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處於嶺南地區,廣東菜屬於中國四大菜系之一,廣東源自中原,歷史的原因使得廣東菜做法精細、複雜,傳承了孔子所倡導的理念,秉承了中原飲食風格,廣東菜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鬱,追求色、香、味、型。其中以下面這十道經典名菜為代表的佳餚就是最好的展現。
那麼你知道廣東十大經典名菜有哪幾樣嗎?你知道廣東十大經典名菜的做法嗎?知道的朋友可以看看和你想的是否一樣,不知道的朋友可以了解了解,挑一道自己喜歡的菜品,可以在家試著做一做,做一道廣東名菜出來給家人或者朋友嘗嘗。
廣東脆皮燒鵝
掛爐烤鴨和脆皮燒鵝是廣東久負盛名的美食,早在八十年代廣州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這類賣燒烤的,最受老百姓歡迎。烤出來的鵝皮脆肉嫩、色澤紅亮、味香可口,十裡飄香,光看著就特別有食慾。下面簡單的介紹其中一種脆皮燒鵝的做法,大家看看怎麼樣。
材料:豆豉、鹽、沙姜粉、花生醬、味精、八角粉、料酒、胡椒粉、花椒、蔥、飴糖、滷汁、老薑。
1. 鵝斬去腳、翅(前一關節處),洗淨。將芽菜洗淨切成節,泡辣椒切成段,蔥切成長段,姜拍破,裝入碗內,加鹽、花椒、胡椒粉、味精、豆豉、料酒、八角粉拌勻裝入鵝的腹內。用一節約13釐米長的硬竹子,從開口處放進鵝腹腔,一端頂住鵝背部,一端頂住鵝胸(避免烤制時收縮,影響成型美觀),肛門用竹扦別上,吹好氣,扎嚴實。
2. 出坯用鐵鉤掛住鵝頭,放入燒沸的滷汁鍋內(專用滷汁)燙至緊皮發亮,然後掛在通風處,略吹乾水分後,抹上飴糖(飴糖加料酒調勻)在掛在通風處,吹乾水分後,將滷汁燒沸,從開口處灌入鴨腹內。
3. 烤爐內放炭燒燃,將爐膛燒熱後,把炭向兩側,爐膛內可多留一些炭,以便調劑火力。將鵝掛在爐內,爐內正中(也就是掛鵝的下面)放一隻粗碗,接住燒鵝時滴下的油。鵝燒至色呈棕紅熟透時,(大約40分鐘)出爐。
4. 鵝放在乾淨的墩子上剖開,取出腹內輔料,斬成大一字條塊裝入盤內,淋上粗碗接的鵝油和鵝腹內流出的滷汁,另外可以配兩盤荷葉餅入席即成。
廣州文昌雞
廣州文昌雞為廣州八大名雞之一,選用優質肥嫩雞,慢火浸煮,在保持雞皮的完整情況下,還要使雞入味均勻,皮色光亮,裝盤的時候可以用刀斬成條狀,但皮肉不能分離,可以擺出雞的原有造型為佳。最後搭配蘸碟上桌,別有一番風味。
1:將活雞割頸放血、去毛除髒(不損壞整雞原狀),洗淨:在雞素囊口插進一瓷湯勺(以利湯水從雞腔中對流)把雞腳扭反插進雞下腹洞內固定: 將雞頭仰屈,用翅膀窩夾住,(目的是使雞頭向後 仰起、不用翅膀夾住亦可,但需在煮雞時掌握好造型。)放進燒滾的清湯中翻轉 燙,使雞身四周受熱膨脹定型。
2、改用慢火浸煮(以湯中冒氣眼而不滾開為度)約5分鐘,用鐵勾將雞提 起,倒出腹腔湯水,再放入湯中浸煮,反覆三、四次、至僅熟(不可大生也不可 過熟),離火後另放涼湯中浸泡稍微冷卻後取出,抹上一層香麻油,使皮色淡黃 光亮,食時斬件裝盤,砌成原雞形上席。
