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法大學鄭彧|以「信」為根:重新認識金融監管的生態基礎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以「信」為根:重新認識金融監管的生態基礎

作者:鄭彧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金融創新、金融科技與金融監管之間關係的討論又成為監管層、業界和學界討論的熱點。

總體而言,隨著金融科技對於金融領域的滲透,全球金融監管者對於金融科技企業的無邊界滲透普遍懷著「欲拒還迎」的複雜心態:既有鼓勵通過金融創新解決低成本與低風險金融交易痛點的期待,又有因為金融科技的低成本跨界而造就一個新的「大而不倒」的龐然大物的擔心。

人類金融活動的歷史表明,金融監管對於防範金融風險無疑是重要的,但與此同時,在面對時代發展和新技術所帶來的發展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其實不妨回望歷史,重新審視一下金融發展與金融監管之間的生態基礎,以此回顧金融監管的「初心」。

一、金融監管的產品生態

金融並非是一個工業革命以後的近、現代社會所獨有的經濟現象。恰恰相反,金融作為「貨幣流通」的社會現象歷史久遠,可以說當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到出現可供用於經常交換的剩餘產品,並且為這些剩餘商品的交換而產生專職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時,原始意義的「金融」就已經產生。無論是交換早期充當交換一般等價物的貝殼、金、銀,還是後來的國家鑄幣,金融的歷史始終圍繞著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展開。

在金融發展史是有關貨幣發展和使用的歷史認知下,當我們的視角重新落回到貨幣自身的特性時,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從早期用以充當交換一般等價物的金、銀髮展到錢莊的「交子」(中國宋代)或銀行的「提款憑證」(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無論是從王權國家以1:1的轉換比例所發行的貴金屬鑄幣到完全無等價替代物支撐的紙幣,貨幣之所以作為一般等價物被世人所接受並使用,其根本原因並不在於貨幣自身所擁有的價值,貨幣的秘密乃藏身於貨幣背後的「信用」(credit)機制。

換句話說,貨幣之所以成為交換的一般等價物只是因為「錢是農業、製造和貿易等所有創業活動的必要工具」,貨幣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功能是在於其承擔起了「信用轉換」的角色,只有依託於對於貨幣這種工具背後的「信用」的依賴,貨幣才有可能在特定區域的特定群體內得以大規模接受與使用。

由此,貨幣這種「信用工具」的角色必然影響到以貨幣融通為已任的金融。在此意義上,無論從古至今金融活動是以何種形態呈現,其均通過「貨幣」這個信用工具的媒介而自然承接著人類經濟活動中的「信用轉換」角色,這種信用轉換的形式可能呈現「以空間換空間」(如匯兌業務)的特點,也可能呈現「以時間換時間」(如融資業務)、「以時間換空間」(如保險產品)或者「以空間換時間」(如期貨產品)的特性。

這樣,以貨幣的使用、籌集或者周轉為目的的金融活動,在本質上必然呈現「信用加持」的特點,無論是在貨幣、票據、存款、融資、保險等領域,金融活動在內涵上都呈現出「金融交易是信用交易,其核心是貨幣的時間價值」這一根本特點。在此意義上,作為「信用的工具」,所有對於金融監管的核心就在於對「信用」及信用工具如何使用的正確理解。

二、金融監管的風險生態

作為一種工具,金融也是在「發明-利用-突破」的往復過程中實現螺旋式發展的。我們注意到,金融作為一種「信用工具」,不論哪一種類型的載體,特定的金融產品其在創設初期往往確實起到特定的經濟效用。

比如,紙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從事匯兌生意的錢莊(銀行)主們觀察到了基於錢莊或銀行自身的信用,人們為了交易的便捷,願意接受錢莊所籤發的支付憑證(比如宋朝時的「交子」,在此姑且稱之為早期的紙幣),因為這些支付憑證在早期直接對應著由錢莊或銀行所代為保管的黃金或者白銀。此時,「交子」或者「銀票」作為一項新的「發明」成為可等同於黃金的替代物,它實現的是「信用轉換」的功能,可以幫助減少運輸、攜帶、交換、驗證貨幣的麻煩,實現減少交易成本的效果。

因此,理論上只要錢莊(銀行)主不捲款而逃,這些銀票總能換回相應價值的黃金或者白銀。但現實卻是,基於錢莊(銀行)主們的貪婪,他們發現利用發行紙幣可以產生 「實物貨幣的沉澱」的事實上,相比單純的保管和匯兌業務,把這些實物貨幣偷偷地借給其他有資金需要的人並收取利息有著更高的利潤。而這種偷偷地放貸,又可以通過籤發自家錢莊(銀行)憑證的方式而少被外人識破,這就不知不覺地放大了在市面上可用於流通的支付貨幣的數量。這種私下的放貸過程因為沒有真正可供對應的黃金或者白銀,從而在事實上產生了「信用放大」的槓桿作用。

