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天眷顧的孩子,我們經常會看到他們有驚人的天賦,對待擁有驚人天賦的兒童,我們通常會稱之為天才和神童。這些孩子通常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即便他的天賦異人,即便他能做到人們做不到的事情,即便他能做到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天才神童的本質,還是一個孩子,擁有驚人的天賦並不代表心智也是成熟的,並不代表他有明確了價值觀,並不代表他能夠分辨出是非對錯。天才,神童的綜合素質仍然需要父母以及教師的引導和教育。今天我們要說的是,16歲當博士的遼寧男孩,爸爸媽媽在北京買房,如今怎麼樣了呢?
今天的這位主人公,他叫張炘煬,他是一名智力超群的孩子,當同齡人還在牙牙學語,一搖一擺學走路的時候,他就已經在父母的懷抱裡掌握了幾千個漢字。同是6歲上小學,別的孩子要花6年的時間去學習小學的課程,但是張炘煬僅用兩年的時間就把全部的課程學完,並且還很熟練。上初中後的他,再用兩年的時間順利考上了高中,隨後年僅10歲的他,本以為他會用最短的時間去學習高中的課程,但是他卻從未進過高中教室。三年後便直接參加高考,出乎意料的是,13歲的他,再度碾壓同齡人,去往北工大讀研,年僅16歲的他被北航錄取為博士。
成績碩果纍纍,擁有這樣高學歷的張新陽,卻做了一件讓人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以不參加論文答辯為要挾,讓父母在北京買房。這樣的報導,讓很多人一夜之間就認識了這個天才兒童張炘煬。當初,父母看到他智力超群,只注重培養他學習方面,卻忽視了他仍然是一個兒童,仍然是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他的特殊經歷,在他學術上達到一定高度,但是他的心智,卻沒有跟隨他的學習腳步,也同樣達到如此高度。
說到這裡,不得不感慨一句,神童只能在某一方面稱之為神童,而不能將他所有的方面都稱之為神童。如今,據知情人士透露,張炘煬博士並沒有畢業,生活也過得不是很如意。並沒有如大家所認為的,他會過上高質量生活,還擁有高質量的生活水平,他本可以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他活出自我的精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心智不成熟,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並不代表他們能夠更好生活,學歷只是實力的一部分,智商也只是實力的一部分。
現在人所說的一個人,僅僅擁有智商是不行的,還必須擁有情商,雙雙並行才能天下無敵。一個人不懂人情世故,不知天高地厚,不懂感恩回饋。這些不懂,也正是這位天才,神童張炘煬的局限性。當然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這樣一位天才,如果他能夠突破自我的局限性,我相信,大好前途等著他。不過一切,最終取決於他自己。成為天才的他,好像並沒有因為他的天賦而活得更加自在,他時常也表示自己溝通能力不行,在人際關係方面也不是很流暢,說到這裡,做一個平凡的人,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