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一哥」離任:深圳高等教育的硬核人物,回歸書生人設

2020-12-23 深圳攻略大全

深圳人,尤其是在深職院和深大上過學的人,對劉洪一這個名字再熟悉不過了,大家都喜歡叫他「一哥」。

就在最近,深圳大學舉行幹部大會,劉洪一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黨委書記,校長李清泉接任。劉洪一將繼續擔任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院長、文科資深教授、省政協委員等職。

劉洪一在離任感言中深情回憶了自己躬耕深圳高等教育24年的經歷,勉勵廣大師生校友為建設與深圳打造全球標杆城市交相輝映的世界一流創新型大學接力奮鬥。

劉洪一1997年初調入深大,歷任布衣教授、系主任、學校教務處長,2005年提任副校長。

在備受深大師生關注的教育部2007年本科教學評估中,劉洪一作為分管領導,帶領工作班子協調推進全校迎評工作,獲得評估專家高度肯定,認為「深圳大學用25年時間走過了內地高校50年發展歷程。」

一些參與教學評估工作的老教授對當時在辦公室打地鋪、煮方便麵,徹夜一起奮戰評估的場景還記憶猶新。

2007年5月,劉洪一受命主政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由此開啟了這所中國職業教育航母近十年的「一哥時間」。

劉洪一上任伊始即提出「政校行企四方聯動、產學研用立體推進」的辦學模式,後逐漸形成「文化育人、協同育人、複合育人」系統化人才培養理念模式,今天已經形成全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勢。

特別是從2012年開始實施的主幹專業(畢業證)+拓展專業(拓展專業證書)的人才培養改革,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普惠性複合型人才培養制度設計,這在國內外高教領域還是一個首創。

針對體制內教職工「鐵飯碗」問題,劉洪一依靠教職工的智慧和教代會機制,實施了「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實質性改革,《南方日報》整版報導:「104人降薪聘用,12人降級降薪低聘」,上級領導調研時對劉洪一說:「老劉你們是玩真的。」

2009年,深職院正式成為被譽為「高職211」的我國首批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等到劉洪一離開深職院時,他為深職院留下的創新制度和育人文化是同事們點讚最多的業績。

劉洪一還擔任了教育部首屆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指委主任,對推動全國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發揮重要作用。

劉洪一在教育領導者崗位上始終強調對文化的堅守,在他擔任主要領導期間,深職院、深圳大學兩所高校先後都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

2016年9月,劉洪一回到深大,出任第六任黨委書記。

從深大當年最年輕的文科教授,到成為深圳規模最大的兩所高校的主要領導,劉洪一的職業生涯始終以思考者、創新者和實幹家的狀態,親身參與、親力推動、親自見證了深圳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

劉洪一迄今在深圳工作24年,擔任高校黨政主要領導十四年。與其相熟的朋友曾經感慨:「洪一在深圳當了一年的布衣教授,兩年的深大副校長,其他時間都在做各種一把手。」

從劉洪一本人的能力、魄力和個性上說,確實與這種職業經歷高度切合。

近年來,深圳大學發展迅速,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提升明顯,媒體評價深大為「中國發展最快的地方大學」,創造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深圳速度」。

劉洪一進一步提出要以文化引領、創新驅動、內涵發展實現「深大速度」到「深大質量」、「深大模式」的轉型升級。

他主導出臺《深圳大學文化創新發展綱要》,通過「大學精神」、「立德樹人」、「師德師風」、「學術文化」、「人文社科」、「藝術體育」、「環境平臺」、「文化傳播」、「政治文化」、「校友文化」等十大工程,矢志建設有靈魂的大學。

通過營造頂天立地育人的學術文化,全面提升深大服務國家戰略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力和美譽度。

通過系統設計推動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加強和完善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劉洪一回到深大工作四年三個月確實是高度濃縮、乾貨滿滿的「一時間」。

即便今年因疫情影響學校延遲了幾個月開學,劉洪一和同事們仍然堅持完成了校史館建設、博物館籌建和藏品首展,以及深大立德門(正門)的設計優化,冀望通過這些文化地標,塑造全體深大人的精神家園,凝鍊社會各界認識深大的文化符號。

