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全流程線上模式 國網浙江物資力保電網建設復工

2020-12-15 浙報融媒體

疫情就是無聲的號角。戰「疫」中,杭州市各級文明單位情系防控一線、踐行文明使命,湧現出一批批的「文明領跑者」。杭州市文明辦、浙江日報杭州分社特此聯合推出《疫情防控·文明單位在行動》專欄,定格那些搶在一線的最美背影,記錄那些抗疫的溫暖故事。

「貴公司這一舉措不僅為我們節約了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也為我公司在疫情後順利復工復產提供了保障,真的很感謝!」2月26日,國網浙江物資公司收到一封來自武漢凱默電氣有限公司的感謝信。

由於位於疫區,凱默電氣無法在節後派員趕赴杭州進行2019年國網浙江電力第五批物資類集中招標採購合同籤署。為此,國網浙江物資公司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合同籤署平臺,讓該公司幾分鐘內就完成合同在線便捷籤署。

疫情還未散去,復工大潮已來臨。作為省級文明單位,在這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同步進行的戰役中,國網浙江物資公司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最暖心的文明擔當,為奪取「雙線」勝利積極貢獻力量。

企業能不能及時恢復產能?

復工電力指數實現心中有「數」

凱默電氣只是眾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企業之一。這場疫情,給全國企業復工造成極大困擾,也影響了電網建設復工。僅國網浙江電力節後需要復工的110千伏及以上電網建設工程就達175項,其中多項重點工程要在迎峰度夏前投運。

工程建設推進刻不容緩,物資供應至關重要。國網浙江物資公司承擔著國家電網浙江地區電網物資的供應任務,為確保物資供應跟上電網建設進程,公司利用現代智慧供應鏈技術,以「非接觸」方式,保障重點工程順利復工復產。

如何精準識別出因受疫情影響不能及時恢復產能的供應商並提前作出預警成為保障物資供應的關鍵。

「如果受疫情影響,企業無法恢復產能,不能滿足工程建設需求,我們就會視情況辦理延期交貨並按程序及時更換廠家,確保工程建設物資供應。」國網浙江電力物資部工作人員陳瑜說。

為此,國網浙江電力推出全省電工裝備製造企業復工電力指數,服務浙江電網建設和運維工作。得益於大數據支撐,國網浙江電力對物資供應情況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能夠根據企業復工情況,協調物資供應,確保電網建設工程有序推進。

比如,2月20日,陳瑜通過浙江省電工裝備製造企業復工電力指數查詢到,溫州泰昌鐵塔公司復工指數僅為39,按照這個復工指數來推算,泰昌公司交貨的可能性太低。到了2月28日,泰昌公司復工電力指數達到69,基本上可以保障合同約定的物資及時交付,陳瑜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電力物資採購招投標要「奔現」?

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來幫忙

物資採購要招投標,要招投標就要現場遞交紙質標書,現場競標、評標……這是傳統的招投標模式,但受疫情防控影響,現場投標、競標這些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一方面物資急需,一方面招投標受限。如何打破這個難題?

2月17日,國網浙江物資公司採購部主任王劍望著已經延期過一次的項目公告,萬般焦急,終於下定決心:招標採購項目採用線上投標。

事實上,早在春節,王劍就已著手考慮如何在確保有效防控的情況下開展好採購項目。他提出了5項舉措,組織編寫了疫情期間的招評標工作應對方案,研究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的實施方案,並組織專業力量提前進行開發測試。

很快,招投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投標文件內外網銜接進行壓力測試,對視頻系統、電子籤名板等全流程電子化堵點進行集中消缺,對各個專家房間的軟硬體設施進行了「改版」。

2月26日11點,國網浙江電力首個全流程電子化採購項目在浙江省電力採購中心線上開標並採用電子化手段實現非接觸隔離式評審。

專家在前臺量完體溫,隨即進入單獨房間,一人一房一機獨立線上評審;標前會、初評會等全部通過視頻會議系統進行實現;談判環節採用線上競談,投標廠家按順序進入評審視頻會議……

下午4點,隨著最後一位專家在電子籤名板上完成評審結果的確認和籤署,項目招投標工作順利完成。

據悉,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以及電網建設的陸續復工,國網浙江電力物資公司將推廣應用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模式,讓投標人、評標人不「奔現」就能完成整個招投標流程,大大降低供應商投標文件標書製作、差旅、時間、人力成本的同時,確保早招標、早供貨、早開工。

不接觸不見面合同怎麼籤?

區塊鏈電子合同平臺跨越時空障礙

招投標工作結束了,但是不接觸不見面,合同怎麼籤?

