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叫永泰的地方有200多處保存完好的古莊寨,你知道嗎?

2021-02-28 名師樓

 

在永泰

有大量可以與其青山綠水相媲美的莊寨

它們是傳統智慧凝結在山水間的畫作

數代匠人精心打磨的時光雕刻

 

車輛穿行在福州的崇山峻岭之間,永泰的山山水水映入眼帘。鬱鬱蔥蔥的古木、層層疊疊的山田高嶺、潺潺溪水邊的古村猶如一幀幀影視畫面,特別是村中巍峨聳立的各種形態的莊寨,令人驚奇、震撼、嚮往。

 

永泰莊寨建於唐朝,發展於明清時期。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特殊的歷史背景、特殊的社會形態、特殊的生存空間所產生的獨具風格的高山民居。

 

這裡的山鄉景象一派生機盎然,古韻非凡。徜徉於千年古村落和百年古莊寨裡,思緒萬千。

《白雲鄉旁廬》 張培奮 攝

《白雲鄉隔頭寨》 張培奮 攝

《大宅院》 張培奮 攝

《丹雲鄉和城寨》 張培奮 攝

《嵩口鎮善慶堂》 張培奮 攝

《嵩口鎮尾寨》 張培奮 攝



視頻:《中國鄉村復興論壇》永泰古村落古莊寨宣傳片。

 

讓我們一起通過一組手繪圖,來看看永泰的莊寨都長什麼樣吧。

 

和城寨(翠雲寨)

又稱翠雲寨,位於丹雲鄉翠雲村,由林和城始建於1853 年。翠雲寨呈方形布局,佔地面積3409 平方米,寨為四進三院落式布局,寨前有一個面積達1800 平方米的月牙池。其有五大特色稱奇:排澇系統設施奇好,防匪通道設施奇妙,防火隔牆措施奇特,地板防腐措施奇巧,建築巨石木的運送奇蹟。

 

赤岸銃樓群

赤岸銃樓群由「扁店銃樓」( 佔地面積84.8 平方米,建築面積171 平方米)、「前店銃樓」(佔地面積122.3 平方米,建築面積265.3 平方米)、「祥林店銃樓」(佔地面積130.5 平方米,建築面積249.6 平方米)、「則水店銃樓」(佔地面積168.6 平方米,建築面積354.6 平方米)組成,目前都有人居住。銃樓均為土木結構,毛石基礎,夯土牆體。建築做法樸素,裝飾簡單,木雕素雅,石雕精美。四座銃樓依溪而建,互相犄角成守望之勢,易守難攻,防禦性強。

 

北山寨

位於白雲鄉北山村,始建於清鹹豐年間。三進土木穿鬥結構,整體平面呈長方形,佔地面積1845 平方米,懸山頂屋面,是閩東南地區集居住和防禦功能為一體的典型建築。建築依山勢而建,周圍綠竹環抱,從空中俯瞰,山峰竹林呈愛心狀環繞建築,故而又得名「愛心寨」。

 

嶽家莊

位於白雲鄉嶺下,始建於1842年,建築平面呈長方形, 內設天井、廂房、橫屋、跑馬道等,佔地面積3028 平方米,建築面積4719 平方米。莊寨為土木穿鬥結構,懸山頂屋面,外側橫屋依山勢逐步抬高,沿建築中軸線依次為門廊、天井、上廳、花臺坪、後樓,是閩東南地區集居住和防禦功能為一體的典型傳統建築。

 

竹頭寨

位於白雲鄉,始建於清朝同治3 年(公元1865 年),佔地面積約3796 平方米,建築面積5608 平方米。建築分為前、後和中廳三進式院落,中廳正廳為「七間六廂房」結構。前、後廳與中廳正厝等寬,共計182 間房間。竹頭寨因山坡地段,邊緣坡陡,建築工程浩大,歷時12 年。據統計,共用了土石4000 多方。現莊寨整體風貌保存較好,寨前現存7 棵古松,百年來古松與古寨相伴,古韻悠然。

