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是一個通過性質的考試,而是一個選拔性質的考試,你達到了分數線只是有上岸的可能性,但是最後要不要錄取其實是擇優的過程。相對排名比絕對成績更重要,所以考研就是一場剩者為王的遊戲。舉例來說,北京大學某個專業錄取人數在50-80左右,報考人數就有2000+人,但是達到分數線的就有200多人,這兩百多人不會因為過線就上了保險,實際上這200個人之間的競爭比2000個人更加激烈,他們之中還會有100多人是無法一志願上岸的,後面想上岸也只能調劑。這是每一個考研人在準備考研的時候都必須認識到的問題。
考研說到底是應試,雖然它的的確確有專業能力的考察,但是考試是佔據了大部分的,那麼在鍍錫的過程中,有一些複習原則和誤區是要注意的。
1、資料不要貪多,儘量的少而全,針對性強。
市面上無論四哪一科都有各種各樣的資料可供選擇,實際上,就知識點而言,基本上每一本都涵蓋的比較全面,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貪多,生怕錯過了誰的什麼「精華」,但是這只能給自己增添負擔。你是看不完的,實際情況也是每年考完研的人,總有那麼幾本書是看都沒看過的。尤其是到了後期,各種總結技巧套路pdf,收藏下載列印,最後還是吃灰。用收集資料來緩解焦慮是沒有意義的,吃透一本比模模糊糊看10本有用。
2、學會總結
很多人學的真的很努力,但是提高卻很慢,因為缺乏總結和復盤,自己不知道自己學的怎麼樣,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哪裡需要提升,只知道自己在學。並且英語有不同的題型,題型又涉及單詞、語法、文章邏輯等知識板塊;政治有不同的科目和章節;數學有不同的題型和高數線代概統的差別,這些是需要你做專門的總結和準備的,不同的題型、章節、板塊知識點都是有專門的應對方法的。只有總結才能理清複習的思路,不容易混淆,基礎才會比較的牢固。
3、研友報課與自制力
你需要對自己的自制力有清醒的認識,如果你以前是個自制力比較差的人,是不能靜下心來看書的人,那麼你就不要幻想你因為決定考研就一夜之間突然性情大變跟換了一個人一樣,習慣是循序漸進的。你就老老實實的把手機放宿舍,上手機鎖,去自習室去圖書館,找研友監督分享資料,報班上課強制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你才能逐漸適應考研的節奏。一開始不能適應是很正常的,不要苛責自己,但也不要放縱了也無所謂繼續對自己寬容,而是要找辦法強制解決自己的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