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呂底亞
下面這些照片,是我從赫本的官方傳記、長江出版社出版的、由英國傳記作家亞歷山大·沃克寫的《奧黛麗·赫本傳》。
赫本小時候就很美,算是繼承了媽媽的基因,長大後擁有和媽媽一樣高高的鼻子。
她和爸爸的合影不多,爸爸在她幾歲時,就因為自己的政治追求,離開了赫本母女。
這是四歲時的赫本,和爸爸的合影。看得出來,四歲的赫本個子就很高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先天條件,赫本媽媽在戰爭年代,哪怕再窮,也都堅持讓她學舞蹈。
上圖為1952年的電影《雙姝豔》中,赫本飾演一名芭蕾舞者。
她的好友紀梵希,曾讚美赫本:「她不僅改變了女性穿著的方式,更永遠改變了她們的自我形象,擴展了美的定義。」
她在《羅馬假日》中的搭檔格裡高利·派克,則說「她是極致的優雅與極致的心靈的美妙結合。」
上圖是1951年,赫本在電影《械劫裝甲車》(又叫《拉凡德山的暴徒》)中的扮相。
上圖中的男士,是赫本和她未成家前,唯一承認和公開的男友幾米·漢森。
這個家族以造卡車發家致富的英國公子哥,曾經和赫本訂婚,差點走入結婚殿堂。後來因為赫本忙於拍電影而告吹。
上圖是《羅馬假日》中赫本的經典扮相,原本用於戴公主王冠的長髮,被她剪成了短髮。
作為那個時代的公主,本應只穿長裙。但是赫本突破藩籬,嘗試了白襯衫和半裙的搭配。
鞋子的纏帶,很有芭蕾舞鞋的感覺。露出的腳趾,再次說明她不想當公主、不想當公主、不想當公主。
她喜歡的是,坐在記者的摩託車上,一日踏遍羅馬花。
她喜歡在記者面前,無拘無束地大笑。
喜歡和他一起,探索夏季羅馬燥熱的西班牙廣場。
喜歡無拘無束地、雙手插進裙子口袋,在大街上逛來逛去。
當公主也很美麗,可那奢華的王冠,對她來說太沉重。
穿著公主裙,她也可以笑得很開心,但那更多是職業需要。對覲見她的人不斷地說「How do you do」,讓她超級煩,煩到會在公主裙裡把高跟鞋脫下。
她一生的造型很多,而前額短短的劉海,算是比較高頻的打扮。
她清純到,明明要拍一個性感動作,結果卻只讓人看到高貴。
赫本經常比演戲的男搭檔要高,為此她不得不穿平底鞋。後來,義大利女鞋品牌菲拉格慕創始人Salvatore Ferragamo,專門為她設計了一款鞋,名字就叫赫本鞋。
這種鞋子鞋頭圓圓,腳背上有一根橫著的鞋帶。俗稱瑪麗珍鞋。
《龍鳳配》中,僕人女人的赫本,愛上了主人家的公子哥。公子哥在派對上和女生跳舞時,她就痴痴地趴在樹上看。
這是1955年《戰爭與和平》的劇照。在影片中,她飾演娜塔莎,服裝、妝容甚至劇照,都是她來定。
這部電影,也讓她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幾張騎馬照。
就連她在劇中拿的一幅畫,都畫著一匹馬。
電影《甜姐兒》中,她飾演一名喜歡哲學的圖書店員,後被時尚雜誌挖掘成為模特。
她走向T臺的粉白裝束,簡直驚為天人。
穿著紅裙子,舞動披肩,讓攝影師拍個不停。
穿著小黑裙,舉著五顏六色的氣球,高傲又活潑。
穿上「藍色裹裹裙」,小家碧玉中透著可愛。
白裙子上,一朵山茶花開得正豔,赫本的笑容明媚了舞臺。
她那麼愛笑,大笑的時候,還會顯得嘴巴有點大,不過這樣更能感染人。
為了給雜誌拍攝一組婚紗照,赫本和攝影師來到教堂邊的一條小河。
河裡的天鵝的遊泳,河上的他們在跳舞。
這部劇,也讓赫本留下來經典的穿著婚紗落淚的圖片。
最需要心上人給她拍照的時刻,心上人賭氣沒來,能不難過嗎?
