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行情轉暖,但一些「莊股」的寒冬卻剛剛開始,仁東控股慘無人道的一字跌停讓莊家慌不擇路,而今飛凱達分時的「扭捏」走勢則凸顯出莊家無力回天的悲情。
仁東控股連續7日一字跌停
11月20日無疑是仁東控股的高光時刻,在當日盤中創出歷史新高后,該股的走勢便江河日下,短短的11個交易日,跌幅高達近60%,而這同時也是該股連續7日一字跌停。更讓資金無奈的是,自11月26日一字跌停以來,該股全天成交僅為600萬左右,而跌停的封單仍高達幾十億。
作為今年漲幅一度接近300%的大牛股,仁東控股此番罕見暴跌也讓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三季報數據顯示,該股股東戶數為1.31萬戶,人均持股金額為240萬元,這意味著,十餘個交易日,持有該股的投資者至少人均損失超百萬元。
股價忽然離奇大跌也讓市場相當迷惑,在股吧也隨處可見投資者質疑該股暴跌的原因。
事實上,仁東控股在暴跌前並非全無徵兆,此前一則關於公司權益變動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再次將仁東控股推上輿論風口。北京海澱國資退出,不再作為實控人,或許令市場有所擔憂,之後開始發酵,股價連續跌停。
今飛凱達跌停板上上演「織布機」走勢
雖然暴跌程度不及仁東控股慘烈,但今飛凱達分時的「詭異」表現也賺足了市場眼球,尤其是在跌停板上頻頻上演「織布機」走勢,讓莊家與場外資金的激烈博弈一覽無餘。而這種現象在12月1日及12月3日表現最為明顯。
今飛凱達12月1日分時走勢
今飛凱達12月1日分時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今飛凱達表現的異常節點在12月20日之後,此前該股的日成交金額絕大多數時間都在1億元以下,但12月23日開始,該股放量十分明顯,12月1日該股的成交金融一度超過10億元,並且在隨後的暴跌中也明顯的放量現象。
由於近乎連續4日跌停,持有該股的投資者同樣短期損失慘重,在股吧中,該股討論的熱度也非常高,有不少股友指出是溫州幫出貨造成該股大跌。
對於這種「莊股」突發大跌的現象,有市場人士指出,臨近年底,部分資金出於結算需要會擇機賣出漲幅過大的品種,特別那些缺乏邏輯支撐,純粹由莊家打造的莊股風險更大,一旦不計手段出貨,會對個股造成較強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