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捐建小學還能上新聞聯播,飯圈女孩請進來挨誇!

2021-01-14 天生這麼紅

轉眼暑假已經接近尾聲,要說這個暑期最熱門的劇,肯定是由肖戰、王一博主演的《陳情令》了。

儘管劇已經播完,熱度卻仍在發散,8月21日,肖戰和王一博的雙擔粉「限時狂想」發博表示,已經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兩位偶像的名義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並且取名為「博肖希望小學」,希望能給孩子未來更多的色彩與希望。

我們常常看到因為明星即將過生日、或者有重大事件宣布時,粉絲會集資進行公益項目的捐款。

但像「限時狂想」這樣的粉絲個人自發捐贈,卻並不多見。

在飯圈中,「雙擔」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為他們不是一心一意只喜歡一個偶像,而是同時喜歡兩個偶像,甚至更喜歡兩個偶像的相處模式。

但是一碗水是很難端平的,或多或少會更偏向某方。

於是許多「唯粉」就會跟他們有芥蒂,認為他們厚此薄彼。

比如也會有人認為「限時狂想」這樣捐贈是把兩位偶像再次進行了捆綁,覺得這樣不好。

然而,相比這些猜測,只有公益才是實打實的,捐贈50萬元讓某個山區的孩子有了機會上學,也是實打實的。

空口指責她的人,自己又做過哪些公益呢?

其實無論是唯粉還是雙擔,本質都是一樣的:因為偶像的某個特質被吸引,並且希望他、或者他們以後能有更好的發展,甚至在偶像的激勵下,傳遞正能量。

如果認為雙擔粉這樣捆綁不好,那麼唯粉也可以用實打實的公益來解綁,單純的指責是沒什麼意義的。

作為雙擔粉,「限時狂想」便是用行動告訴我們,也許《陳情令》中兩位偶像的合作是今年的夏日限定,但是他們帶來的正能量卻是無限的,「不忘初心、保持熱愛、永遠無憂」。

在以往的印象中,追星女孩是有些不被人理解的,她們也往往只活躍在飯圈中。

但是最近,飯圈女孩卻讓人刮目相看。

比如最近,網友紛紛力挺香港警察,飯圈女孩們統一戰線,「控評組」、「反黑組」齊上陣,在海外的社交平臺為祖國發聲,為了守護最好的阿中哥哥,用自己擅長的飯圈用語扛起大旗。

曾經各自為戰的飯圈女孩們,在此刻,一起衝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讓敵對勢力啞口無言。

之後新聞聯播直接點名表揚飯圈女孩們,稱讚她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擊惡勢力。飯圈女孩們驕傲地表示,自己是被央視認證的人了。

如果說飯圈女孩為了守護祖國而出徵是不常見的特殊事件,那麼平時,飯圈女孩回饋社會事件,則要常見得多了。

相比於十年前,網絡的發展,使得我們接觸明星、偶像的途徑越來越多,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愛豆」。同時,飯圈文化在不斷擴大, 「C位」、「打榜」等飯圈用語也誕生了。

常常混跡飯圈的人總會聽到一句:哥哥只有我們了!我們要努力為哥哥應援啊!

然後就是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拼命地掄博做數據,為愛發電、甚至為愛「禿頭」。

在這樣的言論薰陶下,很容易會產生數據就是一切的錯覺,也會問出「周杰倫的粉絲真的有那麼多嗎?」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其實當我們遠離飯圈去看這一切,就會發現,數據只不過是數據,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提高偶像知名度?

偶像的知名度永遠是由作品決定的。

那麼對社會有影響嗎?

無足輕重。

現在再對比最近飯圈女孩們的做法,把對偶像的喜歡轉化為對祖國的保護、對社會的回報,是不是比所謂的數據更有意義呢?

