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新掌門人」塵埃落定 外匯儲備投資面臨轉型

2021-01-09 人民網

原題:中國外匯儲備投資面臨「轉型時刻」

隨著53歲的丁學東上周繼任中投公司董事長,作為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公司之一的中投公司4個月來懸而未決的「董事長人選謎團」終於塵埃落定。

中投公司成立6年,正趕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並持續深化。表面上,如何為數千億美元巨大體量的資本找到合適的投資「出口」並保值增值,是考驗中投公司「掌舵人」最嚴峻的難題。

而實質上,在幾輪或冷或熱的人選傳聞背後,更核心的爭論是,外匯儲備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累下來的最雄厚的一筆海外財富,如何讓它為中國經濟戰略轉型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人選之爭

接掌中投之前,丁學東任職國務院副秘書長。與前任樓繼偉相似,丁學東的職業履歷一直與財政部緊密相連:他是財政部財科所經濟學博士,在財政部任職多年,34歲任司長,46歲任財政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此後升任財政部副部長。2010年5月,他成為最年輕的60後國務院副秘書長。

有關人士認為,與大多數財政部門的官員一樣,丁學東為人比較低調,作風平實,這種風格與中投公司的風格比較吻合。同時,在財政部與國務院的任職經歷,會使這位中投公司的「新掌門人」在人脈上更便於展開工作。

這個結果多多少少出人意料。這之前,樓繼偉擔任財政部部長後,短短一段時間內有關中投公司董事長的「人事謎團」幾乎變成了街談巷議,一批重量級人物也相繼進入傳言中的「候選人名單」。

不過,這些基於個人能力及背景的傳言和分析,最終都「打了水漂」。

英國《金融時報》在有關中投董事長人選的評論中,一方面強調中投公司成立以來就「引發極大轟動」,外國政府與企業一直以來對中投大獻殷勤,其投資項目已覆蓋全球;另一方面則強調,中投「匆忙地在大範圍播下了大量種子,很難講,有多少種子將來會長成大樹」。

最為人詬病的是,中投公司最早的兩筆投資——入股摩根史坦利和著名的私募股權黑石公司,由於正趕上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產生了很大的帳面虧損。

有業內人士稱,對中投公司而言,新接手的人選面臨的風險是,這是一個正部級崗位,而主要評價標準是比較純粹的投資回報率,「他們害怕,自己將為回報率低的投資背上黑鍋」。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作為主權基金公司,國務院是有明確定位的,中投公司主要任務是經營國家給他們的外匯,用通俗的話解釋,中投就是代表國家到境外投資的公司。

中投戰績

中投公司組建時的特殊身份,決定了中投公司董事長「為之不易」。

從性質上說,成立於2007年9月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CIC)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從事外匯資金投資管理業務的國有獨資公司。該公司的註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來源於財政部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的15500億元人民幣。因此,從開始中投公司就需要支付每年5%的利息,再加上過去幾年正是人民幣兌美元高速升值階段,年漲幅度接近5%。

這樣,加上每年5%的利息成本,中投公司的年收益率如果低於10%,就可能陷入虧損。對此,樓繼偉曾有過形象的比喻,「每天一醒來,就要先賺3億元人民幣」。

在最初金融投資「受挫」後,中投一直在全球範圍內多方嘗試,並一直以多元化投資來分散風險。總體來看,中投在金融行業和能源行業的投資仍佔大頭,2011年年報顯示比例分別是19%和14%,排在前兩位。

2009年以來,中投在美國投資過電力項目,在加拿大和哈薩克斯坦投資過石油項目,在英國投資過水務公司和房地產。今年3月,中投還與俄羅斯有關投資方一同合作,參與投資基礎設施及俄遠東開發等項目。

樓繼偉曾在2013亞洲金融論壇現場表示:「中投作為長期的財務投資者,追求風險補償後的回報,分散風險的一個辦法就是不看好任何一個行業,就是把投資分散到各個行業去。」

確如樓繼偉所言,中投公司歷年年報披露顯示,他們的境外投資業務涉及金融產品組合投資和直接投資兩大類,並力求在股票債券等傳統金融資產和對衝基金、大宗商品、私募股權基金等非傳統金融資產以及房地產、基礎設施之間「進行平衡投資」。

用總經理高西慶的話說,「中投要做一個財務投資者,做以盈利為目的的長期投資者,沒有所謂的戰略性目標」。

這位知名投資專家最近對媒體總結他在中投的經驗時強調,中投除了菸草工業、賭博業以及生產大規模殺傷武器的企業之外,「什麼都可以投」,而最終目標是「必須要賺錢回來」。

據年報顯示,2008年至2011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資業務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1%、11.7%、11.7%和-4.3%。截至2011年底,累計年化收益率為3.8%。目前2012年年報還未最終披露,據預計,中投公司境外投資業務年化收益率將超過5%。應該說,在財務上中投公司的表現是漸入佳境。