 

容就莊

容就莊建築格局獨特,三進三落六廳, 九天井;八㮼正座,兩邊過水橫厝,大小邊門,三面石砌圍牆。建築規模宏大,外延建築下至油坊,中有書齋樓( 又稱牛角樓,形似牛角),右方建有外樓,俗稱樓仔,左后角建有二層糞椆。牛角樓尚在,外樓和糞椆現已消亡。

 

谷貽堂

位於霞拔鄉錦安村長萬自然村,又稱長萬舊厝。莊寨由黃孟鋼始建於1860 年,佔地面積1727 平方米。建築為土木穿鬥結構,正座七開間,兩邊雙過水,雙間橫厝,下有書院、下座回照。

 

青石寨

又名仁和莊,位於同安鎮三捷村,建於1830 年。莊寨坐北朝南,採光、通風、排水等設施一應俱全,碉樓、瞭望窗、過水道等防禦系統完備。莊寨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土木穿鬥結構,懸山頂屋面,佔地面積4613 平方米,可居住200 多人。內設廳堂、天井、廂房、跑馬道等,外側橫屋依山勢逐步抬高,整體建築高低錯落、寬窄相宜、敞藏有致。此外其木雕、石雕、梁柱、楹聯等建築裝飾精美,是閩東南地區集居住和防禦功能為一體的典型傳統建築。

 

老祿莊

位於大洋鎮漈尾村,始建於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 年),佔地面積2087平方米。因建築的8 根土夯大柱又得名「土厝」。整體土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一進二落,中軸線上由前埕、大門、門廳、天井、正堂、後廳、後花臺等組成。自北向南布局。土厝於2007 年4 月由永泰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善堂

位於大洋鎮宵洋村,1887 年開始建造,有1486 平方米的面積。建築平面呈長方形,一進二落,沿中軸線依次為門前階梯踏道、門廳、天井、正堂、後廳、後花臺等,南北通溝各兩行橫屋帶堂屋、雨廊。建築構件上大量使用木雕,雕工精緻。

 

中埔寨

又稱逢源堡、程德寨、八卦寨,始建於1809 年,由林孟美起蓋逢源宅後,其子程德圍建成八卦寨。莊寨為三進四落式布局,佔地面積4831 平方米。建築呈中軸線對稱布局,由前埕、院井書院、大廳、後座、左右橫厝組成,左右各有花廳和花園、正廳後還有二個花臺。此外,寨中的古井水色如墨卻水質清甜,堪稱奇一;古鐵樹樹齡兩百多年,樹形菸斗狀,同時花開兩朵堪稱奇二。

 

坂中寨

坂中寨又叫慶豐莊,位於梧桐鎮大樟溪北岸,1885開始建造,有3937平方米的面積。傳統的土木穿鬥結構,兩進院落式布局,有300多間房間,懸山頂屋面,外側橫屋依山勢逐步抬高,是閩東南地區集居住和防禦功能為一體的典型傳統建築。

 

昇平莊(洋尾新寨)

又稱「洋尾新寨」,在大洋鎮大展村卞湖自然村,洋尾寨分為舊寨與新寨,新寨由麟陽鄢氏十五世祖鄢光椿建於1805— 1815 年之間。昇平莊佔地面積4460 平方米,四進院落式布局。土木穿鬥結構,懸山頂屋面。是閩東南地區集居住和防禦功能為一體的典型傳統建築。

 

積善堂

寨堡成八角形,佔地1610平方米,寨牆基礎取巨石壘砌,面前高約7 米,兩旁約高1.5 米, 後面約高2.5 米,上築土牆,設有槍眼。共三扇寨門。寨牆的石頭抬取於屋前的溪澗中,其時上下遊5 公裡的石頭都被抬盡。後座比正座高出4 米左右。

