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狗蛋
高考結束了, 分數也放出來了,現在,家裡有應屆高考生的家庭應該都在忙碌著填報志願。當然,可能除了已經被清華北大打電話錄取的成績極優秀的考生們。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已經不再為未來四年身處何方而煩惱,而有人則焦頭爛額不知去處。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詢問類似的問題:「2020年高考考砸了,到底要不要復讀?」
仔細看了看,很多同學是由於發揮失常,完全沒有考出自己應有的水平;也有很多同學可能本就底子較弱,高考分數不高確實在意料之中。
這其中,有一個問題深深引起我的注意:「高考時強迫症影響了我的成績,要繼續復讀嗎?」
我想每個想復讀的同學狀況各不相同,只是給出一個定死的「復讀」或者「不復讀」這一個答案都不算負責。
但對於那位因為強迫症影響了高考的同學,我深有感觸,所以就很想告訴他那一年,我高考的故事。
同時也包括,上了大學這幾年後再回頭,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吧。
我也想被你們驕傲地談起
今天爸媽在晚飯後偶然的聊天中,談到他們之前一個同事的兒子走了一所211大學的體育生提前批。
那股羨慕之情,即使都被他們藏在心底,我卻依然能感受到。
其實那一瞬間有一句話我特別想脫口而出:「如果當初你們沒有管我學習那麼嚴的話,我也能甚至可以考得比他更好。」
但我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默默地把所有話都吞咽了下去。
因為我知道,即使說出來了這句話,又能怎麼樣。
世界上本就沒有什麼「如果」,這個道理我應該早就被告知的,不是嗎?
學習像魔鬼,一步步把我拖入深淵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被灌輸「只要學習成績不好就一定沒有好的未來」這樣的思想。
也許你會覺得這沒有什麼毛病,學生本就應該以學習為主,並且說得功利些,成績確實與未來發展好壞掛鈎。
可是你知不知道,我根本不是那種什麼都不在乎的孩子,我更不是那種根本不在乎自己未來是什麼模樣,而放任自己肆意玩耍任性的孩子。
我只是,也有自己思想變動的規律。我的思想、情緒和心智在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不一樣的變化。
可是有些家長,他們容忍不了孩子偏離哪怕一丁點他們早已預設好的軌道。哪怕只是幾微米而已,都足夠讓他們草木皆兵,形如驚弓之鳥。
很遺憾但又不完全算作遺憾的是,我的父母就是這樣。
沒錯,他們雖然能滿足我們一家人衣食富足,但在社會上並不能算作出人頭地。
生活的各方面壓力緊緊地壓迫著他們,我都知道。
所以他們不想,讓他們的孩子,也就是我,未來和他們一樣,每天只是為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奔波勞頓,殫精竭慮。
我都明白。
按理說,這是每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最最普通的希望。
但讓我不能接受的是,不管再怎麼為我著想,能不能都先以,我依然愛我自己,為前提呢?
沒錯,在對我提出任何要求之前,能不能先答應我,至少依然讓我愛我自己,讓我相信我自己。
他們的打擊,看似只是考試考砸後一頓不經意的話語,但實話說來,那就是一把把刀子,把原本我還引以為豪的我自己,徹徹底底完完全全地砍碎。
那瞬間的感覺,是逃離,是天崩,是地裂。
現在的我才明白,那時候真實的我,早已經灰飛煙滅。
那天我真正想要逃離的,是原來我曾經那麼相信的我自己。
卻因為一場再普通不過的考試,而變得」面目可憎「。
從此,學習於我而言,便是酷刑。
每次拿起書本之時,無數的想法就從我小小的腦袋裡鑽進鑽出鑽進鑽出,即使我努力壓抑,也依舊趕不走他們。
每次已經用盡力氣去學習,當放下書本的那一刻,內心升騰起來的一股「惡勢力」會告訴我:你努力得還遠遠不夠,想要擺脫你的垃圾未來,這樣差遠了!
於是每次即使學習累到筋疲力盡,這種想法一出來,原本合起的書本只能再度被拿起,沒有出路。
終於,我被我自己的精神壓垮了。
好像就是被一個在普通不過的周末,一個做不完的地理作業,徹底壓垮了。
我厭惡學習,我厭惡學校,我厭惡高三那些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模擬考,我厭惡那些決定著我未來的一張張試卷分數。
我最厭惡的,是我對自己的評價。
我早就把自己,圈在一個,只憑成績決定自己的,超級大怪圈裡。
而把我圈進去的,就是我自己。
我徹底慌了,我不懂,我一開始不是為了我自己能有一個好的未來嗎?為什麼現在一切變成了這樣?我現在為什麼連僅僅是活著都如此厭惡?
你如果問我,有沒有想過自殺。
那我只能很現實地回答:想過,而且想過很多次。
對於一個唯成績論人生的傢伙而言,腦子徹底失控,失去學習能力,不去上學......僅僅是這些表面的煩惱,就夠我自殺很多次了。
那段時光的回憶,很清晰,又好像很模糊;很想躲避,又好像能夠面對。
到如今再想起來,這好像更像是一場很漫長很真實的夢,真實到它隨時可以把我捲入那時場景的漩渦。
但畢竟,它依然是以不錯的結尾,結束了這場夢。
回憶一趟下來,我的班主任,我的父母,我身邊到最後依然沒有離開我的同學,還有這過程中認識的很多人,由衷的感謝好像已經表達不了我的感情。
結局並沒有最差,是他們幫助我扭轉過了最差的結局。
雖然,跟沒有這些經歷的學生比起來,我的高考分數不高,甚至有點點低。
雖然,我也會有很多的不甘,如果沒有這檔子事,我相信我自己應該可以考得更好,去到更優秀的大學。
但是,不甘、後悔、失落、難過、逃避......它們始終要跟著已經落下帷幕的高考以及填報志願這一流程,永遠地留在了過去。
別讓成績,成為衡量自己價值的唯一標準
我的故事,講完了。
很多電視劇和小說中的情節,只是作為旁觀者去看,就已然觸目驚心提心弔膽魂飛魄散。當它真真正正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你才真切地體會到,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酸爽。
但是,我們又能怎麼辦呢?生活,總是比電視劇和小說更加殘酷。
沒錯,你有不甘,你想要再證明一次自己,你不想就這麼認慫。
但是誰說,坦然地面對這悽涼的一切,就不是勇敢了。
到最後,路畢竟還是要自己走,水畢竟還是要自己趟。
我只是希望,你做出復讀這個選擇,不是為了躲避高考考砸所帶來的一系列後果。
不要讓高考成績困住你,定義你。
即使到了不那麼好的學校,你依然擁有逆風翻盤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你的內心不受高考分數高低這一因素的限制,依然能在任何人面前不卑不亢,昂首挺胸。
打破成績在你心裡留下的深刻的束縛,才能真的明白自己,懂得自己,活成自己。
這是我用了青春最寶貴的幾年,得到的感悟。
高考,無論分數高低,現在都是時候對它,說再見了。
不管好壞,它對你的影響,就留在過去吧。
走過高考,又是一個嶄新的、不被約束的、不卑不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