如果能有更多這樣的粉絲,飯圈就會更加和諧,那些日常挑起爭端的「飯圈毒瘤」也會更少。

如果說偶像是光,那麼粉絲就是追光者。

偶像的光會照耀在粉絲的身上,但只有當你自發地去做某件有益的事情時,才是真正的被那道光芒點亮,也就是所謂的「偶像的力量」。

飯圈女孩的本質,不應該局限於打發時間或者單純欣賞漂亮的外表,更不應該成為撕逼和做數據的代名詞,而是可以升華為跟偶像一樣散發光芒、去點亮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新聞聯播cue飯圈女孩和帝吧 網友:阿中哥哥衝鴨
    18日的新聞聯播,播發央視快評提到飯圈女孩和帝吧:止暴制亂不僅是廣大香港同胞的共同心聲,也是14億中國人的一致心願。這些天,從飯圈女孩到帝吧網友再到廣大海外留學生,每一位心懷赤誠的中國人都在以各種行動力挺香港同胞,回擊形形色色的「亂港反中」惡勢力。
  • 飯圈,和我/一位飯圈女孩的自述
    這樣讓同為追星女孩的我感到難受,心累。飯圈是粉絲圈子的簡稱,指的是粉絲群體。具體來說,某明星的粉絲即為「飯」,而粉絲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體即為一個飯圈(來自搜狗),比如說,我喜歡李四,我是李四的飯,一群喜歡李四的飯的圈子就叫李四的飯圈。而娛樂圈裡有很多明星,每個明星的小飯圈聚合在一起匯合成一個大飯圈。
  • 飯圈女孩熱血出徵!
    飯圈女孩熱血出徵!成為中國最大的「自來水」群體他們自發集結成了數量龐大的「網絡遠徵軍」用特有的飯圈文化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向發表「港獨」言論的人開戰「抱走我家阿中(中國)哥哥,請『港獨』獨立行走,不要來碰瓷
  • 為什麼「飯圈女孩」必須愛國?
    是否符合主流文化要求的各種「正能量」指標,竟然能成為追星群體進行自我約束的共識,這是我國獨特的文化景觀。這種奇特景象也非一日而成,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飯圈群體用「正能量」指標進行日復一日的自我規範和自我約束,最終使得「追星女孩」在近期一系列國內、國際輿論衝突當中被譽為「愛國」群體的某種代表。
  • 人民網三評「飯圈」之二:尊重個性,不可簡單否定
    這條公告獲得20多萬點讚,很多網友表示支持,其中不少就是「飯圈女孩」。 「飯圈」的形成,是時代、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結果。儘管負面信息不斷,飽受詬病,但也要看到,凡事都有兩面性。「飯圈」群體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極強,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在涉及國家利益等核心問題上,能迅速呈現出極大的凝聚力和團結力,如果能被加以正面引導,可以釋放出難以想像的正能量。
  • 《新聞聯播》又上新!潘濤之後又添一位女主播
    這與9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的男性新主播潘濤上線僅隔一日。對於新女主播的《新聞聯播》首秀,網友好評如潮,表示比起「緊張」「聲音高亢」「有小動作」的潘濤,寶曉峰的主持風格顯得沉穩、冷靜,給人很舒服的感覺,特別符合《新聞聯播》的氣質,很專業,點讚。
  • 當武磊被飯圈女孩抹黑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各種比賽全部推遲的當下,體育新聞少得可憐,任何事情發生都會被無限放大,比如自從武磊確診感染以來,他的周記、何時康復、戴不戴口罩等細節被各種輿論翻來覆去地挖掘、討論,既有真正關心他的人,也有閒得無聊的球迷和旁觀者,更有自媒體的推波助瀾。而爭議最大的一次,當屬飯圈女孩的無腦怒噴。
  • 用教育點亮山區女孩人生夢想!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張桂梅
    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張桂梅 2020-12-10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報·晚讀|央視《新聞聯播》又上新!為什麼他們能被選中成為主播?
    9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上新,迎來新主播——潘濤。潘濤的聲線渾厚,主持風格沉穩大氣,10日晚首次亮相《新聞聯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他似乎還是有點小緊張,細心的觀眾發現潘濤的手有些用力,頭動的幅度稍大,但大家普遍對潘濤表示了鼓勵和期待:「第一次已經很不錯了,新兵一枚,以後會越來越老練。」
