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區的東方綠舟度假村,一些遊客架起燒烤架,悠閒地烤肉。對他們而言,這裡是遠離市區喧囂的一片世外桃源。
但對於上海農商銀行女足的球員來說,這裡是他們周內生活、工作的地方。她們每天訓練、吃飯、睡覺,過著單調而有規律的生活。
經過周六白天的訓練,球員們迎來了一天半的短暫假期。上海隊門將、曾是中國女足主力守門員的趙麗娜也應約和我們在上海市內的一家咖啡廳會面,講述了自己的足球故事,也回應了外界對自己的各種猜測。
近兩年來,關於趙麗娜為什麼沒有回到國家隊、她的心思是否還在足球上,是許多球迷所好奇的。從未回應過這些問題的趙麗娜,也覺得是時候將這些問題做一個詳細的解釋和表達。
「從小是否思考過,為什麼要踢球?」1998年,普陀區女足的教練員來到趙麗娜所在的小學挑苗子。趙麗娜從小就是班裡個頭最高的一個,順理成章地被體育老師推薦給了教練。得知自己要去踢球後,趙麗娜很興奮。她甚至連踢球是什麼都不太明白,還以為是一群人在場上跑。但是,聽說踢球就可以住在學校、和夥伴們一起生活,讓她覺得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和趙麗娜一塊陸陸續續加入球隊的孩子們,前後離開了七、八成。許多人很難堅持,哭著喊著要回家,要見到自己的父母。但趙麗娜自從7歲開始踢球,沒有放過一個暑假,依然樂此不疲,天天都元氣滿滿。
一開始,趙麗娜踢前鋒的位置。有一次,趙麗娜的父親來看比賽,對她說:「你看看守門員,失誤了別人就會說你,撲出來也是應該做到的,沒有人會表揚。」趙麗娜把這句話轉達給了教練。教練聽了以後表態:你既然這麼說,那你就去守門。
就這樣,趙麗娜走上了門將這條道路。當時的場地條件很差,布滿黑色的煤渣。趙麗娜只能在沙坑裡撲球,一開始怕疼,感到抗拒。教練就把她往沙坑裡面扔。事後趙麗娜回憶:「雖然教練那麼對我說,但其實一開始他把我招入隊裡,就是想讓我當門將的。」
最初的兩個星期,趙麗娜看著自己撲破的褲子、擦傷的膝蓋,天天掉眼淚。但是,一度反對她去踢球的母親卻告訴她:你不可以半途而廢,這是你自己做的決定,就要繼續下去。
「我不太提倡踢球就是為了往職業道路上走」,趙麗娜說:「我覺得大家首先踢球目的是為了喜歡,如果你真的成績很好,會有更多人挖掘你,讓你到更高平臺上去,而不是說你踢球就是要怎麼怎麼樣。我更希望現在的小姑娘踢球是為了喜歡,覺得踢球是個很酷的運動,喜歡和大家生活在一起,團隊生活讓自己覺得快樂。」
「我覺得這樣大家才能把球踢好,而不是從小被灌輸的:教練、家長逼著你踢,從小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踢球?這是現在的年輕人更應該去思考的事情。怎麼去讓他們愛上足球運動?這也是教練和我們要思考的。」
「我其實特別理解王霜」剛進入國家隊的時候,趙麗娜僅僅只是四號門將。然而,她在訓練中的一張照片,讓她迅速成為了「網紅」。球迷對這位嘟著嘴的清秀小將十分好奇,從這時起,大家記住了「趙麗娜」這個名字。
她在國家隊的位置也在飆升。2015年,趙麗娜作為替補門將參加了加拿大世界盃。這對她而言是相當意外的事情,但也逐步感受到了被大家喜歡的感覺。那個時候,24歲的趙麗娜還沒有體會到什麼叫做真正的壓力。直到她拿到主力門將的位置,才逐步體會了這些感覺。
「趙麗娜其實是個性格內斂的人」,她的身邊好友說:「從四號門將,到一下站到臺前,把她突然推到一個比較高的過程,心理一下子適應不了。」
迄今為止,趙麗娜依然清楚地記得自己的國家隊首秀:「是對陣義大利」,她驕傲地說:「我那場比賽表現特別好。」但是,對她來說,自己在國家隊最高光的時刻,是在美國傳奇球星瓦姆巴赫的告別賽上,跟隨中國女足在客場擊敗了美國隊。
那是2015年12月份的紐奧良。美國隊的主場是人工草,但看臺很高,觀眾爆滿,歡呼和吶喊聲震耳欲聾。趙麗娜雖然跟隨國家隊在加拿大世界盃上感受過類似的氣氛,但美國的主場給了她更多的震撼:「這也太帥了吧!」
