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經和你我一樣的普通學生到如今文體活動類校長獎的獲得者,王增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熱愛」與「責任」的力量。作為男子百米省賽的冠軍,王增輝以熱愛實現個人突破與成就,獲得了國家二級運動證書,代表山東大學取得了一金一銀一銅以及三個第五名的優異成績;以熱愛擔起隊長責任與使命,為山大田徑隊重回省第一立下汗馬功勞。
夢想與熱愛
「我要像博爾特一樣做一個突破者。」當被問及為何熱愛上跑步這項運動時,王增輝如是說。2008年是國人無比驕傲的一年,在這一年的北京奧運會上,我國的運動健兒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與此同時王增輝也默默關注著尤塞恩·博爾特這位「閃電」選手在田徑場上的精彩表現,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夠成為像博爾特一樣奪得100米、200米冠軍的突破者。
夢想總是十分美好,可是夢想和現實之間都存在一段距離。在中學階段因為學業的繁重,王增輝只接受過很短時間的專業訓練。然而正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才使得他能夠在六年的中學生活之後仍然對跑步抱有深深的熱情。「我一定要到一個更好的平臺去跑步」成為王增輝進入山東大學的最大動力。如今田徑已經成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在田徑場上留下屬於自己的聲音時,他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力的爆發。
高效學習,刻苦訓練
大學的生活並不輕鬆,時間總是會被各種課程、會議或是學生工作所佔據。而王增輝能夠在學習與比賽之間遊刃有餘地切換得益於他對時間的掌控。賽前的一個月要為比賽做準備,王增輝不得不向老師請假去參加集體訓練。但是正如他所說的「比賽的成績只是一朵花,如果失去了學業這一土壤,花開得再豔也是不能長遠的。」他仍然會在課後了解老師上課的內容,盡全力跟上班級的腳步。除此之外,他還充分地利用零碎的時間,在排隊時也能看到他聽在線課程的身影。正是有這樣超過常人的付出,他才能夠在參加比賽的同時沒有在學業上掉隊。
田徑生涯並不是一帆風順,曲折也時有發生。18年的省賽上,王增輝因為帶錯了號碼布直接被罰下場,之前的辛苦訓練功虧一簣;19年他在一次跑步中右腿拉傷,整條腿不能彎曲。母親對他的行為感到不解,更是擔心他的身體狀況,一度想阻止他繼續參賽。然而正如尼採所言「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加強大」。他在認真回顧了自己在田徑隊的生活後堅持繼續朝著自己的目標走下去,他希望能夠將這份傷痛與不解轉化為參賽的動力。最終他也用自己的參賽成績和各種校內外獎項回報了其他隊員的信任並換來了母親的認可與支持。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不僅他本人獲得了驕人的成績,他也帶動的更多的人參與到田徑項目上來。作為山東大學普通生田徑隊隊長,他建立了「1+3」的立體體系。加強了隊伍的文化建設,推進實施了田徑隊的訓練考勤制度,完善了後勤服務管理,優化了選拔制度。以更高的水平要求隊伍成員,著力提升普通生隊的水平的同時,也有利於高水平隊的進一步加強,創造屬於山東大學的「山大速度」。
回顧過去的三年時光,王增輝談到他最深的感觸與收穫來自於他的師父成彬教練,是成彬在他訓練時的悉心培養和耐心指導、在他失落時的鼓勵和信任讓他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在三年的訓練裡讓他備受感動。對於在大學生活中遇到的迷茫與困難,王增輝表示,山大、電氣學院和體育學院的支持,身邊老師、隊友和同學的關心與幫助讓他一路堅持、一路突破,他感恩三年來所遇到的一切。
對於未來,他希望能在即將到來的研究生階段將自己的跑步成績再往前突破一步。他認為跑步是他作為一個人的體現,跑步加深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他也希望能夠將田徑的精神在自己的青春歲月貫徹下去。
目標規劃
王增輝學長你好,很榮幸今天能在這裡對你進行採訪。從你的介紹中我們得知當你看到博爾特在田徑場上奪冠的身影時就深深地熱愛上跑步這樣一項運動,那麼你當時為自己設立了怎樣的目標,做出了怎樣的規劃?
