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北派古典戲法的三世情緣(下)(圖)

2020-12-15 天津日報

  藝比天大。這是曲藝和雜技界藝人們的堅守。北派古典戲法名家王殿英一輩子對於表演古典戲法有著說不出的執著與熱愛。他即使面對突如其來的喪子之痛,還能強忍悲慟笑著登場。為了鍾愛一生的戲法藝術,王殿英說到了,也做到了。

  在王殿英的晚年,他的長子、相聲演員王天明突然去世。老人沉浸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巨大悲痛中。此前,他曾經與天津電視臺的《魚龍百戲》節目有約,說好要去名流茶館錄製一臺曲藝魔術節目。然而,不巧的是演出當天兒子突然去世。徒弟肖桂森試著問師父,家裡出了特殊狀況,是否取消晚上的演出。對此,王殿英說:「早應了人家了,別給電視臺耽誤事。都到這時候了,人家到哪兒找人救場去?」當晚,茶館內觀眾爆滿。節目錄製中,王殿英的表演認真完整,口彩兒該響的包袱都響了,滿臉笑容綻放,絲毫沒影響節目質量。

  錄完節目後,王殿英收斂笑容,默默地低頭走到院子裡。有人看出老人的不對勁兒。當得知老人的兒子當天去世的消息,十分震驚,無不被這位老藝術家高尚的人品和崇高的藝德深深感動。

  「站在臺上,就要對觀眾負責。」這是王殿英對晚輩常說的一句話。

  王迎是王殿英的嫡孫、肖桂森的大弟子、北派古典戲法傳承人,在和平文化宮從事曲藝工作。爺爺的做藝和做人,耳濡目染地影響著王迎的成長。

  王迎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那年,王迎在北京上學,接了一個小範圍演出的邀請,去表演戲法。沒想到演出當日學校臨時有活動安排,學生都不能請假。王迎只好找爺爺求救,王殿英推薦徒弟肖桂森救場。肖桂森是王迎的師父。當他接到王迎的電話,爽快地答應了。王迎趕緊跟他說:「錢不多,就二百塊錢,不行……您就別使正活了,使倆小活兒就得了,反正也不是正式演出。」一旁的王殿英一聽就火了,馬上把電話搶了過去,說:「桂森,別聽他的,你要規規矩矩,該怎麼使活就給人家怎麼使活。觀眾不知道主家給了你多少錢,你要是不好好演,觀眾真以為你就值二百塊了。」王殿英放下電話,很嚴肅地批評了孫子:「給多少勞務費是你和主辦方的事,與觀眾沒關係。只要你站在臺上,就要對觀眾負責,這就是藝德。小子,你給我記住了!往後甭管幹什麼,都要以德為先!」

  北派古典戲法代代相傳,從王殿英到肖桂森再到王迎。後輩從前輩那裡學會了做人和從藝之道。三代傳承人努力與時俱進,淨化戲法表演的「口彩」語言,讓古彩戲法這一中國傳統的雜技藝術從最初的撂地升華為一門高雅的幻術,登上了大雅之堂。

  2008年、2009年、2011年,以王殿英為代表的北派古典戲法因其厚重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審美價值,先後入選和平區非遺保護名錄、天津市非遺保護名錄和國家非遺保護名錄。北派古典戲法老少三代的表演手法以「脆、快、帥」著稱,手彩嫻熟,口彩相連,讓觀眾在觀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藝術享受。

