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貢搶險救災紀事

2020-12-14 中國西藏網

  易貢人今生今世都記不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

  2000年4月9日晚上8時,西藏貢拉雍嘎布山扎木弄溝發生了特大型山體崩塌滑波……一剎那,一座長2500米,寬2500米,平均高60米,面積約5平方公裡的大壩,一下子截斷了日夜奔流的易貢藏布江幹流,阻斷了波密縣易貢、八蓋兩鄉和易貢茶場、地板廠、石材廠與外界的聯繫。

  一夜間,易貢藏布江上遊的易貢湖失去了下洩的河道,而上遊的山水卻源源不斷地流入河中,河水越漲越高,大片的農田、草場、茶園漸漸地被淹沒在水中,4000多村民、茶場工人被困,1000多人面臨洪水威脅。

  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注。溫家寶副總理,羅幹、王忠禹國務委員批示:「要確保群眾生命安全,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山體滑坡的第3天,以自治區副主席加保為組長的自治區搶險救災領導小組一行24人,和各有關方面的專家、技術人員,日夜兼程,趕赴第一線,全面指揮、協調搶險救災工作。

  林芝地區也快速反映,將易貢搶險救災作為頭等大事,派出工作組,緊急調運救災糧食、藥品、帳篷等救災物資運抵災區,首先解決湖區被困人民的食宿、安危。通往災區的簡易公路、山間便道,在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地方交通部門職工的汗水和號子中不斷向前延伸;一車車緊急調運的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現場踏勘、水文測量、地質分析、轉移災民,一切工作都在協調有序地進行。 

  4月18日,受溫家寶副總理的批示,以水利部長、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寧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行11人飛抵高原,到達易貢,經過實地查看,分析、研究和論證認定:易貢山體崩塌滑坡,屬近百年來我國山體崩塌滑坡之最,在世界上也屬罕見。由此發出災情通報:從4月9日晚山體崩塌滑坡到4月20日11天時間,易貢湖區已有217畝農田、850畝草場和60畝茶園被淹,電站已進水被迫停止發電,學校也被迫停課,已造成經濟損失1.4億元。湖水正以每晝夜0.5-0.6米的速度持續上漲,雨季到來時,這一速度還會加快,如不採取措施,後果不堪設想。4月24日,各路專家匯聚拉薩,研究易貢山體崩塌排險減災方案:儘量降低堆積體高度,盡最大努力降低過高水位,對最高水位以下的群眾進行搬遷、轉移,對重要設施採取保護措施,以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並成立以自治區常務副主席楊傳堂為總指揮、副主席加保、西藏軍區副司令陳功生、林芝地委書記金喜生,武警水電三總隊隊長李創堅為副總指揮的搶險救災指揮部。

  經過各部門的攜手合作,在不長的時間裡,就打通了簡易公路10公裡,開闢山間人行道28公裡,調集了兩艘衝鋒艇、1艘大型槽渡門橋和地方人員趕製的大小木船先後下水,開闢了易貢湖上的運輸線。至此,湖區內易貢、八蓋兩鄉和易貢茶場群眾3個月所需物資全部調運完成,並發到群眾手中。受災的472戶人家2032人得到了安全轉移和安置。災區140名四到六年級的學生也通過水上運輸移出湖區,安排到林芝縣、波密縣的學校就讀。170名低年級小學生在就地搭的4個教學點全面複課。

  在另一條戰線上,一大批工人和武警戰士在進行開挖明渠的引流工程。到5月10日,易貢湖容量已達到7.68億立方米,水位已上漲15.48米。根據國家防總批准的工程方案的控制進度,到5月20日必須完成堆積體引流明渠開挖量112萬立方米,任務相當重。

