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在中國是受到很多人喜愛的一項運動,想要打好桌球需要有很好的技術,但同時這個運動不需要付出多大的體力,還可以用來強身健體,所以被稱之為「國球」。
我國的很多桌球運動員都獲得了「大滿貫」的榮譽,像鄧亞萍、馬龍、張繼科、丁寧等人,都是大滿貫得主,而他們和中國桌球都在國際上有著數一數二的位置,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今天要說的這個是在中國桌球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郭躍。
郭躍於1988年出生於遼寧,是前中國的女子桌球運動員,同時也是中國桌球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而她因為打球時球風犀利兇悍,技術比較男性化,所以她被稱之為「假小子」。
郭躍從小就很淘氣,性格跟男孩子一樣,下河摸魚,上樹掏鳥,這些事她都幹過。郭躍從小就喜歡運動,尤其是對桌球。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
而為了她以後考慮,父母在她6歲的時候就讓她去市體校練習桌球。在體校的兩年時間裡,郭躍用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成為了當時同學裡面的佼佼者,也正是因此,兩年後她被帶到了省體校進行專門的培養訓練,而她在省體校也一直是一個拔尖的存在。之後郭躍進入了遼寧省隊去打桌球,而她在當時的少年桌球選拔賽上,獲得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塊金牌。
因為比同齡人優秀太多,她在12歲的時候便被國家隊選中,進入國家隊,從此開始為國打比賽。但12歲的年紀,郭躍怎麼說也是一個小孩,在國家隊裡面,她不僅經驗不足,身高也不夠。但她沒有氣餒,她憑藉著自己的刻苦和努力,終於讓教練注意到了她,開始讓她去參加各種比賽積累經驗。
郭躍在參加2004年的世乒賽時,當時年僅16歲的她成為了一匹黑馬,擊敗所有對手,並且在她與張瑞的對決賽上時,以3:1的大比分戰勝了張瑞,讓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她的存在。而這無疑為她的職業生涯開了一個好頭,同時這也是她職業生涯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刻。
但在屬於她的榮耀時刻過去之後,她感受到了一種無法形容的落寞。並且她常年訓練,這導致她沒有交到可以談心的朋友,這讓她把自己封閉起來,成為了一個孤島,別人進不去而她也出不來。
並且國家隊本來競爭就很激烈,你稍有懈怠,就會被別人趕超,並且因為常年訓練的原因,讓郭躍是身上一直帶著傷痛。在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之下,郭躍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整個人狀態看起來非常的消極,而她也逐漸喪失了耐心。終於郭躍在2014年選擇了退役,離開了她所熱愛的桌球。
退役之後的她雖然曾經出任過遼寧女乒的教練一職,但卻很快就辭職了。後來的她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她開始重新回到學校念書。而學校裡的氛圍讓她慢慢的變得不再焦慮,也開始跟人有說有笑,開始享受生活。
當被問到她在黃金時期選擇退役一事她是否感到過後悔,郭躍的回答是否定的,她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後悔過早早退役這件事,相反她反而更喜歡現在的生活。不得不說郭躍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她在巔峰時期退役,那她留給觀眾的印象就永遠是她最輝煌的時刻,而不是之後壓力太大,精神焦慮的自己。並且今年已經32歲的郭躍現在還沒有結婚,仍然是單身,希望她能早日找到跟她共度餘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