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裡的「寶藏」,小編為您「炒」出來——我們沒有寫錯字,不是挖掘,不是炒作,就是用鍋鏟「炒」出來!紅網時刻聯合湖南各縣級融媒中心推出《縣融寶藏》第一季「小編帶菜」,看各家縣融小編變身野生大廚,一鍋炒出最地道的家鄉特產,為您「帶菜」。
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地處湘鄂渝黔桂五省邊境中心,自古有「滇黔門戶」「全楚咽喉」之稱,五省通衢的戰略要地。區內物產豐富,全區森林覆蓋率64.23%,城市綠地率40%、綠化覆蓋率43%,人均綠地面積15.2㎡,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360天以上。
這樣的地方養出來的黑豬,當然也非同一般,做成扣肉那叫一個滋味悠長。正宗的侗湘黑豬扣肉拒絕使用冷凍豬肉,嚴選新鮮農家黑豬上等五花肉為原料,經典的四六分肥瘦比,用本地菜籽油炸至肉質鮮紅明亮,使得口感Q彈軟糯。一口下去香酥綿軟、入口即化、香而不膩,極易下飯。
看新晃妹子做一碗淚流滿面的「侗家鐵板黃牛肉」。她說:一碗地道的新晃牛肉,必須溫柔以待——就像前男友……切它,切它;醃透它,醃透它;揉它,揉它;然後一頓爆炒!
「這是我淚流滿面做的,你一定要吃完!」
看靖州小哥做一碗終結甜鹹之爭的「楊梅排骨」。
別管什麼甜黨鹹黨了,果香配上肉香,你就說它香不香?
黃花菜,是祁東縣一張亮晃晃的名片。作為「中國黃花菜之鄉」,自帶傳奇的黃花菜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摘、蒸、晾、曬,一根健康的黃花菜經過傳統古法工序的加工,終於端上了人們的餐桌。
看祁東黃花妹做碗黃花湯。來,幹了這碗祁東的「花花世界」!
罈子肉又名辣醬肉,是湖南桂陽的傳統名菜,以五花肉為主要食材,用本地特產方元五爪辣椒醃製的私家菜。桂陽罈子肉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桂陽人人都愛吃,家家都會做,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
本為你帶來桂陽傳統名菜——罈子肉。入鍋炸至金黃的五花肉配上方元五爪辣椒醬,你一定要嘗一口!
莽山黑豚,是宜章縣莽山瑤族鄉山區放牧的一種黑豬,是湘西黑豬與莽山野豬自然配種的後代。放牧基地不設圍欄,不設豬圈,只建仿生豬窩,遮雨避風。豬在野外嚼藥苗,翻泥土,喝山泉水,呼吸富氧空氣,全程不種疫苗,四季不用西藥,無抗生素無激素。豬肉肉質鮮美、皮脆肉香、肥肉不膩、口味獨特,以清水素煮、素涮、素蒸等極簡吃法品嘗,風味為最佳。
本季為你做一碗家常莽山黑豚肉,喚醒你的味蕾。
麻陽被稱為「中國長壽之鄉」,是我國首批被正式命名的兩個長壽縣之一。這樣富饒的土地,長出來的野菜也是營養豐富的。麻陽萬菜由多種野菜秘制而成,數量有限,是當地人餐桌上的自留菜。麻陽是著名的長壽縣,這裡家家戶戶都吃萬菜,所以人們又把萬菜稱作「萬歲菜」。
吃了這碗萬菜,大家一起長命百歲呀!
在湖南省衡陽縣,沒有一碗辣椒解決不了的事。說到人傑地靈的衡陽縣,不得不提「夫子辣椒」。
「夫子辣椒」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晚年隱居在湘西草堂製作出來的一道風味罈子菜。王船山晚年生活清貧,常以糯米炒香,加上椿葉調味後,釀入辣椒中,置於壇中密封收藏。食用時拿出幾個,用油煎至金黃色,外焦裡糯,香辣可口,雖是素食,風味卻勝過大魚大肉。後人為了紀念他,將此菜藝代代相傳,並取名為「夫子辣椒」。
益陽大通湖,地處洞庭湖畔,被湘資沅澧四水圍繞,素有「三湘第一湖」的美譽,是真正意義上「洞庭之心」。12.4萬畝的大湖碧波蕩漾、百鳥翔集、魚遊淺底。各種水產品達109種。猶以大閘蟹、小龍蝦出名,因水質上乘,湖區內的水產品肉質鮮嫩、爽口、勁道被廣大消費者青睞。其中小龍蝦的做法可謂是五花八門、口味奇特。有爆蝦、滷蝦、口味蝦;有麻辣、清香、撩水蝦,「麻子蝦尾」更是一絕!
麻辣鮮香「麻子蝦尾」,一聽名字就流口水,嘬一口,好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