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廢鉛蓄電池、廢線路板等,這些都含有有害物質,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危險廢物,若處置不當,則會對環境造成不小的汙染。如何做好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工作?今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這一情況進行了介紹。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省著力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利用處置能力、環境風險防範能力,全省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分別達到70.32萬噸/年、11.61萬噸/年,相較2017年(規劃基準年),增幅分別為651%和131%。
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實現醫療廢物「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據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全省依法開展了危險廢物行政許可審批。今年以來,為25家企業核發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辦理危險廢物跨省轉移741批次,約60萬噸。並完成了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試點,為31家企業核發廢鉛蓄電池收集經營許可證,設置收集網點222個,核准收集經營規模70.2萬噸/年,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和社會源廢鉛蓄電池收集轉運難等問題。
同時,還開展了省際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合作。與重慶等周邊6省市籤訂了危險廢物聯防聯控監管合作協議,建立了「五大」協作機制。在全國率先與重慶等4省市建立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合作機制,打通了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的「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已通過「白名單」快捷辦理跨省轉移廢鉛蓄電池4.7萬噸,是2019年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總量的2倍。
提升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將危廢規劃項目建設納入環保督察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是危險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的原則。在提升利用處理能力方面,我省進一步優化了危廢和醫廢處置設施布局,加快推進了規劃項目建設。
具體而言,我省規劃了19個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5個協同處置項目,43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項目,規劃調整了13個危廢集中處置項目,新增了10個醫廢處置項目。在統籌規劃設施布局的同時,將危廢規劃項目建設納入了生態環境環保督察,實施「月調度,季通報」,強力推動規劃項目建設。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5個,協同處置項目3個,醫療廢物處置項目25個。
統計顯示,全省的危廢處置能力顯著提升。全省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分別達到70.32萬噸/年、11.61萬噸/年。相較2017年(規劃基準年),新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60.96萬噸/年,增幅651%;新增醫療廢物處置能力6.59萬噸/年,增幅131%。四是利用能力全面提升。全省現有危險廢物綜合利用企業44家,綜合利用能力223.57萬噸/年,較2017年新增139.46萬噸/年,增幅約166%。
提升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範能力持續推進危險廢物專項整治據介紹,提升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範能力方面,我省完成了《四川省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修訂)》立法調研,並納入明年省政府立法計劃;並牽頭制定了《關於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指導意見》。在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危險廢物專項整治,目前,全省共排查企業960家,排查問題1073個,正在有序整治;省級完成了12個市(州)、60家企業抽查,發現的200餘個問題已按程序移交屬地督促整改落實。
同時,我省開展了危險廢物環境應急演練。依託「天府行動-2020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模擬危險廢物洩漏事故,開展聯合應急處置,著重錘鍊省、市、縣三級部門生態環境應急隊伍,切實提升危險廢物環境應急處置能力。此外,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今年6月-10月,聯合公安廳等5個廳局開展了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聯合省人民檢察院、公安廳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省共查獲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案件21起,涉及205噸廢鉛蓄電池;查處各類危險廢物環境違法案件141起,處罰金額229萬餘元,移交公安機關4起,抓捕犯罪嫌疑人7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繆夢羽 編輯 王鵑 校對 宋和霄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