從做準備活動開始,趙麗娜就很興奮。比賽當中,她也成功保持了零封,王霜打進位勝一球,幫助中國隊時隔9年擊敗了美國隊,同時終結了美國隊主場11年不敗的紀錄。
多年以後,打進位勝球的王霜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留洋生涯。而也有一些國外球隊找到過趙麗娜,但由於各種因素,加上自己的年齡,趙麗娜處於糾結的狀態,也就一直沒有成行。
而選擇出國的王霜,自從來到法甲開始,就背負著巨大的關注度,同時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加上生活上的孤獨、國內外奔波的辛勞,王霜吸引了更多球迷喜愛的同時,自己也承受了以前沒有體驗過的身體、精神雙重疲勞。
「我其實特別理解王霜」。趙麗娜說:「她世界盃的時候壓力就很大了,又是在大賽的輿論環境下。她能做到現在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我也是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
「一切的一切,就因為她是趙麗娜」趙麗娜口中的「這些事情」,源於2016年的兩次失誤。裡約奧運會前,趙麗娜代表中國女足打了一場對陣法國的友誼賽。比分是0-3,中國隊完敗。第三個失球,趙麗娜出擊失誤,讓對方破門得分。
到了奧運會正賽上,中國隊面對東道主巴西。這次的比分依然是0-3,趙麗娜同樣有一次出擊失誤,這個失誤和對陣法國隊時的那個球幾乎一模一樣。實際上,這兩個失球都是第三球,對比賽結果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失誤,也讓球迷們有了一些不滿的聲音。這個時候,趙麗娜才明白,大家對她的要求有多高。
「因為她是趙麗娜,她守門守得好。」一位趙麗娜在上海的隊友說:「守得好的時候,喜歡她的人很多,都是直接叫『老婆』。但她也不是神,也會有失誤的時候。正因為是她失誤了,她的關注度高,大家就會說:『看吧,我早就說她是個花瓶,她不行』。別人守得好,或許不會有這麼多讚譽;別人守得不好,或許也不會有這麼多批評。這一切的一切,就因為她是趙麗娜。」
在對陣巴西後第二天的恢復訓練當中,隊伍練了一個小時,趙麗娜全程哭了一個小時,隊友和教練都嚇著了。雖然大家都在安慰她,但趙麗娜的自責,導致自己的心態出現了變化。從這個時候起,趙麗娜不敢看社交媒體的評論,晚上也很難入睡,閉上眼睛就是比賽中失誤的鏡頭。
「我畢竟還是個小姑娘」,趙麗娜說:「有一些不太好的評論看多了,嘴上說不在意,其實不管怎麼樣,看了多多少少心裡還是有點難受的。」
「現在我已經沒有像之前那樣關注網友是怎麼評論我了。我自己知道我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事情,我也確實是在刻意去屏蔽社交媒體的言論。大家在網絡上的發言都是自由的,我也不能去限制他們說什麼。但是只要大家的初衷是一起來關注足球這件事情就可以了。」
「你那麼有名,別那麼沒出息」有的時候,國字號的光環給球員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譽,還有壓力。上海隊的小將沈夢雨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她生於2001年,但已經代表各級國字號隊伍連續徵戰亞洲級別的比賽和各種友誼賽。回到俱樂部,她已經非常疲憊,反而踢不上比賽了。相反,因為沈夢雨經常被徵召,另一位小將方潔在上海隊拿到了出場機會。她在聯賽裡與成年球員對抗,進步很大,加上身體條件出眾,最終後來居上,成功進入了國家隊。
