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水上漂」 端上「新飯碗」

2020-12-22 新華網安徽頻道

    生活添滋增味

    走進安徽省懷寧縣江鎮鎮民族村村民李金宇家中,屋裡屋外收拾的整整齊齊,3歲的小孫子跑來跑去,活力無限,李金宇的妻子丁杏滿不時地還要叮囑幾句:慢一點慢一點,別摔倒了。

    今年54歲的李金宇,和其他退捕的漁民一樣,大半輩子都在和魚打交道,自從退捕以後,過去那種水上岸上兩頭跑,起早貪黑的日子不在了,兒子兒媳在外務工,老兩口在家帶帶孫子,生活一下子輕鬆了許多,樂趣也多了許多。「以前做漁民的時候,照顧上家那是不可能的,忙起來自己三餐都沒有辦法保證。」李金宇說,「我們年紀大了,本來在船上也幹不了多少年,孩子們也不願意做這髒活累活,國家要禁漁,我們也就索性上岸,帶帶孫子享享清福。」

    「為保障退捕漁民養老問題,政府按照每人每年2000到3000元不等的標準為他們代繳養老保險,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幫聯人方川介紹說。雖說養老問題政府幫著解決,可是抱著致富靠自己的拼勁和想法,李金宇又承包了40畝的魚塘養魚。幹了半輩子漁民,但是養魚也是一門學問,有拼勁和幹勁李金宇經常的跑到農業站學習請教,熟悉他的人笑道:老李現在比以前還忙哦。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通過建立幫聯人制度,及時準確的掌握退捕漁民的生活狀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幫扶措施,讓退捕漁民岸上生活更有滋有味。」江鎮鎮農業站站長魯祝平說。江鎮鎮以提升退捕漁民幸福感為目標,緊盯退捕漁民需求,通過落實幫聯制度,以結對子走親戚的方式,與退捕漁民一起,解決當前困難,謀劃未來發展,通過真心實意,苦幹實幹為退捕漁民岸上生活添滋增味。

    幫扶跟上「想法」

    冬日裡,深夜的氣溫著實讓人感覺寒冷難耐,但是李金好由心到身全都是暖意洋洋,幹勁十足。從安慶市宿松縣到懷寧縣江鎮鎮來回要三個小時,為了能夠儘快趕到市場搶到新鮮賣相好的魚,李金好和同伴經常下半夜出發,挑選好貨品,乘著早市開市前趕回懷寧,希望將這些精心挑選的魚賣個好價格。「現在剛開始,每天批發200-300斤鮮魚,一天收入500-600元。」李金好說。

    李金好是江鎮鎮的一名退捕漁民,為響應長江十年禁捕的政策號召,李金好夫妻兩人第一時間響應,決定退捕上岸,開啟新生活。「要想生活好光靠政府幫扶不行,自己也要動起來。」李金好和幫聯人張龍說。李金好退捕上岸後,一直在想幹點什麼,幹了大半輩子漁民的他有了從販魚的想法。與以前漁民的經營方式不一樣,從外地販魚到懷寧需要一定的條件,帶著問題和想法,李金好找到幫聯人張龍和鎮農業站,希望能給到專業的指導。在得知李金好的想法後,張龍和農業站工作人員,立即行動起來,一方面幫助聯繫市場監督部門的詳細諮詢有關運輸買賣事項,另一方幫助聯繫附近的農貿市場,李金好的問題迎刃而解。

    自幫聯工作開展以來,江鎮鎮根據每戶漁民家庭情況及漁民想法,從養老就業產業等方面精準對接,積極落實幫扶政策,努力解決他們的擔憂,為他們新生活掃除障礙。為確保退捕漁民能上岸,留得住,能致富,江鎮鎮針對每戶退捕漁民情況,量體裁衣,不斷完善幫扶措施。通過為退捕漁民購買養老保險,組織專場招聘會,動員漁民縣內就業,安排公益性崗位,解決就業需求,建立幫聯機制,及時掌握退捕漁民近況和需求,將幫扶政策真正落實到漁民心坎裡。

    把擔子壓在肩頭

    「最近,我們對全鎮12戶漁民進行走訪,對政策落實情況、幫扶聯履責情況進行全面的督查,發現5處問題,全部反饋到人,並要求有關單位和責任人儘快落實,下一步我們將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到位幫扶到位。」江鎮鎮紀委負責同志介紹說。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如何真正的讓漁民上得岸,留的住,能致富,關鍵在於政策是否落實到實處。江鎮鎮紀委主動出擊,將幫聯人履責情況、政策落實情況、漁民需求等納入日常監督工作。為確保精準施策,精準幫扶,江鎮鎮紀委聯合各行業部門,對現有幫扶政策進行細化分類,製作政策清單,在實地走訪中,對標對表,逐一逐項核實政策落實情況,對發現的問題予以記錄,限期整改。

    為妥善安置好江鎮鎮12戶退捕漁民,該鎮安排了12名機關幹部通過1對1結對子、走親戚的方式進行幫扶。為確保真幫實扶,江鎮鎮紀委逐戶核查幫扶工作是「結對子」還是「空架子」、是「走親戚」還是「走過場」,全力推進退捕漁民與幫扶人「親上加親」。

