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團結、友誼、和平、正義。
——文:申奧 圖片:網絡
今天是國際奧林匹克日。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委會在巴黎正式成立,標誌著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紀念日的宗旨是鼓勵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國際奧委會向全社會提出了「保持強大、保持活躍、保持健康」的倡議。
在奧林匹克日,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奧林匹克聖火的歷史。
////////////////////////////
#源於奧林匹亞 #
奧林匹克聖火象徵著光明、團結、友誼、和平、正義。
古代奧運會召開前,人們聚集在奧林匹亞宙斯神廟前,舉行莊嚴肅穆的儀式,從祭壇點燃火炬,然後奔赴希臘各個城邦。火炬手高舉火炬,一邊奔跑,一邊呼喊:「停止一切戰爭,參加運動會!」
火炬像一道嚴格的命令,有至高無上的的權力,火炬到哪裡,哪裡的戰火就熄滅了。即使是在激烈廝殺的城邦也都紛紛放下武器,神聖休戰開始了。希臘又恢復了和平的生活,人們忘記了仇恨,忘記了戰爭,都奔向奧林匹亞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近代,奧林匹克聖火首次亮相於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
在第九屆奧運會開幕式上,阿姆斯特丹政府官員點燃了火炬塔。這座火炬塔位於奧林匹克體育館前,高42米,象徵馬拉松的距離,並被命名為「馬拉松塔」。
1934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決定,在奧運會期間燃燒奧林匹克聖火。
1936年柏林奧運會,進行了首次現代奧林匹克火炬接力,第一位火炬手是希臘運動員康斯但丁。從此,火炬接力成為奧運會必不可少的一個傳統。
起初,柏林奧組委並沒有考慮使用火炬,而是使用古代所用的茴香莖傳遞聖火,但是出於實際考量,最終決定設計專門的火炬來傳遞聖火。
諷刺的是,象徵和平的聖火傳遞正是希特勒的創意,而他希望將柏林奧運會變成納粹德國的慶典,從而宣揚「雅利安人至上」的信念。
////////////////////////////
#遍及全球 #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聖火 首次由飛機從雅典空運到丹麥,再由丹麥經瑞典到達芬蘭,期間採用了跑步、騎馬、自行車和獨木舟等傳遞方式。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奧林匹克聖火首次到達南半球,也是當時奧運史上行程最長的火炬接力。
由於奧運馬術比賽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本屆奧運會的聖火傳遞有兩條路線,分別在澳大利亞和瑞典進行。
1960年羅馬奧運會,火炬接力首次進行了電視轉播,使更多的人得以見證這一神聖時刻。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田徑運動員諾瑪·恩裡克塔·巴西利奧·德索克羅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點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
////////////////////////////
#生生不息 #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殘疾人射箭運動員安東尼奧·雷波洛射箭點火,準確地點燃了70米遠、21米高的火炬塔。
據說,為了表演這項絕技,他練習了超過2000次。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恰逢現代奧運會百年誕辰,拳壇傳奇人物穆罕默德·阿里擔任最後一棒火炬手,點燃了開幕式火炬。
2000年雪梨奧運會,火炬傳遞充分了利用了水、陸、空各種方式,在大堡礁水域聖火首次在水下傳遞。
2004年,奧運會重返雅典,火炬傳遞首次在世界各地進行,跨越五大洲,再現奧運五環。這次傳遞途徑現代奧運會的所有主辦城市,並第一次進入非洲。
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在遊歷五大洲的19個城市後,在國內31個省的116個城市傳遞,並首次登上了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2008年8月8日,在鳥巢舉行的奧運會開幕式上,「體操王子」李寧以鋼線吊到高空,「空中漫步」繞場一周後,點燃「祥雲」造型的主火炬,象徵第29屆奧運會的開幕。
////////////////////////////
# 結語 #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東京奧運會不得不推遲至明年,火炬傳遞也推遲。
2020東京奧運會火炬傳遞的理念是「Hope Lights Our Way」,即希望照亮前路。
希望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世界人民可以團結起來,相互支持,相互鼓舞,共同面對困難,攜手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