卸任黨委書記後,劉洪一將繼續擔任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院長。

劉洪一是國內知名的文化哲學學者、中央馬工程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

因對中國教育改革和對國際文化研究的突出貢獻,被澳大利亞聯邦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這是有100多年辦學歷史的該校首次授予中國大陸學者該稱號;他還獲評中國高教學會30年30位有重要貢獻理論學者。

他承擔的中央馬工程和國家社科基金雙重大課題填補了深圳高校的空白。

他多年來從事希伯來—猶太文化、比較文化與文化哲學、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青年問題研究,著述頗豐。《兩界書》、《猶太文化要義》、《聖經敘事研究》等代表作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

2019年,劉洪一受聘深圳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媒體評論:「作為深圳唯一涵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教育、藝術、體育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深大推出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政策,對確立深圳在全國人文社科研究版圖中的崛起地位,對進一步完善深圳高層次人才隊伍體系、填補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高層次人才缺項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劉洪一近些年來都在創作自己的文化哲學力作——《兩界書》系列。《兩界書》以人類文明演進為主線,以中國文化精髓為核心,用文學的手法呈現不同文明形態的交流對話,突破歷史、神話、宗教、哲學、文學等傳統學科範式,創設了一種獨特的跨界敘事和文本形態,凝練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價值,織就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文化紐帶。

成中英、汪德邁、王蒙、海村惟一等海內外著名學者給予極高評價,認為該書是21世紀跨文化交流的一部重要著作。

正如劉洪一在離任感言中所述,多年來忙裡偷閒、甚至「午夜夢回」搞學術的日子終於告一段落,讀書、教書、寫書將成為自己今後生活的新常態。

從2020年12月15日起,這位深圳高等教育的硬核人物,終於「如釋」、「如願」、「如常」地回歸他心嚮往之的「書生本色」。

|深大一哥離任感言|

如釋 如願 如常

——離任感言

今天很高興完成了接力棒的交接。完全擁護上級決定,感謝上級組織和領導長期以來的信任、指導和對我工作的肯定;感謝各位同事對我工作的幫助、支持;祝福學校在清泉同志和班子的帶領下再上新臺階。

自2016年9月回深大一晃四年多過去。幾年來和大家一起,邊埋頭拉車,邊抬頭看路,在推動學校文化引領打造有靈魂的大學、創新驅動走頂天立地先行之路、內涵發展突出高質量貢獻力和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創新型大學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盡了崗位份內的職責義務。

回顧36歲到深大工作,做了一年多的布衣教授、系主任,接下來就是做了近十年的教務處長和教學副校長,此後擔任深職院黨政主要領導近十年,2016年回來任深大歷史上第六任書記。過去的這24年正是深圳高等教育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我在深圳兩所有代表性的重要高校擔任約十四年的黨政主要領導,其餘大部分時間也在關鍵崗位工作,有幸為特區高等教育建設盡一點個人的綿薄之力,這是我寶貴的人生經歷,也是難得的知行體驗。感恩深圳,也感恩這個時代。現在卸下了擔子,讓我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

我十七歲在高考前參加工作,迄今已有43年工齡。六十年一甲子白駒過隙,走過的路、經過的事、閱過的人都成往事煙雲,也是珍貴的素材風景。回首看來,最讓我欣慰的是,無論順境逆境,無論起伏得失,無論何種情況下,自己都還保持了定力,堅守了做事原則、做人良知,和一個讀書人對學問的追究、對義理的問尋。多年來只能忙裡偷空擠時間讀書寫作,現在可以集中精力再讀些有益的書,再對一些問題做點深入思考,有時間陪陪家人,也使我如願以償了。

退出領導崗位只是一個角色的轉換,日出日落,如常作息,我會以新的角色服務學校、服務社會。讀書、教書、寫書會成為生活工作的新常態,這些年越來越感同張元濟先生撰寫的一副對聯: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重回與書為伴的生活是幸福的,「反者道之用」(老子語),是講循環往復是道的作用,當然不是簡單的循環,是道法自然的螺旋。

學校當前正處於重要的發展節點,面臨「雙區」重大機遇。大家要堅定信心,瞄準深圳大學的詩與遠方,這個遠方在與先行示範區、全球標杆城市目標一致的地方。大家加油,祝福深大!