博爾特不僅僅是100米記錄的打破者,更是對大家心目中100米運動員「矮個子、高步頻」成見的一個突破者。他讓我產生的目標就是我也要在這樣一個項目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激情與熱愛,至少讓田徑場看到我曾經跑過的腳步。當時我的規劃是我一定要帶著田徑走完我的一生,田徑將成為我作為一個人最基礎的一個屬性而不是我要完成的一項工作。
訓練經歷
在從中學一直到現在的這段時間裡,你是不是接受過很多的體育訓練?有哪些記憶猶新的經歷,能不能和我們分享其中的一兩件?
首先我想說接受很多的體育訓練在中學時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這也成為了我考上山東大學的一個動力。當時我想我一定要堅持下來,我一定要到一個更好的平臺去跑步,這樣我的熱愛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至於難忘的事,我想說18年省賽的時候,我帶錯了號碼布,上場之後直接被裁判員叫下去了,最終沒能完成比賽。我當時剛當上普通生田徑隊隊長,我需要一個成績去回報我的隊伍對我的信任,所以這件事對我的打擊挺大的。但是我相信生活中總是存在遺憾,我必須抱著遺憾去更好地邁向下一步。
平衡訓練與學習
進入大學以後,學習的壓力並不比中學階段要輕,你是怎麼樣平衡比賽與學習的關係的?
因為我在賽前的一個月要參加集中訓練,所以其中的有一些課我就會向老師請假。但是我一定要有把握自己能補回來,如果沒有這個把握,我可能會不去參加訓練或者隔一天去訓練一次。再一個就是每個學期的最後一個月是不能參加高強度訓練的,我一定把重心放在學習上。畢竟我們還是以學習為主業,如果沒有學習作土壤,體育這朵花哪怕開得再豔,也是不能夠長遠的。
平時經常會有很多瑣碎的事穿插到空閒時間裡打亂自己原本的學習計劃,那麼你是如何應對這種情況的?又是怎樣更好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的?
因為有各種各樣的雜事要處理,我的計劃肯定比不上別的同學整整一個學期的詳細計劃,我的做法就是只制定整體的學習計劃,不要太過詳細。如果是學習和訓練的話我還是喜歡利用整段時間來進行,所以我會在上午儘量把目前的雜事做完,下午整段時間訓練,晚上利用整段時間學習,能學的時候一定要多學一點。至於碎片化的時間,我的建議是充分收集電子資源,讓你的碎片化時間有工具可以利用。比如說你在食堂排隊的時候,你就可以拿出手機來看或是聽在線課程。
體育訓練和比賽都佔用了大量的時間,你的家人對這件事有什麼意見?他們對你有什麼影響?
家裡最擔心我的是我母親,她可能覺得我太累了,但其實運動強化了我的身體,也調節了我的情緒,所以我一直在跟她解釋這件事情。後來她的態度也開始在轉變了。到今年我憑藉比賽冠軍和年度人物的榮譽獲得校長獎和保研資格的時候,她也開始不再反對我做這件事了。
傷病影響
我們看到你去年右腿有被拉傷,那件事對你的心理狀況造成過怎麼樣的影響?
那時候我認真回顧了自己跑步的這幾年時間,我承認我在田徑隊裡很快樂,但是我一直沒有取得什麼成績,我覺得我很對不起我周圍的人,尤其是我的教練。我想我再也不能虛度我的大學歲月,我決心要把握住我奔跑的青春,一定要創造出一點成績來才肯罷休。
「1+3」體系
你在普通生田徑隊當隊長的時間裡建立了一個「1+3」立體體系,你能不能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個體系?
這個「1+3」立體體系中的「1」是隊伍文化上的建設,通過隊徽、隊標的確定等,進行隊伍精神上的凝結。「3」是具體的一些制度包括「訓練考勤制度」「後勤服務管理制度」和「選拔優化制度」。
展望未來
既然你對跑步有著這樣的信心與決心,那麼你對自己未來在體育發麵的發展進步有沒有什麼更深層次的要求?
研究生階段我希望再往前突破一步。我還想跑快一點,再奪一次冠,捍衛山大的榮譽。當然研究生階段也不能把科研放到一邊,所以我會盡全力平衡二者關係,實現自己的夢想。
感謝學長
很感謝你接受我們的採訪,也祝願你在日後能綻放出更多的光彩。
圖|張錦順
文|張錦順
排版|林杏
審核|趙子豪
來源: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