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翼城縣南梁鎮牛家坡村以「萬畝連翹基地」為契機,建起牛家坡茶坊,以古老的手工技藝製作連翹茶,打造「茶產品、茶經濟、茶文化」三大招牌。
晉城市陵川縣鄉土人家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研發出了連翹、黨參、山楂、黃芩、決明子等養生系列茶,成為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優勢產業。
孝義市楊氏康健核桃科技公司將核桃的分心木經過古方古法配製,並加以現代萃取技術,研製出「安神助眠茶」。圖為員工在提取分心木。
長治市屯留區桑之源桑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千餘畝蛋白桑,開發了桑葉茶等產品,促進了農民增收。圖為合作社員工在採摘桑葉。
呂梁市建設年產2500噸的棗芽紅茶基地,當地棗農多了一條增收致富路。圖為開陽村村民在晾制酸棗芽茶葉。
山西冠霖農業科技公司在平定縣種植連翹6000餘畝,生產的「延年翹」冠山連翹茶銷量逐年上漲,走入尋常百姓家。圖為村民晾曬連翹葉。
晉中市昔陽縣界都鄉柏葉底村富潤農業公司,制茶師傅在烤製藥茶。
山西新桐農業開發公司集花茶種植、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生產的菊花茶、玫瑰茶、槐花茶等十幾個品種銷往全國各地。藥茶產業已成為聞喜縣桐城鎮上白土村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圖為村民在管理菊花苗。
它們都是千年的植物,其葉、花、根、果最初與我們相逢,是治病解毒的良藥。如今,它們經過山西人的雙手,變成一道道藥茶,繼續給予我們福蔭。
茶字的結構是人在草木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山西藥茶,取材於當地藥食同源的中草藥,或用古老的手工技藝,或是現代機械制茶,調製出未病先防的飲品,它是陰陽平衡的生活智慧。
山西的天時地利,孕育出1788種中藥材,已初步形成了太行山、太嶽山連翹葉茶基地,晉南邊山丘陵區槐米茶、菊花茶基地,恆山黃芪茶、枸杞芽茶基地,呂梁山沙棘葉茶、紅棗葉茶基地,晉東南桑葉茶、黃芩茶、黨參茶基地,管涔山毛建草茶基地等六大產區。
山西藥茶,以道地中藥材為原料,通過規範的加工製作釋放出精華,調理出各具特色的甜香酸澀。
不同體質對應不同的藥茶,外感風熱引起的咽炎腫痛、頭痛發熱,那就喝些連翹葉茶清熱解毒;血糖高、身體胖,喝點兒桑葉茶,在淡淡地清香中降血糖、排毒素;睡不著覺了,來杯棗葉茶養心安神……山西藥茶以其獨特的藥理性,竭力挺進中國第七大茶系。
靈清透骨的茶湯跨越千年再顯神奇之效,山西人在先人智慧的引領下,經過創新和改進,讓人在氤氳的茶氣中調養身心,品嘗著歷久彌新的味道,並以矞矞皇皇的藥茶產業澤被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