3、佐料調配:通常有二種,一種是鹹鮮味型,用薑絲、蒜茸、味精、老抽 調製而成,另一種是酸甜味型,以白醋、白糖、精鹽、姜茸、蒜泥配製成。另有 辣椒醬備用。民間還有山茶油或香麻油調配薑絲、蒜茸、桔汁、精鹽等製成的佐料。
白切雞
白切雞在東南沿海等地區普遍存在,其中廣東的白切雞最為盛名,白切雞在一些地區也叫白斬雞,白切雞在嶺南地區多選用三黃雞作為主料,其中清平雞也是粵菜白切雞的一種,白切雞講究剛斷生為佳,且保持肉嫩不爛,簡單調味,原汁原味。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
做法:
1、把三黃雞去內臟洗淨,把部分薑片、蔥段放入雞的腹內。然後接清水放入,雞(涼水時放入雞)、蔥段、薑片同煮。水開後用中火煮30~40分鐘即可,記得出鍋前加鹽。
2、準備蘸料:香蔥圈、薑末、生抽、麻油。
煮過雞的湯一定不要扔掉,撇掉湯上的浮油,放入自己喜好的蔬菜,如冬瓜、菠菜等便可成為一鍋營養美味的湯了。
傳統菊花三蛇羹
這道菜比較特別,所用的三種蛇就有2種是毒蛇,所以做這道菜的時候一定要把眼鏡蛇和金環蛇的毒物去乾淨,蛇鱗也要去乾淨,煲上五個小時之後,白白的蛇汁充滿了蛇肉香,再混雜著菊花的花香,喝一口甜美清爽,祛溼祛寒,沒有半點滯膩之感。讓人回味悠長。
1.眼鏡蛇、金環蛇、榕蛇處理乾淨,放入姜蔥水的鍋中焯水。
2.再放入豬骨和老雞熬的湯中煮一個多小時,調入胡椒粉、姜、白糖、少許鹽、生薑、陳皮、桂圓、紹酒等基本調味品。
3.將蛇肉取出去掉骨頭,手撕成肉絲,再將煮蛇肉的湯過濾一下,重新倒入鍋中,下入蛇肉絲煲五個小時以上,可以放入砂鍋等器皿中煲。
4.最後可以適當的以馬蹄粉勾點薄芡,上桌前撒上菊花瓣即可。
迷你佛跳牆
這道迷你版的佛跳牆,屬於廣味版的佛跳牆,做法略簡單,在原有的閩菜佛跳牆的基礎上加以改良,更加的平民化,學會這道迷你版的佛跳牆在家也能輕鬆做,做這道菜主要是高湯的熬製和食材的漲發和處理,再文火慢熬,營養美味自然就出來了。
1.準備一個甕,用煮過的白菜心墊底(這個白菜墊底,食材鋪下後就不容易燉煮粘底,湯頭還更鮮甜)。2.第二層放小雞腿、炸排骨酥、香菇、芋頭。3.第三層放豬肚、猴頭菇、牛蹄筋,最後鋪上鵪鶉蛋和各類海鮮,整甕擺放好後,先在雞湯中加入適量的鹽混合,加入甕中,加入泡發鮑魚的湯汁、1小匙紹興酒,燉煮1小時的,大火滾開後開始蒸燉,再燉1小時以上即可。
客家手撕鹽焗雞
廣式手撕鹽焗雞非常好吃,煮雞的味道和香味剛好留在了雞肉裡面,時間掌握的恰到好吃,手撕的雞絲拌上沙姜等佐味料或者按照咱下面這個家常方法做出來吃著都是很不錯的,一款老少皆宜的冷菜,既可以端上高端大宴又可以作為流水席來招待賓客,客家人的這種烹雞方法簡單而精緻,值得大家學習。
材料:雞、鹽焗雞粉、芫茜(香菜)、芝麻、麻油、辣椒麵或幹辣椒、花生、姜、蔥。
1 準備光雞一隻;把雞洗淨,抹上麻油和半袋鹽焗雞粉,充分抹勻,醃20分鐘以上,建議久一些;
2 姜切片,蔥切段,撒在光雞上,大火蒸十-十五分鐘;視雞大小而定,可以把筷子插入雞大腿處判斷是否已經熟了;
3 把雞放涼後用手撕成條;不建議用刀切,因為用手撕才最順著雞肉的紋理;
4 把剩下的半袋鹽焗雞粉用溫水或涼水攪勻,加入少量麻油;
5 熱鍋放油,把花生用刀面壓碎,放入鍋中炒香,如果用的是幹辣椒,此刻也可放入鍋中一起炒香;
