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到底長什麼樣,西遊記原著中的幾個詞語,心中美好形象全無

2020-12-22 小豬八趣看西遊

文/小豬八

1000個西遊記未解之謎【第十六期】

原著中的孫悟空究竟是什麼樣?

孫悟空這個人物就不用多介紹了,出自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角色,在身世背景以及個人能力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唯獨他的長相引起了很多人的懷疑,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切的根源在86版《西遊記》中。

眾所周知,86版的《西遊記》是最經典的一部神話劇,可以說是好幾代人的回憶,劇中的人物形象也深深地刻在所有人的心中,特別是無所不能的孫悟空。

但是看過原著的小夥伴會發現,書中描繪的孫悟空跟影視劇中的完全不一樣,還記得妖怪是怎麼形容孫悟空的嗎?沒錯就是這個詞「毛臉雷公嘴」,大家看看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是這個形象嗎?完全是天差地別,這「雷公嘴」的外形和鳥嘴相似,上嘴唇向前凸出,下嘴唇略短,外表看上去就是上嘴唇包著下嘴唇。

還有原著中說孫悟空「身高不足四尺」,這個身高也就1.3米左右,完全是個小孩的形象,我們看到的孫悟空完全不是這個樣子,特別是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在個頭上沒有體現出原著中的矮小形象,反而不被大眾認可的《西遊降魔篇》裡的孫悟空和原著有幾分相似。

孫悟空這個臉型和身高,放在猴子身上不足為奇,最重要的是他的長相「七高八低孤拐臉」,這個「孤拐臉」就是那種上凸下尖的臉型,這張臉放在猴子身上還是很彆扭的,在加上「兩隻黃眼睛」晚上出門猶如兩個大燈一樣,十足的妖怪氣息。

別看孫悟空身材矮小,但是他有野獸般的外表,特別是他的「獠牙往外生」,這獠牙一般是形容野獸的,這麼說孫悟空也是食肉動物,現在徹底改寫了猴哥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吳承恩在後面還特意寫到「肉在裡面,骨在外面」,看過《生化危機》的應該知道,這裡描寫的有點殭屍的味道。

現在還是很佩服唐僧的勇氣,竟然能和這樣的怪物生活在一起,仔細看書中描寫的還算細緻,從外形到五官,大致的可以從腦海中想像出孫悟空的基本模樣了。

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原著中的孫悟空實在不堪入目,所以在影視劇中,把孫悟空的形象美化了,從另外一方面體現出猴哥的可愛和善良。

