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委一個扶貧幹部的心聲:講好「三個故事」 草原上盛開「薩日朗」

2020-12-16 巴林右旗發布

本文於11月20日在《中國民族報》2版刊發

11月17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在京召開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優秀個人表彰會,對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定點扶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20個先進集體和50名優秀個人進行表彰。作為優秀個人代表,國家民委掛職幹部邱鵬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講述了自己兩年來在內蒙古巴林草原的扶貧工作和見到的民族團結故事。本報摘登邱鵬發言,以饗讀者。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兩年的扶貧工作,把東部城市長大的我,鍛鍊成一個草原上的民族工作幹部。

如何使民族工作與扶貧工作相得益彰,互相促進?「講好三個故事」是我的重要心得。

民族團結「一家親」

凝心聚力「幸福院」

調研中,我發現部分農牧民不願意改變靠天放牧的傳統養畜方式,有過度依賴扶貧政策的現象。怎麼辦?扶貧先扶志。講好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的故事成了我工作的著力點。

雖然是民委幹部,但我長期在國際交流司工作,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也是頭一回。經過反覆調研思考,最終我把重心放在加強黨對創建工作的領導上,以此凝聚各族群眾對黨的認同。兩年間,我協調建立了「一家親」民族團結進步黨建聯合體,將全旗各行各業58個黨支部融入其中,統籌推進脫貧攻堅、青少年教育、民族文化傳承等工作。引導民委系統扶貧資金2700多萬元投入村集體經濟,建設民族團結主題產業鏈。協調國家民委所屬6所高校、9家文化單位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培訓、文化、醫療等項目50餘個,覆蓋12個蘇木(鎮、街道)3000多人次,提升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去年,巴林右旗創建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旗,更是激發了各族幹部群眾珍愛民族團結、建設幸福巴林右旗的熱情和幹勁。

索博日嘎鎮是一個多民族聚居鎮,鎮上住著蒙古、漢、滿等17個民族。危房改造時,為解決貧困戶老人養老問題,圍繞民族團結,我們規劃了各民族老人共同居住的「幸福院」。「幸福院」建在村委會對面,村幹部可以就近照看。老人們分的扶貧項目羊,交給合作社搞舍飼圈養,統一經營。我們還辦了食堂,不僅承接村裡的紅白喜事,還能對外接待遊客,這樣村集體也有了收入,經常組織各民族的文體活動,既扭秧歌,也跳蒙古舞。老人們還自編了歌詞:「兒女在外別擔心,分戶生活集中住,互助養老不孤獨——幸福。」子女們的顧慮打消了,村「兩委」的威信樹立起來了,感恩黨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四面共繪同心圓

八方團結助脫貧

「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民族地區地處偏遠,對外交流渠道有限,是發展滯後的重要原因。怎麼把民族地區豐富的資源變成農牧民口袋裡的票子、當地持續發展的動能?還需要講好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故事。

巴林右旗位於大興安嶺南段山地,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裡只有18人。雖然有一些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但知名度不高,外銷渠道不暢。如果能在北京辦一次活動,做一次實實在在的推介就好了。

萬事開頭難,動員旗裡企業、合作社參展時,老闆們對我這個外來的掛職幹部半信半疑。長期在機關工作的我,對能不能對接上北京的企業也是底氣不足。當我試著聯繫部分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以及對口支援巴林右旗的北京密雲區時,得到的無一例外都是大力支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一個引起共鳴的想法,就像一顆石子投入水中,生發出一圈圈同心圓,團結各方力量助力巴林右旗。

2019年12月20日,「魅力草原 幸福巴林」巴林右旗招商引資推介會在民族文化宮開幕。中央和國家機關、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等100多家單位、協會、企業參加,新華社、央視等20多家主流媒體現場採訪報導。這樣高規格、大規模的展會,在巴林右旗歷史上是第一次。活動期間,我們帶來的土特產3次補貨仍銷售一空,招商引資現場籤約資金達到12.2億元。我則天天泡在現場當講解員和推銷員,忙得不亦樂乎。牧騰合作社的圖門大哥拉住我說,沒想到北京人也喜歡我們的炒米和奶豆腐;眾惠合作社的其樂木格開心地說,很多人誇我們的產品好,要長期購買;還有的敢於主動出擊聯繫對外銷售渠道了。

在得知展會成果的那一刻,我流淚了。一個人的力量,何其渺小。可是滴水成涓,當方方面面的力量都被組織起來、調動起來的時候,當千千萬萬個個體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時候,這股力量又何其偉大,這不就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麼!

