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英超賽季前,我必須保障每名裁判員在身心兩方面都做好充足準備。身體機能方面,FIFA會為所有級別的裁判員提供體能測試,以防萬一,場地還配置了隨時待命的醫護人員。而為了讓每一名裁判員都順利通過測試,職業足球比賽裁判公司(以下簡稱PGMOL)通常會在之前設置一個為期九周的訓練計劃。
足球裁判的官方體能測試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為:
一、往返衝刺能力,以40米作為單位,測量裁判員的反覆衝刺能力。
二、區間測試,考驗裁判員在一系列75米高速奔跑中穿插25米行走的體能狀況。
測試要求:
兩項測試的間隔時間為6-8分鐘;所有測試必須在專業跑道或鋪有天然/人工草皮的足球場上完成;不得穿田徑運動員比賽時使用的專業跑步釘鞋。
步驟:
1.起點與終點間距離40米,起跑線標示在起點前1.5米處。
2.參加測試的裁判員們須在起跑線前排成一列,一隻腳踩在起跑線上。一旦測試員示意開始,電子計時門便開始運作,裁判員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往返於起點與終點。
3.共6組折返,即6x40米,每組間隙裁判員們最多有60秒喘息時間。
注:六次折返衝刺中的一次成績不合格,裁判員將會立刻被給予第7次折返的補考機會。而一旦這七次中有兩次不合格,那麼這名裁判員的體能測試資格會被立即取消。
以下為參考標準:
國際組/第一檔:6秒/40米
第二檔:6.1秒/40米
最低檔:6.2秒/40米
國際組/第一檔:6.4秒/40米 第二檔:6.5秒/40米
最低檔:6.6秒/40米
步驟:
1.裁判員必須完成40x75米奔跑以及40x25米行走測試,總計4000米中場跑或10次400米短跑。測試員會根據裁判員的不同等級,參考對應的標準用時,規定用時則以哨聲吹響為準。
2.參加測試的裁判員不準搶跑,為避免出現此類行為,測試員通常會在正式計時前,站在裁判員身前阻擋路線。
3.每組奔跑測試後,裁判員都必須在哨聲吹響前進入「步行區域」,並在此走完剩下25米。
注:哨聲吹響後才進入「步行區域」,第一次會收到測試員的口頭警告;第二次則會被測試員攔下,並取消測試資格。
以下為參考標準:
國際組/第一檔:15秒/75米奔跑,18秒/25米行走
第二檔:15秒/75米奔跑,20秒/25米行走
第三檔:15秒/75米奔跑,22秒/25米行走
國際組/第一檔:17秒/75米奔跑,20秒/25米行走
第二檔:17秒/75米奔跑,22秒/25米行走
第三檔:17秒/75米奔跑,24秒/25米行走
2014年,英超著名裁判喬恩·莫斯在季前訓練營中練習40米往返跑。
體能測試是季前準備的第一步,對於參加過專業訓練的裁判員而言難度並不高。決定一名裁判員職業高度的,往往是無法用具體數據來衡量的精神屬性。
通常我會將手下的裁判員們比作英超的第21支球隊,因此《每日郵報》記者將我的角色調侃為球隊主教練。或許你會覺得我過於老派,但我認為主帥的首要任務是穩住更衣室。
得益於日常的團隊訓練,英超裁判間都保持著不錯的關係,邁克·迪恩(右一)和馬丁·阿特金森就曾一起在訓練時重現 了前者的著名「慶祝動作」。
在我看來,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支完全平等和自由的球隊。因此我默許更衣室中的等級制度,並鼓勵年長的裁判員幫助年輕後輩儘快成長和融入。我的做法是建立兩人夥伴制度,即每一位資深裁判都必須帶一名年輕同事。我會定期讓這些年輕人為自己的師傅打分,以確保這套體系良性循環。
為培養團隊意識,我還會與不同大學進行合作,安排裁判員們進行趣味十足的集體訓練,山間騎行、遊泳、籃球、網球都在公司日程表上。當然,所有這些項目都會在運動科學專家的監測下進行。
克拉滕伯格就說過,他印象最深的項目是在我任期內獨有的軍事訓練。基地內,軍官會要求裁判兩兩配對,合力搬運一根沉重的樹幹,攀爬繩網以及負重在水中行走。在進行完這一系列軍訓後,不少裁判員都調侃自己已具備參加《荒野求生》節目的能力。
事實上,我的確安排過類似的趣味生存項目,比如為期四天的山區定向越野,我們缺少的唯獨是一臺攝影機。
越野開始前,我先給手下的裁判員們每人一筆錢,讓他們在附近超市購買足夠食物。緊接著,他們會收到一張地圖和一個空登山包。一切準備就緒後,裁判員會徒步出發前往山區,他們可以在地圖上標記的中轉站拿到所需裝備,直至山頂。
免責聲明平臺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餘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權屬於作者,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歷史精華文章:
廣告DK足球百科(中文典藏版)作者:[英]大衛·戈德布拉特(David,Goldblatt),[英]約翰尼·阿克頓(Johnny,Acton)
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