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一枝花高效種植管理技術

2021-02-22 璐璐姐姐趣文

七葉一枝花如何栽培?七葉一枝花的根莖可入藥,藥用價值極其不錯,近幾年野生資源被大量採摘,因此人工栽培的前景還算不錯,下面一起來學習七葉一枝花種植管理技術 。

1七葉一枝花的特性

1.1分布

百合科重樓屬植物全世界有24種,中國有19種、18變種,湖南有5種、6變種,國外分布於不丹、印度、尼泊爾和越南等國,國內分布於湖南、雲南、四川、貴州等省區,常生於海拔700~3000m的闊葉林下陰溼地,湖南西南的懷化、張家界是七葉一枝花的自然分布區。

1.2生態習性

野生七葉一枝花適宜在腐殖質含量豐富的壤土或肥沃的砂質壤土中生長,在鹼土或黏土中不能生長。自然生長的七葉一枝花一般在早春三月開始結束休眠,進入萌發期,五月後開始進入快速生長期並持續到八月份,其中生殖生長器官發育成熟的植株在這個時期開始開花結果。果實在九月開始成熟,之後莖葉開始枯萎,並在十一月進入休眠期。

1.3種子特性

七葉一枝花種子成熟時,由於其未分化的胚有「二次休眠」的特性,需要兩個低溫和兩個高溫才能打破種子的休眠,出苗相對來說比較難,從繁殖到藥用最少年限需要5~10年的時間。

2 育苗技術

2.1 種子育苗

2.1.1 種子處理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蒴果露出鮮紅色漿果時進行採收。首先用草木灰去除種皮,用清水漂洗、涼幹,在1%的五水硫酸銅水溶液中浸泡5min,撈出後用清水衝洗、涼幹。處理後的種子分成2份,其中一份為:種子與溼沙(溼度在30%~40%)按1∶5的比例混拌均勻後裝入框中,上面覆蓋厚度為3~5cm的草木灰,室溫下處理90天。另1份種子用牛皮紙袋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室中冷藏90天,溫度保持在5~6℃。

處理好的七葉一枝花種子裝入事先準備好的育苗框中,放於溫度保持在18~20℃的室內進行催芽,大概90天到100天之後,處理的種子胚根萌發後就可以進行播種育苗。

2.1.2 苗床育苗

播種前需要準備規格為長120cm、寬20cm、高30cm的苗床,並保證溝的暢通以利於排水。一般以波爾多液作為苗床的消毒劑,播種方式採用條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株行距15cm×15cm挖淺溝,將已經進行過冷藏和沙藏的種子均勻地放入已經處理好的溝內,然後在溝內覆蓋比例為1∶1,厚度為1.5cm的腐殖土與草木灰,澆透水的同時並覆蓋上地膜。苗期需注意遮陰、除草和施肥都要及時進行。

2.2根莖育苗

2.2.1根莖處理

根莖處理採用帶頂芽切塊及不帶頂芽切塊2種方法。這2種方法均在每年的10—11月進行,七葉一枝花地上莖倒苗後的處理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篩選生長狀況良好的根莖,在帶頂芽部分節長2~3cm處切割。第二種是將篩選的根莖按根莖的芽殘莖、芽痕特徵,切成每段帶1個芽痕。選擇大小均勻、質量在15~20g的根莖,切好後採用生根粉ABT7號200mg/L浸泡2h,蘸草木灰和生石灰,進行消毒處理。

2.2.2根莖播種

處理後的根莖,帶頂芽和不帶頂芽的要分開培育。播種前做好規格為長120cm、寬20cm、高30cm的排水通暢的苗床。苗床地用波爾多液消毒後用條播的方式進行播種,將溝的株行距挖成15cm×15cm,然後將處理好的七葉一枝花根莖播入溝內,並加蓋地膜,等到第2年冬季就可以進行移栽。

3  栽培管理技術

七葉一枝花為多年生草本,花期5-7月,果期8-10月。喜涼爽、陰溼、水分適度的環境,既怕乾旱又怕積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氣溫5℃、最低氣溫2.6℃即能出芽生長,最宜在腐殖質含量豐富的壤土或肥沃的砂質壤土中栽培。