中投公司成立之後,持有國有商業銀行股權的中央匯金公司也劃歸於中投名下,成為其全資子公司。而匯金持有的商業銀行股份市值,已從2007年評估的900億美元增長到目前的3000億美元。

但更引發爭議的是,2011年中投另一家子公司中投發展,在天津一口氣拿下8宗地塊,成交總額46.771億元。這說明中投的觸角並不想局限在金融投資領域。

經濟學家李才元認為,「如果中投把重心轉向國內,就完全失去了外匯資金髮揮作用的最根本方向。」

相關焦點

  • 美國匯盛:中國外匯儲備投資能力尚需提升
    網絡配圖  美國匯盛(Forex Signs Inc,以下簡稱FSI)公司相關負責人日前稱,中國外匯儲備大幅增長,但目前境內機構和居民個人投資渠道相對狹窄,難以利用國際金融市場優化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提高資金收益,如何增強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功能,擴大外匯儲備的投資渠道成為一個重要話題。
  • 樓繼偉接管「錢袋子」 中投掌門人華麗轉身
    新華社發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樓繼偉,昨天接替謝旭人出任財政部部長。作為掌管12萬億元國家「錢袋子」的新財長,如何推動財稅改革的「硬骨頭」,將是擺在樓繼偉面前的改革任務。  中投掌門人華麗轉身  62歲的樓繼偉成為中國新「財長」並不意外。
  • 外匯佔款是什麼意思?外匯佔款和外匯儲備區別介紹
    外匯佔款代表什麼意思?大家應當都聽過外匯儲備,可是提及外匯佔款,也許掌握的人並並不是許多。下邊我們就一起看一下外匯佔款是什麼意思?外匯佔款和外匯儲備區別介紹說白了外匯佔款,指的是一國中央銀行回收外匯財產時要推廣相對的該國錢銀。
  • 米匯講解外匯儲備和儲備風險的分別
    大家都知道國家對外匯的一項政策就是外匯儲備。今天,MIEX米匯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外匯儲備以及外匯儲備風險,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一般是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並可以隨時兌換成外國貨幣的外匯資產。
  • 外匯儲備是什麼?我國外匯儲備擁有3萬億美元,如何影響個人?
    外匯儲備,是綜合國力的一大體現,我國在這方面可以說是佼佼者。過去幾年裡,我國的外匯儲備穩居全球第一,即使是第二名的日本,與我國之間也有將近一半的外匯儲備差距。12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最新的外匯儲備數據更是亮眼:截至1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金額達到31784.9億美元,比10月增長了505億美元,創四年來的新紀錄。一.外匯儲備的定義可能有朋友對外匯儲備感到「雲裡霧裡」,到底是什麼呢?
  • 投資外匯怎麼樣?為什麼很多人投資外匯?
    當前國內金融形勢和投資環境,銀行利率如高山流水,把錢放在銀行增值的利息不抵貶值的空間。於是很多人轉戰場,網貸平臺全面來襲,雖說目前監管力度有在加大,行業整改轉型、但收益也不再具有明顯吸引力,並且跑路消息頻出引發的業內信任危機,讓很多人不敢輕易投入大量資金。
  • 中國為什麼會外匯管制?使用外匯儲備進行幹預是利還是弊?
    最近中國為了穩住外匯儲備,對於外匯的管制愈加嚴格,一些國內銀行因此受到了重罰,而中國對外匯的限制更是由來已久,近年來手段愈發的強硬,限額也越降越低。在新聞中,外匯儲備往往會與金融安全,金融風險等名詞掛鈎,可是這其中的原由卻並不明晰。
  • 白話財經: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的差額之謎
    很多人都容易把這兩個概念弄混淆,其實用6.6的匯率粗略折算,中國的外匯儲備大概是21萬億人民幣,不難看出外匯佔款和外匯儲備的差別還是較大的。外匯佔款是什麼?為什麼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有如此大的差額?④央行拿到錢後,它也沒法在國內直接花出去,於是它把錢交給了外匯管理局打理,此時外匯儲備就形成了,外管局主要拿來在國際上進行投資,購買美元資產如美國國債等。
  • 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
    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外匯交易,說的直接一些就是是非非本幣。外匯儲備,又叫外匯存底,便是世界各國政府部門要長期儲備一些非本幣。外匯儲備的實際方式:政府部門國外的短期內儲蓄或別的能夠國外兌付的支付方式,如國外商業票據,國外金融機構的銀行匯票、期票、外匯匯票等。關鍵用以償還順差逆差,及其幹涉外匯交易市場以保持本國貸幣的利率。那為何要儲備其他國家貸幣呢?
  • 中投在香港設立子公司(雙語)
    中國主要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已在香港成立其首家境外子公司。中投正準備擴大內部運作,對旗下投資進行更直接的控制。  管理著中國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投,近幾個月一直在積極招聘數十名新的基金經理、投資專家及支持員工,以加強其在全球範圍投資各類資產的能力。
  • 中國2月末外匯儲備31067億美元 黃金儲備6264萬盎司