但是個人比較喜歡原著中那個兇神惡煞的孫悟空,因為他能夠體現出猴哥的那種霸氣,特別是大鬧天宮時的不可一世,還有面對取經路上的妖魔鬼怪,他從不畏懼,甚至小妖見到他都害怕。而美化後的孫悟空,完全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大家喜歡什麼樣的孫悟空呢?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虐和被虐,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孫悟空?《西遊記》原著的設定
    可是實際上,在《西遊記》的世界觀中,普通人類也能幹掉神仙,六界中的生靈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種類不同。為何?帝王,不等於最能打孫悟空從方寸山回來,下龍宮,龍王聽到蝦兵來報,就趕緊出門去迎接。此時他並不知道來者何人,一點都不像我們以為的神話中的那些龍族之王。我們心中的龍王,那是睥睨天下的存在,跺跺腳就能夠讓三界抖三抖,我們心中的龍王是那種修為通天徹地,一個龍能夠消滅全人類的存在。可是西遊記中的龍王並不是這樣子的,他更像是一個人類中的國王、帝王。
  • 《西遊記》中,孫悟空印證著什麼樣的寓意?我們都可以是孫悟空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幾乎都看過或聽過《西遊記》的故事,不過,如果你只把《西遊記》當成一本經典的神話小說來看待,那就實在太可惜了!《西遊記》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非齊天大聖孫悟空莫屬,他的故事,貫穿了整部《西遊記》的始終。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孫悟空的成長經歷。
  • 西遊記完全按原著拍,視覺衝擊會甩《指環王》和《權遊》幾條街?
    其實86版的西遊記和原著偏差不少,裡面很多細節和形象描述都沒有原著描述的露骨。換句話說,86版西遊記,給原著加了美好的濾鏡。 我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過西遊記的原著,我們來看一看,如果按照原著去拍的話,那麼西遊記會是怎樣的一個場面呢?
  • 其實,西遊記中的所有妖怪都怕孫悟空,都打不過孫悟空,不信請看
    文/小冷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法力高低一直是一個迷,很多西遊愛好者都認為孫悟空的法力高低,可以用兩個階段來概括。大鬧天宮的時候,孫悟空的法力特別的高,所向披靡。取經路上的孫悟空法力不高,因為取經路上的很多妖怪,孫悟空都不能把他們給打敗。
  • 《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為什麼那麼不堪,被孫悟空嚇得四處躲藏?
    《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為什麼那麼不堪,被孫悟空嚇得四處躲藏?《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真的很弱嗎,他與孫悟空相比如何?《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章回體小說,也是最著名的神魔小說之一。幾百年來,西遊記中的故事深受人們歡迎,得到了各方的肯定,而且歷久彌新,甚至許多神話體系都受到了它的影響。隨著影視業的高速發展,影視版的《西遊記》也被搬上了屏幕,得到更多人的宣傳觀看,尤其以86版的《西遊記》最為經典,已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典範,甚至在在人們心中發芽成長。《西遊記》本身很著名,但真正讀過原著的人卻不多。
  • 《西遊記》中孫悟空授業恩師菩提祖師到底是何方神聖?
    《西遊記》中菩提祖師到底是何方神聖,能得佛道全通?提到《西遊記》,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孫悟空。提到孫悟空,我們就不得不聯想他的授業恩師菩提祖師。菩提祖師毫無疑問是名師,其實力肯定是莫測高深。很多人對菩提祖師的身份有諸多猜測,因為這麼一個法力高強的人,怎麼會在天庭、靈山等勢力中毫無名諱?這也引發了很多人的猜測。孫悟空大鬧天宮,成就七十二變,長生不老之術,全歸功於這位神秘仙人,他到底是何方神聖呢?關於菩提祖師的來歷,主要有以下五中說法。
  • 西遊記裡令人細思極恐的陰謀論,孫悟空到底有沒有被調包?
    真假美猴王這要從西遊記裡「真假美猴王」這集講起,相信看過西遊記的對這段頗有印象,說的是九九八十一難中比較棘手的一難,最後還得靠西遊記中第一牛人如來佛祖親自出手才解決的。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也就是說六耳獼猴之所以就毫無破綻的假扮悟空,是因為他有個神奇的特異功能,能知前後,萬物皆明,這簡直是bug般的存在,這要是擱在現代,明天彩票開獎號碼就全知道了,哈哈。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六耳獼猴能知道如來會指出自己是假的,為何還在這裡傻乎乎的等著,不趕緊跑等什麼呢?
  • 西遊記完全按照原著拍,會怎麼樣?(沙和尚篇)
    西遊記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拍?結果會是什麼樣?與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一樣嗎?這個問題,之前寫過了孫悟空篇和豬八戒篇,介紹了從形象到取經路上,他們與影視劇的不同。今天,繼續寫沙和尚。是的,西遊記完全按照原著拍,沙和尚會是什麼樣?先說形象觀音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時,曾遇到沙和尚,不過當時沒提到他身高。
  • 如果《西遊記》完全按原著拍會怎樣?專家:你可能一集都看不下去
    相信對於很多80、90後的朋友們來說,《西遊記》應該算是童年的記憶了,從1986年拍攝的《西遊記》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但卻依然受到觀眾們的喜愛,在這一個電視劇當中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師傅和3位徒弟的故事,這一個人物與原著還是一樣的。那編劇改編哪了呢?編劇改編的地方就是將唐僧的三個小徒弟和白龍馬進行了美化,因為在原著當中這三個徒弟和白龍馬都是吃人的妖怪。
