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任期不到一星期了,卸任前還在進行「最後的瘋狂」,在11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交易幾十家中國公司的股票證券。
這項命令的目標是針對阻止美國投資者的資金支持北京的軍事現代化,最初適用31家公司,後來增加到35家,包括了3家中國大型電信運營商(中移動、聯通及中電信)以及中海油等恆指成分股。
川普的這一波「騷操作」,看似僅僅針對了美國的投資者,但其實也影響了萬裡之外的香港投資者,為什麼?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各位講述一下。
講到對香港投資者的影響,就必須要提到盈富基金,全香港最大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向來是香港很多市民(尤其退休金和強積金戶口)的投資對象。
而這個盈富基金的管理人是道富環球這個美國企業,川普的禁令一出,道富環球突然更改盈富基金投資規則,表示不再對受制裁的恆指成份股進行新投資,並表明與恆指表現誤差有機會擴大,通告引起香港金融市場嘩然。
而這個盈富基金到底是什麼來頭?
1998年,國際巨鱷索羅斯代表的國際遊資做空英鎊大獲全勝、做空泰銖「洗劫」東南亞之後,將目光盯上了香港,他們狂沽港元、港股及期指,試圖瓦解美元與港幣的聯繫匯率機制,從中獲利,港元匯價和股票受到衝擊,香港特區政府當時動用1,180億港元買入了33種恆指成分股,拉動港股指數攀升,穩定聯繫匯率,擊退國際炒家。
國際巨鱷索羅斯(彭博社資料圖片)
香港政府的救市行為保住了恆指,保住了聯繫匯率制度,保住了香港經濟根基。而政府手裡的大把股份要怎麼辦?盈富基金應運而生。
政府為了盡可能減少對市場的影響去沽售手裡的股份,決定由金管局成立外匯基金投資公司(EFIL),於1999年11日成立盈富基金以作為沽售計劃第一步,而且委任美國道富銀行、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為信託人以及基金經理人,每年收取2600萬元的管理費。
當年參與狙擊大鱷的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曾表示,盈富基金成立的原意,是緊貼追蹤恒生指數成份股的整體價格走勢,以發展香港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用一個產品,便可以買賣恒生指數成份股所涵蓋的所有股份。
截至2002年10月15日,有大概1,404億港元的恒生指數成分股通過盈富基金流回市場,基金最初為沽售港府所購股票的作用亦開始逐漸褪色。
川普頒布了禁令,有著美資背景的道富環球所管理的盈富基金若要繼續對受制裁企業進行新投資,就將為企業帶來被制裁風險。在企業或受行政命令牽連,以及基金無法完全跟蹤恆指表現之間,道富明顯選擇了後者。
如此政治問題大於金融問題的情況引來金融市場與投資者嘩然,香港政經界議論紛紛,提出要撤換盈富基金管理人的方法,甚至連方案都想好了,而且盈富的替代品有哪些都為投資者整理好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周二的行政會議前見記者回應到,盈富基金當年是因為特區政府入市後退市而成立的產品,雖然盈富基金今天已屬市場產品,金管局在盈富基金監督委員會的人事任命上仍有少許剩餘影響力。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同日,與盈富基金有淵源的前金管局總裁、行會成員任志剛也「發炮」稱,「倘盈富基金未能緊貼恆指,道富便不適合出任盈富管理人」(簡單一句話,沒辦法幹活就走人!)
前金管局總裁、行會成員任志剛
據港媒報道,港府高層曾考慮撤換道富的可行性。另一行會成員林健鋒12日就公開要求盈富基金監管委員會要啟動撤換道富的工作。但林健鋒公開發炮未幾,道富已經先行「跪低」。
道富環球昨晚極速轉軚,表示從今天(14日)起恢復對屬於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的受制裁實體進行投資。
不過在聲明中強調,根據公司對美國政府相關行政命令及其內部政策的詮釋,就盈富基金的管理上,盈富基金及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被視為非美國人士。
追蹤恆指表現的盈富基金,原本為追求穩健的投資者所青睞,更有多達7家強積金服務商持倉。然而此番投資政策朝令夕改,使其未能跟上前幾日中移動、聯通等股價連日飆升的行情,作出投資部署,連打工仔的強積金權益亦受損。
要知道沒在盈富基金暫停交易的三日內,三隻恆指成份股——聯通、中移動、中海油,累計升幅介乎8%至11%不等,表現明顯跑贏大市。
因為自身錯失了這一波上漲行情,道富環球被投資者吐槽為「沒有履行基金經理人的責任」和「騎劫香港人資產」亦不足為怪。(投資者:我得少掙多少錢啊?!)
香港金管局斥其「造成市場不必要混亂」則另有原因。
據彭博統計數據顯示,在道富環球宣布不再對受美國制裁股票作新投資當天(11日),有多達24.15億元資金淨流出。證券業人士表示,港股近日持續上升,理應吸引資金流入相關基金,惟盈富連日走資,反映部分機構投資者及散戶憂慮「特禁令」 影響盈富回報,繼而沽貨換馬。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道富環球已轉軚恢復投資受制裁股份,投資者的觀望態度可能仍需要時間來消解。有機構投資者就指出,由於道富亞洲的母公司是美資機構,美國方面會否採取穿透式監管方針來給其投資設置卡,目前來看仍是未知數。
從這個角度我們不難發現,今次盈富基金事件還暴露出另外一個問題——香港金融受制美資大行的風險隱患。在中美關係錯綜複雜的大背景下,為避免今後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有獨立投資人劉淇認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通過用中資資管公司替換受到美國法律管轄的基金管理人,從而從根本上規避美國法律法規帶來的風險。
當然,由於全球「去美元化」趨勢漸成,香港若真藉此機會加快自身「去美元化的步伐」,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亦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國際局勢詭譎多變,作為一枚小小投資者,如果您實在覺得其中關係錯綜複雜、剪不斷理還亂,那麼您只要記住以下投資小貼士即可:
1. 政治風險往往難以規避,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做正確的選擇,才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2. 資本市場的發展,無論A股、港股,都是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看準處於那些國家戰略要道,卻估值偏低的龍頭企業。
3.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編輯:左豐、楊楚依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騙徒「與時俱進」又出新招數了
攬炒派:坐監令人生更精彩!懲教署署長:從沒聽哪個囚犯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