    原標題:中國2月末外匯儲備31067億美元 摘要 【中國2月末外匯儲備31067億美元】央行數據顯示,中國2月末外匯儲備31067億美元,前值31155億美元
  • 人民幣外匯儲備創新高 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臺階
    那麼,有幾個特點是比較顯著的。第一,人民幣跨境使用逆勢快速增長。第二,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儲備功能日益顯現。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到2019年年底,人民幣儲備規模達到2176.7億美元,佔標明幣種構成外匯儲備總額的1.95%,排名超過加拿大元的1.88%,是第五位。這是IMF從2016年開始公布人民幣儲備資產以來的最高水平。
  • 領峰環球: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對理財有何影響?
    其實,外匯儲備這個概念並不是每個投資者都非常清楚的,進入外匯市場,投資者還是有必要了解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對於普通人來說,外匯儲備又有什麼特殊的影響呢?就理財而言,掌握外匯儲備的相關知識是非常關鍵的。外匯儲備所謂的外匯儲備,其實是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而存在的外匯資產,而且這個外匯儲備是各國的****銀行及其他****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必定要用到國外去,而且還需要帶來穩定的收益。
  • 中國外匯儲備長期穩定在3萬億美元,是什麼原因?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主要以美元為主,當然,這與貨幣在世界貨幣市場的地位有關,現在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趨於多樣化,不過還是以美元為主。外匯儲備一般有兩大部分構成,一是我國進出口交易順差的積累,二是外國直接投資,另外還有少部分的貸款援助等。
  • 外匯基礎概念知識: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
    外匯交易,說的直接一些就是是非非本幣。外匯儲備,又叫外匯存底,便是世界各國政府部門要長期儲備一些非本幣。  外匯儲備的實際方式:政府部門國外的短期內儲蓄或別的能夠  國外兌付的支付方式,如國外商業票據,國外金融機構的銀行匯票、期票、外匯匯票等。關鍵用以償還順差貿易逆差,及其幹涉外匯交易市場以保持本國貸幣的利率。  那為何要儲備其他國家貸幣呢?
  • 土耳其裡拉對美元匯率跌至歷史新低,外匯儲備經受得住嗎?
    土耳其裡拉對美元繼續崩跌,盤中一度觸及歷史新低7.252當日,土耳其監管當局不得不採取應急措施,對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銀行和瑞銀等三家外資銀行實施裡拉交易禁令。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裡拉一直在震蕩中貶值,對美元累計貶值已超17%。
  • 歐洲央行持有人民幣儲備彰顯對中國信心
    這是歐洲央行首次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反映出歐洲央行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歐洲央行在聲明中說,增加人民幣外匯儲備是歐洲央行在今年1月20日理事會會議上做出的決定,但該決定當時並未公開。歐洲央行表示,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與近幾年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使用增加有關,也反映出中國作為歐元區最大貿易夥伴之一的重要性。
  • 我國外匯儲備31079億美元 新年人民幣匯率繼續上升
    新民晚報報訊(首席記者 連建明 記者 許超聲)昨天,有關外匯有兩個重要消息,一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019年外匯儲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79億美元,較年初上升352億美元,漲幅1.1%;二是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94關口,大漲400
  •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2020年12月份外匯儲備...
    問:國家外匯管理局剛剛公布了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
  • 英國公投塵埃落定 外匯市場餘波蕩漾
    6月16日支持留歐的英國女議員考克斯被槍殺後及至23日公投正式開始前,幾乎所有媒體、投資機構甚至博彩公司都一邊倒地預測這次公投的結果為英國留歐,正因為如此,該時段內市場風險情緒急劇升溫,黃金、日元等傳統避險資產遭到拋售,但風險資產、包括風險貨幣的價格卻在持續攀升。脫歐公投開始之初,歐元/美元匯價躍升至1.1430附近,英鎊/美元甚至一度刺穿1.50的年內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