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繼導演劉江發布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於2020年7月1日開機的訊息後,這部宏大巨製又以預告片的形式揭開了神秘面紗的一角。
建黨一百周年獻禮劇+金牌大導+強悍陣容,《光榮與夢想》生來便自帶光環。如何讓觀眾的期待落地,成了導演劉江的壓力與動力。
劉江導演不僅坐擁《媳婦的美好時代》、《黎明之前》、《雪狼》、《咱們結婚吧》、《歸去來》、《老酒館》等多部口碑佳作,更玩轉歷史、諜戰、都市、愛情等諸多品類。那麼此次,由他執導的《光榮與夢想》,能否給觀眾帶來更多驚喜呢?
強可看性、高到達率
重大歷史題材也能出爆款?
中規中矩的重大歷史題材作品不乏經典,但不得不承認,經典與「到達率」之間依舊存在一定「壁壘」。值得束之高閣的經典,卻不一定擁躉眾多,更談不上到達率、傳播性。
如何提升可看性,讓歷史親歷群體、在紅色教育中成長的中老年人、和平年代出生並受網生文化影響深刻的年輕人都愛看,是劉江導演在創作《光榮與夢想》過程中的挑戰與突破。
如何讓《光榮與夢想》打破圈層,實現高到達率?談到這個問題,劉江導演非常贊同法國著名導演雷諾瓦的論調——「藝術唯形式最主要」!在他看來,「怎樣講」永遠比「講什麼」更重要。
首先,劉江導演明確了《光榮與夢想》的定調——「一部描寫我黨如何建立、如何一路走來的寫黨史的史詩劇」,而他的任務就是在保證《光榮與夢想》的思想性無比正確的前提下,充分提升作品的可看性、到達率,改變重大歷史題材作品只「生長於殿堂」的行業現狀。
從以往的作品不難發現,劉江導演向來以「會講故事」著稱,這項能力,讓他遊走在不同類型題材中得心應手。
在剖析故事規律時劉江導演曾論斷,「藝術真實」永遠是故事通往觀眾內心的橋梁,只有故事裡的人物充滿了真實的人性,觀眾才能透過螢屏看到自己,才能產生觀片的愉悅。
在《光榮與夢想》的預告片中,我們的確看到了劉江導演對「藝術真實」的高能運用。其中,既有談判桌上的劍拔弩張,又有戰場上的硝煙瀰漫,更有共產黨人追求偉大理想的情懷。
從歷史大事件,到個人拼搏,從一個人的執著,到一群人的堅守,劉江導演用「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串聯起了大時代下那群有夢想共產黨人的故事。
讓偉人回歸凡人
打破觀眾與「枯燥歷史」之間的壁壘
創作出「藝術真實」是優秀創作團隊最根本的生命線。劉江導演將這個原則滲透到了《光榮與夢想》拍攝的點點滴滴中。實操中,他和團隊不僅表現出了對「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辨別能力,更展現了將「藝術真實」執行下去的強悍能力。
看過預告片,我們大體能總結出劉江導演如何貫徹「藝術真實」的三個方式。
首先,是將偉人還原成「凡人」。
據劉江導演介紹,劇中涉及的真實歷史人物超過400人,全劇場景多達700餘個。宏觀來看,整部劇是用全景式的手筆呈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過程,但講故事卻要具體到每一個人,足見其中錯綜複雜的線索與層次眾多的人物形象刻畫。
而拍重大革命題材的故事,拍偉人,更要「藝術真實」。
劉江導演坦言,將「偉人」回歸「凡人」,是將領袖人物們藝術真實化的關鍵一步,他進一步解讀:「什麼是『偉人』?他首先得是一個『凡人』。只是他在重要的關頭做出了『不平凡的選擇』。所以,只有把『偉人』降到『凡人』的視角來拍,觀眾才會真正理解和感受到『偉人』在做出『不平凡的選擇』時的不易,從而真正明白「偉人」的偉大!」
其次,對人物和細節的處理,增強觀眾代入感。
預告片伊始,視覺衝擊極強的槍殺、遊行,紀實風格的時間、地點轉換,一下子讓觀眾產生了代入感。
牆壁上張貼的具有強時代印記的標語、街道上的老爺車自行車、投遞信箋的郵筒、演員的服裝……可以說,劉江導演對於《光榮與夢想》中細節的拿捏極為走心。
當然,他更將這種匠心運用到了人物的刻畫上,「當觀眾發現過去概念裡的『偉人們』也會哭,也會笑,也會痛苦,也會無奈,中彈了也會疼,急了也罵娘的時候,觀眾的代入感就慢慢建立了。」
