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這個三國人物在民間具有極強的影響力,不僅義氣千秋代表忠義,後來還發展成為武財神,被古往今來的人們供養崇拜。
說起在電視劇中塑造的關羽,有兩個形象在觀眾心目中印象最深:一個是19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中陸樹銘扮演的,一個是2010年高希希執導《三國》中于榮光扮演的。
一個演員塑造人物成功與否,經典與否,首要因素當然是演員自身的表演,另外也在很大程度上與這部劇是否足夠引人關注有關。央視版《三國演義》距今已經超過25年,但不管從人物到劇情以及音樂,都讓很多觀眾念念不忘。而新版《三國》距今只有十年,卻已經少有人提。
論知名度,于榮光超過陸樹銘,但如果說從塑造關羽形象的經典程度來看,于榮光版關羽遠沒有陸樹銘版深入人心。
陸樹銘于榮光曾有過合作
陸樹銘和于榮光屬於同時代的演員,于榮光只比陸樹銘小兩歲,說起來兩人還在影視劇中有過合作。
1988年,程小東執導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由張藝謀和鞏俐主演。陝西省話劇團工作的陸樹銘,在片中扮演秦王,而學習京劇武生出身的于榮光,在片中扮演動作戲居多的白雲飛。
那時候的于榮光,已經出演過成名作《木棉袈裟》。他因為常年學習京劇武生,身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功夫,起碼演起動作戲來有模有樣,加上那時候年輕力壯狀態好,出演過包括很多港片在內的一系列電影,而且多演反派人物。
陸樹銘1980年進陝西省話劇團工作之後,大部分時間都默默無聞演話劇,參演過幾部影視劇,但都影響不大。直到1994年,他迎來了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角色,關羽。
陸樹銘是很多觀眾眼中「活關公」
陸樹銘身高一米八六,從身材上與傳說中的關羽比較接近,穿戴上關羽典型的綠色長衣,加上長鬍子,身跨青龍偃月刀,丹鳳眼那麼一眯,最早在《三國演義》中一亮相,就贏得了眾多觀眾的認可。
1994年版《三國演義》投資巨大,最終呈現出來是文戲表現好,武戲表現差。關羽當然有不少打鬥場面比如溫酒斬華雄,但也有不少文戲,比如刮骨療毒,比如夜讀春秋,陸樹銘塑造的關羽形象大義凜然,臨危不亂,因此他後來被稱為「活關公」。
陸樹銘在出演關羽過程中還拍戲受過傷,在劇組醫療人員醫治的過程中,他學習關雲長刮骨療毒的狀態,咬牙忍住儘量不喊疼痛。
當然,陸樹銘扮演的關羽之所以被觀眾普遍認可,也與先入為主有關。不僅是他,唐國強在劇中扮演的諸葛亮,鮑國安扮演的曹操,也都是多年來很多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形象,幾乎無可替代。
《三國演義》之後,陸樹銘還在《大話西遊》中「委屈」扮演過不露人臉的牛魔王,在歷史劇《漢武大帝》中扮演「飛將軍」李廣,還出演過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作品,但人們說起他,還是只認可關羽形象。對於陸樹銘來說,他可能一輩子就是為扮演關羽而來。
于榮光50多歲出演關羽難免遺憾
再說于榮光。
于榮光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九十年代,他參加了50部左右港片的拍攝,因出演各種反派,與李連杰、周星馳、林青霞都有過合作。2000年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于榮光的身體狀態和事業發展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到2010年參演《三國》的時候,于榮光已經年過50歲,這樣的年齡再扮演關羽,一些動作戲肯定會失色,扮相上也沒有當年只有30歲出頭的陸樹銘瀟灑飄逸。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高希希版新《三國》,儘管在還原人物真實度上做了很多努力,推出之後也抱有相當的野心,但在電視上亮相之後,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很多觀眾感覺儘管畫面高清了不少,人物形象也比較立體,但臺詞過於雷人,有些人物的表現也出人意料,因此並沒有像當年的《三國演義》獲得普遍的好感,劇中的人物包括關羽,也就沒能像當年那樣受到普遍的認可。
陸樹銘版關羽深入人心
從個人發展來看,于榮光的星途比陸樹銘平坦很多,不僅成名很早,而且其間也發展順遂,直到這兩年還能繼續在一些知名度高的作品中出演角色,比如在《慶餘年》中扮演肖恩,在《鬥破蒼穹》中扮演蕭戰。
相對來說,陸樹銘幾十年來除了扮演關羽,再也沒能塑造出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如今年齡也已經超過65歲,鬚髮皆白,今後也沒有太多可能塑造更引人注目的角色。
不過對於陸樹銘來說,一輩子能參演《三國演義》這樣一部影響巨大的作品,塑造出關羽這個受人尊重和認可的形象,也算是非常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