 

嘉祿莊

整座寨堡南北長69 米,東西寬65 米,佔地面積3907 平方米,建築面積4020 平方米,寨堡四周均用石壘砌(有的塊石重達三百多斤), 石牆高度為四米,上又添築高二米堅硬土牆,計高六米,異常壯觀。 寨堡設三道拱架式半月形寨門,門兩旁均精選細琢過的塊石壘砌,厚度為三米,門為雙重,門板均選用厚度達30 公分的硬木特製,十分堅固。

 

萬安堡

位於永泰縣嵩口鎮道南村北面的大樟溪畔,又名尾寨、太平堡,佔地3000平米。從高處俯瞰,方方正正的萬安堡雖顯蒼老,卻依然恢弘大氣。這座建於清朝鹹豐年間的堡壘,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了。萬安堡共三層,形制已接近於閩西北的方形土樓。

 

榮壽莊(洋尾舊寨)

榮壽莊又稱「洋尾舊寨」,在大洋鎮大展村卞湖自然村。洋尾寨分為舊寨與新寨,舊寨在西,為麟陽鄢氏十三世祖鄢宗尹建於1785 年。莊寨依山建造,居高臨下,便於防守,為上、中、下三落院連成一體。莊寨佔地面積2894 平方米,正座高6 米。

 

紹安莊

又稱周坑寨,在東洋鄉周坑村。莊寨為當地黃氏祖屋, 周坑黃氏第四十三世學書公肇於清同治年間建寨。莊寨選址依山面水,順應地形,寨前溪水蜿蜒自東向西流向嵩口鎮。該莊平面呈矩形,建築面積2940 平方米,八扇大厝帶左右橫厝,南北設對角角樓,依山就勢建造,層層升高。

 

愛荊莊

位於同安鎮洋尾村,1832開始建造,有5293 平方米的面積,外面是以防禦為主的建築。寨牆四周建有走馬道,寨堡下面建有地窖,寨內闢有菜地。整座寨堡依山而建,視野開闊,舒適怡人。

 

成厚莊

位於盧洋村,俗稱盧洋寨,始建於1695年,為陳德美所建,內外兩重牆的寨堡式建築,佔地面積3818平方米,莊寨位於陡峭山坡之上,易守難攻,防禦型強。

 

祥福堂

在洑口鄉山寨村,該堂佔地1040 ㎡,兩層,土木結構,外牆為夯土,牆體厚0.5 米,內為穿鬥式木結構六㮼大厝, 帶雙橫厝。其內部的防禦、生活功能齊全,有水池、柴火間、書齋等,兩邊的排水溝用條石排列著,以防人從這裡出入,防匪防盜做得滴水不漏。

 

珠峰寨

位於蓋洋鄉珠峰村。由謝天養建於清朝末年,全寨歷時22年建成,佔地面積5400平方米,規模宏偉,所用瓦片及線磚平磚均在五十萬塊以上,是當時縣內三大寨之一,方圓數十裡的人們稱之為「最文明的寨宇」。大寨五廳十扇,共372間房,八扇、後座、下落均單間排護。雕刻的花草鳥獸人物惟妙惟肖。前後門埕、花臺陽溝、書齋丁厝、圍牆炮臺等,一併俱全。兩個寨門由整塊青石打磨而成,堅固美觀大方。寨內建有上下兩個炮臺,據族譜記載,當時寨內還備有大鋼銃二門,百仔銃六門,邦鉤八枝,扣戕六枝,硫磺三千斤,煙硝三千斤,鉎鼎一百口,食鹽四萬斤。

 

福隆居

福隆居:位於蓋洋鄉,建於1858 年,建築整體保存良好,現還有人居住。整座建築長34.2 米,寬27.6 米,佔地面積915 平方米,四周均用石壘砌與夯土作為原材料,正座七開間,兩邊雙過水。

 

