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釣友在談魚竿時,更多關注的是其重量、軟硬、價格等因素,但是忽略一個重要步驟,那就是調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L調、M調、MH調、MF調等。
發現有不少釣友談論過魚竿的調性問題,但大多數隻模糊知道個概念,只是簡單地知道M調比MH調軟一些。但學問很大,不同調性的魚竿適合的水域魚種會有所區別。今天小K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魚竿調性問題。
一、什麼是路亞魚竿的調性?
路亞竿的調性可以理解成臺釣竿的調性。臺釣竿中常說5.5、4.6、3.7、2.8、1.9調,主要是用來表示魚竿在受力時,竿身彎曲點的位置。路亞竿的調性也可以這樣理解,也同樣有不同的等級區分。
不過由於路亞竿源於歐美,採用的也是歐美的標準和名稱。路亞竿的調性一般用單詞「Action」表示。魚竿受力時,竿身的彎曲點越靠近竿稍,調性越快,常用單詞「Fast」表示;反之則越慢,常用單詞「Slow」表示。一般快調的魚竿有利於路餌的操作和精準的拋投,慢調則比較容易感覺到魚訊,而且對魚線的壓力更小。
二、路亞魚竿調性的區分
竿子的調性級別是(常用的路亞竿調性通常是以參數的形式標明在竿體上)。按軟、硬區分:超軟(UL)、軟(L)、中軟(ML)、中調(M)、中硬(MH)、硬(H)。(也可按快、慢區分,竿子的彎曲處越靠近杆尖的為越快;竿子的彎曲處越靠近杆柄的為越慢)。在一般情況下,中調(M)的竿子比較好使用。MMl是國內小廠不規範的標註。
釣竿的調性和製作材質、卷碳布的層數有關,碳布拉力越大層數越多也就越強硬,但不要被魚竿上標註的極硬、超硬等詞彙迷惑,如果按照廣告上面宣傳的字眼來看,就沒有軟竿了。都標榜自己是超硬的魚竿,虛假宣傳不說,也讓很多釣友產生了魚竿越硬越好的這個錯誤概念。
三、選擇調性適合的魚竿
目前市面上普遍流行快調的路亞竿。這樣的魚竿纖細且靈敏,便於感知水下魚吃餌的動作。不過並不是竿稍越細越好,調性越快越好。釣友們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魚進行不同的配置。
比如重草區雷強釣法,就應該選擇慢調的魚竿。路亞馬口魚,可以適應最軟(UL調直柄路亞竿);路亞個體較大的馬口魚或者個體較小的鱸魚、鱒魚等,可以選擇軟調(L調)直柄路亞竿。
路亞正常個體的鮭魚、鱸魚、鱒魚或者個體較小的翹嘴魚,可以選擇中等調(M調)直柄路亞竿;垂釣正常個體的翹嘴魚、鱤魚等,可以選擇中硬調(MH調)的直柄路亞竿;垂釣個體較大的翹嘴、鱤魚等,可以選擇硬調(H釣)的直柄路亞竿。
總結:調性決定餌重和適合的釣線。原則是軟竿用細線,拋輕餌。硬竿用粗線,拋重餌。要是用軟(L)調竿拋重餌的話,很可能會發生斷竿。越硬的竿子用越粗的線,拋越重的餌。用中硬(MH)、硬(H)調的竿子拋輕餌一般是拋不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