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圍場車家營村:中藥材扶貧「挑大梁」

2021-01-07 長城網

  近年來,車家營村將中藥材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脫貧攻堅的有力支撐,探索出一條產業扶貧新路徑,帶領村民闊步邁上了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如今,車家營村環境美、鄉風好、百姓富,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高了。

車家營村村民合影。

  車家營村位於郭家灣鄉東南部,全村共有居民381戶1342人,村民收入以種植和養殖為主。

  近年來,在中國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車家營村重點發展中藥材產業,建立長效機制,保障脫貧不返貧,實現穩定脫貧。

  2015年,該村成立博稷源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入股貧困戶41戶,通過分紅實現人均增收420元;安排40名貧困戶就業,人均務工增收2萬元。2018年,車家營村建設藥材加工廠,與中藥草種植基地形成產業鏈條,既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又增強了產業競爭力。此外,車家營村還將建設中草藥育苗基地,讓中藥材成為扶貧「良方」,託起貧困群眾致富夢。

  如今的車家營村,農村美、農業強、群眾富,處處呈現出產業蓬勃發展、村民增收致富、鄉村美麗宜居的小康生活新畫卷!

  

車春海辛勤勞動奔向小康

車春海(右)和家人。     

  我叫車春海,全家5口人,我一個人在外打工。父親去世後,我回到村裡從事不熟悉的農業勞動,還要照顧母親和兩個孩子,償還父親治病時欠下的幾萬元外債,當時生活特別艱苦。

  自我們家被識別為貧困戶以來,我和妻子共同努力,在扶貧的好政策下,靠著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逐漸擺脫了貧困。我現在承包流轉土地70多畝,種植馬鈴薯、玉米和穀子等作物,年利潤在兩三萬元左右。養羊規模也逐步擴大,現在有100多隻,值10多萬元。我的兩個孩子都上學了,也享受著助學政策。