九鬥莊

位於同安村,建於1895年,坐北朝南,懸山式結構,正廳四梁扛井結構,雕花精美。

 

永泰,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的西南方向,

交通十分便捷,

屬核心城市2小時周未休閒圈。

 

永泰莊寨,

是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

更是傳統鄉紳文化彌足珍貴的載體。

  

《蓋洋鄉碓頭村》 賴澤樟 攝

《蓋洋鄉》 黃文浩 攝

《東洋》 黃文浩 攝

《蓋洋鄉碓頭村》 侯曉玲 攝

《竹頭寨》 葉俊忠 攝

《仁和莊秋收》 林致實 攝

《翠雲寨》 葉俊忠 攝

《俯瞰愛荊莊》 葉俊忠 攝

《俯瞰全景》 葉俊忠 攝

《航拍寨裡村》 葉俊忠 攝

《積善堂全景》 葉俊忠 攝

《紹安莊》 翁翰文 攝

《蓋洋》 張培奮 攝

《同安鎮愛荊莊》 張培奮 攝

《霞拔鄉谷貽堂》 張培奮 攝

《長慶鎮中埔寨》 張培奮 攝

《竹頭寨》 張培奮 攝

《赤岸銃樓》 鄢朝輝 攝

《月洲寧遠莊》 張培奮 攝

《等》 張培奮 攝

《月洲寧遠莊》 張培奮 攝

它們都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10月開始,我們將和永泰地方上有更多關於鄉村復興的互動,歡迎加入我們。

  

 

文字來源:永泰縣村保辦 &東南鄉建

攝影作品來源:永泰縣村保辦

手繪圖來源:東南鄉建 王益鵬

整理:名師樓編輯部

名師樓是多元的文化藝術場域,集合了美好的希望與樂趣。這裡是一個提供由心靈至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心,一個匯集學術交流、設計創意的跨界交流平臺。

