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牆結構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藝標準

2020-12-23 天涯明月心歸何處

剪力牆結構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藝標準

1 範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於剪力牆結構,多層、高層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澆築工藝。

2 2 施工準備

2.1 材料要求及主要機具:

2.1.1 水泥:用325~425號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當使用礦渣矽酸鹽水泥時,應視具體情況採取早強措施,確保牆體拆模及扣板強度。

2.1.2 砂:粗砂或中砂,當混凝土為C30以下時,含泥量不大於5%。混凝土等於及高於C30時,含泥量不大於3%。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徑0.5~3.2cm,當混凝土為C30以下時,含泥量不大於2%,混凝土等於及高於C30時,含泥量不大於1%。

2.1.4 水:不含雜質的潔淨水。

2.1.5 外加劑:應符合相應標準的技術要求,其摻量應根據施工要求,通過試驗室確定。

2.1.6 主要機具:混凝土攪拌機、吊鬥、手推車、磅秤、插入式振搗棒(高頻)、鐵鍬、鐵盤、木抹子、小平鍬、水勺、水桶、膠皮水管等。

2.2 作業條件:

2.2.1 辦完鋼筋隱檢手續,注意檢查支鐵、墊塊,以保證保護層厚度。核實牆內預埋件、預留孔洞、水電預埋管線、盒(槽)的位置、數量及固定情況。

2.2.2 檢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處拼接是否嚴密,邊角柱加固是否可靠,各種連接件是否牢固。

2.2.3 檢查並清理模板內殘留雜物,用水衝淨。外磚內模的磚牆及木模,常溫時應澆水溼潤。

2.2.4 混凝土攪拌機、振搗器、磅秤等,經檢查、維修。計量器具已定期校核。

2.2.5 檢查電源、線路,並做好夜間施工照明的準備。

2.2.6 由試驗室進行試配,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劑用量,注意節約水泥,方便施工,滿足混凝土早期強度要求,拆模後牆面平整,達到不抹灰的要求。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作業準備→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築、振搗

→拆模、養護

3.2 混凝土攪拌:採用自落式攪拌機,加料順序宜為,先加1/2用水量,然後加石子、水泥、砂攪拌1min,再加剩餘1/2用水量繼續攪拌,攪拌時間不少於1.5min,摻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各種材料計量準確,計量精度:水泥、水、外加劑為±2%,骨料為±3%。雨期應經常測定砂、石含水率,以保證水灰比準確。

3.3 混凝土運輸:混凝土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築地點,延續時間儘量縮短,根據氣溫宜控制在0.5~1h之內。當採用商品混凝土時,應充分攪拌後再卸車,不允許任意加水,混凝土發生離析時,澆筑前應二次攪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應使用。

3.4 混凝土澆築、振搗:

3.4.1 牆體澆築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處先澆築5cm厚與牆體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或減石子混凝土。用鐵鍬均勻入模,不應用吊鬥直接灌入模內。第一層澆築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以後每次澆築高度不應超過1m;分層澆築、振搗。混凝土下料點應分散布置。牆體連續進行澆築,間隔時間不超過2h。牆體混凝土的施工縫宜設在門洞過梁跨中1/3區段。當採用平模時或留在內縱模牆的交界處,牆應留垂直縫。接槎處應振搗密實。澆築時隨時清理落地灰。

3.4.2 洞口澆築時,使洞口兩側澆築高度對稱均勻,振搗棒距洞邊30cm以上,宜從兩側同時振搗,防止洞口變形。大洞口下部模板應開口,並補充混凝土及振搗。

3.4.3 外磚內模、外板內模大角及山牆構造柱應分層澆築,每層不超過50cm,內外牆交界處加強振搗,保證密實。外磚內模應採取措施,防止外牆鼓脹。

3.4.4 振搗: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應小於50cm,門洞口兩側構造柱要振搗密實,不得漏振。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達到要求,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預埋管、外牆板空腔防水構造等,發現有變形、移位,各有關工種相互配合進行處理。

