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來源:王磊說(ID:V5wanglei),作者李東方
2020年的教培流量趨勢是無比「確定」的一年。之所以說「確定」,是因為幾乎已經不再有新用戶進入移動網際網路,2019年所有的DAU和用戶時長新增都來自短視頻業務。
因此,2020將"確定"迎來教培機構集體觸網短視頻和直播的一年。
直播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當前直播是最重要的教育風口
快手拿出了66.6億流量補貼快手教育內容,這是2020年「短視頻+直播」教育的大發展機會的開始。而且據我們了解,快手馬上就會拿出一個超大流量的頁面來推廣在線教育帳號。
我們認為目前快手生態的時間點,類似於2015年前的微信公眾號紅利期,那是個從公眾號流量到變現的跨越期。大量如今的大號就是那個時代產生的。
快手的機會有三點:
1、流量紅利有優勢,做一年頂三年。教育企業儘快上車;
2、下沉流量帶來教育普惠的機會,輕教育模式爆發。大量快手的老鐵們過去在線下和線上都沒有教育培訓機構服務過,不挑剔,就像拼多多之於下沉人群;
3、 快手整體的商業化程度還不高,所以還能通過努力服務客戶就快速積累客戶,目前是運營為王的階段。而在其他平臺都得花錢才能拿到量,而且ROI 一直在降低。
短視頻和直播都要找到適合自己定位的平臺很重要,抖音、快手、騰訊直播各有特色。
抖音的基因主要是短視頻,快手是直播,騰訊是社交基因。
但無論如何要做起來,創始人要勇於嘗試新產品,新產品功能,不斷迭代。
建議短視頻發布後30分鐘,開始直播講解短視頻內容,從而轉化客戶。
快手通過帶貨、打賞等功能變現,快手是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結合的。這點也是快手的特色。抖音更多是公域流量。
抖音是以短視頻為主的生態,而快手是一個以直播為主的生態。快手的核心是人,基於人發展出的關係是社群關係,基於人發展出的互動形式是直播,而前期發布的短視頻是為了和用戶建立第一層聯繫。
在直播間裡,最重要的就是互動,互動裡面有一大部分是情感陪伴的屬性,再加上問題解決的屬性。這一切,都離不開「人」的核心。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快手中,前期的定IP和後期的直播都至關重要
內容板塊需要定位輸出,持續輸出,定期有長達一個小時的直播輸出。我覺得有耐心有毅力是成功的充分條件,但也不是必要條件。這裡面我們還是要講究一些科學做號的一些方法,因為大家都在做號。快手這邊給我們列出來的一張就是影響你快手做好的一些因素。其實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做快手最簡單的,包括最重要的是做人設。就一個人,你怎麼去看他?
首先要打造IP的記憶點。
1、對話對白,如語言標籤(口頭禪)、有爭議的對話
2、獨特場景或抓人的音樂
3、動作標籤,比如有的人會把頭變大,比如出場方式、首飾、微表情等
教育機構用騰訊直播更好,強社交粘性。可以打通企業微信,且沒有用戶上限。企業微信可以實現CRM管理,有微信支付便捷。
還可以通過直播掛電商產品,連接拼多多、微店等,實現了產品和服務閉環,騰訊直播可以變成賣消費品的流量入口,也可以直接賣課。
騰訊只要80%通過率,內容受監控,只能用蘋果手機做直播。這些是目前的限制。
騰訊直播可以滿足微信好友的服務,激活私域流量,在粉絲群裂變,實現訂閱,以及公告牌等功能。這些都是對教育機構最有利的方面。
短視頻的作用更多是引流,而不是期待直接成交。
前期發布短視頻,更多的是與用戶建立第一層聯繫,讓更多的用戶見到你。在用戶關注帳號以後,通過直播很大程度可以將用戶的粘性進行提升。
如果直接做品牌號,也要需要優質的老師+內容,但是因為有過多品牌的露出反倒會影響用戶的粘性。
大家常見的一個錯誤是,把抖音的內容照搬到快手上。但其實,抖音和快手兩個平臺的差異巨大。抖音和快手的產品設計差異和算法差異決定了在抖音上火的是優質內容,而在快手上火的是真實的人。
這裡面我要額外的再強調一點就是在快手裡面,因為快手是一個雙列型的產品,不像抖音。就是很多人做抖音的,做快手轉過來第一個特別不順的點就在於說,在快手裡面突然有了標題和這個方面這麼一說。抖音裡面基本沒有標題這麼一說,因為你是一個單列的,你必須得強制的進入。但快手是可以選擇性的,所以在快手裡面的這個做標題就跟公眾號比,比公眾號做標題甚至要更重要一點我覺得,那他是一個視覺加文字的雙向判斷。
照搬公司原有素材固然是一個輕便的做法。但除了公司原有的素材以外,更重要的是去看什麼樣的內容能火。對於一個起步的帳號,借鑑火的優質內容進行再加工能夠更快地幫助你找到做內容的感覺。不斷摸索後,逐漸在選題上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