    同時,圍繞如何讓漁民生活有盼頭有甜頭有奔頭,該鎮紀委堅持調研督查相結合,實地走訪查看退捕漁民生活條件,與退捕漁民面對面談變化話未來,圍繞漁民關注就業養老醫療等方面開展調研,與各行業部門一道,不斷完善幫扶政策。

    一年來,江鎮鎮圍繞政策全落實,生活有提升的目標,通過不斷壓實責任,細化幫扶措施,建立幫聯機制,全面推進禁捕退捕工作再上新臺階,為退捕漁民岸上新生活添「甜味」。(檀志揚 張慶明)

相關焦點

  • 告別「水上漂」,打魚變護魚
    上岸:告別「水上漂」 漁民住新居記者近期來到宿遷市泗洪縣龍集鎮尚嘴漁港看到,船隻拆解工作正有序進行。龍集鎮黨委副書記許昌軍介紹,該鎮收繳了823條捕撈船、156條住家船,全部分類處置。在洪澤湖打魚24年的唐真洲如今已經住進岸上的新家。「岸上居住環境好,敞亮,到泗洪縣城或者鎮裡辦事也方便多了。」他說。泗洪縣臨淮鎮勝利村村民段廣玉打小就生活在水上,靠捕魚為生,和妻子劉銀結婚時,簡陋的船艙就是婚房。如今一家人上岸住新居,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過去,臨淮鎮近九成村民為漁民,總數超過1.5萬人。
  • 美國加州:民眾學習電動水上衝浪板,好似輕功水上漂!
    近日,美國加州,Connor Bugbee和指導員Matt Cook在海上上電動水上衝浪板efoil課程,民眾學習電動水上衝浪板,好似輕功水上漂!美國加州,Connor Bugbee和指導員Matt Cook在海上上電動水上衝浪板efoil課程,民眾學習電動水上衝浪板,好似輕功水上漂!美國加州,Connor Bugbee和指導員Matt Cook在海上上電動水上衝浪板efoil課程,民眾學習電動水上衝浪板,好似輕功水上漂!
  • 輕功水上漂居然是真的!
    那~~現實生活中,是否真存在輕功水上漂呢? 蛇怪蜥蜴有兩隻寬大的腳掌,腳掌底部具有可張開或收攏的膜。赫塞說:「我們曾經預料它們產生足夠的力量使其可以在水面上奔跑。但是,我們沒料到的是,它還能產生一種軀體中部橫向的力量。這個力量可以很好地支撐蜥蜴的軀體側面,使它不會在水面上翻船。有點像騎自行車,如果不蹬踏板,自行車就會慢慢地停下來,人會翻倒在地。如果蜥蜴不在水面上快跑的話,它也會翻倒的。所以,蛇怪蜥蜴需要的就是在跑動過程中保持身體穩定的力。
  •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 輕功水上漂居然是真的!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 輕功水上漂居然是真的!蛇怪蜥蜴之所以能上演「水上漂」,卻並不是因為身型。按照這個思路,是不是我們人類也能實現水上漂了?美國專家團隊經過研究發現,人要在水上實現奔跑,雙腿的速度至少30米每秒,要達到這個速度,把肌肉力量增長為現在的15倍就夠了。
  • 國外網友:獨竹「水上漂」是什麼中國功夫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24歲女孩獨竹「水上漂」火到國外外國網友又驚又喜又贊又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
  • 少林高僧表演「輕功水上漂」,水中奔跑120米,看了令人沸騰!
    少林高僧表演「輕功水上漂」,水中奔跑120米,看了令人沸騰!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中國功夫聞名世界,甚至受到一些武俠片的影響,很多外國人都以為中國人都會功夫,而且他們對於一些輕功水上漂的這樣虛無縹緲的功夫,感到非常神奇,甚至還信以為真。
  • 新式衝浪板,我們就能體驗輕功水上漂還有御劍飛行的快感
    他們所用的輕功不外於水上漂,凌波微步,還有御劍飛行。然而在牛頓把引力三定律引入科學界之後,這些武功似乎只能歸類為傳說。不過這些在我們無論是什麼時候看來,都是很希望自己也能夠體驗一下這種輕功的感覺的。而且輕工看起來除了酷炫之外,還是十分的方便,就比如我們放風箏的時候,如果風箏掛在樹上了,如果有輕功的話,一下子就能夠把它拿下來了,不是嗎?不用拿梯拿棍的,這樣怎麼搞啊?
  • 能砸核桃的AGM X3戶外手機 支持「水上漂」及「手套模式」
    AGM X3採用IP68級的三防標準,同時具備抗低溫和抗高溫的能力,配備多種戶外功能,內置指南針、氣壓、溫溼度等數據功能、戶外SOS功能以及「水上漂」、「手套模式」等功能。據介紹,其極客版配備天通衛星通訊技術,在無傳統手機信號的環境也能進行通訊,為翻山越嶺,挑戰極限戶外環境的戶外玩家們提供安全穩定的通信功能。AGM X3戶外手機3499元起,AGM X3極客版售價達到了14999元。
  • 大化:98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將端上新「飯碗」
    參會的區內外愛心企業給該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困難就業群體和農村勞動力等帶來新「飯碗」,幫助鄉親們實現就業脫貧。該縣都陽鎮忠武村的覃翠卯一家一直靠種地維持生活。當日她籤約到廣西道爾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項目擔任渠道專員,從零敲碎打打零工到有一份有五險、有底薪、有提成的穩定工作,覃翠卯非常開心:「這個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凝聚了太多的愛心。我一定倍加珍惜,認真工作,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
  • 全球最神奇的液體,可實現水上漂,現場效果讓人震撼!