文化傳承「格斯爾」

精神家園「薩日朗」

《格薩(斯)爾》是我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之一,藏族稱為「格薩爾」,蒙古族稱為「格斯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爾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赤峰市考察時,觀看了巴林格斯爾說唱表演,強調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在脫貧攻堅中,講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故事是我的又一項主要工作。

在創建和扶貧工作中,我們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基礎性工作。深挖格斯爾文化中各民族和諧相處、建設美好家園的故事,結合格斯爾廟等文化載體,先後爭取各級民委投入300多萬元,依託國家民委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項目,打造了一條民族團結主題旅遊線路。沿線引導牧民開辦「一家親」牧家樂、格斯爾品牌奶食店,民族習俗、文化體驗館,並為格斯爾文化研究發展中心與西北民族大學牽線,建立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這條旅遊線路,今年接待遊客1萬多人次,為集體經濟和農牧民增收60餘萬元。我們還計劃著,邀請港澳臺的學生來研學,親身體驗「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精神家園。

「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兩年並肩作戰,旗裡各族幹部群眾親切地稱呼我為「薩日朗」,花語是團結的意思。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是我最開心的事。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現在,年幼的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我遠離家人、到草原牧區工作的意義,但我相信他們長大後,一定會為脫貧攻堅這一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蹟而讚嘆,一定會為自己的母親自覺投身脫貧攻堅的戰役而自豪。

謝謝大家!

(作者系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交流合作處三級調研員,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委常委、副旗長邱鵬)