本賽季女超聯賽由於女足世界盃等因素,賽程被壓縮得很緊。「今年女超聯賽水平我覺得沒有往年高,」上海隊隊長劉潔茹說:「今年聯賽賽程這麼密集,世界盃後,中國女足踢得好的這一部分人,除了紅隊還有黃隊,加上國青,一直在集訓。等她們回到俱樂部,本身很疲憊,比賽又多,集中在一段時間踢,本身這些國字號、能力強的球員反倒沒有發揮好。」
從巴黎回到國內的王霜情況很典型。她頂著亞洲足球小姐的光環,但本賽季在武漢隊僅僅打進3球,且隊伍也只獲得了第四名。一些並不了解女足的人,會把批評聲直接指向王霜。
在關注度不高、職業化程度不夠的前提下,中國的女足球員往往在當打之年、甚至很年輕的時候就過早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像美國隊莉莉、瓦姆巴赫那樣踢到三、四十歲的球員鳳毛麟角。一些女足球員也提到,除了生活上的壓力,足球本身的壓力,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處於世界頂級水平的美國女足,和中國相比,從小的訓練模式不同。美國大多採取走訓,一個星期就訓練兩三次,這樣一來,她們對足球的熱情比中國的女足球員要高。一般來說,中國人會在22歲左右,大學畢業後才工作,每天工作8小時。做到30多歲,也會進入一種很「疲」的狀態。對中國的女足球員來說,從小踢球,等同於10歲開始就天天在上班,踢到30歲,已經等同於上了20年班,對這件事情熱情不足,也就可以理解了。
趙麗娜在壓力下,也對自己在國家隊的生涯思考了很久。那段時間裡,趙麗娜最怕的不是自己守不好、被球迷罵,而是自己以這種狀態到場上去,隊友又特別支持她,再守不好,就不僅僅是對不起球迷了,而是對不起整個隊伍。
她在情緒波動較大的時候,諮詢過身邊一些人的意見,問他們:自己是不是應該主動退出國家隊。但聽到趙麗娜的這個想法後,大家都很驚訝:「你那麼有名,別那麼沒出息,就繼續在國家隊踢球吧。」
當趙麗娜給上海隊隊友打電話詢問時,隊友感受到她精神壓力過大,狀態不對,於是表示:既然壓力大,那就暫時退出吧。趙麗娜聽到後感到很感動,下定決心主動找到主教練賈秀全說明了情況,希望離開隊伍調整一段時間。賈秀全也表示理解。
回到上海隊,趙麗娜也很清楚自己的狀態。她主動和俱樂部說,希望俱樂部能夠找一個有實力的門將作為備選。上海隊引進了丁旋,她成為了本賽季隊伍的常規主力,而趙麗娜本賽季主要在調整自己的心理和身體狀態。
當丁旋到來後,趙麗娜也明白,位置需要自己去爭取,並不是靠老隊員的資歷就能順理成章地再次站在球門前。最終到聯賽的末段,她重新出現在了女超的賽場上。這個時刻的她,在心理上已經遠遠比之前成熟。
「姐姐,你怎麼不去國家隊了?」離開國家隊的這段日子,趙麗娜並未因為不在風口浪尖上,就隔絕了批評的聲音。許多球迷說:「她已經不是個足球運動員了,她就是個網紅。目前她的心思已經不在足球上了。」
面對這種批評,趙麗娜很無奈:「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職業運動員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大家可能覺得,我們一天24個小時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在訓練,這才是個運動員該有的樣子。但是我覺得,運動員的訓練和生活應該有一個很好的平衡,不然你沒有辦法調整好的。這是一個互相良性的促進。如果你一天只是沉浸在訓練裡,沒有地方去釋放你的壓力,你的訓練、運動成績也不會提高的。」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足球運動員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且封閉。對此,曾有女足球員對記者解釋道:「雖然我們運動員一直在一個地方訓練,可現在不用出去,很多人都宅在家裡,手機上可以獲取所有的信息。所以我覺得不至於像大家想得那麼封閉,你就當我們是宅女好了。不出去,但是不代表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