此外,劉江導演更為《光榮與夢想》設計了別致的開頭和結尾,充分吸引了受眾的眼球。故事以1982年為第一幕,楊開慧烈士藏於故居的手稿被發現,其中一篇五言詩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到1919年,那時候毛澤東正發起湖南各界人士「驅張運動」。
故事的最後,畫面將從「1954年的國慶閱兵」轉入「2019年的大閱兵」,這種環環相扣的銜接,不僅懸念迭起,更符合歷史邏輯,極大增強了觀賞性。
最後,進行藝術加工,將人物植入觀眾樂於接受的戲劇情境、套路中。
「這次上海開完會,中國會不一樣嗎?」
「開天闢地、天翻地覆。」
預告片中出現的第一段簡短對話,不僅明確了故事的時間、地點,歷史背景,更證實了導演善用戲劇手段渲染情境的高明手法。
看完2分22秒的預告片,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懸念的鋪陳、人物的刻畫、氛圍的渲染,皆引人入勝,即使是對那段歷史不熟悉的年輕人,也完全無觀劇壓力。
就像劉江導演所言,《光榮與夢想》中有諜戰戲、戰爭戲、愛情戲,有千鈞一髮,有絕處逢生,有妻離子散,有國破家亡,有忠誠與背叛,有投機與信仰!有平凡與偉大!
藉助《光榮與夢想》,他將人們概念裡「枯燥」的黨史,變成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勵志故事、史上最不可思議的逆襲故事。
強悍臺前幕後陣容齊助攻
你準備好「數星星」了嗎
事實上,除了有劉江導演實力坐鎮,為《光榮與夢想》的品質和可看性保駕護航外,《光榮與夢想》更有著亮眼的臺前幕後陣容。
《光榮與夢想》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完美蓬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德清完美蓬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海寧伏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多家兼具實力與經驗的業界翹楚聯合出品。
此外,《光榮與夢想》的編劇,是有著豐富主旋律作品創作經驗的趙宇寧,他與劉江導演的合作讓人倍感期待。
而在演員陣容方面,《光榮與夢想》更開啟了「數星星」模式。曝光的演員名單中,「領銜主演」多達48位,黃曉明、劉勁、李晨、羅晉、吳剛、姜武、韓庚、王麗坤、李乃文、王勁松……其中不僅有重量級老戲骨,同樣集結了觀眾熟知的青年演員。
通過最新的預告片,不少觀眾對「數星星」模式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預告片中,演員們簡短精闢的臺詞和到位的表演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國事艱難,讀書真的有用嗎?」
「有用。我們要在中華大地上,寫下一部新的大書。」
吳剛飾演的陳獨秀與侯京健飾演的青年毛澤東多番交鋒。看似平靜的表面,暗潮洶湧,革命大潮來襲,勢不可擋。
此次黃曉明在劇中更是擔當重任,從化妝與臺詞來看,黃曉明飾演的是青年時期的周恩來總理。
他那句激昂的臺詞「中國的軍隊,被中國的軍隊俘虜,這是怎麼樣的天下奇聞,這是喪心病狂的反動醜劇」頗有些震撼人心。
李晨挑起眉頭,一句捎帶不屑的「容讓」留下諸多懸念。
李乃文以一句「鬼才信」宣洩滿腔憤怒。
王麗坤擎著淚水的自白「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希望中國能有一個清朗的明天」滿懷對國家美好未來的嚮往。
而預告片結尾的一句話「大家在一起,就沒有過不去的鬼門關」,既是共產黨人克服萬難建立新中國、為百姓帶來幸福生活的堅守,又是影視人戰勝酷暑嚴寒,將偉人們的壯舉高品質呈現給觀眾的心聲。
《光榮與夢想》的創作難度係數之高有目共睹。正如劉江導演說的那樣,「不僅需要創作者掏心、掏肺、掏隱私,拼天份、拼學識、拼經驗,拼對人性的挖掘,拼對藝術的理解。最後,才有可能創作出一個讓觀眾相信的『真實的故事』。」
可以看出,給黨的100歲生日獻禮,《光榮與夢想》是真摯而認真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滿懷期待,在明年七一黨的生日那天,靜待傳奇《光榮與夢想》的完美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