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什麼叫「虧分報考」,志願填報界一直存在一個天大的誤會。這個誤會,主要來源於家長,而志願填報機構只是助推。這個誤會的後果,就是考生被動走調劑。看完本文,希望大家了解什麼才叫真正的虧分,從而在2020自主填報志願中,取得一個最優的結果。
2020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大家好!本期主要向大家分享筆者關於「虧分」報考的看法,如果認同我的觀點,歡迎大家點一下關注,分享更多精彩……
一、643分報考了「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真正的虧大發了!
前期,金榜在錄入2019年大學分專業錄取線的時候,發現一位考生以643分被一所獨立學院錄取了!這可是重點985的分數啊,當即大吃一驚!第一反應是大學數據錯誤,隨手改成了543分,因為這種大學的專業錄取分數都在540附近。
後來,看平臺文章,刷到了類似的一篇,原來沒錯,是真的!這位考生以為自己報考了985廈門大學的同一專業。
無獨有偶!前兩天,貴州一位家長深夜找我質詢:為什麼2019年天津醫科大學沒有在貴州招生,您的2合1專業錄取數據中,卻有天津醫科大學?哥直接就震驚了,我會犯這麼嚴重的錯誤?
趕快起來查對,一看結果,哥不禁笑噴:原來,不是天津醫科大學,是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家長都能把一所獨立學院當成211,考生報錯也就不奇怪了。也就是這種情況,才會出現虧分報考。
二、您可能並不知道,真正意義上的虧分,幾乎是不存在的
有一種雨,叫太陽雨,有一種噴子,叫睜眼就噴。
上期文章,金榜介紹自己的「第一志願直接幹,然後等錄取」的相關操作,有網友跳出來就噴!說第一志願能錄取,但虧的分都是考生的。說的好像第一志願直接幹,一定就是虧分的。
當一個人在一個領域內做到「一覽眾山小」的時候,無敵是多麼的寂寞!為什麼金榜可以在三年之內,做到志願填報領域的「頭部」,在低層次混的從業者是永遠也理解不了的。
很多家長在報考的時候,認為壓投檔線報考,才是不虧分,可孩子發現,那不是他想上的專業。於是,矛盾就產生了。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矛盾呢?
因為長期以來,很多省市發布當年大學投檔線的時候,只有投檔分(最低分),沒有最高分,很多家長並不清楚一所大學的錄取最高分與最低分的分差,最多可以超過100分,這讓家長們錯誤地認為:投檔線就是大學的報考價值,超1分就是浪費1分。
金榜在去年就發過類似的文章,統計數據分析:中國大學的錄取高低分跨度平均分在21分左右。注意,這僅僅是平均值,也就是說,您在沒看到大學專業線的情況下,超出投檔線20分報考,大概率不構成虧分。如果大家仍然不明白什麼意思,不妨看一下雲南省招生考試院發布的投檔線數據(帶投檔最高分與最低分):
圖中標註的幾所大學,最高分與投檔線的分差最多60分,最低20分。下面再以雲南考生超線20分的話在雲南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能學到什麼專業?
如圖,雲南大學超線20分是608分,雲南大學的主幹專業基本連邊挨不到;上海中醫藥大學超線20分,連中西醫臨床醫學這樣的「半吊子」專業都錄不上。
再來看看上海中醫藥大學,雲南考生想要學到上海中醫藥大學的王牌專業中醫學,需要高出投檔線50分!
你以為比投檔線高30分就是報虧了?其實不是,這才哪兒到哪兒,根本夠不到主幹專業。很多醫學類院校,莫不如此。
這兩個例證雖然有點兒極端,但真正意義上的虧分,基本是不存在的。報志願一定要有高低分意識,別只盯著投檔線一個點,這樣很容易專業被調劑,從而報考失敗。
所以,金榜給大家的建議是:先看一看目標大學歷史年份的錄取最高分最低分分差,再判斷是否報考該校。如果您不會判斷,那就把專業三等分,凡是自己的位次在尾部1/3區域內的,儘量迴避,這就是傳說中的「三分法」。
大家看懂了嗎?對您2020年自主填報志願有什麼啟發嗎?
三、為什麼金榜報志願,永遠不會虧分?
專欄第一期文章,已經給大家介紹了:即便是金榜推薦的保底志願,也就是C志願,考生的實際位次也是低於院校最高分對應位次(在高低分範圍之內。
首先,3所院校是用2合1專業位次大數據和「十字定位法」。經過橫向初選和縱向驗證精選出來的,以穩定為關鍵特徵,安全係數已然十分高;
其次,考生的位次,都在目標院校的高低分跨度之內,直說就是「沒有出格」。
最後,在專業安排上,只要專業錄取規則是「分數優先」,會在上衝下保中修正誤差,爭取錄取到更好的專業。如果有專業級差和專業清,第一專業直接上,正好防範和化解了被調劑的風險。
金榜的老粉絲應該清楚,為了實現考生分數價值最大化,筆者一般推薦能錄到中區專業的大學為首選(比如10人專業往年可錄到第4至第7專業),進可攻退可守。
當然,如果考生想報考處於不斷上升勢頭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王牌專業通信工程,最高分位次,也不一定能行。本文暫時不議。
以上講的是對整所院校的操作思路,如果大家再細心一些,您會發現有的專業分跨度也可能在20分以上。
比如:上圖中雲南大學的分專業錄取數據顯示:軟體專業最低分605,最高分635。當一個專業跨度都可以達到30分,您還有什麼理由認為比投檔線高個10分、20分報考就是虧分呢?從這一點來看,有些志願填報機構做得也並沒有十分錯。
什麼才叫真正的虧分呢?
本來是一個一般化的專業,卻超出了上年或前幾年錄取最高分對應的位次(西電的通信這類專業例外),才構成真正意義上虧分報考,這種情況除非考生瞎填,但凡看看往年專業分,或者看看大學學費,也不會犯643分報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的錯誤。
從以上操作思路,大家可以看出,金榜報志願,實際是在結合考生對專業和院校的要求,尋找一個最佳的結合點,也就是從以前大家追求壓投檔線錄取,轉向既不虧分、又能壓專業線錄取,這才是真正硬核的實力操作!
關於什麼情況是虧分報考,大家弄清楚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