騰訊直播會加持流量,直播可以分享給九個群,用戶直接訂閱,可以直接生成海報包括二維碼,便於宣傳。
淘寶直播適合於有淘寶生態的商家,核心在於主播的培養和淘寶運營的結合
短視頻直播適合會玩短視頻的人,因為只有把短視頻做好,有粉絲後直播才有流量,才能變現
而騰訊直播+社群是適合於任何的中小企業,依託於社群和朋友圈裂變,利於在圈層傳播和裂變。
三種直播形式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我看好短視頻矩陣引流+社群+騰訊直播的結合。
直播可以打造個人IP,創始人必須自己站出來。從老闆、管理層開始用快手,將這件事情提到公司戰略的重要地位,自上而下帶動全公司。
一場成功直播的12要訣
1.IP起名。
我為了定位好直播間主題,起個好名,花了3小時,把所有在做直播的朋友的每一期主題名字全部抄下來反覆研究,最後給自己定位成:
直播間主題:《Day1:教育電商一姐的直播》,每天更新日期,整體定位圍繞個人IP的強化去打造。
直播頭圖:選擇了一個很亮眼的海報,海報上有個人簡介。
直播簡介:這個最好和自己的每周每月每年的知識內容統一,形成系統全面的直播課程輸出體系。
2.短文案準備。
我一共原創了3條發朋友圈和微信群的短文案,我還讓分享的朋友直接用我寫好的,這樣高效,別人也樂意。
3.提前預熱。
我的預熱時間和其他主播不一樣,因為最近培訓工作太忙,我只有12小時預熱,但是效率高,加上特殊時期很多私域流量都在微信上刷刷刷,找各種方向和合作信息,我的直播就是大眾剛需,接受度強。4.超級人脈。
找到5位有影響力的好朋友推薦,第一次不要太多,好奇心也會帶來流量。
5.硬核管理。
找到一兩位絕對挺你的家人。機智,聰慧,互動能力強,請她們來做直播管理員。
一個優秀的管理員會給你翻倍助力,效果驚人,比如發歡迎詞,比如把主播分享的關鍵字詞打出來,帶頭刷屏,整個直播間的勢頭就很容易帶起來,熱浪也會高,再配合主播提醒觀眾關注主播,加微信,分享等等。
建議設置2個管理員。
1號管理員做歡迎引導關注微信的角色。
2號管理員做內容金句的輸出。這個角色太重要了,一定要用起來。
目前條件有限,我沒有設導播,自己連線嘉賓。
6.中堅力量。
我把我的一個收費課程的直播環節這個培訓課,放在了今晚的直播課堂上,這30位學生是分享直播間的中堅力量。
7.連麥嘉賓。
提前邀請,提前拉群,提前溝通好連麥環節的細節,連幾分鐘?講哪幾點?
通常就三點:自我簡介,做什麼的,做的過程中有哪些經驗,遇到過哪些坑,需要主播解答的問題。連麥嘉賓一定是講一些觀眾有價值的東西。
主播要巧妙的把學員的問題放在這種公眾空間來解答,可以和觀眾引起共鳴。
我這次邀請了兩位有代表性的學員,另外邀請了一位實力嘉賓,整個效果非常好。
8.即時分享。
直播過程中,作為主播,我必須每隔5分鐘就讓觀眾做即時分享直播這個動作。看到有熟悉的朋友打完招呼就讓朋友分享,同時要教他分享的方法。
9.直播環節。
直播期間大小節點必須提前卡準,這和老師備課寫教案一樣。
10.應急措施。
如果時間把控不準,必須臨時應急調整。
我今天開頭預熱和分享乾貨時間長了點,於是臨時把第一位8點的東北連麥嘉賓和第二位8點半新疆的連麥嘉賓時間放在了一起,這個調整是應急措施,下次必須注意。
解決方法:可以提前15分鐘開播,讓主播先熟悉操作環境,和老朋友們寒暄,再讓鐵粉們發直播宣傳。
11.收集素材。
自己錄製小視頻,助理截圖保存,破整數的數據記錄。
處理新加粉絲好友信息,提前創建【東方老師直播粉絲群1】,這個很重要,沉澱粉絲在你的私域池裡,同時更是保證後面的直播通知不受平臺的影響。
12.復盤日記。
發圈再次分享,感謝助力的朋友。聽取當天參加直播的好友意見,總結復盤日記。
注意:三個5分鐘,5分鐘乾貨分享不中斷,5分鐘連麥嘉賓不拖延,5分鐘寒暄不超時。
需要改進的三點
1.直播時和某些老朋友互動時,要注意措辭,不可太忘形。
2.儘量保證5分鐘的分享是完整的。
中途不要受屏幕互動和進出人員的影響,這一點很難,一看到熟悉的朋友就想打招呼,讓他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主播總想著不能冷落了粉絲,這個和現場之間的協調還需要思考,我會繼續探索適合我作為一個主播和粉絲之間的交流互動方式。
3.準備工作到位。
直播提綱筆記本,筆,手機,水杯,電源,補光燈,道具,商品等等,尤其是充電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王磊說」,作者李東方。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