在我退出領導崗位之際,如釋重負、如願以償、如常作息表達了我此刻的心境。如釋、如願、如常,加上感謝、感恩、祝福,十二個字就算是我的離任感言吧。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相比百萬學位,深圳今年的高等教育更加可圈可點
    深圳的高等教育在2020年昂揚向上,「人才大戰」順應尊重科研的潮流進入新階段。別的城市在搶網紅的時候,深圳在搶科學家、學者,豈不是更牛?又到年終總結時刻,相比剛剛發布的「五年百萬基礎學位」建設方案,深圳2020年的高等教育,無論在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引進,還是聯動基礎教育方面,都更可圈可點、讓人振奮。
  • 深大喜迎兩主力,朱雨玲回歸賽場
    陳夢孫穎莎續約深大!一山不容二虎?奪冠大熱門出爐2020乒超俱樂部即將舉行。那麼各位國乒主力又將歸去何方?其中深圳大學俱樂部喜奪國乒兩朵金花:2020世界盃冠軍陳夢和亞軍孫穎莎。同時深大俱樂部還要籤約兩名國乒二隊球員,打造階梯陣型。
  •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出任該校黨委書記
    值得欣慰的是,這所特區大學還在不斷進取中;值得期待的是,目前黨委書記、校長「一肩挑」的李清泉依然年輕,55歲的他還有充足的時間,為深大出力,幫深圳圓夢。2012年7月,47歲的李清泉作別珞珈山,南下特區,接棒備受深大學子敬愛的老校長章必功,成為第七任深圳大學校長。
  • 繼主教練離任,山西男籃國內一哥又將被挖走?這是要徹底重建了嗎
    王非離任的消息已經讓眾多山西球迷不解和生氣了,但最近又爆出北京男籃有意山西男籃一哥原帥,這又是一大驚天消息要知道,北京男籃在這個休賽季動作不斷,先是籤下了深圳男籃首發中鋒李慕豪,又續約了當家後衛方碩,據傳,通過選秀名額交易得到了來自同曦小外援約瑟夫-楊的優先續約權,而且還在醞釀鄒雨宸的交易,可以說如果都能實現
  • 中智衛安聯合深圳科衛AI賦能 愛心馳援深大總院
    硬核機器人「上崗」 化身防「疫」戰士2月21日,一個特殊的白衣天使智能巡檢送藥機器人「蘿小送」,現身深圳大學總醫院(簡稱:深大總院),除此之外,今日的深大總院,還出現了另外2位「防疫戰士」,他們是身穿粉紅護士服的智能測溫機器人「蘿小秘」,以及智能消毒防疫機器人「蘿小消」。
  • 深圳:推動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創建「雙一流」,網友:穩了
    深圳地處廣東省南部,珠三角的東岸,與香港僅有一水之隔,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經濟特區,經濟發展迅猛,集結了國內眾多大企業,除經濟外,最近幾年高等教育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各大985名校在深圳設立研究院或者校區,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區、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等。
  • 「原創」深圳大學有13個A類學科,位居全國第24!
    深圳大學共計16個學科上榜,包括13個A類學科,1個B類學科,2個C類學科。其中,深大A類學科數位居全國第24,在地方高校和非「雙一流」高校中均位居首位。在廣東8所上榜高校中,深圳大學上榜學科數及A級學科數均緊隨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之後,位列廣東高校第3。近年來,深圳大學跑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的「深大速度」,國際排名每年上升超過100名,國內排名每年上升超過10名,被譽為「內地進步最快的高校」。
  • 深圳小升初擇校北大附中還是深大附中好些?
    3月來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升初擇校期,很多優秀的孩子都會面臨小升初擇校的問題,如何選擇學校,如何進重點班……近期我們服務了很多面臨擇校疑難的家長,其中有南山區域的家長,他的糾結點是不知道選擇北大附中還是深大附中好些?
  • 2019深圳中學、實驗、高級、深大附中自主招生面試題曝光!
    2019年高一年級自主招生計劃分別為:深圳中學120人、深圳實驗學校70人、深圳外國語學校60人、深圳市高級中學30人、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留學班)50人,深圳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法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班)20人,深圳大學師範學院附屬中學50人。共計招生400人!
  • 深圳:大運新城將成樞紐!匯集地鐵3號、14號、16號線和深大城際
    日前,深圳地鐵集團發布《深圳市大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告》。龍崗區大運新城片區將建設大運綜合交通樞紐,匯集地鐵3號線、14號線、16號線以及33號線(深大城際),加強東部城區和中心城區、寶安機場以及惠州大亞灣之間的聯繫。
  • 全球1355所大學學科評級結果:深圳大學13個學科獲評A類