信用放大的好處,在於可以促進社會商品的流通,促進商業的發展;但如果無節制地進行信用放大,就會導致脫離真實世界對於貨幣供需的均衡,由此導致貨幣信用的崩潰。

這就引發出了我們對於金融作為工具的另一面思考:基於金融承載著對於信用交換、中介、傳導、放大的工具屬性,使得金融這種工具在傳導、放大信用的過程中,也同時會因為創設信用的主體的信用破滅而產生信用危機的傳導風險,由此一旦因為信用危機的傳導而產生大規模的信用破滅問題,則反過來會嚴重衝擊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由此造成社會危害。簡而言之,金融創新既可以是一種規避風險的工具,也會因為其成為突破金融監管防線的工具而成為市場風險的源頭。

三、金融監管的創新生態

毫不誇張地說,對於「利益」的無限渴望和追求,是導致「金融工具」被得以濫用的根本動因。

為了防止金融工具的濫用而產生的信用危機,就像面對自然界洪水、風暴之類的不確定性風險而採取主動迴避的「擇址遷徒、另選良鄉」或者被動防禦的「修築城牆、築緊籬笆」,人類對於使用金融工具的風險也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

一種是希望通過新的產品、新的工具、新的方式來規避或者轉移掉風險,也即通過金融創新謀求風險控制。金融創新在本質上是一種對於信用風險規避的市場解決路徑,人類因為對於「風險-收益」的不同價值判斷而通過交換的方式在各自主體間轉移風險;

而另一種方式,是希望通過控制金融工具的使用範圍和使用條件,希望其在預定的範圍、預定的功效內使用以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即修築城牆的方式抵禦風險。此時,即產生具備外部性特徵的金融監管。

金融監管可以呈現出兩種方式:一種是市場參與主體自我發起、自我組織和自我約束的自律性管理方式,目的是通過交易過程中的集體約束機制個體的行為,防止個體風險的外溢;另一種就是常見的政府監管路徑,通過外部的監管約束某個市場主體的獲利衝動,抑制因為某些主體的逐利而導致對於其他主體的風險外溢。

由此可見,金融作為工具被濫用的可能與風險既是金融創新必然存在的背景,又是金融監管出現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原本是兩條並行防止個體利益膨脹產生信用風險的規制路徑,但在「金融工具論」背景下,兩者之間卻同樣可能因為個體對於自我利益追求而產生「矛」與「盾」的交互關係:金融監管的目的,原本是「築緊籬笆」以抵禦因為人性的貪婪所導致的信用盲目擴張,因此其不免對從事信用活動的主體設置約束性的限制條件,這種約束反過來會限制市場主體的利益空間。此時,同樣是在利益的驅動下,市場主體有動機利用金融創新這個「矛」去突破金融監管這個「盾」,出現所謂的「監管套利」現象。

此時,在信用監管與信用擴張之間,原本用於規避信用風險的金融創新反而會被利用於針對金融監管的規避手段,由此產生監管者與被監管者之間的「貓捉老鼠」局面。很顯然,在市場化的條件下,金融創新既可以是一種規避風險的工具,同時也會因為其成為突破金融監管防線的工具而成為市場風險的源頭。

在此理解下,我們既不能把金融創新的效果予以神化,也不要把金融創新的後果予以妖魔化,應在「金融工具論」下正確對待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之間的關係,以正確的認識觀理解金融創新的原因與本質,由此推動金融監管的理解與跟進。

(作者鄭彧為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法學博士)