趙麗娜除了足球之外,最大的業餘愛好是打架子鼓。她的一套鼓放在宿舍的一條走廊裡,每天訓練完後,趙麗娜還沒有洗澡換衣服,就先去練一個小時架子鼓,然後再回到房間吃飯、洗澡。這樣的業餘愛好,其實並不耽誤到訓練。
上海隊有業餘愛好的球員不止趙麗娜:邱芳芳有一段時間喜歡做甜品,還去上過相關的課程;沈夢雨買了電子琴,想要學琴。
除了打鼓之外,趙麗娜時常會出席一些場外活動,大多數都是純公益性質,以推廣足球為目的:「平時我做的比較多的事情就是去做一些賽事的主持人,或者是做一些演講,講一些我曾經的足球經歷,主要也是為了去擴散一下女足的精神,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女足這件事。所以我做的事情是我認為值得的,很有意義的。大家怎麼說,我應該看得淡一些。我只要做我認為值得的事情就可以。」
目前,趙麗娜效力的上海農商銀行俱樂部也很支持她參與這些活動,甚至有時候會推薦她去參加一些相關的活動。此前在國家隊時,趙麗娜除了兼顧中國隊和上海隊的比賽,凡有休息時間,基本都用在了這些活動上,自己的私人時間幾乎沒有。而她平時正常參與訓練,並不會把訓練的事情發到網上去。發到網絡上的,都是生活當中的內容。但這樣一來,外界總以為她過的是另外一種生活。
即使是她參與的場外活動,基本上都是與足球相關的。一些娛樂和綜藝,能推掉的全部都推掉了,因為趙麗娜自己也不想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去:「就算是賺錢,都會去衡量,看看有什麼是相對有意義的,正能量的,能影響更多人的,在優先考慮範圍內。」
「其實有一些活動我都是可以拒絕的,但是我主要覺得還是比較有意義。因為如果一些足球活動,找其他的主持人可能沒有那麼多關注度。但是人家一看,你是個女足運動員,可能會關注一下,關注之後如果覺得不錯,可能就會讓自己的小孩嘗試一下這個運動。不管怎麼樣,能影響一個是一個,這是我的初衷。」
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趙麗娜也遇到了一件讓自己感觸較深的事情:有一次她回到母校,和學校的孩子們互動。有孩子問她:「姐姐,你怎麼不去國家隊了?我們都很想看你比賽。」
「以前我不明白大家為什麼對我要求這麼高。」趙麗娜說:「但是現在我反過來看,這對我個人的發展是一個好事。如果我訓練想要偷懶,我就會告訴自己:不行,那麼多雙眼睛看著我,我必須要做得更好,我要爭取首發、爭取重回國家隊,為了什麼?就是因為有很多人跟我說:麗娜你為什麼不回國家隊了,你為什麼現在俱樂部的比賽你也踢不上了?」
隨著心態逐步成熟,趙麗娜開始逐漸想念起身披國家隊戰袍的感覺。她錯過了法國女足世界盃,看著曾經的隊友在場上拼搏,覺得自己是時候通過努力,繼續爭取國家隊的位置了。
「我希望在國家隊可以重新站在球門前,用一個和原來不一樣的心態去打大賽,而且世界盃這次我錯過了,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想努力一下,拼下一屆世界盃。」
「今年一年我聯賽沒怎麼打,主要還是因為我年初放了個長假,回隊後進行了一個恢復訓練,慢慢恢復狀態。後來聯賽賽程比較密集,兩個月就打完了。主教練因為考慮到我個人的狀態,也沒有急著讓我上場。所以後來上場的三場聯賽,我表現還可以,慢慢找回原來巔峰的狀態。明年還是要努力爭取,不能一定以一個老隊員的姿態佔據位置,還是要拿出態度、要努力。要去爭一下,拼一下。」
