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遇害50年後,其長孫赴美探望張學良,張學良說的四個字太扎心

2020-12-27 騰訊網

眾所周知,聞名中外的「西安事變」由西北軍將領楊虎城與「少帥」張學良共同謀劃而成,他們一起兵諫,逼蔣抗日。按理說來,兩人合作過如今驚天動地的大事,又私交甚密,在楊虎城將軍被害後,張學良應該對其後代十分關照才是,那為什麼晚年張學良為何對楊虎城孫輩不太待見呢?

▲西安事變紀念館

這件事其實有著很深的歷史原因。在「西安事變」前,楊、張二人乃是無話不說的摯友,楊虎城去拜訪張學良時,經常帶著長子楊拯民前去。兩人見面後,由於楊虎城不苟言笑,而張學良又是個「話嘮」,所以時常是張學良逗楊拯民玩,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楊、張兩家成為通家之好,楊拯民也因此對張學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在張學良被蔣囚禁後,楊拯民也沒有機會再見到以前逗他玩的「張叔叔」了。所以楊拯民一直有一心願,那就是能與張學良再見一次。遺憾的是,由於兩岸關係,他一直沒能如願以償,好不容易具備了探望張學良的條件後,楊拯民的健康狀況又支撐不了他遠赴美國,所以這也就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楊虎城將軍舊照

20世紀的最後一年,楊虎城長孫、「石油功臣」楊拯民之子楊瀚帶著爺爺的思念、父親的囑託,來到夏威夷拜訪寓居於此的張學良。此時「少帥」不再年輕,已是年近百歲的期頤老人,但是他的精神樣貌卻似乎很好。兩人是在一座教堂見面的,但讓人不解的是,面對故人之後,張學良的表現卻是異常冷漠。對於楊瀚的自報家門和問候,他沒有進行任何回應,神情也沒有任何波動,只是禮節性地說了四個字:「好好,謝謝」。這四字字字戳心,著實讓人心碎。

▲張學良晚年舊照

面對如此冷漠的張學良冷漠,楊瀚很是疑惑,但也只能推測是他因年事已高而導致的思維緩慢。不過後來隨著宋子文日記公布,楊瀚才發現其中另有原因。原來當年張、楊二人在進行兵諫後,圍繞放蔣還是殺蔣這一問題產生了極大爭執,楊虎城極力主張殺蔣,而張學良顧及舊情則堅決反對。在與外界商量後,張學良最終下令將放蔣。等到蔣秋後算帳之時,兩人的友情也宣告破裂,所以就算楊虎城最後被處死,張學良也沒有絲毫痛心,反倒是為了自身安危,將兩人關係撇得乾乾淨淨。

▲楊虎城之孫楊瀚

事實上,「西安事變」後,蔣很想把張學良、楊虎城全部殺害,不過由於張學良迅速撇清了與楊虎城的干係,蔣便沒有理由對其下手。再加上張學良雖參與兵諫,但又不是主謀,況且如果沒有張學良阻攔,他恐怕在事變當天就得喪命,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張學良還是其恩人。此外,張學良不僅家世顯赫,英美等國政要也支持他,手下還有著忠於他的東北軍,要是處理得不乾淨,東北軍恐怕會譁變,後果十分嚴重。

▲重慶戴公祠

至於楊虎城則不同,首先他只是一介平民出身,沒有大家族為其撐腰;第二,楊虎城當初對其下了殺心的,如此深仇大恨,自然是要斬草除根;第三,此時西北軍中不止有他一員大將,比如馮玉祥也完全可以管控西北軍。所以,蔣之後一直幽禁楊虎城,撤離之時還不忘下狠手,將其殺害於重慶戴公祠。逃過一劫的張學良從此便明哲保身,對此事絕口不提,也不知是不是心懷愧疚,所以才對楊瀚裝作漠然不識的樣子。