3.1選地整地

宜選擇腐殖含量高、土壤較溼潤或有蔭蔽條件的地塊栽培,坡度為25°左右。選好地塊後,於冬季將土壤深翻20~25cm,結合整地施入3-4噸/畝的農家肥,翻入土內作基肥,栽種前淺耕、耙碎、整平作廂,一般廂寬包溝1.5m,廂面呈瓦背形,四周開好排水溝。

3.2搭設蔭棚

七葉一枝花屬陰性植物,喜斜射或散射光,忌強光直射。因此,必須搭設蔭棚遮蔭或林間栽培。棚架高度一般在1.5m左右,棚面蓋樹枝,蔭蔽度以80%左右為宜。

3.3移栽

幼苗培育2-3年後方可移植,定植時間以春季3—4月萌芽前進行。移植時按株行距20cmx25cm移植於大田,栽後澆透定根水,以利成活。栽時芽頭向上,根部在溝內舒展,覆土厚4—5cm,要求隨挖隨栽。

3.4中耕除草,清溝排漬

移植後,出苗前,需經常保持廂面無雜草,出茁後要及時清除雜草和鬆土及清溝排漬,使苗床疏鬆、通氣,同時調節水分,提高地溫,為七葉一枝花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3.5施肥培土

七葉一枝花施肥以基肥和越冬肥為主,必須在倒苗後和出苗前,每次施農家肥2-3噸/畝,磷鉀肥50kg/畝,施後清溝蓋廂。其次是扯草施肥,按每扯1次草施1次肥,每次施人淡水糞2.5—5噸/畝。

3.6病害防治

立枯病為苗期主要病害,4~5月低溫多雨時發病嚴重,發病初期,幼苗基部出現黃褐色水漬狀病斑,並向基部周圍擴展,使幼苗枯萎,嚴重時成片枯死倒苗。應加強田間管理,進行土壤消毒,拔除病株,並噴施代森錳鋅600—800倍液2~3次。菌核病為害期為5月份,雨多高溼時發病,為害基部,先出現軟腐狀,後可見病部出現白色絲狀物,之後病部周圍出現黑褐色顆粒的病原菌菌核,最後全株枯死倒伏。在防治上應除草清溝排漬,拔除病株,在發病中心撒施石灰,發病初期用甲基託布津或紋枯利500-700倍液,連噴2~3次。

3.7採收加工

七葉一枝花以根狀莖入藥,種子播種6年以後才能採收,根莖繁殖3~5年才能採收,9月下旬至10月在地上植株枯萎時挖取地面成狀莖,抖去泥土,除去莖葉,切下有芽莖的根莖作繁殖材料;將根狀莖洗淨,除去鬚根,曬乾或切片曬乾或烘乾,即成藥材。

4  林下栽培技術

4.1栽植地自然地理概況

雲貴高原東北邊緣與鄂西山地交匯地帶,屬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自然資源豐富,陽光充足,雨量豐沛,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為17℃,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最冷月(1月)平均在5.6℃,極端最低氣溫-9.2℃;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7.7℃,極端最高氣溫39.6℃;全年無霜期304天,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為1485mm,4—8月為雨季,降雨量約佔全年的42%,年平均日照1354.3h,為可日照時數的30.25%,是七葉一枝花的適生區。

4.2苗木栽植

出苗後,畦面及土壤要保持溼潤。在雨季來臨之前應及時理溝,保持排水通暢,多雨季節切忌畦面積水,以防誘發病害。畦面土壤乾旱時應及時澆水,無灌溉條件的應保留畦面覆蓋物。園地周圍及低洼處應設置排水溝,並及時排除積水。移栽定植後的第1年,若雜草不太多可不必清除,但第2年以後需清除雜草。上、下半年各一次,或每年三次,分別在5月、7月和10月進行。中耕、除草和培土要同時進行,先拔除植株周圍的雜草,再用小鋤頭除去其它雜草,並進行中耕,中耕時不能過深,以免傷及地下根莖和幼苗。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6月至7月,生產田剪去花蕾,並清理出畦面,留種田疏去病、弱果實和過密的小果實。為減少養分消耗,使養分集中供應地下塊莖生長,在5至7月份出現花萼片時,除留種外,應及時對不留種的植株摘除子房,但要保留萼片,可增進光合作用,提高產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苗枯萎後覆蓋松針或稻草3~5cm。

