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賢的票房神話恐怕要破滅了。
年底期待《緊急救援》公映四天,票房僅有2.6億。這個票房明顯不如預期。影片成本高達9000萬美元,是《紅海行動》的兩倍。
通常來講,票房是成本的三倍,才能收支平衡。按照當下《緊急救援》的票房表現,它淪為賠錢貨幾乎成為定局。
畢竟再過兩天,又一輪新片如《拆彈專家2》和《晴雅集》勢必會壓縮《緊急救援》的排片空間。
另一方面,《緊急救援》在豆瓣上的口碑只有6.3分。口碑是影片能否逆風翻盤的最大影響因素。很顯然,6.3分的《緊急救援》很難複製《紅海行動》的成功。
林超賢很努力,用四場救援戲證明自己是他是玩轉大場面的超級玩家。如果喜歡看大場面,《緊急救援》還是值得一看。
四大救援戲,鑽井大爆炸開場,峽谷激流過渡,墜海客機高潮,失火油輪收尾。林超賢把真實案件拍成了中國的超級英雄故事。
對我來說,《緊急救援》的最大價值就是四場救援戲。林超賢要超越過去的自己,也要玩出華語電影的前所未有。
《緊急救援》的第一場救援戲是鑽井大爆炸。這場戲前後持續9分鐘,燒掉4800萬港幣。
能實拍就不用特效,對創作團隊提出極大挑戰。
在拍攝第二場救援戲峽谷激流時,影片主創必須要解決油罐車在遭遇山體滑坡時,車頭司機滾落在河水中的場景。
這裡的技術難度有兩點。其一,要利用特效讓河流動起來。其二,車輛翻滾在河中需要有顛簸沉浮的效果。
攝影指導鮑德熹認為,這個製作難度不可小覷。
「那個景要有很大的水流去衝擊,也要有一定傾斜的角度,我可以大膽猜測這是中國電影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
再比如影片的第三次救援墜海客機,影片最燃的一次救援,拍攝難度難度高,道具頗費周折。劇組耗資1500萬港幣從拉斯維加斯購買真飛機。拍攝的攝影棚位於墨西哥,當年《鐵達尼號》的拍攝地。
第三場救援戲太棒,導致第四場救援戲拖沓。
能讓人感覺拖沓,也能看出《緊急救援》的文戲處理確實一般。
隊友的意外身亡是高謙職業生涯難以承受的重大打擊,如果第三次救援戲就結尾,影片的情感落點就是友(ji)情(qing),影片鋪陳的父子線和愛情線都浪費了。
第四次救援才能讓父子線和愛情線發揮最大能量,從而提升影片故事的完整度。
但是,《緊急救援》的問題是,林超賢不斷鋪陳的情感線並沒有讓觀眾感覺到第四次救援的必要性。
這是編劇的失敗。
第四場救援戲,父子情和愛情成為彭于晏戰勝困難的關鍵。但是,愛情線和父子線的存在讓人感覺虛假。
先說愛情線。
辛芷蕾扮演的方宇凌是救援隊機長,彭于晏飾演的高謙是救援隊隊長。方宇凌代表的是工具理性,執行任務前會對評判任務的可行性。而高謙有一股少年氣,是感性動物,救援行動習慣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兩個不同價值觀的人通過各種救援活動逐漸打成了和解。
但是,《緊急救援》用兩人工作作風的和諧來推動愛情的發展,這樣未免單薄。
方宇凌的工具理性註定她不太可能下半身思考,見到濃眉大眼一身肌肉的高謙就把持不住。
這就註定方宇凌對彭于晏的感情需要三觀的碰撞,影片只讓兩人完成工作方面的價值觀的和諧,卻沒能處理好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問題。兩個人的愛情就不可信。
當然有人說,高謙有個可愛的兒子,一直在當兩人的媒婆。
姑且不討論兒子的工具人色彩,幼年喪母,竟然見到漂亮阿姨就開始給認媽。
即便萌娃想要有個後媽,但他的存在缺失會降低高謙在婚配市場上的魅力值。
同樣是彭于晏配置的型男,一個是單身爸爸,一個是未婚男青年,二選一的話,沒有人會選擇單身爸爸吧。
《緊急救援》用萌娃推動方宇凌和高謙的感情戲算得上敗筆。
再說父子線。
萌娃和高謙的父子情美好地像明信片。萌娃既能解決父親感情問題,也能支持父親工作,時時刻刻以小天使的形象配合父親的生活。
但是,這樣做有個嚴重的後果,他有孩子的年齡,卻不像個孩子。
可以說,愛情線和父子線的虛假,讓人沒有耐心去欣賞第四場救援戲。
同樣是感情線,彭于晏和隊友略帶基情的友情線就動人太多。當隊友選擇捨身取義後,觀眾的感情達到高潮,因此感覺影片也可以結束了。
《林超賢》把彭于晏拍成了中國隊長,也沒有忘記他美好肉體的吸引力。
影片中,為了滿足觀眾對彭于晏肉體的幻想,他不放過任何讓彭于晏露肉的機會。
彭于晏和兒子在一起,露肉。和隊友在一起,露肉。
我一朋友看完後吐槽,這編劇是女的吧。
我查了下信息,才發現仨編劇都是女的。
真佩服她們利用工作之便滿足自己需求的創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