3.4.5 牆上口找平:混凝土澆築振搗完畢,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預定標高線,將表面找平。預製樓板安裝宜採用硬架支模,上口找平時,使混凝土牆上表面低於預製樓板下皮標高3~5cm。

3.4.6 拆模養護:常溫時混凝土強度大於1MPa,冬期時摻防凍劑,使混凝土強度達到4MPa時拆模,保證拆模時。牆體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縫,及時修整牆面、邊角。常溫及時噴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於7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溼潤。

3.5 冬期施工:

3.5.1 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於+5℃,即進入冬期施工。

3.5.2 原材料的加熱、攪拌、運輸、澆築和養護等,應根據冬施方案施工。摻防凍劑混凝土出機溫度不得低於+10℃,入模溫度不得低於+5℃。

3.5.3 冬期注意檢查外加劑摻量,測量水及骨料的加熱溫度,以及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入模溫度,骨料必須清潔,不含有冰雪等凍結物,混凝土攪拌時間比常溫延長50%。

3.5.4 混凝土養護做好測溫記錄,初期養護溫度不得低於防凍劑的規定溫度,當溫度降低到防凍劑的規定溫度以下時,強度不應小於4MPa。

3.5.5 拆除模板及保溫層,應在混凝土冷卻至+5℃以後,拆模後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大於15℃時,表面應覆蓋養護,使其緩慢冷卻。

4 質量標準

4.1 保證項目:

4.1.1 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範的有關規定,使用前檢查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

4.1.2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範的規定。

4.1.3 混凝土試塊必須按規定取樣、製作、養護和試驗,其強度評定應符合「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的要求。

4.2 基本項目:

混凝土振搗密實,牆面及接槎處應平整,不得有孔洞、露筋、縫隙夾渣等缺陷。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32。

表4-31

註:H為牆全高。

5 成品保護

5.1 不得任意拆改大模板的連接件及螺栓,以保證大模板的外形尺寸準確。

5.2 混凝土澆築、振搗至最後完工時,要保持甩出鋼筋的位置正確。

5.3 應保護預留洞口、預埋件及水電預埋管、盒等。

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牆體爛根:預製樓板安裝後,支模前在每邊模板下口抹找平層,找平層嵌入模板不超過1cm,保證模板下口嚴密。牆體混凝土澆筑前,先均勻澆築5cm厚砂漿或減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嚴格控制,防止混凝土離析,底部振搗應認真操作。

6.2 洞口移位變形:澆築時防止混凝土衝擊洞口模板,洞口兩側混凝土應對稱、均勻進行澆築、振搗。模板穿牆螺栓應緊固可靠。

6.3 外磚牆歪閃:外磚內模牆體施工時,磚牆預留洞,用方木,花藍螺栓將磚牆從外面與大模板拉牢,振搗時振搗棒不碰磚牆。洞口模應有足夠剛度。

6.4 牆面氣泡過多:採用高頻振搗棒,每層混凝土均要振搗至氣泡排除為止。

6.5 混凝土與模板粘連:注意清理模板,拆模不能過早,隔離劑塗刷均勻。

7 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劑等)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