相關焦點

  • 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分數線大匯總
    政法類院校一直是學生報考熱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樣三所政法類院校的情況。提到政法類院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五院四系」,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五院」中的三個,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
  • 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最新排名及錄取分數線
    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最新排名,三所高校排名如何?實力如何?小編從全國排名、學科實力等方面對三所高校進行了整理,具體來看一下,數據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根據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可知,西南政法大學排名第115;華東政法大學排名第170;西北政法大學排名第270。根據2020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可知,西南政法大學排名第157;華東政法大學排名第161;西北政法大學排名第268。
  • 「五院四系」華東政法大學法學
    華東政法大學(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是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為五院四系成員,亞洲法律學會、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
  • 華東政法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華東政法大學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一、學校概況華東政法大學成立於1952年,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現為上海市管理的高校。華東政法大學初創時期設有大學部、夜校部和專修科,其後由於歷史原因,兩度撤併又兩次恢復,1981年恢復舉辦成人教育,現已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共同協調發展的繼續教育辦學體系。
  • 華東政法大學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法商研究》主編姚莉教授,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郭為祿,黨委副書記、校長葉青參會。要把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緊密地結合起來,學深悟透其中蘊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中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以更好地指導工作。他表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闡釋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希望華東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和人才優勢,大力加強學術研究和研討交流,不斷取得具有標誌性的成果,為推動全國高校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研究樹立標杆,做出示範。
  •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年第6期要目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年第6期要目 【專題研討 自動駕駛中的生命抉擇】 1.自動駕駛與乘客優先 陳景輝(6)
  • 華東政法、西南政法、西北政法大學,在新一輪雙一流中能否入選?
    「五院四系」中,「四系」均為985大學,都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院校,不過只有吉林大學的法學沒有入選世界一流學科;「五院」中,只有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只有這兩個學校的法學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五院四系」中,只有3所院校未進入國家「雙一流」大學行列。
  • 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政法學院,兩所院校差距很大嗎?不一定
    我國真正的以政法大學命名的高校並不多,其中適合學霸們報考的更是鳳毛麟角,比如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還有今天我們來分析的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政法學院。一、院校實力大pk華東政法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成立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成立大會在松江校區舉行。華東政法大學校黨委書記郭為祿,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葉青,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應培禮,功勳教授徐建,相關職能部門、學院主要負責人,原刑事司法學院和刑法學科、刑訴法學科離退休教師代表,刑事法學院全體教職工以及部分學生代表共同出席。
  • 西南政法大學VS華東政法大學,學科實力各有千秋,考生該怎麼選
    西南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雖然比中國政法大學略遜一籌,但對於中等偏上考生來說,卻是非常好的選擇。下面我們分別分析了解下西南政法和華東政法兩所大學,來聊一聊考生該怎麼選!
  • 中國政法類大學排名,華東政法大學排名第二,第一是誰?
    中國政法類大學排名出爐,中國政法大學穩居第一,華東政法大學第二,西北政法大學跌出前五,排名第六,一起看看還有哪些高校上榜了吧,排名僅供參考。第一、中國政法大學(全國排名第 55)中國政法大學由中國教育部直屬,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歷史學、哲學等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前身是北京政法學院,位列中國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 華東政法大學最頂尖級的專業是什麼?當代務必學法學,前途無量
    華東政法大學最頂尖級的專業是什麼?當代務必學法學,前途無量,華東政法大學是「四非大學」,她的名字非常有名,被稱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她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高等政法學院,由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等9所大學的法律系合併而成,陣容可說不強大。
  • 華東政法大學奪冠!第十屆上海市大學生國際人道問題辯論賽落下帷幕
    華東政法大學獲得冠軍。決賽正方為華東政法大學辯論隊,反方為上海外國語大學辯論隊,辯題為「人工智慧技術對保護受武裝衝突影響的人利大於弊?」。面對一種全新的技術與戰爭結合,不得不引發我們在倫理上的憂思。對人類生殺予奪的權力應該由機器掌握嗎?人道的追求與倫理能否駕馭高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上海的大學生們打開國際視野,貢獻智慧力量,獻上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比賽。
  • 華東政法大學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12月20日,華東政法大學舉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理論研討會。要把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緊密地結合起來,學深悟透其中蘊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中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以更好地指導工作。
  • 政法類高校排名,第一名在大家意料之中,華東政法位居第3名
    因此很多考生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瞄準了政法類高校。儘量選擇實力比較強的政法類院校,能夠幫助學生在畢業生更快地進入到想去的行業。現在2020年政法類大學排名已經出爐了,準備報考政法類大學的學生可以參考下這個結果。在自身考試成績的基礎上,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高校。
  • 上海市內知名高校,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兩所學校都是位於上海市的高校,而且兩所學校在上海市內知名度都比較高,畢竟兩所大學相對上海市內眾多「雙非」高校而言,確實實力都比較強,影響力相對也比較大,所以兩者都屬於上海市內知名高校。
  • 華東政法大學招生資料:章程、大類招生及山東省專業投檔分數線
    華東政法大學招生資料華東政法大學是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上海市重點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學校現有長寧、松江兩個校區,松江校區地址為上海市松江大學園區龍源路555號,長寧校區地址為上海市萬航渡路1575號。
  • 就讀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華東政法大學屬於「五院四系」之一,但是,華東政法大學並不是985大學,也不是211大學。從平常的就業角度來看,似乎沒有太大的就業優勢可言。然而,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在全國排名並不低,前十基本沒問題。另外,每年報考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的人數都不少,競爭壓力並不小。
  • 金色相對論|中國政法大學胡繼曄:區塊鏈金融準入門檻有待提高
    兩會期間,眾多代表提出區塊鏈相關提案,涉及技術、產業、政策監管等多個層面。對此,金色財經圍繞兩會的區塊鏈提案,特舉辦「兩會系列專題」AMA,專題分三期進行,首期為「學者篇」,主題為「兩會中的區塊鏈:現實發展VS想像空間」。
  • 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來啦!7月3日,餘院長走進直播間與你互動!
    7月3日下午14:00-15:00 360教育在線邀請華東政法大學 外語學院院長餘素青、副院長徐浩、副院長宋麗珏 為大家帶來乾貨滿滿的專業和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