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來最慘澹 臺灣夜市冷到爆攤商爆歇業潮(圖)

2020-12-22 人民日報海外網

高雄市六合夜市出現史上最空蕩街景,一眼就可從街頭看穿街尾。(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2日訊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針對清明假期人潮眾多的11個熱門景點發布了警報,10日又發布人潮管制新規定。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全臺各夜市迎來清明假期後首個周末,人潮爆冷!

高雄六合觀光夜市生意一落千丈。六合夜市管委會主委莊其章指出,六合夜市原本有175個攤商,現在只剩下120個;全盛時期平日1天有兩三萬人,假期能達到五六萬人,但現在不分平假日都不到2000人,街頭到街尾300多米,甚至可一眼望穿。晚上六七點的用餐時間卻沒有客人上門,攤商加起來比遊客還多,原本的行人徒步區,乾脆不管制,放任摩託車通行。50多家攤商打退堂鼓,爆發退租潮。莊其章苦嘆「真的好慘」,這是60多年來頭一遭。

臺中逢甲商圈也面臨同樣的困境,以往周末人車鼎沸的盛況不見了。商圈主委王朝藝坦言,逢甲商圈全盛時期全區有近2000家攤商、周末與假日單日可創下近8萬人潮的紀錄,目前人潮初步估計減少超過5成,且陸續出現倒店、歇業潮,有業者感嘆「開1天、賠1天」。王朝藝表示,景氣差加上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限縮、疫情影響致入境旅客量減少,現今逢甲商圈店家生意這麼慘,大家都在苦撐。(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人潮銳減爆倒店潮,臺灣夜市慘兮兮!士林夜市業務量只剩10%,為何...
    高雄六合夜市人潮零落,冷冷清清。(資料圖片)對於赴臺旅遊的人來說,夜市是臺灣最有吸引力的關鍵詞之一。然而,曾經人潮洶湧、被遊客青睞的臺灣夜市,如今卻「災情不斷」,一片慘兮兮。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臺北市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繼續經營的店家業務量只剩下過去的10%。
  • 人潮銳減 臺灣夜市慘兮兮
    來源:海外網高雄六合夜市人潮零落,冷冷清清。(資料圖片)對於赴臺旅遊的人來說,夜市是臺灣最有吸引力的關鍵詞之一。然而,曾經人潮洶湧、被遊客青睞的臺灣夜市,如今卻「災情不斷」,一片慘兮兮。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臺北市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繼續經營的店家業務量只剩下過去的10%。
  • 60年最慘 高雄夜市近三成攤檔執笠
    圖:11日,高雄市六合夜市出現史上最空蕩街景,一眼就可從街頭看穿街尾\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針對清明假期人潮眾多的熱門景點發布警報,10日再祭出人潮管制新規定。
  • 榮景不再 高雄六合夜市生意60年來最慘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高雄六合夜市現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解職後,原本人潮洶湧的六合夜市,因觀光客不去與疫情等關係影響,人潮銳減、攤商歇業。昔日「挺韓」大將「杏仁哥」直言,現在六合夜市的狀況只能用「慘」字形容。
  • 臺灣旅遊業生意慘澹:商圈店面轉手頻率高 名攤吃老本苦撐
    「以前是遊覽車載著大陸遊客一車一車的來,現在大陸遊客不來,生意掉一半!」臺灣旅遊業者的心聲道出了當下島內觀光業冷清的狀況。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高雄六合夜市在大陸遊客鼎盛時期,每天有上百輛遊覽車,現在只剩不到30輛,觀光人潮掉7成。另一個知名的瑞豐夜市,業績砍6成,風光不再。