  作為總指揮的兩位主席,每天徒步往返20多公裡,輪流深入施工第一線,日夜督戰。大家的心裡只有一個信念:「責任重於泰山,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終於,經過30多個晝夜的工作,近3億立方米的山體崩塌滑坡堆積體搬走了,近3個月的任務1個月就完成了,下挖明渠24.1米,完成開挖土石方135.5萬立方米,工程達到預期目的,符合國家防總專家組制定的排險減災方案。6月8日,湖水順著引流明渠開始下瀉,經過易貢藏布河床,通過通麥大橋,匯入帕隆藏布,直奔雅魯藏布江大峽谷。6月10日晚上8點,奔流兩天的湖水不僅沒有減小勢頭,反而越演越烈。這天氣溫升高,暴雨連連,加之冰雪融化,水位驟然上升。突然明渠被撕裂了,湖水如同脫了韁的野馬暴瀉而下,一時驚濤卷石。面對這種突發險情,兩位總指揮立即通知四處人員快速撤離危險地帶,並通知幾條江河下遊群眾迅速轉移。6月11日清晨,從易貢湖區、易貢藏布、帕隆藏布、雅魯藏布江下遊傳來消息,「湖水狂暴奔流,毀壞許多橋梁和設施,但無一人傷亡。」是的,我們的林芝人民,我們的西藏領導、各方面的專家和解放軍武警官兵,他們拼搏了兩個多月,從一踏上災區的土地,他們就沒有脫下過一次迷彩服,洗過一次澡,吃過一頓安穩飯,睡過一個囫圇覺,他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化解這次災難,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制。但是大自然的力量太大了,浩淼的易貢湖水在一夜之間消失了,而且一路施虐,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是人民的生命保住了,群眾的財產保住了,在大災難面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西藏易貢山體滑坡搶險減災取得巨大成功 - 東方網
    東方網15日報導:據今天來自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的消息說,今年4月發生在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易貢藏布江扎木弄溝的巨型山體滑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當地廣大藏、漢族幹部群眾同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一道,及時轉移安置危險地區群眾,晝夜奮戰一個多月,主動搶挖洩水渠,降低滑坡堆積體過水高程,近30億立方米易貢湖水於6月
  • 九龍縣「1123」雪窪龍鎮高位滑坡搶險救災工作有力有序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災情發生後,九龍縣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展開搶險救災。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文,副省長曹立軍,省政協副主席、州委書記劉成鳴,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等省、州領導第一時間對搶險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省、州相關部門和專家隊伍迅速到場,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 安徽省軍區組織民兵力量投入搶險救災戰鬥——
    當天中午,安徽省軍區司令員劉孝華趕赴黃山督導搶險救災工作,與軍地領導專家交換意見後,一條條救災指令飛向救災一線。兵貴神速!當天晚上,44名民兵連續奮戰6個小時鋪設2座應急浮橋,保障考生高考。次日清晨,當地師生驚喜發現2條「藍色飄帶」橫跨積水,直通考點,紛紛點讚「民兵真行!」汛情就是命令,腳下就是戰場。
  • 汪尚學赴迭部舟曲兩縣指導搶險救災和防災減災工作
    汪尚學赴迭部舟曲兩縣指導搶險救災和防災減災工作 2020-08-13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強颱風「山竹」過境 沿線駐軍全力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連日來,颱風「山竹」過境,多地發生暴雨和洪澇災害,沿線駐軍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緊急投入搶險救災一線,協助地方全力開展抗颱風工作。颱風「山竹」過境帶來的大暴雨和強風,導致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積水持續上漲,多地水位超過2米,2000多名群眾被困。
  • 赴湯蹈火為人民——武警湖南總隊全力以赴搶險救災記事
    武警嶽陽支隊、武警郴州支隊官兵第一時間奔赴搶險救災現場。↑7月22日,嶽陽縣大毛家湖垸出現較大險情,武警嶽陽支隊十餘名官兵連夜奮戰7小時,成功排除險情。展燦 攝武警嶽陽支隊官兵攜帶救生衣、鐵鍬等搶險器材,奔赴現場。到達任務地點後,救援人員分為兩組展開行動。
  • 四川交投建設奮戰90餘天創造「搶險救災」奇蹟
    經過90餘天的奮力搶險,雅西高速姚河壩1號特大橋災後恢復重建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日前恢復雙向通行。據悉,重建橋梁質量評估合格,具備安全通行條件,整項工程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個半月竣工。「四川交投建設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隊伍,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再次展示了『交建速度』,更在此次搶險救災中展示出了四川交通人勇於衝鋒在前的無畏精神。」在雅西高速姚河壩山體崩塌搶險處置工程交工驗收會上,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學雷對在此次特大橋搶險和災後重建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各方單位表示讚許和肯定。據了解,雅西高速是G5京昆高速的重要一段。
  • 瀋陽軍區醫院全力搶救搶險救災中遇險消防戰士
    新華社瀋陽5月31日電(高慶德、秦富梁)瀋陽軍區第463醫院連日來全力施救在煤氣洩漏搶險救災中意外中毒的3名消防戰士。目前,3名消防戰士已脫離危險期開始轉入日常治療。    5月20日17時許,瀋陽市消防東陵中隊戰士王成彬、賈濤、寶金鋼等在執行緊急煤氣管道搶險任務時,管道發生嚴重煤氣洩漏,在管道內搶險的3人出現頭暈、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中隊馬上將他們送到解放軍第463醫院。    463醫院立即啟動應急搶救預案,開通就診綠色通道,全力搶救傷員。
  • 遭強颱風「彩虹」重創 湛江以最快速度搶險救災恢復生產