相關焦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北派古典戲法的三世情緣(上)
    天津是出了名的「戲法窩子」。早在上世紀初期,作為中國傳統幻術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的北派古典戲法就開始盛行。在天津南市一帶的茶館、戲院、撂地的布圍子裡,這種古樸有趣的戲法表演很常見。  和平區非遺展覽館的前廳有三座塑像,最右邊一位就是北派古典戲法大師王殿英。
  • 北派古典戲法的三世情緣(中)(圖)
    歷史悠久的古典戲法分為南派和北派。南派古典戲法表演者注重著裝、表演、配樂等,吸收了許多西方魔術表現形式。北派古典戲法傳統味濃,演出服多為長衫大褂,重「口彩」的串場解說,講究說練並舉。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七六·朝陽(圖)
    第一臺節目下鄉演出兩個月,演出地有南洋鄉北洋村、北閘口鄉北閘口村、小站鄉傳字營村、葛沽鄉殷莊村、上古林鄉馬棚口村、太平村鄉太平村、竇莊子鄉竇莊子村等 。   五   舞臺的燈光布景是演出的一大項工作,一般專業演出團體都有一個舞美隊的。宣傳隊三十幾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是午美專職──他就是杭天林杭師傅。他也是下放幹部,從事過無線電行業。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魔法冰雪(天津)體育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巖
    版權說明: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所屬10報2刊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所有關於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及其子報子刊內容產品的數位化應用,包括但不限於稿件籤約、網絡發布、轉稿等業務,均需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商談,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有互換稿件協議的網站,在轉載數字報紙稿件時註明「來源-天津日報報業集團-XX報」和作者姓名,未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有協議的網站,謝絕轉稿,違者必究。 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法律事務部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帶觀眾重溫俄羅斯經典樂章(圖)
    本報訊(記者 翟志鵬 攝影 姚文生)昨晚,在著名指揮家湯沐海的率領下,天津交響樂團在天津音樂廳上演了「東方俄羅斯」交響音樂會,帶領觀眾重溫了俄羅斯音樂的經典樂章。  在世界古典音樂的版圖中,俄羅斯因誕生了眾多的音樂大師和偉大作品而佔據重要地位。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話劇舞臺上變戲法 你期待嗎?
    日前,由天津人藝創排的話劇《中國大戲法》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這部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的作品將於明年元宵節前後首演,話劇魅力與古彩戲法將碰撞、融合,產生全新的藝術火花。  在天津大劇院小劇場舉行的「古代戲法展演」中,國家級非遺古彩戲法傳承人肖桂森將古彩戲法——這一非遺藝術在現場展示。戲法被世界魔術界稱為「東方魔術」,它已經誕生四千多年,現今所有藝術門類被冠以「古典」二字的,只有戲法一門。
  • 《群英會》楊凱——堅守傳統文化 傳承古典戲法
    8月12日天津衛視《群英會》印象.家系列邀請到戲法藝人楊凱做客節目,他雖然遺憾沒能學到師父王寶和的軟功縮骨,但傳承了師父王寶和、邱景泉的古彩戲法藝術的精髓,不論是特製的戲法道具還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他都能遊刃有餘地變換,讓觀眾目瞪口呆。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精準扶貧特別貢獻企業(圖)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  有限公司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於2015年4月,創辦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目前,拼多多平臺已匯聚6.832億年度活躍買家和510萬活躍商戶,平臺年交易額達人民幣12687億元,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並以獨創的社交拼團為核心模式,主打百億補貼、農貨上行、產地好貨等,致力於服務中國最廣大的普通消費者。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風行一時月份牌(圖)
    近代中國「五口通商」以來,洋商洋貨跨海而至,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上海鴻福來票行(彩票專銷店)推出了《滬景開彩圖》,這是目前所知第一幅正式標明「月份牌」字樣的廣告畫海報。  傳統農曆(陰曆)紀年法在民間根深蒂固,最初的月份牌上多採用農曆與西曆(公曆)並行的方式。孫中山先生倡導「步武泰西,參行新法」,力主採用西曆。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諾德廣場12.18盛大開業(圖)