為解決疫情期間合同「籤約難」問題,國網浙江物資公司組織黨員骨幹開發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合同平臺,並成功於2月21日開始試運行。

該平臺接入公證處、仲裁委員會、網際網路法院等單位作為見證機構,應用區塊鏈防篡改、分布式、多方共識共同記帳技術,確保合同線上簽署過程安全可靠。

「為了儘快上線區塊鏈電子合同平臺,項目開發團隊在王偉主任的帶領下,爭分奪秒進行調試,2月14日那天,為了將首批248份合同順利導入系統,我們一直加班加點到次日凌晨一點多才結束。」國網浙江物資公司工作人員蔣怡說。

2月24日,蔣怡將一份已生成的合同文本下載,並導入電子合同籤章平臺上。她把這份電子合同文本通過郵件,發送給武漢凱默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凱默電氣市場經理胡玉潔收到籤約簡訊通知後,馬上登陸「浙江電力物資區塊鏈管理平臺」,幾分鐘時間就輕鬆完成合同籤署。

而在以前,當面籤合同,工作人員一早就要坐高鐵從武漢出發去杭州,到大廳排隊,一來一回要三到五天,現在幾分鐘就辦完了,便捷的工作方式,讓凱默電氣發來感謝信表達他們由衷的謝意。

合同線上簽署,不僅可以保障合同及時籤訂生效,還實現對內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對外大幅節約上下遊企業履約支出。

以物資類合同應用為例,採用區塊鏈技術,國網浙江電力每年可降低合同列印成本480萬元,節省供應商差旅成本約3200萬元,為4000多家供應商節約融資成本1125萬元,創造經濟效益約4805萬元。

經過項目團隊不懈努力,目前國網浙江物資公司已完成首批區塊鏈電子合同籤署工作,共計248份,總計金額6678萬元,其中2700萬元為浙江本地供應商合同金額,在線籤署保證了物資採購業務的正常進行,助推企業擴大生產。