《甜姐兒》中很大一部分場景,是關於巴黎的場景。
當初赫本在看到電影劇本時,就說:「我是在巴黎讀到劇本的,我立刻就愛上這部戲。故事很迷人,最棒的是可以跟阿斯泰爾(影片中的攝影師)一起跳舞。」
《黃昏之戀》中,她還是個學音樂的大學生,明明沒有戀愛經歷,卻非要在喜歡的花心富豪面前,假裝自己經歷過很多男人,為的是「匹配」上富豪。
這大概就是戀愛中的衝昏頭吧,好在最後倆人結婚了。
赫本那個年代,就有假睫毛了。她的很多照片都戴著假睫毛,沒關係,她那麼受人歡迎,假睫毛根本不會引起別人的苛責。
可能是角度問題,這張照片,讓赫本的雙眼皮看起來格外寬。
這件裙子,是好友紀梵希親自為她設計的,大裙擺就是一枚貝殼,包裹住她的腿部。
赫本喜歡寵物,無論是在電影裡,還是在生活中。
《蒂凡尼的早餐》裡,和交際花的身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還是一隻流浪橘貓的收養者。
現實生活中,她還養過小鹿和小狗,甚至會讓小狗「出演」自己的電影。
《修女傳》是赫本最賣座的電影。
她在片中飾演一名叫路加的修女,因為是醫生的女兒,所以立志去醫療落後的剛果做護士工作。
路加,是聖經中路加福音的作者,他本身就是一名醫生。
而編劇把她起名為路加,各種含義不言而喻。
最後,路加修女脫下修女服,去了戰場,做了一名勇敢的戰場護士。
這是她離開修道院去戰場的背影。
短髮的赫本,更加接地氣,看起來很有家庭的味道。
這張就比較仙兒了,是她給第一任丈夫梅爾·費勒執導的電影《綠廈》拍的劇照。
不過,這部電影,算是赫本電影中的一個敗筆。
這是赫本和梅爾·費勒的合影,赫本的官方自傳作者,也認為這部電影是他們分道揚鑣的導火索。
而他們離婚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女強男弱的事業地位,讓梅爾·費勒內心很不平衡。
在電影《恩怨情天》中,赫本飾演一位牧場主的女兒,因為拍攝騎馬鏡頭,她不小心從馬上摔了下來。
療養的日子裡,《修女傳》的原型人物瑪麗·露易絲·哈貝茨修女,還來安慰赫本、在她病床前讀書解悶兒。
愛寵物的赫本,即便在養病期間,仍不忘記帶上自己的小狗,這隻小狗名字叫「出名先生」。
《羅馬假日》上映11年後,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期》也上映了,這次不再是公主和平民的愛情故事。而是以喜劇的方式,來講述一部電影及其拍攝的過程。
主要講述的故事是,赫本是一個編劇的秘書,為了趕寫劇本,赫本搬進編劇家裡,並和編劇相愛的故事。
劇裡劇外的衣服中,赫本有很多衣服,都是荷葉邊。荷葉邊,是讓人看起來很靈動的一大利器。
《窈窕淑女》是赫本的代表作之一,上圖她這件衣服的彩圖很溫柔、很漂亮。
而在影片一開始,她還只是一位舉止粗魯、一不開心就大吼大叫的賣花女。
經過一位教授的培訓後,出落成一個十分有修養的女子。
上圖這套衣服是赫本在《窈窕淑女》中,離開教授家裡的穿著。
這套白色衣服是赫本看賽馬時的打扮,一頭一尾都有蝴蝶結,很是呼應。
蓬蓬紗,真的美爆了。
大衣、毛衣、皮靴,這樣的街拍放在今天也很時髦。
晚年的赫本,雖有皺紋,風韻猶存。
而且她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更有價值的事業——為非洲兒童做公益。
或許因為她童年成長於二戰期間,曾經的缺衣少食,化為多年後她對同樣缺衣少食的非洲兒童的關心。
在為聯合國當親善大使時,她僅僅收了象徵性的一美元薪水。赫本能被記住這麼久,絕對不僅僅是因為顏值和演技。
作者簡介:呂底亞,基督徒。白天碼字,晚上也碼字,立志榮神益人,作光作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