劉潔茹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也能看明白趙麗娜的心態變化:「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過被曝光在大眾之下,被拿著放大鏡看,所以這會給到她壓力。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包括她那麼多年是主力,今年剛開始也不是俱樂部主力,對她而言這是在心智上、各方面都是成長特別快的一年。為什麼現在想回國家隊?一是始終有這個願景,每個球員都想為國爭光。另外,她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相信自己有那個能力可以做的更好,因為對守門員來說,心態太重要了。」
「許多人連女超聯賽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當趙麗娜得到關注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爭議和壓力;但在中國女足的普遍生態當中,不被關注是一件更加常見的事情。
如果不加以說明,有多少球迷會知道女超有多少球隊、各隊主場在哪裡?恐怕知道的人並不多。還有一種非常有代表性的現象是:在一些女足的新聞評論區,討論女足本身的球迷並不多;即使是在討論,也存在著一些拿女足踩男足的情況,並非真正關心和關注女足的比賽。
「來評論的為什麼都會把話題引申到男足?因為這是他了解的領域,他覺得他有發言權。」一位女足隊員說道:「有時我不認為是大家不願意看女足的比賽,主要還是宣傳的問題。大家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去了解女足的消息。不要說別人,就是球員自己身邊的朋友,也總會問:你們什麼時候比賽?他們想去看,但是不知道在哪,要不要球票,有沒有積分榜之類的,宣傳問題是女足聯賽多年默默無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海農商銀行女足的球迷,也不僅僅只看上海女足。他們很多人也看申花、上港,本身是非常熱愛足球的人士。如果僅僅出於觀賞性的考慮,他們不會在看中超的的同時,也同時關注女超的比賽。這一類球迷其實不在少數。如何讓更多這種類型的球迷獲取到關注女足的渠道,是提升女足關注度的關鍵。
2016賽季,虹口足球場和上海女足合作,上海女足在虹口比賽,每場起碼會有兩千名球迷到場,揭幕戰對陣山東時來了五千人。而且看過比賽的球迷,對女超聯賽有普遍的好評。「女超聯賽和男足的比賽比,中斷比較少,我們還是能踢出一些東西來的,並不是像大家所說的,女足賽事沒有觀賞性。」劉潔茹表示。
最近在國際上,男女足同工同酬的議題被討論了很多。趙麗娜認為,之所以男女足長期不能做到同工同酬,和性別沒有關係,主要問題在於市場。
「許多人連女超聯賽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要有更好的推廣,有更多人看,才有更大的市場,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收入,這才是重點。」
「另外就是運動成績了。大家都在說女排精神,主要因為她們拿了奧運會冠軍。我覺得如果女足拿了世界冠軍,我們一定不會比女排關注度差。足球畢竟是個很熱的項目。」
為什麼申花和上港沒有收購上海女足?中國足協也在努力推進女足運動的發展。根據足協的規定,每支中超球隊未來都要配備女足,每年投入需要不低於1500萬元,但不高於3000萬元。但是即使是政策出來,中超大多數球隊也對此並不熱衷,往往收購大學生球隊了事。作為女超強隊的上海農商銀行,一度也被猜測到底是歸屬申花還是上港。可是最終,中超滬上雙雄並沒有收購上海女足。
原因說來其實也簡單:根據足協規定,男足必須帶上一支女足,並不是說女足必須要跟著男足。如果有中超俱樂部要想收購女超球隊,首先需要保證一點:自己對這支隊伍的經營投入,不能比過去更少。