4.3根莖直栽

在秋季選好種植的林地後,清除雜灌、雜草、雜質和殘渣,施腐熟發酵的枯餅肥100kg/畝,翻挖土壤30cm深,按30cm×40cm的規格挖深為5~6cm的穴,在10月至11月份陰天或者午後陽光弱時進行栽植,每穴放置處理好的根莖1個,將芽尖向上放置,每穴施腐熟發酵的糠殼加畜禽糞250g,種好後澆透水。栽培前期,需提供較充足水分以滿足其營養生長,後期則可進行適當的水分脅迫,保持土壤溼潤。畦面覆蓋一定厚度的腐殖土或是松針、碎草等。

4.4林下直播

一般在冬季選擇種植地,並進行清雜、施肥和挖穴。清雜一般包括清除雜灌、雜草、雜質和殘渣,後施腐熟發酵的枯餅肥100kg/畝,翻挖土壤30cm深,按30cm×40cm的規格挖穴,穴深5~6cm,在3—4月的陰天或午後陽光弱,且芽開始萌動前進行播種,每穴放入兩粒種子,將頂芽的芽尖朝上,每穴施腐熟發酵的糠殼加畜禽糞250g,種好後澆透水,保持土壤溼潤,畦面覆蓋厚度適宜的松針、碎草等,或者是腐殖土。

5林下栽培生長表現

七葉一枝花用種子和根莖繁殖,採用直播直栽方式,三年生單株塊莖鮮質量都有明顯區別,用種子繁殖的七葉一枝花質量明顯要低於根莖直栽的處理方法,在種子與根莖處理方法下,種植在闊葉林下的七葉一枝花單株塊莖鮮質量明顯要高於針葉林和灌木林。根莖直栽的質量高於種子直播的質量。但根莖直栽的缺點是資源消耗大,成本較高,繁殖係數小,不便於大面積種植推廣。而種子直播則資源消耗小,成本較低,繁殖係數大,便於大面積種植推廣。

採用育苗後再移栽的產量與直播直栽的質量表現一致,根莖育苗的質量高於種子育苗的質量。不同林份下採用育苗移栽,無論種子和根莖育苗移栽產量均以闊葉林為最高,針葉林次之,灌木林最低。採用育苗移栽的產量雖高於直播直栽,但育苗管理成本較高,移栽也費時費工,成本增加,且要推遲1~2年投產。

6結論

(1)先經過沙藏和冷藏,再進行控溫催芽處理後的七葉一枝花種子,能夠加快種子胚的後熟,以此來突破胚的休眠,能縮短至少一年的出苗時間。

(2)應選擇闊葉林地林下栽培七葉一枝花。因為闊葉林下的鬱閉度為70%,大量的落葉經腐爛分解,增加了土壤腐殖質的質量濃度,使土壤更加疏鬆肥沃,通透性更好,且闊葉林下陰溼、涼爽,多漫射光和散射光,符合七葉一枝花喜陰、喜涼爽,忌強光直射,喜斜射或散射光的生態習性和生長發育規律,營養生長旺盛,生長期延長,能獲得較高的產量。而灌木林鬱閉度僅為15%,林地較為裸露,漫射光和散射光少,因而出苗率和成活率均比較低。

(3)根莖切塊繁殖對於七葉一枝花來說,出苗周期較短,但是資源消耗大,前期投入比較大,成活率偏低,此方法不宜大面積種植;大面積繁殖七葉一枝花,最好選用種子繁殖,種子繁殖育苗周期長,技術較複雜,優點是成活率與成苗率高,可大量提供種苗,有利於規模化種植推廣。