相關焦點

  • 【幸福花開新邊疆】草原上盛開「薩日朗」:合作社繡出幸福花
    (原標題:【幸福花開新邊疆】草原上盛開「薩日朗」:合作社繡出幸福花)
  • 王鳳花:草原上的薩日朗
    像一株綻放在草原上火紅的薩日朗,扮靚了草原,佑護了環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稱讚。生活中的「熱心人」王鳳花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擔任過婦聯主任、計生宣傳員、副嘎查達。工作上,不論是重活累活還是髒活難活,哪裡需要就衝向哪裡,拉近了群眾的距離。
  • 電影「草原上的薩日朗」在內蒙開機
    時光網訊電影《草原上的薩日朗》於2020年10月1日雙節之際,在內蒙古赤峰大廟鎮小廟子村舉行開機儀式。該片以內蒙古赤峰市大廟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傑為人物原型展開,由尚永峰執導,虞俊達,陳彥新擔任總製片人,演員方青卓,邵峰、韓菲兒、杜旭東、李耕等參演並出席了開機儀式。
  • 草原上的「薩日朗」,開得紅紅火火!
    8月,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毛都草原水草豐美,駿馬飛馳。和這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一樣充滿活力的,還有當地人努力創造生活的熱情。一個人力量小,就和大家擰成一股繩;個別人富裕起來了,也想著辦法帶領大家一起過好日子。合作社裡,這樣的故事時刻都在上演。
  • 內蒙最美村書記改編 電影《草原上的薩日朗》開機
    內蒙最美村書記改編 電影《草原上的薩日朗》開機 電影《草原上的薩日朗》開機現場1905電影網訊
  • 薩日朗:草原上的什麼花?
    一夢到天涯,遍地是花香……常看抖音的網民,聽到這段歌詞就已知道這是一首富有草原風情的《火紅的薩日朗》。 南宋詩人曾讚頌薩日朗:春去無芳可得尋,山丹最晚出雲林。薩日朗是一朵什麼花?中國草學會牧草種質資源委員會理事、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紅色名錄專業委員會委員劉磊告訴記者,山丹花就是內蒙古草原的人們口中的薩日朗,其花為紅色,莖葉細小,白色的鱗莖像蒜一樣,火紅的花冠向上捲起。 薩日朗為何能在草原上廣泛生長? 劉磊說,薩日朗廣泛分布於我國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區域,屬於中生植物。
  • 【最美錫林郭勒】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
    【最美錫林郭勒】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 2020-08-02 13: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最近抖音很火的一首歌《火紅的薩日朗》但是薩日朗是什麼呢?
    最近,最近抖音裡有一首很火的歌有著《火紅的薩日朗》特別火,這首歌是有著「草原天籟」之稱的內蒙古情歌天后烏蘭託婭的最新單曲。此次發布的新歌《火紅的薩日朗》內容在原有基礎上更為充分,同時也豐富多變,多元化的音樂形式融會貫通,讓人耳目一新,更加呈現出一個全新、有韻律又走在流行音樂前端的民族風歌曲。那麼,薩日朗到底是什麼呢?薩日朗花就是山丹花,薩日朗是蒙古語,翻譯成漢語就是草原上的山丹花,她是草原上熱情的女神,每時每刻都在張揚著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段和奔放的個性。代表團結、早生貴子。
  • 快手上「草原最美的花 火紅的薩日朗」說的是愛情嗎?
    快手上「草原最美的花 火紅的薩日朗」說的是愛情嗎?時間:2020-01-15 20: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快手上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說的是愛情嗎?
  • 紅紅的薩日朗熱情得像太陽是什麼歌 薩日朗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紅紅的薩日朗熱情得像太陽是什麼歌 薩日朗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薩日朗  歌手:劉暢  所屬專輯:薩日朗  編曲:楊業傳  綠色的風吹過  草低見牛羊  牧歌聲灑落生長薩日朗  紅紅的薩日朗  熱情得像太陽  依偎著山崗
  • 除了吃雞……還有刷快手《火紅的薩日朗》
    夢寐以求的場景,就是此刻身處內蒙古大草原看到那抹紅豔薩日朗的狂野、豪邁一般。   聽說,在黃河以北的北方薩日朗處處可見,這也可能是北方草原帶給北方人一種別具一格的性情,而越往南漫延可能因氣候的不同,火紅的薩日朗逐漸減少。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少南方地域薩日朗也開始出現,也期望人們都能夠在成長中同薩日朗一樣不失熱愛與真情。
  • 最美的「薩日朗」
    最美的「薩日朗」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璇 通訊員 尹萍「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一夢到天涯遍地是花香……」2月18日,是嶽陽市嶽陽樓區三眼橋街道防疫志願者柳政工作的第4吃完晚飯,21歲的他一邊哼唱著抖音歌曲《火紅的薩日朗》,一邊快步走去桃花山社區民樂苑監測點,準備值守夜班。同柳政一起值守的,是18歲的陳丹陽和19歲的方萬鬥,都是在讀大學生。他們白天休息、上網課,晚上就為社區防疫做志願服務。手機裡,一段武漢方艙醫院醫患共舞的視頻,讓學舞蹈的柳政有了「想法」。「值班時間沒到,我們也來跳一個,給大家鼓鼓勁!」
  • 洗腦神曲《火紅的薩日朗》走紅,歌詞中的薩日朗究竟長什麼樣
    「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一夢到天涯,遍地是花香"詞曲清新脫俗,融合民族元素,唱出了內蒙草原上的自由美好生活,引得無數網友心嚮往之。當然,很多網友也不禁會好奇,歌曲中反覆出現的」草原最美的花「到底是什麼樣子?究竟是多美的花才能讓作者賦予了它如此高的評價?
  • 火紅的薩日朗是什麼意思?《火紅的薩日朗》是誰唱的哪裡可以聽
    愛玩抖音的朋友們都知道,在上面有一首非常火的歌曲《火花的薩日朗》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喜愛,很多抖友都開始在自己的抖音帳號上發這首歌配上舞蹈的視頻。不過,這首歌曲並不是由抖音上的朋友們創造出來的,而是早就有的一首歌,只是被大家翻唱並且加編了舞蹈。
  • 醫者昂格麗瑪:戰鬥在「疫」線的草原「薩日朗」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6日電 題:醫者昂格麗瑪:戰鬥在「疫」線的草原「薩日朗」 新華社記者安路蒙 從湖北歸來近一個月了,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呼吸科主治醫生昂格麗瑪已經解除隔離2月1日,她作為醫療隊中第一個醫生進入病房。 每天早上8點開始工作,進病房前,要一層層穿好刷手衣、防護服、隔離服,戴好口罩、護目鏡、帽子、手套、鞋套,這樣厚重的防護服,常常一穿就是六七個小時。「穿上防護服就感覺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眼眶和鼻子被壓得又痛又癢。」昂格麗瑪笑著說。查房、調藥、寫病歷……緊張忙碌的工作節奏,讓她沒時間放鬆和恐懼。
  • 火紅的薩日朗到底是什麼意思?為啥在快手這麼火?
    最近又被一首歌洗腦,小編身邊的大小朋友稱之為神曲,對,就是神曲,大街小巷都在循環播放的這首《火紅的薩日朗》,第一次聽是在快手聽到的,打開快手,各種美女,帥哥的小視頻,都在跳著,唱著,這首膾炙人心的歌曲,讓小編心裡也痒痒的。據說有十幾萬人的翻唱,掀起來全民歌舞熱潮,一時間,好像你不會跳火紅的薩日朗,你就不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那個人。
  • 快手霸屏歌曲《火紅的薩日朗》是誰的愛情?
    最近風靡全網《火紅的薩日朗》原唱是著名的民族風音樂烏蘭託婭,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名字,他的代表作品《套馬杆》曾經火遍每一個大小城市的角落,時隔幾年,《火紅的薩日朗》被新時代音樂人要不要買菜改編,翻唱再次   原標題: 快手霸屏歌曲《火紅的薩日朗》是誰的愛情?
  • ...的花火紅的薩日朗是什麼歌 流浪的人兒啊心上有了她歌曲歌詞...
    抖音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是什麼歌?最近經常在抖音上看到這首歌開頭的BGM,配合一群小哥哥小姐姐聳肩跳舞,那麼這首歌究竟是什麼歌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是什麼歌,一起來看看吧。
  • 電影《白雲之下》:一個純粹的草原愛情故事
    「雖然朝克圖和薩如拉的故事發生在草原上,看起來是蒙古民族的故事,但我的思考更多是關於人的生命與欲望之間的矛盾,故事的主角朝克圖不是為了逃避貧窮或惡劣環境而離開故鄉,他和她的妻子薩如拉是因為生活追求的不同而產生了某種生活困境。這是一個糾結的問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裡按照自己的欲望,還是按別人的想法、或被其它因素左右而活著,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導演王瑞說。
  • 草原歌可不止《火紅的薩日朗》……
    說不定下一首就火了呢《火紅的薩日朗》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朗朗上口的歌詞相信誰都可以唱上兩句,實在太魔性了~PS:蒙語薩日朗花,翻譯成漢語就是草原上的山丹花,她是草原上熱情的女神,每時每刻都在張揚著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段和奔放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