6 把鹽焗雞汁、花生、辣椒、白芝麻、和切碎的香菜一起放進雞肉中拌勻即可。
客家釀豆腐
客家菜往往別具一格,這道菜的做法來源於北方人包餃子的理念,客家人將不同的肉餡釀入豆腐塊裡面,再放入油鍋中煎炸,最後加入鮮湯燒至入味,豆腐的鮮嫩潤滑,肉餡的美味可口,再加上湯汁的濃香,讓人吃了還想吃,這道菜不僅成為了客家人的家常菜,也成為了廣大食客喜愛的菜品之一。
1.將豆腐改刀成大小均勻的8塊,每塊豆腐中間摳出一小方洞,釀入調好味的蝦膠,入四成熱油小火煎3分鐘至兩面金黃定型。
3.起鍋燒油,爆香料頭,加入清水或鮮湯,將煎過的豆腐擺入平底鍋中, 調入基本味,燒至豆腐入味,盛入盤中即可走菜。
家鄉釀鯪魚
這道釀鯪魚是一道順德菜,順德的廚師擅長烹魚,單魚來說就能做出八種吃法,而且手法各不相同,其中這道家鄉釀鯪魚就是比較傑出的代表菜之一,做這道菜需要有好的刀工,在不破外皮的情況下將魚骨取出,釀入剁好的餡料,使魚看起來保持完整,這道菜裡的構思、刀工、烹飪堪稱三絕。
1.將魚去鱗,魚肚劃開小口,去內臟,去骨頭,保持魚皮完整。
2.把取出的魚肉切成肉糜,魚骨可以熬湯。
3.肉糜裡加入鹽、白糖、生粉、蔥薑汁攪勻,加入荸薺丁、蘿蔔丁、木耳丁等其它配料,攪勻待用。
4.把肉泥塞入魚腹中,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以上,取出來放入平底鍋煎炸,加入適量的鮮湯或者清水,調入基本味,文火煮熟即可出鍋裝盤,再把鍋裡的汁淋在上面魚上即可成菜。
麻皮乳豬
麻皮乳豬是粵菜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經很出名了,麻皮乳豬選用的是光乳豬,烤出來的乳豬色澤金黃、肥而不膩,入口則消,讓人看了就特別的有食慾。
1.將乳豬處理乾淨,去除內臟,再從內臟裡面劈開背脊骨,使乳豬成平板狀。
2.用調好的五香料均勻的塗在豬內腔,醃製半小時以上,插入鐵叉中,用燒沸的開水淋豬皮,再將調好的糖水均勻的塗在豬皮表面,放入烤爐內將豬的內腔烤熟。
3.在明爐上燒至豬皮起麻點,燒至色澤紅亮即可出爐。
潮汕滷鵝
潮汕菜在廣東菜中佔比比較重,這道潮汕滷鵝是潮菜中比較典型的傳統名菜,主要選用的是獅頭鵝,口味香滑入味,肥而不膩,口感飽滿,回味悠長,配上芫荽和蒜泥醋,增香解膩,可以作為冷菜中的招牌菜。
1.將鵝洗淨、晾乾,用鹽塗抹鵝身內外,並用竹筷撐在鵝腹腔內,再放入香菜段、蒜瓣、姜塊;豬肥瞟肉洗淨,切成大片備用。
2.將花椒粒放入鍋中炒香,出鍋晾涼,與八角、桂皮、甘草、丁香一起用紗布包好,再放入鍋中,加入清水、肥肉片、醬油、冰糖、香茅草、白酒和剩餘的鹽燒沸,然後放入淨鵝,用中火煮90分鐘至熟爛入味,撈出晾涼待用。
3.將滷鵝剁條、碼盤,再淋入少許滷汁,配上蒜蓉醋汁上桌即可。
廣東菜菜品種類豐富,派系有別,各具特色,各成一派,如 其中的順德菜、潮汕菜、廣州菜、客家菜、梅州菜等。你還知道廣東菜中的哪些精巧菜品,歡迎下方留言,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好的美食需要我們來傳承,需要我們去品嘗,需要我們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