傳家課堂

中國畫 | 書法 | 茶修 | 漆修 | 古琴 | 插花

品香 | 養生 | 禮儀 | 美食 | 匠心手作

創想課堂

建築 | 音樂 | 電影 | 攝影 | 手機攝影 | 咖啡 

葡萄酒 | 瑜伽 | 家庭園藝 | 陶瓷 | 家居

少年人文研習

國學經典誦讀 | 圍棋 | 聲樂 | 古琴 | 太極

茶修 | 中國畫 | 書法 | 禮儀 | 手工 | 家務整理

園藝 | 親子人文遊學 | 自然研學

沙龍 | 讀書會 | 國際遊學

美學微課堂

生活美學 | 人文美學

中英文課

東方遇見西方人文系列課 | 榕樹下的英語角

創業課堂 | 聯合辦公 | 集市

合作 | 投稿 | 發布 請留言

歡迎分享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中國建築之鄉永泰
    永泰還有2000多座古莊寨,保存完好的152座,2018年愛荊莊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2018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最高山峰為嵩口東湖尖,海拔1681.9米;地勢最低的為塘前官烈,海拔僅10米。發源於德化境內戴雲山的大樟溪,全長234公裡,其中永泰境內長121公裡,1條主流53條支流,自西向東橫貫永泰9個鄉鎮53個村,兩岸形成長廊式谷地,造就了永泰人民的勤勞肯幹,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
  • 也叫【「赤峰」】的地方有幾個你知道嗎?
    赤峰路上有條小胡同,上海人叫它「370弄」,胡同連著一個30多年的老舊的居民區,叫做「赤峰小區」。在當下房地產市場相當不給力的背景下,你猜赤峰小區這破樓賣多少錢一平,3萬2!你還甭不服,這還是均價。有句話說得好:「吃在廣州,玩在上海,穿在大連」。
  • 魅力永泰歡迎您!
    永泰城關夜景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在永泰這塊寶地生息繁衍。閩江下遊最大支流---大樟溪橫貫永泰全境。考古發現,大樟溪兩岸,有新石器時期古人類活動遺址20餘處。同安鎮佔柄村茶園二、永泰莊寨:家文化遊永泰莊寨始於唐朝,興於明清,全縣有2000多座古莊寨,保存完好的152座。
  • 它是印度保存最為完好的古蹟之一,至今仍有皇室後裔在此居住!
    齋浦爾城市宮殿位於齋普爾舊城中心,於1728年興建,是印度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古蹟之一。皇宮由多個宮殿組成,建築奢華。這裡是齋普爾最值得細細觀賞的地方,裡面建築很美,白色大理石雕塑的裝飾令人嘆為觀止。如今的齋浦爾王公還生活在宮殿內,而部分區域也改建成了博物館,你可以在此感受王公生活的奢華。城市宮殿是印度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古蹟之一。皇宮由多個宮殿組成,整個宮殿建築群色彩絢麗,富麗堂皇,極盡奢華。紅色建築是 印度 風格的太陽宮,有人也叫它玫瑰宮。黃色建築是伊斯蘭風格的月亮宮。城市皇宮很美。這座全手工打造的宮殿,美感與匠心全堆砌在細節裡了。
  • 永泰古城
    永泰古城位於景泰縣寺灘鄉,距離縣城西南方約27公裡,因城堡形狀酷似金龜而馳名。
  • 中國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你最喜歡哪個?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隨著朝代更替,歷史變遷,現在的城市早已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到處霓虹閃爍,那你知道古代的城市是什麼樣子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國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
  • 世界上古城保存最好的地方,古代遺址隨處可見,這個地方你知道嗎
    保存著世界上上古城最好的地方,古代到處都有,你知道這個地方嗎?埃及開羅、大開羅是埃及、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城市,是世界的城市之一,開羅是當今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戰爭所破壞的古老城市,而且歷代王朝和政府不斷地進行建設和擴張,形成了今天這個偉大的城市,古今共存,相互輝映,介紹一下開羅的美麗風景吧。
  • 永泰古城 這個荒茫之境似乎還吹著400年前古老的風
    不知為何,這讓我想起一首詩和一首歌,想起一群消失的地方:故鄉于堅穿過這新生之城  就像流亡者歸來就像幽靈回到祠堂  我依舊知道何處是李家水井  何處是張家花園何處是外祖母的藤椅  何處是她的碧玉耳環何處是低垂在黑暗裡的窗簾  我依舊知道何處是母親的菜市場  何處是城隍廟的飛簷
  • 永泰古城——記憶之城
    建成後即成為軍事要塞,蘭州參將就駐紮在這個城堡內。當時,城內駐有士兵2000多人,馬隊500人,附屬設有火藥場、草料場、磨坊、馬場等機構。1永泰古城簡介 城牆上有炮臺12座、城樓4座,城下有甕城、護城河,城南北兩側分別指向蘭州和長城方向建有綿延數十裡的烽火臺。