相關焦點

  • 楊虎城嫡孫楊瀚,探望百歲張學良,為何張學良只顫抖吐出四個字
    引言楊瀚曾兩次去到夏威夷拜訪張學良,年進百歲的張學良聽說是楊虎城的後人來看望他,感到非常震驚,甚至身體都微微顫抖,對楊瀚說了四個字。楊虎城將軍想必大家略有耳聞,他的所做可以說直接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稱得上是一位風流人物。
  • 張學良100歲時,楊虎城的後人去看他,少帥顫抖後,只說了四個字
    我先後兩次在夏威夷面見張學良老人。當時,他將近百歲。他老人家聽說楊虎城的後人前來探望時,表現得有些震驚,身子不禁顫抖了一下,只說了四個字。我面前的張學良確實是老了。說上述這番話的人名叫楊瀚,他是楊虎城將軍之孫。楊瀚的父親是楊拯民,楊拯民是楊虎城將軍的長子。
  • 趙四給張學良做生日宴時暈倒,臨終對張學良說了9個字,令人感動
    趙先生與張學良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張學良是民國四大公子之一,先是迎娶了她至高的妻子,但她卻無法束縛張學良的心。張學良一直到趙四小姐出現才放下心來。楊虎城的妻子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不會對那些特務破口大罵,也不會受到更多的迫害,比如住在潮溼陰冷的洞穴裡,讓他們夫妻兩個分開等等,最後,楊虎城的妻子含恨而逝。1949年,蔣介石從臺灣撤退時,殘忍地殺害了蔣介楊虎城夫婦和楊虎城的秘書夫婦。
  • 楊虎城孫子見到晚年張學良,由衷地表達祝福,張學良卻是一言不發
    1949年8月,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國民黨特務將楊虎城將軍殘忍殺害,同時遇害的,還有他的兒子楊拯中,女兒楊拯貴,以及他的秘書宋綺雲和夫人徐林俠以及他們的幼子「小蘿蔔頭」宋振中。楊虎城將軍的遇害,讓許多民主人士為之一嘆,張學良後來得知,也無奈搖頭。
  • 張學良晚年見到楊虎城後人,態度非常冷淡,只說了4個字
    張學良晚年見到楊虎城後人,態度非常冷淡,只說了4個字 因為西安事變,我國抗日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共抗日統一戰線形成,為我國抗日戰爭的勝利起到了巨大的正面推動作用。
  • 張學良100歲時,楊虎城的後人去看他,少帥顫抖著,只說了四個字
    但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他的身上也是罵名以及讚嘆交加,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狗熊,也有人說他是罪人。一般來說,張學良一生中做過最偉大的事情,一個是「東北易幟」,另一個就是「西安事變」。而且就性質來說,「西安事變」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1936年12月12日,他和楊虎城將軍一聲令下,改變了歷史方向,接下來就是全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 楊虎城之孫晚年拜訪張學良,為何張學良態度冷淡,只說了4個字?
    1928年,日本人製造了皇姑屯事件,一場劇烈爆炸後,張作霖的專列變成廢墟,不久之後,張作霖受傷離世。之後少帥張學良接管了東北,可惜他年輕氣盛、做事莽撞。從小到大,他接受的都是新式文化,帶兵打仗統鎮一方,這太難為他了。與此同時,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等人打得不可開交。
  • 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西安兵諫始末
    張學良、楊虎城對同中共籌組西北大聯合的信心也因此動搖。8月,潘漢年、張文彬帶來中共中央的信件,要求東北軍立即配合紅軍發動有利局面,張學良、楊虎城一度稱病拒見。8月21日,潘漢年勸張學良:「如蔣堅持剿共,就不會原諒張之聯共,到時反蔣不成,東北軍就成了俎上肉。」在中共的誠意感化下,張學良為其所動。
  • 我的大爺張學良 「少帥」張學良傳奇一生
    非常說名我的大爺張學良簡介: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陸軍一級上將,曾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海城,祖籍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1901年6月3日(夏曆4月17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九間鄉鄂家村張家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
  • 張學良晚年終於給出了答案
