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作品徵集,儘管遭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範圍內的影視行業紛紛按下暫停鍵,但白玉蘭獎憑藉一直以來的影響力,依然吸引了國內乃至海外電視行業的目光,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綜藝節目四大類別都收到了大量海內外優秀作品的報名。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電視行業也開始了有序重啟。在此背景下,於8月3日至7日舉辦的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將更加受到行業和大眾的關注和期待。
中國電視劇
書寫「可愛中國」 再現「奔騰年代」
在集結了過去一年幾乎所有國內熱門電視劇的報名名單中,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重要歷史節點,謳歌時代英雄、重溫激情歲月的禮讚劇引領了螢屏風向;緊貼時代脈搏,關切社會熱點的現實題材作品,堅持守正創新,表達了當代中國精神和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一批優秀的網播電視劇成功「破圈」,在「講好中國故事,展示文化魅力」上交出了令人驚喜的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宅家追劇成為大多數人的娛樂首選。《安家》《下一站是幸福》《新世界》《決勝法庭》《冰糖燉雪梨》等一批熱劇在此期間屢創收視新高,不僅豐富了百姓的生活,更增強了全民抗疫的信心,成為特殊時期裡觀眾最暖心的陪伴。
呼應時代 同頻共振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中國電視劇創作成績斐然,現實題材劇集呈現「井噴」之勢,一大批展現英雄人物和時代風雲的禮讚劇脫穎而出,成為當年中國螢屏的主流。
從講述革命者抗戰歷程的《奮進的旋律》《絕境鑄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外交風雲》;從聚焦新中國知識分子的《激情的歲月》《奔騰年代》,到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這些作品用創新的表達和敘事,實現宏大主題的落地,用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豐富主題,用立體飽滿的歷史人物感染觀眾,從而讓當下的人們了解歷史、感恩時代,為主流作品的藝術創新和當代表達提供了借鑑和經驗。
過去一年,主旋律題材不斷拓展外延,改革開放、都市情感、創新創業等類型劇目,敘事手段回歸真實,表達方式與時俱進,引發了跨年齡、跨圈層觀眾的情感共鳴。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活動啟動以來,一批燃情築夢、禮讚祖國和人民的作品兼具口碑和熱度,體現了中國電視劇人自覺響應社會和人民的召喚,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也將在更長遠的未來,持續指引中國電視劇創作的方向。
題材謀新 製作求精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為創作者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過去一年,中國電視劇的創作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滿足人民期待,在故事題材、製作手法等方面獲得突破。電視螢屏上不斷湧現出新時代新經濟下的新行業、新群體、新話題,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共鳴。
《光榮時代》《老酒館》《新世界》等主旋律作品遵循「小人物、大主題、正能量」的創作宗旨,在典型環境中塑造典型人物,以小人物的故事來展現大時代的變遷;《小歡喜》《少年派》《遇見幸福》《如果歲月可回頭》等家庭倫理劇集敏銳捕捉現實生活的痛點,犀利精準地揭示當下的家庭關係和社會心態,在審視與反思的同時試圖做出回應與解答;《在遠方》《安家》《我在北京等你》《完美關係》等職場劇選取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著重挖掘人物的追夢歷程與熱血青春,向觀眾傳遞出「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主流價值觀和精神力量。
在一些歷史和文學改編題材中,觀眾也可以感受到中國電視劇工作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對現實的觀照。《長安十二時辰》《九州縹緲錄》《慶餘年》《大明風華》《鶴唳華亭》等劇集,或以巧妙的故事結構,或以華美的視覺特效,或以厚重的文化質感,收穫了觀眾的點讚。如今,越來越多的歷史和文學改編劇集秉持以古鑑今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讓虛構的故事呈現出生活化、寫實化的質感,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更強調觀照當下的現實立意,不斷提供給觀眾有品質的精神食糧。
臺網輝映 玉蘭飄香
作為中國電視劇行業引領風向、激勵創作的專業平臺,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在作品徵集公告中,首次將「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列入評獎範疇,這也成為本屆「白玉蘭」的一大亮點。
中國的網生影視一度出現過野蠻生長,作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但隨著「臺網同標」政策的持續推動,越來越多的專業團隊進入網生內容的製作領域,劇集品質明顯提高。網生劇目與傳統電視劇之間的比較,也從題材尺度上的差異轉向了藝術質量上的良性競爭。過去一年中,就湧現出了《長安十二時辰》《七月與安生》《誰的青春不迷茫之我在未來等你》《錦衣之下》等一些成功「破圈」的網播電視劇。
在網絡逐漸改變影視行業生態的當下,全球範圍內,主流獎項對網生影視內容的歡迎與認可,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本屆白玉蘭獎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精神為指導,將「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列入評獎範疇,不但可以更客觀全面地反映過去一年來中國電視劇創作的整體面貌和藝術水準,更為網播電視劇創作團隊提供了一個以文藝價值和藝術水準為評價標準的專業平臺。這不僅將提振網生影視創作者的信心與自豪感,也滿足了更廣大觀眾內心的期待。