7.2 混凝土試塊試驗報告及強度評定。

7.3 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

7.4 隱檢、預檢記錄。

7.5 混凝土施工記錄;冬期施工記錄。

7.6 設計變更、洽商記錄。

7.7 其它技術文件。

相關焦點

  • 框架(剪)結構牆壓筋提前預留施工技術
    一、引言在框架結構或框架剪力牆結構施工時,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先施工主體,然後再做二次結構,即:砌體工程。根據抗震規範設計要求,為提高建築主體結構與二次結構工程的整體性和相互協作性,必須在框架柱或框架剪力牆體與砌體工程相連的部位埋設墻壓筋,墻壓筋直徑為6mm,通常做法是沿柱、牆全高每隔500mm左右設置一道。
  • 框架-剪力牆結構的那些事兒
    同時,由於《高規》和《抗規》對於結構形式認定的差異,也造成了設計時參數、限值和構造方面的爭議。筆者通過最近做的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項目,梳理了規範中對於框架-剪力牆結構的基本內容,對比了在不同規範間條文的差異下的設計取值,並總結了一下個人在做框架-剪力牆結構的一個設計思路。希望對大家能有些許幫助。
  • 鋼背楞廠家提示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結構體系的區別」
    框架結構體系:由梁、柱組成的結構成為框架,是高層抗側力體系最基本的 組成部分。該體系具有平面布置靈活、房屋自重輕、施工方便、節省材料等優點。 框架結構的抗側剛度主要取決於梁、柱的截面尺寸。通常梁柱截面慣性矩小,側 向變形較大,這時框架的主要缺點,也因此限制了框架結構的使用高度。
  • 買房子究竟是選擇框架結構還是剪力牆結構的房子?
    剪力牆只不過是把四四方方的柱子拉長了,這樣能有效地增加建築內的實用面積。所以相對於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更適合小面積的、多戶型、低層高的民用住宅使用。無論是純框架結構,還是角柱配剪力牆結構,大部是出於使用途徑不同考慮的。框架結構柱子大都用在商辦樓較多,配合小部分剪力牆。一是符合抗震要求;二是方便業主辦公要求,變更隔斷更方便,適合不同經營需要,多次調整變換隔斷,對結構不產生大的影響。
  • 這份高層剪力牆結構自審清單請務必收藏好!
    建研院劉孝國高工的一篇演講說的列清單思路非常好,這裡我便拾人牙慧,對我們工程中常見的高層剪力牆結構住宅列一個上部結構整體設計質量把控的清單。下面我們來捋一遍基本設計流程。01首先,對一棟普通高層剪力牆結構來說,當我們拿到建築平面圖時,結構設計師便與建築師開始密切合作優化建築設計和結構布置,根據建築平面,立面判斷是否超限(超限條文主要可以參考《建質[2015]67號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是否需要設縫(住宅一般來說,儘可能少設縫,略超長,可以採用相關構造措施處理)等。拍定牆梁定位,開始繪製結構模板圖。
  • 16G101基礎、柱、梁、板、樓梯、剪力牆鋼筋綁紮要點大匯總
    1)施工工藝流程:修整預留鋼筋→綁紮垂直梯子鐵→綁紮垂直鋼筋→綁紮定位橫筋(梯子鐵)→按照梯子鐵的分檔綁紮橫筋→掛綁拉鉤→掛綁墊塊2)本工程剪力牆均為雙排雙向鋼筋,雙排鋼筋間用拉筋呈梅花形拉接(拉筋間距詳見結構設計總說明)。
  • 剪力牆標註PL什麼意思 剪力牆的定義
    整個房子中分為承重牆剪力牆等一些牆面,我們在對房屋進行拆改的過程中,承重牆是不能動的,一旦動了這個房子就毀了,所以對於這些牆面的名稱,我們要有所了解,首先要看一下剪力牆標註pl是什麼意思,要清楚所標註的定義,同時,也要清楚剪力牆的定義是什麼,有的人對於這個還不了解。
  • 框架結構定型組合鋼模板
    框架結構定型組合鋼模板本技術交底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現澆框架剪力牆結構定型組合鋼模板安裝與拆除。1.材料設備要求(1)定型組合鋼模板:長度為600、750、900、1200、1500mm,寬度為100、150、200、250、300mm。(2)定型鋼角模:陰陽角模、連接角模。
  • 水電安裝施工中如何控制混凝土板、牆預埋線管盒的施工質量
    埋入牆體或混凝土內的導管,與牆體或混凝土表面的淨距不應小於15mm。2 具體做法是: a穿梁底板線管採用帶耳直接頭或直接頭釘鐵釘固定,在需要引下的梁內位置釘好帶耳直接頭 ,把管頭插入直接頭中,並連接牢固緊密。等到土建拆模後按照固定的釘子並將管路引下。