  • 士林夜市生意慘澹 商圈直指最大兇手是他們
    士林夜市為臺北市最大規模夜市,受疫情影響人潮銳減,島內消費者也少得可憐。(圖/記者遊定剛攝影)     受到疫情衝擊,以觀光客為主的士林夜市人潮銳減,過去盛況已不復見,士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表示,士林夜市生意會如此慘澹,全要「歸功」現切水果攤。    據《東森新聞》報導,過去逛士林夜市人潮多到前胸貼後背,對比現今的狀況,人少得可憐,尤其地下美食街114間攤商更是慘不忍睹,原本可容納50人的店面,只剩一組客人用餐,有的店家更索性歇業休息。
  • 媒體直擊高雄夜市現況!攤商淚崩:救救我們
    但在全球確診一路飆升,臺灣防疫出入限制下,高雄的觀光也難免受到巨大衝擊,有媒體就直擊高雄六合夜市最新狀況…讓人難以置信。據港媒《中評社》記者實際走訪高雄發現,因疫情衝擊加上蔡當局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大量陸客中斷來臺,在雙重衝擊下,高雄的各大夜市人潮可說是呈直線驟降,其中在臺灣較具知名度、全長380公尺長的、可以開展175個攤位的六合夜市,但現今卻僅剩80個攤位運營,若在平日,人潮稀稀落落更顯冷清。
  • 陸客減消費力降低 臺南夜市攤商心酸酸
    臺南花園夜市人潮、買氣隨著景氣在變。(中評社攝)    全臺十大夜市之一的臺南市花園夜市,長期以來,一直是臺南知名度最高、人氣最旺的夜市,但據中評社本周訪查,多家業者表示,逛的人雖然、但顧客的消費力卻明顯衰退,生意已大不如前。
  • 侯友宜視察黃昏市場、夜市 感謝攤商市民配合
    (葉書宏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北市長侯友宜今(7日)下午5時許,分別前往中和和平街臨時攤販集中區及樂華夜市視察,侯友宜感謝攤商、市民配合戴起口罩,遵守安全社交距離規範。侯強調,彼此間保持距離,感情永遠沒有距離,這段時間一起共同防疫。
  • 臺灣高雄曾經最紅的夜市 , 還能撐多久 ?
    據香港媒體《中評社》報導,六合夜市在旅遊旺季時,一天人潮可達3萬人次,淡季時也有8千人次。賣熱食的50年的攤商感嘆說,韓國瑜當市長時還有遊客,一天業績可達1萬。平常就算只有境外觀光客時,一天也還有5千元的業績;而現暑假時只剩1千到兩千元的收入,開學後只剩下1千元左右。有攤商認為,2019年因為有韓流,業績高漲,攤商們都很開心。現在沒有遊客後,加上疫情更慘,這是50年來最差的一年。
  • 高雄瑞豐夜市不敵疫情,人氣直直下滑,攤商喊話鼓勵「多人活動」
    高雄知名瑞豐夜市不敵新冠肺炎疫情,人氣直直下滑,攤商各個慘兮兮,30日300多家攤商聯合發出陳情書,晚間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也親自到場自掏腰包消費,以行動力支持,攤商直說鼓勵「多人活動」來逛夜市。葉匡時說,臺灣防疫很好,但民眾竟然連夜市都不敢逛,希望大家多逛夜市,這也是對「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支持。今晚瑞豐夜市依舊等不到客人,人潮三三兩兩,與昔日盛況大相逕庭,大約有2、30攤店家乾脆不開,夜市雖然在門口量額溫、酒精消毒雙手,單一出入口管制,祭出總總防疫措施,仍挽不回民眾的消費信心。
  • 疫情重創臺灣士林夜市觀光 「待租店面」衝破90間
    臺灣士林夜市受肺炎疫情影響,待租店面超過90間。(照片/遊定剛 拍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隨著陸客赴臺銳減、觀光景氣大不如前,臺北市東區近年許多名店,例:頂刮刮、永福樓等生意慘澹,像是骨牌效應般退出商圈。士林夜市可說是另一個漲租、退租潮的重災區。士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接受《中時電子報》訪問表示「疫情嚴重影響商圈,逛街人潮少一半,目前待租店面突破90間」。
