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成都「最強限塑令」:可降解塑膠袋如何保供應?價格啥時降?

2020-12-27 四川在線

12月16日,成都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成都市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那麼,可降解塑膠袋標準是什麼?如何保障供應?價格趨勢如何?

今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對話成都市發改委,回應市民關於價格、供應和具體規範等問題的疑惑。

紅星新聞:目前市場上塑料購物袋標準不一,可降解塑膠袋應該遵循哪一種標準,與不可降解傳統塑膠袋有哪些區別?

成都市發改委:可降解塑膠袋需要符合國家標準GB/T21661—2008。可降解塑膠袋與不可降解傳統塑膠袋的區別有三:

一是材質不同,可降解塑膠袋使用材質為PLA、PHAs、PBA、PBS等高分子材料,而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則是PE塑料材質;

二是生產標準不同,可降解塑膠袋需要符合國家標準GB/T21661—2008,而傳統不可降解塑膠袋則不用遵從此項標準;

三是分解時間不同,可降解塑膠袋一般可在一年內分解,性能最佳的甚至可在棄後72天開始分解,而不可降解塑膠袋則需要200年的時間才能將其降解。

▲不同塑膠袋標示的成分和執行標準不一

紅星新聞:《方案》並未對連卷袋的使用作出規定,但目前商場和便利店有大量用於包裝熟食、散裝食品的連卷袋。有商家表示目前連卷袋的使用尚無統一標準,作為商超消耗量較大的塑料製品,未來是否會針對連卷袋出臺相關標準?

成都市發改委:按照國家、省、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和《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年版)》,對部分塑料製品分地區、分領域、分階段實行禁限管理。目前,連卷袋、保鮮袋、垃圾袋等暫不禁止。下一步,我們將根據國家和省的相關要求,結合成都塑料汙染治理實際,不斷完善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

紅星新聞:外賣行業消耗了大量普通塑膠袋,平臺方面也在嘗試推廣可降解材料包裝袋,但由於成本等原因,效果並不明顯,《方案》生效後,如何具體規範外賣平臺上的食品商家的塑料包裝、吸管的使用?

成都市發改委:

一方面,加強對餐飲外賣領域指導,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竹漿紙一次性杯子餐具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指導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要加強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及時向社會公布執行情況。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對塑料汙染治理實施不力的責任主體,依法依規予以查處,並通過公開曝光、約談等方式督促整改。

另一方面,加強綠色產品技術推廣,加強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塑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支持成都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提高可降解塑料製品生產能力,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落實好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對可降解塑料製品採取差異化產業政策,引導更多資金支持中小型創新企業發展。

▲市面上常見的各種塑膠袋

紅星新聞:

市場上的可降解塑膠袋標識不一,有的塑膠袋僅標註了「可降解塑膠袋」字樣,並沒有材料信息和環保標識。針對可降解塑膠袋的信息標識是否有統一規範,需要標識哪些具體信息?

成都市發改委:可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PBAT、PLA、PPC、PHA幾種。

其中,PBAT屬於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既有較好的延展性和斷裂伸長率,也有較好的耐熱性和衝擊性能,此外還具有優良的生物降解性,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躍和市場應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

PPC塑料又稱為聚甲基乙撐碳酸酯,它是以二氧化碳和環氧丙烷為原料合成的一種完全可降解的環保型塑料。

聚羥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很多細菌合成的一種胞內聚酯,在生物體內主要是作為碳源和能源的貯藏性物質而存在,它具有類似於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及合成塑料所不具備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光學活性、壓電性、氣體相隔性等許多優秀性能,其在可生物降解的包裝材料、組織工程材料、緩釋材料、電學材料以及醫療材料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只有降低PHA的生產成本後才可能大規模應用。

紅星新聞:「禁塑令」後,如何保障可降解塑膠袋的正常供應?目前本地有多少廠家可以生產可降解塑膠袋?

成都市發改委:根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據測算,到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部署中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的市場需求量約為30萬噸。而國內完全可降解塑料的產能可達40萬噸左右,從替代產品產能的角度分析,基本能滿足市場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可能不太一樣,需要供需雙方根據相應的產品標準、供應能力等,確定具體的採購要求。

紅星新聞: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是市民朋友關心的問題,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是普通塑膠袋的數倍,發改委針對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是否有規範,如何調節供應、保證價格的合理性?

成都市發改委:雖然目前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和傳統塑料製品相比,相對價格是傳統塑料製品的2倍左右。但他們的零售單價不高,都在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範圍。目前價格稍高的主要原因是可降解塑料屬於新型材料,目前尚處於產業發展前期階段,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設備投入、試驗投入等,加之現有產業規模小且分散,所以成本較高。未來,隨著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逐步推進、綠色消費習慣的養成、市場需求量增大、生產規模擴大、前期投入成本攤薄、生產成本降低,製品的價格也會隨之降低。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王培哲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限塑令即將落地 可降解塑膠袋到位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成都「限塑令」10天倒計時:6毛錢一個!部分商超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本月16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限塑令」來了!到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
  • ...限塑令」來了!到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
  • 成都「限塑令」進入倒計時:6毛錢一個!部分商超啟用可降解塑膠袋
    原標題:成都「限塑令」進入倒計時:6毛錢一個!部分商超啟用可降解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更薄、有磨砂感   12月16日,《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出臺,被稱為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 可降解材料或受關注(附股)
    (原標題:【機會挖掘】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 可降解材料或受關注(附股)) 近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成都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
  • "限塑"將至!如何區分「可降解塑料」?價格消費者能接受嗎?
    「史上最強限塑令」還有20天就要迎來第一個關鍵節點,各方的反應迥異,是積極應對還是依舊我行我「塑」?新「限塑令」的到來,到底會「隔靴搔癢」還是「直擊要害」?【1】「限塑」新潮已來,他們積極響應積極響應者不在少數,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在發生改變。餐飲行業有不少店家已經接到新的「限塑」通知。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上遊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描繪出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可降解塑膠袋、紙質吸管、紙質餐具在港城上線
    1月1日,港城升級版限塑令實施開始實施。當天,記者隨機走訪了多家商超、奶茶店、小餐飲店。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大中型商超、品牌餐飲已不再售賣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塑料吸管了,轉而為市民提供有償的無紡布和可降解垃圾袋、無償使用的紙質購物袋和紙質餐具,而多數市民則自備購物袋「上陣」。不過如何讓規模小但數量眾多的餐飲企業配合「限塑令」加碼,可能是推行的「痛點」所在。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原標題:「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此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  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禁用在即 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  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成都新「限塑令」即將落地 記者實地探訪商家如何主動「求解」
    不可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餐具,這些市民日常接觸塑料製品被禁後,商家如何替代,對市民又有哪些影響?12月22日,記者走訪了多家商超,了解在《行動方案》倒計時下各商家的準備情況。成都版「限塑令」倒計時:部分商超已準備就緒,紙質吸管仍在途中還有不到10天,成都版《限塑令》相關規定即將實施,成都的各大商店準備得如何?12月22日,記者陸續走訪了紅旗連鎖、盒馬鮮生、星巴克、喜茶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