    「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兩人誰是主謀?這個看起很清楚的問題,張學良自己也回答不清楚。大家都知道,楊虎城最終一家人被殺害,而張學良則軟禁了半個多世紀。1956年12月15日,張學良被幽禁20多年了,蔣介石讓他寫一篇關於「西安事變」的回憶錄。張學良寫道,「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
  • 蔣介石臨終時對兒子說了四字,張學良知道後,只好無奈地仰天嘆息
    但在經歷了西安事變後,他這個曾經的貴公子便淪為階下囚,足足被軟禁了五十四年。他曾經是蔣介石最信任的部下,但在西安事變後兩人之間存在巨大的信任危機,蔣介石再也不願意見他,並且在臨終前還叮囑自己的兒子,絕對不能將張學良放出來。後來還是李登輝出面,張學良才有機會重獲自由。
  • 于鳳至病逝海外,墓碑上留下四個字,張學良看後老淚縱橫
    生於軍閥世家,張學良沒有半點自由。木已成舟,他只好選擇離開。在家裡,于鳳至操持一切。她承擔著丈夫的責任。每逢初一十五,族裡親人拜壽祈福。作為長孫兒媳,她一定要陪伴左右。在外人眼裡,這或許就是一個花瓶式的女人。于鳳至有著出眾的相貌,她更識文斷字,還能夠吟詩作對。在大老粗張作霖眼中,擁有這樣的兒媳,這是張家的幸運。多年之後,當張學良回顧自己的一生。
  •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被軟禁後,哪位國軍將領發動兵諫也被軟禁?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強逼蔣介石摒除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聯合國內各抗日武裝共同禦敵,逼於無奈,蔣介石只好同意,再創聯盟,共同抗日,但是對於楊虎城和張學良二人,蔣介石始終放不下心來,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剛抵達南京就被軟禁。
  • 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到場後留下16個字,轉身掉頭走人
    1936年12月12日,註定是一個被載入史冊的日子。在這天過後,長達5年的呼籲國共合作抗日終於得到了實現,而張學良楊虎城也成為了教科書上的民族英雄。這對於全民族來說都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是唯獨蔣介石例外。
  • 張學良女兒透露蔣介石為何關父親54年,理由只有2個字
    張學良是一個傳奇人物,兩次直奉戰爭初出茅廬,東北易幟一夜成名,西安事變更是讓他成為了英雄。而且他長得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又位高權重,人稱「少帥」。但活了101歲的他,有54年都是在牢獄中度過,放眼世界也是特殊的存在。為什麼蔣介石臨死都不肯放了他,說出「不可放虎」四個字呢?
  • 張學良逝世,宋美齡送來一個花圈,上面寫了6個字,字字見真情
    對於他的功過對錯我們今天不多說,我們今天來說一下他和宋美齡之間的一些事,他在去世之後,宋美齡送給他一個花圈,上面寫了六個字,短短的六個字,感人至深,這到底是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張學良100歲時遇見一人,此人報出來歷,少帥一驚,不敢說話
    在近代史上,少帥張學良是一代風雲人物,活了101歲的他因在1936年12月12日和楊虎城將軍共同發起了"逼蔣抗日"的「西安事變」而彪炳史冊。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父子長期關押軟禁,達半世紀之久。 1990年恢復自由後,張學良攜趙四小姐赴美探親訪友,後僑居美國夏威夷,在檀香山定居。
  • 張學良:以前蔣介石不讓我說,現在可以自由說了
    楊虎城衛兵眼中的西安事變王志屏,祖籍陝西省蘭田縣人,與楊虎城同屬三秦老鄉。1935年7月,他參加了楊虎城領導的十七路軍教導營,當了幾天普通士兵後,就被調任教導營勤務班任班長。1936年初,又被選調到楊虎城的衛士隊,負責楊虎城公館周邊的保衛警戒工作。
  •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只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1936年12月12日,中國發生了震驚中午的西安事變,也稱「雙12事變」。逼蔣抗日成功,國共的第二次合作達成共識後,一致對外,抵抗日本侵略者。歷史中也留下了兩位名垂千史的民族英雄張學良和楊虎城,但是這兩人卻成為蔣介石心中的一根刺。
  • 張學良的原配妻子于鳳至的傳奇一生,痴等張學良50年未能再見一面
    有道是:「妻賢夫禍少」,到于鳳至這裡,是應運的,張學良老老實實跟于鳳至過日子期間,正是事業上升期,1927年認識趙四小姐後,剛黏糊上沒幾個月,他老爸張大帥就出事了。張學良的原配妻子于鳳至的傳奇一生,痴等張學良50年未能再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