相關焦點

  • 西峽縣櫟類林下套種七葉一枝花技術
    西峽縣櫟類林下套種七葉一枝花技術李偉等七葉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 )又名重樓、鐵燈臺、蚤休、七葉蓮,是百合科重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原產我國的名貴地道中藥材,冬季地上部分凍死,地下部分仍存活。因其在頂生一輪七片葉中央抽出一花朵昂首挺立、獨樹一枝,故得名七葉一枝花。
  • 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我,一似手拈拿。這充分表明了七葉一枝花特定的生長環境及藥用功效。它喜溫溼蔭蔽,懼怕霜凍和陽光,但也抗寒耐旱,需要有機質、腐殖質含量較高的砂土和土壤。
  • 【學會本草】七葉一枝花,百毒一把抓
    圖 | 七葉一枝花的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一段諺語:「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臨岐中藥材種植和交易歷史悠久,中藥材資源豐富。近年來中藥材種植得到大力發展,當地所產的山茱萸、覆盆子、前胡、黃精、三葉青以及七葉一枝花等已成規模,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享有盛譽,被淳安縣人民政府定義為「淳六味」。目前已開放使用的臨岐中藥材市場是杭州乃至浙西地區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
  • 茼蒿種植之高效高產技術
    下面為大家介紹茼蒿種植之高效高產技術。茼蒿種植一、選地整地茼蒿栽培以沙壤土為宜,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條件,選好地後翻地,並施入優良農家肥,每0.1公頃施1000千克以上,磷酸二銨25千克做基肥。做成寬1.2-1.4米,長10-20米的平畦,準備播種。
  • 早春毛豆高效栽培技術,種植管理技術詳解,教您輕鬆種毛豆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吉安市各縣區菜農和蔬菜專業合作社大面積種植早春毛豆,吉州區農業局對菜農種植早春毛豆經驗和本單位研究的早春毛豆高效栽培技術組裝集成進行試驗、示範和大面積推廣,並總結了一套早春毛豆每667 m2平均生產毛豆500 kg,產值約2500元。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便於各地菜農借鑑。
  • 香瓜大棚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
    由於栽培和管理簡單,我國北方和南方都有甜瓜的種植和分布,特別是新疆的甜瓜。為了滿足許多地區上市的需要,溫室種植技術的應用逐漸被廣大種植者所採用。以下是其技術要點的簡要介紹。1.品種選擇溫室種植香瓜應以早熟、中熟、優質品種為主,目前主要用於溫室生產的品種有伊莉莎白、銀蜜、網織香以及國內外一些適宜的早、中熟品種,但應根據當地市場需求和種植條件選擇最適宜的品種。
  • 深山奇花異草"七葉一枝花" 重樓的一些說法
    一莖獨上,莖當葉心。葉綠色似芍藥, 凡二、三層,每一層七葉。莖頭夏月開花,一花七瓣,有金絲蕊,長三、四寸。」這個描述很生動,恰如其分,「一莖獨上,莖當葉心「,」每一層七葉」,你要是在深山野嶺中看到這樣一株長相獨特的植物,肯定會留步觀看。之所以叫蚤休,李時珍說過,是因其「蛇蟲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諸名。」所以,七葉一枝花是一種解毒藥,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 丹皇七葉一枝花止癢凝膠
    丹皇七葉一枝花系列是針對夏季蚊蟲叮咬和皮膚發癢問題研發而出的植物草本修護凝膠。丹皇七葉一枝花七葉一枝花是重樓屬的一種草本植物,有些地方也叫「土三七」、「七葉蓮」、「重樓」。七葉一枝花,擁有獨特的輪生葉和頂頭花序,花為紅色與根一起可以入藥。
  • 土豆高產種植技術
    土豆是一種一年生蔬菜,食用部位是地下塊莖,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澱粉,深受人們喜愛,而且土豆種植容易高產,現已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土豆種植技術吧!1、土地整理和施肥種植土豆應選用鬆散透氣、排水方便、有機質含量高、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沙質壤土種植,種植前要做好平衡肥,主要轉化為草木灰碳酸氫銨、腐熟農用肥料。
  • 馬鈴薯種植栽培管理技術,種植的朋友別錯過,建議收藏!