海外電視劇
爆款劇N代 熟悉亦驚喜
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海外劇類別的報名作品競爭將極為激烈。在申報的海外劇中,既有歐美最新製作的爆款劇集《真相捕捉》《罪∙悔》《黑暗物質》《新教宗》《浴血黑幫》等,也囊括了金球獎、艾美獎加持的《繼承之戰 第二季》《我的天才女友 第二季》《第二十二條軍規》等名劇。在粉絲中擁有超高人氣的劇集《良醫 第三季》《小謝爾頓 第三季》《東京大飯店》《9號秘事 第五季》等,也紛紛前來白玉蘭報到。改編、翻拍的劇集同樣佳作頻出,可謂舊瓶裝新酒,是熟悉亦是驚喜。日本NHK電視臺製作的《異鄉人:上海的芥川龍之介》,根據芥川龍之介的《上海遊記》改編,展現了日本電視人視角中20世紀初的中國風貌;相較國內的版本,泰劇《匆匆那年》保留了本土小清新的一貫風格,畫面唯美,幾位主演顏值在線,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劇版《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則用更長的篇幅講故事、塑造人物,主題依然是愛與責任。
綜藝
導向和創新並舉 讓流量變能量
今年綜藝類別的節目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有著「導向為魂、內容為王、創新為要」的鮮明特點和發展趨勢。比如《少年說第四季》《一堂好課》《神奇的漢字》打造少年感綜藝,弘揚青春正能量;《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喚醒時代記憶,展現國潮背後的文化自信;《嗨唱轉起來》《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歌手·當打之年》等以音樂為主題的節目,解鎖互動混搭的新玩法;《中餐廳第三季 》《王牌對王牌 第五季》則將以往廣受好評的熱度綜藝內容提升一個層級,出圈有料;《上新了·故宮 第二季》《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將中國模式搬上國際舞臺,原創綜藝體現出國內高超的內容水準;《我家那小子 第二季》《我家那閨女 第二季》《做家務的男人》則聚焦都市男女,與觀眾一同探索美好生活。此外,《嚮往的生活 第三季》《美好時代》《我們在行動 第四季》則助力「脫貧攻堅」,讓「流量」變成「能量」,以小見大,展現新時代老百姓的現實生活。
紀錄片
納入網播更多元 本土製作顯實力
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紀錄片的傳播途徑已經從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逐漸延伸到了網際網路平臺,打破了以往的媒介格局,為紀錄片提供了網絡化生存空間。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大視頻生態裡的紀錄片傳播成了一種新常態。
在此背景下,今年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紀錄片類別的報名中納入網絡播放的紀錄片,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片方的關注,數量比去年提升不少。從整體來看,人文題材依然是報名紀錄片的主流。來自以色列的《曾經兒時》《代孕母親》,來自波蘭的《明日漫長》,菲律賓的《夢回家園》,體現了戰爭回憶的《貝爾森:不為人知的故事》《奧茨維辛的一天》《我祖輩的戰爭》,以及來自中國的《寵物醫生和他的「病人們」》《他鄉的童年》《時代 我》《從〈中國〉到中國》《老人會》等,運用多種拍攝技術,用極具表現力的鏡頭著眼於大時代的變化和小人物背後的故事,深刻揭示人類文明和社會的變化發展,以及對於現實的反思。
與此同時,在對現實題材故事有力呈現的基礎上,紀錄片垂直細分的題材表達也更加多元。自然類主題的紀錄片在影像風格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例如荷蘭拍攝的《牧羊英雄》,英國的《最後一座冰屋》,法國的《秘密遷徙:小紅蛺蝶和獵鷹》,來自中國的《我們的動物鄰居》,中美合拍的《被點亮的星球》,等等;主旋律和現實題材正成為紀錄片創作關鍵詞,《熱流》《港珠澳大橋》《最美的青春 第二季》《上海交響曲》《輝煌七十載 老外在中國》《中國村落》等歷史、革命、現實等重大題材類紀錄片不斷湧現,收穫頗高評價;大眾喜聞樂見的美食題材紀錄片依然火爆,《人生一串 第二季》《大地私宴》等,不少視頻平臺更嘗試直播與常規內容結合,較為貼近主要受眾喜好。
值得一提的是,系列紀錄片方面,中國本土製作異軍突起。尤其是有關抗疫題材的一批紀錄片,《在武漢》《〈冷暖人生〉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專題系列》《冬去春歸》《第一線》《我的媽媽是超人》等,有的風格冷靜客觀,敘事具有張力;有的節奏張弛有度,剪輯製作精良;有的深入家庭和醫院,以小人物的真實情感,展現了特殊時期中國人的情懷。
動畫片
經典IP大集結 「國漫之光」成海歸
今年,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動畫片類別報名作品佳片雲集,亮點頻頻。近年來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漫」勢頭迅猛,魔幻架空題材依然是廣受喜愛的主題,諸如《萬國志》《武庚紀》《西行紀》等作品均有較高的評價和人氣。一些近年來被譽為「國漫之光」的作品開始在海外施展拳腳,令人振奮。以國產動畫黑馬之勢橫空出世的《刺客伍六七》推出了第二季《伍六七之最強髮型師》,並且登陸奈飛,成為首部「奈飛原創」(Netflix Original)的中國原創動畫劇集。中國傳統文化題材也在通過動畫的形式體現和輸出,諸如《八仙過海》《百鳥朝鳳》《愚公移山》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話經典,紛紛通過動畫得到呈現。
放眼世界動畫版圖,精彩繼續。製作成熟、深受追捧的日本動畫依然表現強勢,在日本和中國都有著超高熱度的人氣動畫《鬼滅之刃》、高評分良心之作《冰海戰記》、中日共同出品的《炎炎消防隊》等佳作,均報名角逐白玉蘭獎動畫類別獎項。歐美動畫方面則充滿了各種大家熟悉的經典大IP,包括去年剛慶祝誕生50周年的法國動畫經典「巴巴爸爸」系列推出的新作《巴巴爸爸之歡樂一家親》、逗比三「熊」《咱們裸熊》第四季、電視動畫劇集《功夫熊貓:命運之掌》等。本屆白玉蘭獎動畫類別的申報作品佳作雲集,展現了當下中國、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電視動畫的最強面貌和多元色彩。
來源:上海電視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