遊記│海滄青創基地 搞金融、文創、網際網路 抱團成長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中,臺青展現了他們強韌的毅力、創新的能力;「臺青西遊記」,深度報導一個一個臺灣青年大陸創業的故事。臺灣青年設計家蒼沛和林士偉夫妻檔,去年五月來廈門創業,最近即將完成廈門古建築延平戲院的維修設計工作,該建築是鼓浪嶼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重點項目之一。80後的蒼沛,大學時讀酒店管理,畢業後進入公關公司工作。
  • 臺青看大陸:「年輕人夢想不管有多大,這片土地都能承載」
    「在大陸6年,我看到大陸整體創業環境的不斷進步,相應的扶持體系也在不斷完善,所以年輕人不管夢想有多大,這片土地都能承載。」餐飲品牌「巴適金湯」的聯合創始人、創業臺青鄭智榮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上說。
  • 臺商情報│創業創新 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
    特派記者郭玫君/攝影第三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25日舉行開營儀式,今年以青年學子創業夢為主題,近百名、來自八校在廣東就讀和工作的兩岸師生,將赴東莞、韶關、佛山、江門、肇慶等地參訪臺資企業並與臺協座談。今年8月赴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任教的臺籍教師白乃遠,在臺有10年設計工作經驗。
  • 亞臺青(成都)海峽青創園再增3個臺青創業項目
    中國臺灣網7月16日訊 位於成都郫都區的亞臺青(成都)海峽青年創業園再增3個臺青創業項目,這是從近日舉行的「蓉漂臺青·創業天府」臺商中小微企業沙龍活動中傳來的消息。  據悉,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臺灣青年持續看好四川發展機遇。
  • 前海夢工場ShowMuse團隊奪冠!「創業之星」大賽誠邀你圍觀
    現誠邀未來計劃參加各類創業比賽的小夥伴們前來圍觀創業之星大賽~ 比如,正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前海夢想+國際路演中心」進行的2015創業之星大賽文化創意分賽,歡迎各類專家、投資人、創業小夥伴等等「有關人士」前來夢工場2號樓創業學院大廳觀摩交流。下面是新媒體分賽場精彩的決賽路演賽況:— 14:30 —
  • 大陸各省對臺20-45歲創業青年之創業優惠政策(不得不看)
    小編從網路上得知,國務院在2016年就宣佈拿出人民幣400億的創業基金鼓勵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一時之間在臺灣成為熱門話題。目前在大陸各地區成立幾十個創業基地,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平潭「臺灣創業園」,更喊出最高人民幣300萬元的創業補助。
  • 關注│10篇兩岸故事 見證海峽論壇10年
    臺灣主辦方聯合報大陸事務處總經理方桃忠表示,海峽論壇不只是兩岸民間最大型的交流活動,更交織著兩岸人民共同生活的點滴,在短短一個月內,就收到了上百篇故事,許多來自臺灣的民眾,迫不及待要跟大家分享著因海峽論壇而改變、影響他們的人生,進而變得更加精彩。
  • 焦點│生醫掀創業潮 臺灣當種子
    記者曾學仁/攝影 創新創業局勢瞬息萬變,創業導師與專家昨(30)日直指,未來十年,生物科技、醫療將面臨最大創新創業潮;「醫療」將成為臺灣的新名片,由於擁有醫療資料庫的優勢,將可跨足大陸市場,布局全球。 經濟日報、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主辦的「點亮創業之星,走向全世界」論壇,昨日在臺北集思臺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