    面對慘重災難和巨大考驗,湛江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迅速行動,以最快速度通電、通水、通訊、通路、通航,以最快速度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以最快速度扶持農業自救復產,以最快速度保障災民生活並開始重建家園,以最快速度兌現災後保險理賠,以最快速度爭取社會各界援助、形成救災復產合力,以最快速度開展宣傳發動、恢復發展信心,創造了救災復產的「湛江速度」。
  • 恩施市紅土鄉黨員幹部逆行而上搶險救災
    恩施市紅土鄉黨員幹部逆行而上搶險救災發布時間:2020年07月04日 11:37 來源:中新網湖北 然而老街處於集鎮低洼地帶,短時間較大水流極易形成大面積積水,對房屋和住戶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紅土鄉大巖村受災村民領取救災物資 周薇供圖  現場,積水已達半米多深,雨仍然下個不停,從山坡上傾洩的泥水卷雜著碎石、枯枝不斷朝老街湧進,強大的衝擊力讓救援隊伍不得不從側邊繞行進入街道。   「大家小心,水很深!」
  • 巴音朝魯在永吉縣指揮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時強調 堅持雨情就是命令生命就是底線 戮力同心嚴防死守確保安全度汛
    在全省各地抗洪搶險救災的關鍵時期,省委書記巴音朝魯7月20日冒雨來到受災最嚴重的永吉縣口前鎮、一拉溪鎮和船營區搜登站鎮,實地踏查最新險情災情,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指揮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他強調,雨情就是命令,各地各部門要始終堅持人民生命至上理念,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勠力同心,嚴防死守,堅決奪取抗洪搶險救災這場硬仗的全面勝利。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多路出擊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解放軍報訊連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多路出擊,在四川、重慶、雲南、甘肅等受災地區連續奮戰,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重慶警備區累計出動官兵和民兵3600餘人次參與駐地搶險救災工作,積極做好轉運群眾、沿江巡邏、搶運物資等工作。連日來,雲南多地發生強降雨。受暴雨影響,昭通市鹽津縣普洱鎮黃坪村發生山體滑坡,武警雲南總隊昭通支隊鹽津中隊迅速出動,搜救被掩埋失蹤人員、疏散群眾、搬運物資。盈江縣境內多地發生洪澇滑坡災害,該縣人武部派出200餘名民兵深入受災村,轉移安置受災群眾。
  • 西藏易貢災區群眾返回家園
    中新社拉薩八月十七日電西藏易貢災區目前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在災區所在地波密縣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災區一百八十五戶八百七十七名災區群眾已經陸續從臨時安置點搬回原來的家園,小學、鄉政府也已搬回。  據《西藏日報》報導,這項工作是在波密縣易貢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領導小組的安排下進行的。
  • 辰溪孝坪鎮以汛為令全力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孝坪鎮黨委、政府迅速組織鎮、村兩級應急隊伍按應急預案部署落實到位,全力以赴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查看水情。拉警戒線。集中安置群眾。加大對山塘、水庫、地災點巡查,發現險情立即上報。
  • 搶險救災當尖兵 駐即墨馬山部隊展現軍人風採
    當日中午12點,即墨區大信街道大金家村、陳家村、仲戈莊村三個村莊部分村民受困,受災嚴重,請求部隊支援。
  • 強降雨持續 搶險救災有力開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
    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在前期派出湖北、安徽工作組的基礎上,再派9個工作組分赴各地協助地方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據了解,目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已前置632支抗洪搶險專業救援隊,共13177人。入汛以來,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共參與各類抗洪搶險救援3672起,出動消防車5559輛次、指戰員3.5萬餘人次,營救遇險被困群眾7155人,疏散轉移被困群眾3.1萬餘人。
  • 林芝易貢 雪域茶谷——探尋中國最西部的茶場
    目前林芝農墾易貢茶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磚茶、綠茶、紅茶、黑茶等品種,主要產品為「林芝春綠」、「雪城銀峰」、「易貢雲霧」、「易貢紅(特級、一級)」、「易貢磚茶」、「紀念茶餅」 以及「雪域藏茶」系列產品。目前,「國家級高原生態有機茶出口示範區」已獲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掛牌成立;「易貢磚茶」於2017年成為林芝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雪域茶谷」牌特級易貢紅茶榮獲中國第十五屆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2018年 「雪域茶谷」牌易貢雲霧茶榮獲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
  • 眾志成城風雨同舟 四川省物業服務行業支援樂山抗洪搶險紀實
    保利人「乘風破浪」保城市  8月20日,保利物業成都分公司立即制定緊急救災搶險計劃、緊急抽調特衛隊員成立搶險小組,火速趕往樂山市開展搶險工作。保利物業成都公司搶險小組在黨支部紀檢委員司馬才旺的帶領下來到樂山市受災區展開救災搶險工作。
  • 易貢藏刀,一把上萬元,藏族人都想得到,當地人稱:身份的象徵
    易貢有三大品牌:易貢國家地質公園,易貢藏刀,易貢茶。 易貢藏刀的相關介紹是:刀長、刀細、輕便、鋒利無比、不容易生鏽、波紋永在,其工藝技術揚名藏區。易貢藏刀擺放家裡,象徵榮華富貴;帶在身上,可以防身闢邪。在古代,易貢藏刀專供波密上層人士使用;即便現在,波密和其他藏區的富人都以得到一把易貢藏刀而自豪。
  • 千錘百鍊 匠心傳承 ——記西藏林芝市波密縣易貢藏刀傳承人牛瓊
    現有藏刀無論工藝還是傳統,易貢藏刀堪稱完美。  易貢藏刀,即「易貢波治加瑪」。  「它最大的特點是刀長刀細、輕便鋒利、紋理永在。」今年55歲的牛瓊,是西藏林芝市波密縣易貢鄉的制刀人,也是易貢藏刀的第六代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