  • 四川洪雅的這座古鎮,或許會給你不一樣的感覺,至今保存依然完好
    旅行一定要學會隨遇而安,面對事情淡然一點,走走停停,享受旅途帶給我們的樂趣,品味大自然的萬千風情,千萬不要抱著一定要轉完所有景點的想法去路途,因為你一旦開始計較得失,那麼就意味著你已經失去了,這樣反而丟失了旅行本身的意義。
  • 水市田家:有座保存完好的紅軍橋
    ▲水市田家保存完好的紅軍橋01  大陽洞鄉嶺腳村周光太回憶紅軍長徵過村情況>        1934 年農曆 10 月 15 日是嶺腳圩趕集,上午 9 時左右紅軍從田家、新屋地到我們村,這支紅軍約有 600 多人,10 月 15 日下午路過的紅軍有女兵,有很多馬。
  • 海南島的水下村,保存完好堪稱我國的亞特蘭蒂斯,感覺十分神奇!
    相信大家都知道亞特蘭蒂斯,這個傳說中的水下城市,它是世界的奇蹟,吸引了無數的探險家和科學家嚮往!而我們了解到海底住人的幻想肯定是看《西遊記》而來的,東海龍宮真的很神奇,但是海裡真的有龍宮嗎?是的,西方的亞特蘭蒂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們國家也有這樣的地方嗎?
  • 羅騰堡——德意志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小鎮
    它的珍貴之處在於它未經戰爭的摧毀,完整再現了中世紀風貌,有著「中世紀明珠」的美譽。羅騰堡的城門入口叫西貝斯塔,是中世紀時期的建築,用石料堆砌而成,頂端有尖尖的鐘塔,塔身的兩面,都有藍白色的大鐘,至今走時都準確無誤,可謂神奇。
  • 白銀永泰古城:西北戈壁上的軍事古堡
    永泰古城又稱「永泰龜城」,叫「龜城」它絕不是徒有虛名,從高處俯視,整座城確實狀若一隻巨龜伏在戈壁灘上,維妙維肖。龜城首尾足爪俱全,將其每個部位在軍事上的應用都發揮到了極致。李崇仁說古城街巷大多是丁字路口,通而不透,一旦有敵軍攻入城中,可以大大拖慢其腳步,掩護己方進行巷戰。  整座城池,城周長約1.7公裡,牆高12米,炮臺12座,城樓4座,外形是一大圓,城周有護城河。古城四面有4個甕城,形似龜的肩足,保存尚好,只是甕城上的建築已不存在了。
  • 永泰古城,一個明清軍事要塞的標本
    整個城平面呈橢圓形,城門向南開,外築甬門,外門叫「永寧門」,內門叫「永泰門」,門稍偏西,形似龜頭。四面築有甕城,形似龜爪。城北有5座烽火臺漸次遠去,形似龜尾。城周有護城河,寬約6米,深約1至2.5米。整個城池形狀酷似烏龜,故名「龜城」。城內有軍事機構,察院一條街,城牆內邊修有馬道,圍城牆一周,城牆上有射擊垛口,在4個甕城上建有瞭望哨。
  • 發現|開州城郊驚現一古寨,保存完好雕龍畫鳳栩栩如生
    8月6日記者在鎮安鎮芭蕉村採訪時偶然發現一個名叫「三義寨」的古建築寨門保存完好、佔地約600平方米83歲的「寨主人」周聲明告訴我們,「他就出生在這個寨子裡,他爺爺在世的時候告訴他,這個「三義寨」是他家買下的,這麼多年了,這個寨子一直保存得非常完美,沒有什麼損傷……」
  • 【魅力永年】河北鋪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築
    【魅力永年】河北鋪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築 2020-12-13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秘境墨脫 雪域高原森林王國 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墨脫,是西藏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也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受印度洋暖溼氣流強烈影響,墨脫縣長年籠罩在雲霧當中,山坡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覆蓋率達到80%,森林蓄積量列中國各縣之首。
  • 永泰增強消費底氣 恢復旅遊市場元氣
    永陽古城內「新」與「舊」碰撞,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此遊玩。近年來,永泰不斷提升鄉村旅遊品質,積極推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2019年新增省級鄉村旅遊村和省級旅遊精品示範村8個,梧桐鎮榮獲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嵩口鎮月洲村入選全省首批「金牌旅遊村」。
  • 尋訪永泰古城
    此後,升任三邊總督的李汶上奏朝廷,提出在永泰川修築城堡的議案,以保邊防永寧,此事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永泰城完工。周長達到1710米,高12米,門南開,有內外兩道門,內門磚砌,名永泰門,帶有甕城,外門名永寧門,門外帶有水池。城樓4座,炮臺12座,四面皆有月城,護城河寬6米,佔地318畝。城內駐步兵2000多人,騎兵500餘人,蘭州參將就長期駐於城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