    天津諾德廣場開業首日70餘家商戶同步亮相,客流5萬+,營業額300萬+,為天津城市北部商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開啟天津河北區中山路商圈的精彩消費生活。   2020年12月18日,備受矚目的天津諾德廣場正式開業納客。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抖擻精神 加油幹!(圖)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起步之年。新年伊始,奮戰在一線的勞動者們熱情似火,以「跳起來、夠得著」的勁頭努力拼搏……  電力|「天氣越冷,測溫效果越明顯」  6日,我市迎來新一輪降溫天氣,為保障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正常用電,國網天津城西供電公司對供電設備開展惡劣天氣特殊巡視,全面做好防寒保電工作。當日下午,城西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梁少棟和他的同事們來到西青區石家大院景區檢查用電。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再戰全運會 於萌萌復出(圖)
    今年在陝西舉行的第十四屆全運會將是天津武術隊老將於萌萌參加的第五屆全運會,她的目標是衝擊全運會武術套路女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項目的三連冠。從2019年1月正式恢復訓練,這名33歲的老將克服諸多困難,如今的競技狀態已基本達到之前兩屆全運會的備戰狀態。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讓農戶不再擔心「天有不測風雲」
    可以不  日前,寧河區種糧大戶安振北告訴記者:「我們的小站稻已經賣了一多半,但高產稻和優質稻平均每畝都少收100來斤。」要擱往年,他早就著急上火了,可今年他一點兒也不擔憂,因為他投保了「稻穀氣象品質保險」,如果天公不作美造成收成下降,保險公司會賠。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圖)
    12月1日《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面實施,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天津市民的生活。為了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升和平區廣大市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度,由和平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平區城市管理委員會主辦,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天津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協辦的「踐行《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共建美麗品質和平」宣傳活動,分別於11月27日、11月30日在和平區濱江道和民園廣場舉辦。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男排三連勝
    本報訊(記者 梁斌)昨天,在2019—2020賽季中國男排超級聯賽第二階段G組的比賽中,天津男排以3:1戰勝遼寧男排取得三連勝,提前一輪以G組頭名晉級九、十名的決賽,四局比分為25:20、25:22、18:25和25:18。今天,天津男排對陣湖北男排。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納什空間長期拖欠房租
    ▼ 讀者來信   天津日報:  我是天津環球金融中心津塔公寓西塔的業主,2018年我將此處公寓出租給納什空間創業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到了2019年下半年,對方拖欠我四個月的房租不給,經過多次交涉,降了租金,對方才將拖欠的房租打給我。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協同發展 畫好三地同心圓
    始終牢記天津之「特」、天津之「衛」的職責擔當,天津堅決守好北京「東大門」,築牢「首都護城河」。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天津引入京冀地區項目545個、資金627.87億元,佔全市實際利用內資的44.2%,京冀投資佔全市實際利用內資比重持續上升。  隨著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三地同心圓環環相扣、緊密無間。這裡,記錄下一位年輕人的故事。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煙火(25)
    「天津教案」  同治九年,天津發生了一件事。當時洋人在天津傳教,到處圈地盤兒,蓋教堂,天津人早已看著不順眼,說這洋人的教堂樓尖兒太尖,看著扎心。這年開春,天津突然鬧起瘟疫,街上又連著丟孩子,一下鬧得人心惶惶。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選擇即評價(圖)
    我本人對古典文學包括唐詩研習甚淺,完全無力評價選本之優在何處,有何特異之處。但淺學中仍然有些感想,願與諸位分享。  「文選」是一件大事,凡選本,不可能沒有選編者的主觀色彩。可以說,「選擇即評價」。我前兩年曾讀過清人沈德潛選注的《唐詩別裁集》,閱讀中發現,唐詩裡最多的意象是酒,其次是月亮。酒簡直可以說變成了詩下筆的噱頭,開篇的引子,表達情緒的「器物」。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移師京劇舞臺
    1964年,天津市京劇團(即今天津京劇院)排練演出了現代京劇《六號門》,這是天津第一次創作排演大型現代京劇劇目,劇情是20世紀40年代天津碼頭工人反抗惡霸把頭壓迫的故事。  話劇是舶來藝術,所以和西方劇團一樣擁有行當齊全的舞臺美術人員。中國傳統戲曲的「舞臺美術」很美卻沒有舞美人員,因戲曲演出大都承襲了「祖師爺」的規矩不走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