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無聲的號角。戰「疫」中,杭州市各級文明單位情系防控一線、踐行文明使命,湧現出一批批的「文明領跑者」。杭州市文明辦、浙江日報杭州分社特此聯合推出《疫情防控·文明單位在行動》專欄,定格那些搶在一線的最美背影,記錄那些抗疫的溫暖故事。
「貴公司這一舉措不僅為我們節約了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也為我公司在疫情後順利復工復產提供了保障,真的很感謝!」2月26日,國網浙江物資公司收到一封來自武漢凱默電氣有限公司的感謝信。
由於位於疫區,凱默電氣無法在節後派員趕赴杭州進行2019年國網浙江電力第五批物資類集中招標採購合同籤署。為此,國網浙江物資公司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合同籤署平臺,讓該公司幾分鐘內就完成合同在線便捷籤署。
疫情還未散去,復工大潮已來臨。作為省級文明單位,在這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同步進行的戰役中,國網浙江物資公司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最暖心的文明擔當,為奪取「雙線」勝利積極貢獻力量。
企業能不能及時恢復產能?
復工電力指數實現心中有「數」
凱默電氣只是眾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企業之一。這場疫情,給全國企業復工造成極大困擾,也影響了電網建設復工。僅國網浙江電力節後需要復工的110千伏及以上電網建設工程就達175項,其中多項重點工程要在迎峰度夏前投運。
工程建設推進刻不容緩,物資供應至關重要。國網浙江物資公司承擔著國家電網浙江地區電網物資的供應任務,為確保物資供應跟上電網建設進程,公司利用現代智慧供應鏈技術,以「非接觸」方式,保障重點工程順利復工復產。
如何精準識別出因受疫情影響不能及時恢復產能的供應商並提前作出預警成為保障物資供應的關鍵。
「如果受疫情影響,企業無法恢復產能,不能滿足工程建設需求,我們就會視情況辦理延期交貨並按程序及時更換廠家,確保工程建設物資供應。」國網浙江電力物資部工作人員陳瑜說。
為此,國網浙江電力推出全省電工裝備製造企業復工電力指數,服務浙江電網建設和運維工作。得益於大數據支撐,國網浙江電力對物資供應情況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能夠根據企業復工情況,協調物資供應,確保電網建設工程有序推進。
比如,2月20日,陳瑜通過浙江省電工裝備製造企業復工電力指數查詢到,溫州泰昌鐵塔公司復工指數僅為39,按照這個復工指數來推算,泰昌公司交貨的可能性太低。到了2月28日,泰昌公司復工電力指數達到69,基本上可以保障合同約定的物資及時交付,陳瑜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電力物資採購招投標要「奔現」?
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來幫忙
物資採購要招投標,要招投標就要現場遞交紙質標書,現場競標、評標……這是傳統的招投標模式,但受疫情防控影響,現場投標、競標這些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一方面物資急需,一方面招投標受限。如何打破這個難題?
2月17日,國網浙江物資公司採購部主任王劍望著已經延期過一次的項目公告,萬般焦急,終於下定決心:招標採購項目採用線上投標。
事實上,早在春節,王劍就已著手考慮如何在確保有效防控的情況下開展好採購項目。他提出了5項舉措,組織編寫了疫情期間的招評標工作應對方案,研究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的實施方案,並組織專業力量提前進行開發測試。
很快,招投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投標文件內外網銜接進行壓力測試,對視頻系統、電子籤名板等全流程電子化堵點進行集中消缺,對各個專家房間的軟硬體設施進行了「改版」。
2月26日11點,國網浙江電力首個全流程電子化採購項目在浙江省電力採購中心線上開標並採用電子化手段實現非接觸隔離式評審。
專家在前臺量完體溫,隨即進入單獨房間,一人一房一機獨立線上評審;標前會、初評會等全部通過視頻會議系統進行實現;談判環節採用線上競談,投標廠家按順序進入評審視頻會議……
下午4點,隨著最後一位專家在電子籤名板上完成評審結果的確認和籤署,項目招投標工作順利完成。
據悉,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以及電網建設的陸續復工,國網浙江電力物資公司將推廣應用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模式,讓投標人、評標人不「奔現」就能完成整個招投標流程,大大降低供應商投標文件標書製作、差旅、時間、人力成本的同時,確保早招標、早供貨、早開工。
不接觸不見面合同怎麼籤?
區塊鏈電子合同平臺跨越時空障礙
招投標工作結束了,但是不接觸不見面,合同怎麼籤?
為解決疫情期間合同「籤約難」問題,國網浙江物資公司組織黨員骨幹開發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合同平臺,並成功於2月21日開始試運行。
該平臺接入公證處、仲裁委員會、網際網路法院等單位作為見證機構,應用區塊鏈防篡改、分布式、多方共識共同記帳技術,確保合同線上簽署過程安全可靠。
「為了儘快上線區塊鏈電子合同平臺,項目開發團隊在王偉主任的帶領下,爭分奪秒進行調試,2月14日那天,為了將首批248份合同順利導入系統,我們一直加班加點到次日凌晨一點多才結束。」國網浙江物資公司工作人員蔣怡說。
2月24日,蔣怡將一份已生成的合同文本下載,並導入電子合同籤章平臺上。她把這份電子合同文本通過郵件,發送給武漢凱默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凱默電氣市場經理胡玉潔收到籤約簡訊通知後,馬上登陸「浙江電力物資區塊鏈管理平臺」,幾分鐘時間就輕鬆完成合同籤署。
而在以前,當面籤合同,工作人員一早就要坐高鐵從武漢出發去杭州,到大廳排隊,一來一回要三到五天,現在幾分鐘就辦完了,便捷的工作方式,讓凱默電氣發來感謝信表達他們由衷的謝意。
合同線上簽署,不僅可以保障合同及時籤訂生效,還實現對內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對外大幅節約上下遊企業履約支出。
以物資類合同應用為例,採用區塊鏈技術,國網浙江電力每年可降低合同列印成本480萬元,節省供應商差旅成本約3200萬元,為4000多家供應商節約融資成本1125萬元,創造經濟效益約4805萬元。
經過項目團隊不懈努力,目前國網浙江物資公司已完成首批區塊鏈電子合同籤署工作,共計248份,總計金額6678萬元,其中2700萬元為浙江本地供應商合同金額,在線籤署保證了物資採購業務的正常進行,助推企業擴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