  • 臺北士林夜市爆骰子牛坑殺消費者 市場處未查獲不法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士林夜市再爆坑殺觀光客案例!繼去年的天價水果後,又有網友上網po文爆料表示,他到士林夜市花100元新臺幣買一份骰子牛,但裡頭竟然只有小小的9顆,讓該名網友直嘆這是「士林佛心骰子牛」。臺北市市場處7日晚間前往查察,發現均已明確張貼標價,後續仍將持續稽查,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 臺當局下錯藥方 全臺夜市王消費力連續3年負成長
    我是喜歡逛夜市,對地方小吃都情有獨鐘的小胖紙懵girl。這一期的臺灣包袱鋪,我們來聊一聊臺灣夜市。  夜市,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旅遊的金字招牌。去過臺灣的遊客們除了去阿里山、日月潭這些著名景點以外,逛逛臺灣的夜市,品嘗美味的臺灣小吃和感受臺灣的夜市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行程之一。但是,在過去的一年裡,這塊金字招牌卻頻頻和倒閉、萎縮這樣的字眼掛在一起。
  • 臺北士林夜市生意慘澹,藍議員無奈表示:臺北市府團隊要加油啊
    @銳看臺灣報導 聲名遠播的士林夜市,也是臺北市最大規模的夜市,過去總吸引不少觀光客來朝聖。近日受到疫情衝擊,遊客大幅銳減,鄰近夜市旁一級戰區的文林路,加上房東不願降價,成了代租店面重災區。針對臺北市府舉辦士林夜市的行銷宣傳活動,北投士林市國民黨籍議員張斯綱接受臺媒訪問時怒批「小家子氣」。根據士林夜市商圈官方資料顯示,全盛時期店家、攤販達2700多家,假日觀光一天可超過10萬人。豈料,疫情爆發後,攤商剩2300多家,假日觀光人數掉到剩1萬多人,不少店家苦撐不下去,像是骨牌式關門大吉。
  • 臺灣經濟振興遙遙無期「三倍券」還來添亂
    「三倍券」正式上路以來讓郵局及超商開始出現排隊人潮,還有部分民眾反應超商的事務機出現「暫停服務」、「人流管制中」等當機狀況,使超商店員業務量暴增。有超商就不堪其擾,甚至貼出了「便利商店只賣東西不收抱怨」的告示。
  • 為什麼臺灣只賣素食的夜市,人氣爆棚?
    為什麼只賣素食的夜市,人氣這麼高?7月14日周日晚上,氣溫依舊有30度,臺北市南港區成功路上停車場,塞滿排隊人潮,大夥不停搧風、擦汗,卻沒有絲毫不耐。人潮盡頭,是一輛輛看似普通的夜市餐車。其中一輛橘紅色餐車飄來陣陣香味,車身上菜單列著:費城奶酪牛肉、黃金豬、香橙烤鴨等。
  • 「爆哭姐」「福來爹」「修圖姐」「學姐」那些意外爆紅的臺灣政治人物
    不僅網絡化時代的最佳寫照,今年選舉年,全臺也見證不少網絡爆紅的案例;有人還在浪尖鋒頭上,有人卻只有一日效應,來得快去得也快,「海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咬警」由黑翻紅 配角竟然演成主角    蔣月惠說,她前天得知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曾合影的黃國昌會到場,加上黃在臉書伸援她咬警事件,因此特地來找黃國昌。蔣月惠前天才與臺北市長柯文哲「抱出尷尬」,原本她說不抱黃國昌,因為覺得黃是老師比較不苟言笑。
  • 臺北夜市裡的歷史味道
    許多經營超過一甲子的攤商換了年輕老闆,他們從爸爸手中接過古早味小食的秘方,向街坊遊客傳遞著歷史的味道。  沒去過臺灣夜市,就稱不上到過臺灣旅遊。在去年大陸美食網站發起的「票選全臺十大最受歡迎觀光景點」活動中,寧夏夜市拔得頭籌,打敗了臺北地標101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流連於煙火的香氣中,聽著臺灣妹子軟儂的叫賣聲,你細心看,就能看到臺灣文化的縮影。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圖片來源:豆瓣(侵刪)來大陸賣臺灣小吃,可多賺20倍2009年,長居上海的臺灣普通百姓廖信忠出版了一本書叫《我們臺灣這些年》。書中講述了30多年來臺灣現代化進程中的大事件與小八卦,分享了臺灣老百姓最真實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這本書在當年賣出數百萬冊,一度在臺灣當地掀起一股「上海熱」,而上海人對於臺灣文化的興趣也在隨後的幾年裡逐步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