  • 裝配式建築7種常見結構體系,未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一、鋼筋混凝土板式結構體系 灌漿套筒連接適用大直徑鋼筋,適宜鋼筋集中連接,可用直接或間接連接形式。 優點:適用大直徑鋼筋,應用面廣,技術成熟;適宜鋼筋的集中連接,可用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等形式;便於現場操作,可採用群灌技術注漿,施工效率較高。
  • 中空塑料模板的特點、產品優勢和施工使用說明
    在使用過程中無需塗刷脫模劑,容易清潔和保養,因此減少了模板清潔和保養費用。表面平滑、光潔,與混凝土剝離性好,易脫模,可大大加快施工進度,有助於實現清水混凝土。3.塑料中空建築模板拆裝時間短中空建築模板的熱膨脹係數與混凝土相差甚遠,澆築完畢後,隨溫度變化與混凝土凝固,該模板與所澆築的混凝土自動脫離,無需敲打即可輕鬆取下,作業時間也將大大節省。
  • 屋面主體結構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流程技術準備→模板安裝→鋼筋安裝→澆屋面砼→養護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保證坡屋面砼施工質量,加快屋面施工進度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結合本工程坡屋面的特點、規模,選擇適宜的模板及支撐體系,是坡屋面模板工程施工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
  • 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要點匯總
    目前SRC結構構件在各種結構體系中的應用一般有以下方式:(1) SRC純框架或支撐框架結構;(2) SRC框架 (框筒) ———SRC剪力牆(核心筒)或鋼筋混凝土剪力牆 (核心筒) 結構;(3)地下室或底部若干層採用
  • 【施工技術】收藏!一文學會施工現場各種樣板間!
    2.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樣板: (五)砌體結構 1.加氣混凝土砌塊牆樣板: ;用皮數杆控制砌塊層數; 3、砌體灰縫飽滿,頂部斜磚密實; 4、底部坎臺用燒結普通磚或多孔磚砌築,衛生間、廚房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底部坎臺需用混凝土澆築。
  • 疊合剪力牆體系生產質量及工藝管理分析
    因此疊合剪力牆體系全自動生產的質量及工藝管理的出發點優先考慮「節拍」,不僅可以達到最優的「質量成本」還能保證質量管控效果最佳,從而達到「產線平衡」,這就使得質量及工藝管理的出發點具備可落地的基礎。以「節拍」為基礎出發點的質量及工藝管理是自動化產線的質量管理基礎,也是疊合剪力牆體系全自動生產線的工藝質量管理基礎。
  • 蓋挖逆作法施工工藝工法
    1.2 工藝原理先施工圍護體系(樁、牆)和頂板的承重體系(中間柱),開挖土方至頂板結構底高程後,施做頂板並恢復周邊環境,在頂板的防護下,依次開挖土方和自上而下施做結構,最終形成完整的永久結構。1 牆體模板採用三角大鋼模或可移動式模板臺車。
  • 施工中鋼筋驗收常見問題具體問答
    答:對鋼筋綁紮、點焊的缺扣、漏焊、虛焊的限制標準,新的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04-2002對此未作出明確要求,但原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J204-83》第5.3.1條具有很好的參考性,這些要求可以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做出明確或在企業標準裡做出規定,有利於施工也有利於驗收。
  • 為啥國內房子大多是剪力牆結構,框架結構很少?開發商:安全要緊
    其實這些都是的,但你們可知道國外房子和國內房子就連結構都不一樣,看來這個差別大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差別:國內的房子大多是剪力牆結構的,框架結構很少,而國外大多是框架結構的。想要知道為啥嗎?開發商可是說了大實話來科普了,收好不謝哦~其一,住宅高度不同,安全要緊!
  • 建築結構家族:框架剪力牆結構
    上次會議,老大——混合體系結構已經發言完畢。今天,隆重出場的是我們最婉約的老二——框架剪力牆結構。鐺鐺鐺鐺………隆重有請!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框架剪力牆結構」。我出生比較晚,上個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逐漸來到中國,到現在不過30多歲。不過由於我很乖巧,性格溫柔能扛事兒,很快的取得了人們的喜愛,現在穩居建築大家庭第二把交椅。  大伙兒為什麼這麼喜歡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