相關焦點

  • 電網建設工地用上「復工碼」
    「在杭州首先應用的健康碼,很快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對助力全國疫情防控和全社會復工起到積極作用。這給了我們靈感,電網建設也可以有自己的『復工碼』。」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基建部副主任姚耀明說。  近期,浙江電網輸變電工程陸續復工。
  • 線上辦電 線下服務 「無接觸」對接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原標題:線上辦電 線下服務 「無接觸」對接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2月9日,國家電網浙江電力(蕭山)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來涵彬和孫曉棟到杭州永昌錦綸有限公司,經過崗亭檢查和測量體溫後,便徑直走向配電房檢查用電情況,無需與企業人員近距離接觸。
  • 1000多個電網工程項目復工,個個與你有關
    除了「專機」,很多電力施工人員也坐上了「專車」——在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河北段,國網河北電力安排專車統一接送電網建設者。車上,戴口罩、消毒就不用說了。座位之間隔空,空座率不小於40%,連上廁所、就餐都要「挑時間、挑地點」。
  • 國網鹽城市大豐公司:創新模式保障物資供應助力項目復工
    3月10日,國網鹽城市大豐區供電公司物資供應分中心創新工作模式,開通預約領料、履約籤章電子化等「無接觸」方式,全力保障電力工程復工物資供應不斷檔,助力項目復工。該公司物資供應分中心根據近期疫情防控及復工要求,認真貫徹上級公司工作部署,積極做好物資管理工作。
  • 擬建設「不怕冰災電網」,國網浙江金華供電公司創新出招
    國網浙江金華供電公司供圖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12月16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從國網浙江金華供電公司獲悉,該公司發布「不怕冰災電網」建設方案。該方案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十四五」設備管理專項規劃為指引,聚焦「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主陣地建設,從電網本體抗冰能力建設、設備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冰災應急處置能力建設三項舉措著手,努力將金華電網打造成一張高承載、高智能、高自愈的「不怕冰災」的電網。
  • 浙江衢州: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電網建設橋頭堡
    浙江衢州: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電網建設橋頭堡 發布時間: 2020-12-17 09:31:46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朱 慧 盧奇正
  • 國家電網打造抗疫復工創新樣本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招投標是由520餘家供應商「零接觸」在線投標、網絡直播開標,140餘位評標專家在總部和省公司評標基地「遠程異地網絡協同」同步評標,「雲採購」的模式大大降低了人員聚集風險。依託統一部署的ECP電子商務平臺,國家電網創新採用的「遠程異地、網絡協同」的雲採購模式壓縮了採購流程,提高了採購效率,不讓項目耽擱1秒,不讓供應商「等米下鍋」,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停擺」影響。據介紹,2月,公司已累計招標採購226億元,3月陸續發布招標採購公告340億元,極大地推動了裝備製造企業加快復工復產。
  • 國網杭州建德市供電公司多舉措吹響企業復工「集結號」
    線上辦理,線下服務,首次試點「無接觸」服務2月12日一大早,公司兩位工作人員來到屹通金屬,經過崗亭檢查和測溫後,徑直前往配電房,無需與企業人員近距離接觸,便完成了現場復電工作。「電力這邊的手續就這麼輕鬆搞定了,我已經迫不及待了,疫情對我們影響太大,希望接下來都能夠順順利利的!」
  • 國網新疆建設分公司:750千伏工程復工準備工作順利推進
    為確保工程復工有序推進,3月1日,國網新疆建設分公司線上主動對接湖北武漢參建單位,開展圖紙審核、方案審查、參建人員身體狀況排摸等復工準備工作。 按照工程復工計劃,吐魯番-巴州-庫車Ⅱ回750千伏線路工程復工後將開展架線施工圖紙會檢工作,木壘750千伏變電站工程繼續進行基礎澆築。
  • 湖州電網投運復工復產後首個輸變電工程
    這是復工復產後,湖州電網投運的首個輸變電工程,將進一步優化區域電網網架,重點滿足圖影旅遊度假區、太湖龍之夢項目及周邊工業企業用電需求。 近年來,隨著圖影度假區、太湖龍之夢項目的開發建設,該區域負荷快速增長。為充分滿足該區域旅遊產業發展,國網湖州供電公司主動對接地方政府,加強電網建設前期規劃設計,於2019年4月8日正式開工。
  • 溫州打造「不怕颱風的電網」 建設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新能源汽車風行的浪潮下,全市2.4萬輛電動汽車,可隨時在國家電網104座充電站中擇一完成充電;首批60臺換電版新能源車輛還可在「充、換、光、儲」一體化充換電站進行換電,每次用時僅需3分鐘;為給城市建設讓路,220千伏上田變以10個月的超級速度易地搬遷,220千伏電纜穿越地下隧道、江下隧道……2020年,溫州全面啟動「城市大腦」建設,「能源數據中心」率先實現創新示範應用場景。
  • 國網宜陽供電公司:以電網建設助推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強化內生動力,以電網建設有力助推行政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國網宜陽縣供電公司圍繞縣域脫貧攻堅工作,持續開展縣域普通行政村電網建設,推進村容村貌改善,保障居民家用電氣化和特色產業種植用電需求,以電網建設有力助推行政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 國網浙江電力線上線下協同推廣「轉供電費碼」
    國網浙江電力線上線下協同推廣「轉供電費碼」 發布時間: 2020-08-20 15:05:19   來源:  作者:陳麗莎 陳海龍 求力
  • 國網安徽建設公司:黨建帶基建 助力電網建設
    7月17日,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在安徽埇橋500千伏開關站升壓工程現場舉行為臨時黨支部授牌,強化黨建的引領作用,在電網工程建設現場構築「黨建+基建」管理體系,把黨的領導融入電網工程管理全過程。
  • 國家電網體改「2020」8號文解讀
    ,積極徵集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意向投資者。有關二級單位相應調整組織架構,梯次放權授權,優化制度流程。解讀:「放管服」力度空前加大,對國網「三集五大」管理模式進行徹底變革,省公司自主權增加(戰略+運營管控),有利於新能源項目接入審批及外送工程審批建設效率提升。
  • 「復工復產」白銀12個電網工程項目具備開復工條件
    2月25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從國網白銀供電公司了解到,2020年第一批農網工程、甘肅白銀十二泵110千伏變電站增容改造工程計劃於2月26日開工,其餘工程也將在近期陸續開工。據了解,為迅速落實省安委辦復產復工「六個一律」要求和國網公司工程復工要求,國網白銀供電公司早部署、早安排、快推進,全力做好2020年電網工程開復工準備。重點對人員返工、工器具配置、物資、防疫措施等進行了詳細安排,嚴控各類風險作業,做到防疫和生產雙線安全可控,有序推進電網項目建設工作。
  • 國網寧夏電力董事長馬士林:全力推進寧夏能源網際網路生態圈高質量建設
    全力實現電網發展升級國網寧夏電力積極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充分發揮電網優勢,開拓數字經濟市場,對內重點提升質效,對外重點融通發展。推進「兩網」融合共生。國網寧夏電力加快構建「堅強智能電網規劃+泛在電力物聯網規劃」能源網際網路規劃體系和「三型」規劃。
  • 浙江電網首次實施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試點
    ,遠程控制麗水綠色能源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43萬千瓦,有效提升浙江電網彈性調節能力,助力提高全社會能效水平和我省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  麗水市水電資源豐富,有808座小水電站,裝機達170萬千瓦。麗水智慧水電調度平臺利用光纖、無線專網以及北鬥通信新技術將全域水電發電信息聚合,與浙江高彈性電網智慧調度平臺進行信息交互,實現麗水綠色能源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  2021年元旦處於迎峰度冬供電保障關鍵時期,為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浙江電網要保持「全開機、全接線」運行。
  • 國網浙江電力出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十項舉措
    原標題:國網浙江電力出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十項舉措   「您好,是興惠化纖嗎?我是供電公司的,目前國網浙江電力出臺了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十項舉措。根據你們的復工安排,建議你們可以暫停一臺變壓器,每天能省下2.5萬元基本電費。」
  • 國網安國市供電公司:為藥企復工提供電力保障
    對復工企業的供電情況進行檢查。長城網訊(記者 胥文燕 通訊員 鄭寶山)「原來按照流程7天才能辦完的事情,這次只打了一個電話,供電公司就上門服務。有了供電公司的全力支持,我們一定能克服困難,抓緊時間組織生產,為疫情防控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