  • 豬八戒在西遊記中雖弱,但前身在元雜曲力壓孫悟空、二郎神
    其實,三十六變與七十二變在原著中並無明確的高下,所謂天罡勝地煞實屬誤解——因為七十二變是"地煞數",三十六變是"天罡數",指的是數目合地煞、天罡,而不是說這種變化本身是天罡變化、地煞變化。其二,不能用古典小說中凡人的戰鬥思路去套西遊記,古典小說大戰一夜怎麼也有三百回合了,但是《西遊記》中,回合和時間對應是非常詭異的,比如孫悟空對戰鐵扇公主,六合是半日;孫悟空對戰玉兔,十幾合是半日;沙僧對戰鼉龍、孫悟空對戰金角大王,三十合是半日;而孫悟空對戰牛魔王,一個時辰一百回合。
  • 如果西遊記按照原著拍,會是什麼樣?(鬼怪妖精篇)
    如果西遊記按照原著拍,會是什麼樣?之前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今天寫鬼怪妖精。如果完全按照原著來拍,這些鬼怪妖精會是什麼樣呢?唐僧西天取經路上,第一次遇到妖精是在雙叉嶺。當時有三個妖怪,分別是寅將軍(老虎)、特處士(野牛)和熊羆君(熊)。三個妖怪吃了唐僧的兩個隨從,後來天亮時太白金星救了唐僧,但沒解決這三個妖怪。
  • 《西遊記》中的秘密:孫悟空不是靈明石猴、六耳獼猴被冤枉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因為其老少皆宜、精彩離奇的神話故事,被人們廣為流傳。在《西遊記》中,最精彩的故事情節莫過於"真假美猴王"這一段。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西遊記》的研究,許多人都提出了"真正的孫悟空在"真假美猴王"中就已經被取代,最後和唐僧到西天的是與孫悟空同為"混世四猴"的六耳獼猴",關於這一觀點的正確與否,大家都各執一詞,今天我就根據原著內容,給大家分析下,真假美猴王的"真相"。關於真假美猴王的情節,我就不多說了,直接開始主題。
  •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到底是在哪裡?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哪怕是小學生,只要看過電視劇、連環畫的都知道,孫悟空是「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小說中孫悟空不知一次提到自己的老家,那這個「東勝神洲」在哪呢?
  • 劉伯欽照顧孫悟空五百年,到底是誰變的?你看他身邊的狗就懂了
    古詩中提到:咒念金箍聞萬遍,精逃白骨累三遭。這句話主要是描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橋段,突出了孫悟空在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一方面的困難是遇到了妖精們的百般阻撓,另一方面是因為師傅不分青紅皂白也沒有一個火眼金睛,沒有了解事情真相之後就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了不少苦頭。
  • 《西遊記》中,孫悟空和二郎神誰更厲害?
    楊戩的八九玄功與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樣嗎?《西遊記》中,孫悟空和二郎神誰更厲害?《封神演義》更像《西遊記》前傳,其中的很多人物在西遊記中都能得到應證。楊戩也是如此,封神演義中的楊戩原型就是《西遊記》中的二郎神。幾千年來,二郎神的形象已經響譽大江南北,中國內外。二郎神也衍化出了三重身世,亦被視為三次轉世。一是官方儒家的李二郎(李泰,又稱李昱),二是宗教道教的趙二郎(趙昱,亦叫趙煜),三是民間氐羌的楊二郎(楊戩,部分地方志又記作楊煜)。
  • 《西遊記》根本不是童話,滿目蒼夷的世界,殘酷的讓人細思極恐
    但原著中描述的孫悟空的確長相不怎麼樣。比如烏雞國寶林寺的僧人是這樣描述孫悟空的:真箇生得醜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象屬螃蟹的,肉在裡面,骨在外面。如此看來,《西遊降魔篇》中的孫悟空才更接近真實形象。
  • 不同版本的孫悟空,個個帥氣十足,哪一個是你心中的經典?
    好了,廢話不多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各個版本的孫悟空造型,看一下哪個是你心中的經典吧。六小齡童導演楊潔拍的《西遊記》應該算是無人能超越的經典電視劇了,經歷數年拍攝完成,演員也是吃盡苦頭,但是好在苦盡甘來讓我們能看到這麼好的劇作,其中六小齡童老師扮演的孫悟空可謂是出神入化,無人能深入模仿他的猴態,塑造的孫悟空形象也已成為了歷史佳話,之前後年春晚六小齡童老師沒有去,小編還很是失望呢。
  • 棍為百兵之祖:《西遊記》中用棍的角色多達十位
    孫悟空:兵器為如意金箍棒,這個大家自然都很熟悉,不過要多嘴一句,之前的元雜劇中猴行者的兵刃是戒刀,孫悟空用棍是西遊記開始。受網文影響,很多人以為金箍棒只是大禹用來測量的一個工具,但實際上原文說的清楚,金箍棒乃是「鴻蒙初判陶鎔鐵」「老君親手爐中煅」,本是太上老君所造,大禹求走用來定江海深淺,後被孫悟空取走。
  • 探究孫悟空的金箍棒到底是種什麼樣的兵器?結論或許顛覆你的想像
    圖片:孫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劇照一、《西遊記》的由來說起《西遊記》,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明朝的時候一個叫吳承恩的人所撰寫的故事,甚至,前些年還有一部電視劇,叫做《吳承恩和西遊記》。但其實,這種說法僅僅是一種宣傳而已,《西遊記》的作者到底是什麼人,已經是很難考證的問題了。
  • 想了解西遊記中的妖怪,看這一本書就夠了
    不論是讀過《西遊記》,還是看過《西遊記》電視劇的人來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師徒四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4個人的形象已經深入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作為百年經典來說,《西遊記》已經成為了每一個華人,甚至全世界都知道的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