  特別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生活從此越過越好。  

村民在家中合照。村民露出開心的笑容。村民露出開心的笑容。

  資料來源:中國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駐車家營村工作隊

  攝影作者:李術凡 孫清忠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圍場上三合義村:暖心工程凝心聚力助脫貧
    全村共有375戶118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74戶437人,已全部順利脫貧。近年來,在唐山師範學院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上三合義村緊緊依託縣鄉村黨組織,因地制宜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多措並舉,推動村民增收致富。
  • 綠色發展助脫貧 援鄂抗疫報黨恩 河北承德圍場八頃村積極助力抗疫...
    喬文明是八頃村459戶1153人的代表。這個村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西北部,曾經是河北省深度貧困村之一。在生態環境部和河北省廣播電視局的對口幫扶和定點幫扶下,經過河北省廣電局駐村工作組與村兩委的共同努力,八頃村以「四生四扶」為扶貧攻堅思路,以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實現了全村貧困人口綜合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的35%降至0.34%,2019年底成功實現脫貧摘帽,打造了生態環保扶貧的樣本。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沽源縣仁和堡村:貧困「三高」村變身發展...
    過去,仁和堡村是典型的「三高」村。高寒——全年有一半時間天寒地凍,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高貧——全村戶籍人口415戶93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3戶372人,近一半農戶為貧困戶。高難——村黨支部戰鬥力不強,班子不穩定,脫貧致富辦法不多。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豐寧大營子村:「11123工程」讓「窮窩窩」變...
    大營子村全村福。  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駐村工作隊和村黨支部強化陣地建設,相繼建成黨員活動室、便民服務室、紅色展廳、多功能廳、視頻演播室、黨建文化活動廣場,形成了立體化的「黨建文化家園」;推動黨員掛牌示範做先鋒,返鄉能人帶頭致富,開展村企、村銀共建「道德銀行+愛心超市」等活動,凝聚正能量,為大營子村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 扶貧微故事丨鄧本俊:從貧困戶到中藥材種植帶頭人
    鄧本俊家是西疇縣雞街鄉王家塘村委會小寨村小組的建檔立卡戶,借力精準扶貧政策,在自身的努力和掛鈎幫扶人的幫助指導下,他家從昔日的貧困戶搖身一變,蛻變成如今的藥材種植帶頭人,為帶動全村脫貧攻堅樹立了先進榜樣。
  • 錦繡未來——承德「皇家滿繡」非遺扶貧記
    左一鄒定東、左二邵家店村書記柴景英、右二時任邵家店村第一書記汪振萍、右一圍場縣政協副主席曲景友,2017年去杭州和阿里巴巴對接扶貧工作。初心不改的鄒定東,早把他鄉認故鄉在圍場這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他不負民族文化產業帶頭人的使命他常常就非遺文化扶貧問題與縣領導和駐村工作組成員不眠不休,徹夜長談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市隆化縣田家營村:讓小康社會的美好藍圖照進每...
    田家營村位於茅荊壩鄉西北部,全村總面積32.9平方公裡,耕地1500畝,林地25000畝。有9個自然村,227戶694人,曾是河北省級深度貧困村。河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駐村工作隊到村後,緊緊圍繞貧困戶開展扶貧幫扶工作,通過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增強。
  • 【綠水青山 寶藏之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綠色奇蹟塞罕壩
    2017年,他分別在永合義和四道溝村流轉土地26畝,發展藍莓種植,共栽植藍莓苗1萬株。去年夏天,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藍莓進入豐產期並實現了採摘銷售。走進銀窩溝鄉來太溝村的村集體西紅柿種植園區,當地貧困戶正忙著採摘、分揀、裝箱西紅柿。這一產業扶貧「造血工程」將資金、資源都用在了點子上,激發了很多貧困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為群眾帶來了增收,走出了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致富路。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張北縣大窪村:提振信心興產業 卯足幹勁戰...
    大窪村位於張北縣城西南3公裡處,轄大窪和泉子溝兩個自然村,全村共246戶、637人。過去,該村基層黨組織渙散,人居環境髒亂差,無任何產業項目,土地貧瘠、吃水困難,貧困發生率高達56.6%。2017年初,河北省政府辦公廳駐村工作隊到來後,協助縣、鄉黨委搞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和班子建設,堅持走訪入戶宣傳黨的扶貧政策,組織村內黨員、村民代表、貧困戶定期開展集中學習。大力推廣孝善基金,組建「心+行」明德社,搭建社會慈善資源新平臺,徹底扭轉群眾「等靠要」思想,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陽原縣小莊村:產業扶貧託起村民小康路
    種張雜谷、建大棚、引進生產線、提升村容村貌……一系列幫扶舉措的實施,一項項富民項目的落地,讓這個村集體收入為零的小村莊實現跨越式發展。2018年,該村村集體收入26萬多元,實現了零的突破;2019年,村集體收入38萬元,並開始向全村村民分紅,撐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從單位到村裡,工作的對象變成了最基層的老百姓,我努力克服語言不通的障礙,一邊不斷給自己充電,努力學習脫貧攻堅及國家惠農政策的相關知識,一邊走家串戶熟悉並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  「兩洋村轄2個自然寨7個村民小組共101戶,42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193人。
  • 我們的全村福丨保定市淶源縣北辛莊村:精準發力、砥礪深耕,啃下...
    全村有371戶991人,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45戶673人,勞動力匱乏,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村民以種植玉米為生。河北省發改委駐村工作隊到來後,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整合扶貧資源,完善扶貧機制,努力攻堅克難,推動扶貧工作落地見效。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市隆化縣石虎溝村:產業發展助推穩步脫貧
    工作中的駐村工作隊隊員。石虎溝村,位於隆化縣西部60公裡,無霜期短,氣候偏乾旱。全村總面積20平方公裡,耕地1145畝,林地2.4萬畝。全村共有264戶,715人。石虎溝村地處深山,土地貧瘠,以玉米為主要糧食作物,農民收入低,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8戶529人,如今已全部脫貧。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市張北縣後大營灘村:新產業織就百姓新生活
    後大營灘村民俗展示中心。 後大營灘行政村曾是深度貧困村,位於臺路溝鄉政府所在地以北8.5公裡處,距縣城10公裡。全村共251戶、558人,目前在村人口74戶、179人。河北省政府辦公廳駐村幫扶以來,創新駐村幫扶新模式,拓展產業扶貧新路徑,推廣「+旅遊」融合發展,推動土地全流轉、林草地全認養,促進農村產業規模化、集約化、融合化發展,實現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一是傳統產業幹出新花樣。通過調研考察,後大營灘村最終確定了「產業+旅遊」新模式。
  • 涓涓灤河水 津承兩地情——天津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承德工作綜述
    引灤入津工程,讓天津與承德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東西部扶貧協作,讓津承兩地更加緊密攜手,共同向貧困宣戰。 2016年,天津與承德「1+4」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天津市東麗、西青、津南、北辰、武清5個區與承德市承德縣、平泉市、隆化縣、興隆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各項對口幫扶工作紮實推進。
  • 【我的扶貧故事】讓金銀村變成真正的「金銀」村丨安順市平壩區夏...
    【我的扶貧故事】讓金銀村變成真正的「金銀」村丨安順市平壩區夏雲鎮金銀村駐村第一書記劉俊武 2020-12-0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易地扶貧搬遷 | 河北承德:易遷小區新家美 搬遷群眾燃希望
    易地扶貧搬遷 | 河北承德:易遷小區新家美 搬遷群眾燃希望 2020-09-03 18: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成都體育學院領導赴吳家營村調研指導精準扶貧工作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佳音 鄭帥)6月15日,駐成都體育學院紀檢監察組組長、 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馬濤帶隊赴該校精準扶貧對口幫扶點達州市達川區吳家營村調研指導精準扶貧工作。
  • 我們的全村福丨張家口陽原縣大渡口村:好產業帶來好日子
    過去,大渡口村是陽原縣2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通過積極發展脫貧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整個村莊脫胎換骨。2019年11月順利脫貧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8年的19.23%降至現在的0.99%。
  • 榮盛「扶貧三寶」精準發力,成就造血式脫貧新樣本
    榮盛「扶貧三寶」精準發力,創造了造血式脫貧新樣本,僅2019年,便投入1.85億元精準扶貧資金,使近萬人受益。今天,樓市資本論就對這一成效顯著且可持續的造血式扶貧模式,進行綜合考察和梳理解讀。【一】榮盛三寶之產業扶貧:絨山羊養殖助東白馬營全村脫貧先說榮盛扶貧第一寶,產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