  • 臨沂五所小學榮登排行榜,其中一所還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很強
    那麼作為臨沂市的家長該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個優秀的小學呢?臨沂這五所小學榮登排行榜,其中還有一所小學在近期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實力很強。接下來跟筆者一同欣賞這五所臨沂小學吧。5.臨沂育才小學學校創辦歷史久遠,同時學校原來的名字叫大嶺鎮小學。
  • 《新聞聯播》女主播上新了
    《新聞聯播》女主播上新了 2020-09-12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聞聯播改版,然後呢
    從7月18日起不間斷放送42年伴隨了很多人對電視的記憶1978年1月1日開播的《新聞聯播》重磅改版首次啟用全新的16:9高清片頭這是新聞聯播開播後第9次換片頭了(歷年片頭合集看文末)也是首次全流程實現16:9高清制播
  • 飯圈女孩出徵「開撕」香港示威者
    自己的偶像被「下手」,各家飯圈女孩氣得夠嗆,最終在14日晚上統一戰線,聯合出徵各大海外社交平臺,「血戰」示威者帳號。這一天,史稱飯圈「8·14大團結」。誰也想不到,第一個「狂虐」香港示威者的,會是平時因瘋狂粉絲行為而被不少網友嫌棄的飯圈女孩。據央視新聞14日報導,香港藝人王嘉爾因為轉發「護旗手」微博,成了港獨分子的眼中釘。
  • 那些「出徵」武漢的飯圈女孩
    粉絲經濟爆發的背後,「飯圈女孩」是一個越來越龐大的群體。大眾對飯圈文化的評價大多數是「瘋狂」、「誇張」、「腦殘」等。但讓人意外的是,在全民鬥爭疫情的此時,這群平時不被看好的飯圈女孩兒們自發組織,以偶像之名,為武漢、為祖國做出了功不可沒的支援,也讓大家對她們有了改觀。
  • 《新聞聯播》主持人露出下半身,看完你還能正常看節目嗎?
    《新聞聯播》在小編的眼裡,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一個工作,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小編一樣,小編小的時候特別不喜歡看新聞聯播,就連長大之後也不喜歡看《新聞聯播》,因為覺得看這個太沒意思,一本正經的在演講幾件事情。
  • 新聞聯播前5秒廣告費,新聞聯播黃金時間廣告費
    《新聞聯播》前廣告投放,找中視海瀾傳播,代理中央電視臺廣告資源,幫企業更低成本上央視!《新聞聯播》運用了高度程式化的編排風格。從播出順序來看,依次為時政報導、常規報導、國內簡訊、國際簡訊。四大版塊雖偶有調整,但總體維持著次序的穩定。
  • 翟婉明院士再上新聞聯播
    翟婉明院士再上新聞聯播 2020-11-06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飯圈女孩——明星黑歷史了解最多的人
    這樣一場分手大戲的確精彩,但是能看到這一場大戲還要感謝幕後默默付出的吃瓜群眾。當然你也可以稱呼她們為——飯圈女孩。消息靈通的速度堪比職業狗仔。敏銳的觀察力堪比職業偵探。其中最大的一條的「束縛」便是來自飯圈女孩的24小時的監督,導致他們無法真正的暢所欲言。微博無疑是飯圈女孩活躍最頻繁的網絡社交軟體了,無論說過什麼話都能被飯圈女孩給扒出來。所以為了言論自由,明星們才紛紛跑去玩INS。
  • 《新聞聯播》又上新了!又一位女主播加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新聞聯播》又上新了!繼潘濤之後,9月12日晚,央視《新聞聯播》再迎新主播寶曉峰。寶曉峰,央視主持人,主播央視新聞欄目。曾經主播過:《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等。9月10日晚,央視《新聞聯播》迎來了一位新主播潘濤。談及第一次上《新聞聯播》的感受,她表示「緊張啊,承載著壓力,但播完也覺得如釋重負」。潘濤還說,得知自己上熱搜了,感受到了壓力,想把大家的這種關注變成一種動能,督促自己做得更好。
  • 飯圈女孩出徵武漢!王俊凱在線為粉絲加油
    幾天前,一則飯圈女孩出徵武漢,王俊凱微博回復的消息衝上了熱搜。這位女孩叫夏夏,是一名醫護人員,同樣也是一名飯圈女孩,王俊凱的粉絲。她在大年三十主動報名支援武漢,終於在2月4日正式踏上徵程。也讓很多人看到,飯圈的孩子們都長大了,肩上也可以扛起社會責任了。作為「蒸煮」,王俊凱的反應也格外暖心,在粉絲沒有專門艾特他的情況下,也細心的回覆了她,相關工作室更是表示,可以幫忙提供幫助和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