    南都訊 記者朱倩7月2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首屆中國學科評級。評級依照中國教育部學科分類,使用A+至C-評分系統,涵蓋89個細分學科。全球1355所大學上榜,其中中國內地高校80所。深圳大學共計16個學科上榜,包括13個A類學科,1個B類學科,2個C類學科。
  • 南山區是深圳科研、教育中心,集中了深圳最優質的的高等教育資源
    南山區是深圳的科研、教育、體育中心,是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城、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深圳灣體育中心所在地。南山區旅遊資源豐富,有深圳華僑城、世界之窗、歡樂谷、錦繡中華,海上世界、新安古城、青青世界、深圳野生動物園、南頭古城等主題公園和著名景點。2016年5月,深圳市南山區成為國務院首批雙創區域示範基地。
  • 深大西麗校區二期明年建成,「深大之家」提前建成了
    7月1日,迎來了中國共產黨建立99周年紀念日,深圳市建築工務署組織部分媒體參觀深圳大學西麗校區建設工程(二期)項目施工現場,了解項目建設情況,同時參觀了該項目的重要標誌——「深大之家」黨群服務中心。該署介紹,深圳大學西麗校區建設工程(二期)項目預計於2021年底建成。
  • 陳夢孫穎莎續約深大!一山不容二虎?奪冠大熱門出爐
    其中深圳大學俱樂部喜奪國乒兩朵金花:2020世界盃冠軍陳夢和亞軍孫穎莎。同時深大俱樂部還要籤約兩名國乒二隊球員,打造階梯陣型。 深大俱樂部可以直接奪冠了。」這也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深大的好眼力!2018年乒超聯賽,陳夢和孫穎莎就在深大俱樂部,如今進行續約也是情理之中!
  • 深大城際鐵路深圳段11座車站規劃首次披露,從坪山到機場僅需40分鐘
    記者昨日從深圳地鐵集團發布的《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文公示及公眾參與說明公示》中發現,其完整公布的《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顯示,深大城際鐵路深圳段11座車站的詳細規劃首次披露,11座車站中有10座樞紐和換乘站,可以無縫銜接高鐵、城際鐵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
  • 深大西麗校區二期2021年底建成 「深大之家」築造「紅色港灣」
    項目現場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7月1日,記者從深圳市建築工務署獲悉,深圳大學西麗校區建設工程(二期)項目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深大之家」黨群服務中心「深大之家」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據了解,一直以來,深圳市建築工務署通過開展「黨建+」活動,以「黨建+」引領政府工程高質量發展
  • 深大附中自主招生「631」招生模式
    深大附中此次自主招生也肩負著為深圳教育貢獻智慧、豐富深圳中考招生方式的使命:不僅全國首創高中招生「631」模式,入圍的50名優秀學子還將配備大學導師,以全新的雙導師制、項目式學習的方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 深大附中:三十而立再拿雲
    深大附中的國際部師資雄厚。    2 0 16年12月12日,深圳大學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簡稱「深大附中」)迎來了3 0歲生日。    理念先行    這裡有大學精神與特區氣質    走進深大附中,校門口的校訓格外醒目:「少年心事當拿雲」。一所學校的文化與精神,從校訓中可見一斑。深大附中的校訓,在中學裡別具一格。30年前,由市教育局領導、深圳大學管理的深大附中在這片改革的熱土上誕生。
  • 深大雙創周帶你「上天」「下海」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周亞奇 鄭昕深圳大學「創·享荔園」創新創業教育周(以下簡稱「深大雙創周」)自本月14日啟動以來,各項雙創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日前,由深圳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的「海洋文化活動互動體驗」活動以及「航模飛行表演」活動首次亮相,成為今年深大雙創周一大亮點。
  • 深大附中學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拿雲少年」
    ……這些知名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深大附中校友。 深大附中是深圳大學唯一附屬高中,有著獨特的辦學優勢。2018年4月,深大附中與深圳大學籤訂創新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形成高中與高校協同育人的「高高對接」,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