    全球最神奇的液體,可實現水上漂,現場效果讓人震撼!大家好,萬千世界無奇不有,相信很多人經常可以在一些電影或者電視劇中看到,一些人能夠在水面上行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水上漂」,人們在拍攝這種畫面的時候,一般都是藉助吊威亞來完成的,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水上漂」。那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人能夠實現在水上面行走嗎?
  • ...從藝七十周年,川劇《變臉》裡的「水上漂」和「狗娃」又回來了...
    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駕舟,浪跡江湖。他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並非男孩,大失所望,又不忍趕走,便收其改作小幫工暫留身邊。狗娃生性好奇,因偷看「變臉」秘密釀成大禍,不得已跳船逃走。川江某城男旦梁素蘭主演《捨身崖》,玩友師長率部捧場。戲園內外人頭攢動,混亂中人販子拐走了高家孫少爺天賜,又抓回狗娃嚴加看守。
  • 貴州女孩獨竹「水上漂」 國外網友: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24歲女孩獨竹「水上漂」火到國外外國網友又驚又喜又贊又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今年24歲的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她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
  • 《GTA》系列遊戲,可以「水上漂」的載具有哪些?還記得秘籍嗎?
    >GTA系列遊戲這都23年了,才更新到第五款,當然之前的一些番外篇以及DLC就不算了,所以現在的玩家對GTA6其實還是蠻迫切的,但R星貌似對玩家們的需求不聞不問,甚至還製作別的IP遊戲,看來是對GTA5十分有自信啊,果然不出所料,GTA5作為一款七年的老遊戲,表現至今還很不錯,甚至要比一些新出的
  • 24歲女孩上演「獨竹水上漂」,外國網友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今年24歲的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她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一襲古裝,舞姿翩躚,宛若「水中仙子」。她表演獨竹漂的視頻火到國外,外國網友也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 遠看像「水上漂」,近看是在玩槳板
    楚天都市報6月26日訊(記者劉中燦)今日下午5時, 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堡下,一群戲水市民在水面馳騁,就像輕功「水上漂」,走近一看,原來他們腳下踩著槳板,正在玩著一項新鮮的水上活動。
  • 少林武僧釋理亮:中國最後會輕功的武僧,如今練成一指禪和水上漂
    在武俠小說或者電視劇中,經常能看到俠客用輕功飛簷走壁,在水上漂等場景。如今輕功還沒有徹底消失,他是中國最後會輕功的武僧,刻苦練習幾十年,終於有了一定的效果。釋理亮大師,未出家之前叫吳小亮,湖北黃梅縣人。從小,他就很喜歡武術,還自己練習了武術基本功。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1999年23歲的他離開湖北老家,來到泉州少林寺,請求住持收留自己。
  • 迷你世界:玩家打破遊戲設定,實現「水上漂」,這操作太搶鏡了
    迷你世界:玩家打破遊戲設定,實現「水上漂」,這操作太搶鏡了 接下來在兩個方塊的左右兩側位置,各擺放一個普通的木門
  • 安慶日報:宿松309名漁民揮別「水上漂」近一年,漁民岸上新生活有...
    近一年來,作為全省水面最大、從事漁業捕撈人數最多的宿松縣做了成功嘗試,縣鄉聯動、多措並舉,漁民上了岸,開啟新生活。  老楊自主創業忙  轉型創業,是50多歲的老楊之前從沒有想過的。  老楊名叫楊松柏,出生在洲頭鄉泗州村,自小生活在江邊,說起話來,鄉音無改,他和父輩一樣,十來歲就開始在長江安徽段水域從事漁業生產。
  • 現實版輕功水上漂!看書寫字練雜技,50歲大叔遊泳玩出新花樣
    記得小時候看《射鵰英雄傳》,最羨慕的武功就是輕功水上漂。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普通人想不藉助任何工具在水上健步如飛可以說是很難了。非要說想水上漂浮,最有名應該是死海,因其海鹽比重很大,不會遊泳的人都可以漂浮在上面。
  • 農村俗語:「人在床上別磕頭,人端飯碗莫停留」,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在床上別磕頭,人端飯碗莫停留」。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思忖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那麼,為什麼「人在床上躺著時別磕頭」呢?上面我們已經說了,孝子賢孫們也會對已故親人的遺體磕頭,而遺體就是躺在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