    在馬鈴薯種植栽培過程中,需要有效地對其進行實踐管理,從而才能提高種植技術水平。本文結合工作實際,深入探索了馬鈴薯種植技術途徑,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從選種、整地等多方面入手,從而保證種植技術水平,希望通過本文分析,能夠為相關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 火龍果如何種植?種植火龍果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火龍果如何種植?種植火龍果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火龍果,因為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水果店都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水果。雖然大家對火龍果的味道和形狀特別熟悉,但大多都沒有見過種植火龍果!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火火龍果的種植栽培技術吧!
  • 關於種植豌豆,豌豆應該怎麼種?豌豆的種植時間與管理技術
    播種前需要用冷水浸泡種子,施加氮肥有利於莖葉生長,促進豌豆苗繁茂,結莢時尤其需要澆水。當植株高度達到30釐米左右即可搭架供其攀爬。花期時容易發生霜黴病、角斑病、豌豆花葉病。蟲害有蚜蟲、潛葉蠅、豌豆象等。收穫時一般分批多次採摘。食豆品種的產量可達每公頃3.2噸幹豆。
  • 又到了種植茼蒿的季節!這裡有看了就懂的高效栽培技術
    下面為大家介紹茼蒿種植之高效高產技術。茼蒿栽培以沙壤土為宜,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條件,選好地後翻地,並施入優良農家肥,每0.1公頃施1000千克以上,磷酸二銨25千克做基肥。做成寬1.2-1.4米,長10-20米的平畦,準備播種。
  • 紫甘藍種植技術方法與管理技巧
    那麼甘藍一般什麼時間種植呢?種植方法有哪些?01種植時間紫甘藍屬喜冷涼的蔬菜,不耐酷暑,因此紫甘藍一般在秋季栽培。紫甘藍秋季露地栽培和改良陽畦栽培,播種期在6月中下旬或7月上旬,因生長後期氣溫逐漸降低,所以播種期應嚴格掌握,可稍提前,但不能錯後,以免產生結球不緊的現象。
  • 雲南重樓種植技術初探
    重樓的種類和價值重樓是亞歐大陸特有的重要古典藥材,有不同的種類,現在發現的重樓屬種植物有24種,中國分布了19種,目前最常見的主要有滇重樓、七葉一枝花、金線重樓、北重樓等。重樓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重樓的種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而很多種植企業或種植戶不考慮綜合能力,沒有綜合評估種植地區的氣候、地形、水源、資源等就盲目種植,種植上缺乏耐心的培育,所以造成種植失敗;③種植技術低下是造成重樓種植水平低的最主要原因。例如,重樓種植過程中沒有進行精細管護、遮蔭、排水、病蟲害防治等,都嚴重影響了重樓的生長,甚至造成死亡。
  • 論述萬壽菊種植的栽培技術及田間管理
    論述萬壽菊種植的栽培技術及田間管理引 言萬壽菊是菊科萬壽菊屬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由於該植物喜好陽光溫暖
  • 萵苣種植產量高不高?掌握幾個關鍵技術,萵苣莖葉肥大又清脆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及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廣大人民群眾對新鮮蔬菜的需求日益劇增,因此,萵筍具有廣闊的種植前景,今天小魚兒仙倌就結合種植環境的選擇,從品種選擇、播種育苗、間苗定植、大田管理等方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高產栽培萵筍的關鍵技術,供大家借鑑。
  • 荸薺高產種植管理技術
    荸薺近年來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加,種植的農戶較多,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荸薺的高產種植管理技術,我們一起來看看。1、種植時間荸薺的種植時間要根據氣候條件來確定。萌芽溫度需要保持在10到15度左右,南方地區一般在清明前後開始種植荸薺。
  • 榴槤種植技術
    榴槤是熱帶著名水果之一,原產馬來西亞,在泰國最負有盛名,被譽為「水果之王」,東南亞一些國家種植較多,中國廣東﹑海南也有種植。
  • 木荷種植管理技術:關於如何種植好木荷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木荷的種植方法,希望可以對喜歡種植的朋友有所幫助!喜歡的話就加個關注吧!畢竟你這麼好看!木荷又名荷樹,屬山茶科常綠大喬木,樹高830m,胸徑可達1m左右,樹皮與枝條暗褐色。葉互生革質,長焇圓形、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明顯的鈍鋸齒。花多數白色或淡紅色,單生於葉腋或排成頂生的短總狀花序,子房卵形,蒴果近球形,5室每室含種子45粒,有時3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