根據足協的規定,中超球隊每年在女足上的投入最低要有1500萬人民幣,最高限額3000萬人民幣。但這個最高限額,成為了上海女足沒有被中超俱樂部收購的關鍵因素。
目前,上海農商銀行俱樂部每一年的投入大概就在3000萬元左右。但是,女足俱樂部與男足不同,她們並非是完全職業化、市場化的,還和當地的體育局有所聯結。這樣一來,上海女足的吃住,都是由上海市體育局負責。但住宿、飲食,是一家俱樂部每年預算中的大頭。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上海女足被中超球隊收購,中超球隊要自行負責球隊的吃住問題。而中國足協規定,女足每年的投入不能多於3000萬。這樣一來,上海女足球員的收入反而會降低,因為多了一項吃住的費用,錢只能從本來的工資裡面扣。出於隊伍更好的發展,當地的體育局也會慎重考慮與其他俱樂部合作的事情。這樣的情況很常見,中超俱樂部大連一方也並未收購大連女足,而是另起爐灶。
「想把女足的故事更好地說給大家聽」一位女足圈內人士表示:中國女足運動,有許多好的故事。但目前既缺乏聽故事的人,也缺乏說故事的人。現在,趙麗娜的計劃,就是想來當這個「說故事的人」。在出席一些主持活動的時候,她也很注意加強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
在耐克宣布與中國隊續約的新聞發布會上,趙麗娜穿著運動服完成了T臺走秀,也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有人說,她在T臺上的表現,足以讓她轉行成為模特。對於這種說法,趙麗娜也誠惶誠恐:「當時我們也是和專業的模特一起走秀的,可能我們運動員在T臺上面表現出來的那種感覺是和他們不一樣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尊重人家專業領域的模特,他們其實比我們更專業,不能說我們出去就一定比人家好。只能說和他們表現出來的氣場是不一樣的。」
上海是一個出產了許多體育複合型人才的地方。上海籍籃球球員姚明退役後成為了中國籃協主席,上海籍女足球員浦瑋目前是申花賽區新聞官、女超聯賽解說員、青訓隊教練。當地的體育局也非常支持運動員能夠全面發展。趙麗娜作為球員,已經積累了多年與媒體打交道的經驗,談吐方面已經能夠做到從容自如。但是,她自己覺得還遠遠不夠。
「可能我是一個職業運動員,大家對我這方面的要求比較低,我肯定是不能和專業講師比。我想專業地學習,主要是想更好的把女足的故事說給大家聽,怎麼能說到人家心裏面,打動人家,這是一個最關鍵的事情。」
在女足的宣傳上,除了少數隊伍,許多女超、女甲球隊自身也並不重視,甚至很多女足隊伍都沒有自己的官方社交平臺,全靠少數死忠球迷發布相關信息。有時候一場比賽打完,比分是多少,誰取得了進球,大多數球迷很難第一時間得知。
面對這樣的情況,趙麗娜、劉潔茹等女足球員也計劃和足協進行溝通,希望他們能夠在規程中規定,每個女足俱樂部都必須配備有自己的新聞官。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女足必須有自己的發聲平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但是,如果趙麗娜等球員自己在社交媒體上過於活躍,反倒會招致一些批評,例如說她「不務正業」、「不好好踢球」。在歐美國家的女足隊伍中,球員在社交媒體上與球迷進行互動、分享自己的生活,被認為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在中國女足的大環境中,如果像趙麗娜這樣,場外的活動被人所知,就會受到質疑。
但在新的時代裡,總會有人先做這件事。趙麗娜想要成為這樣的人。而經過近兩年思想上的成熟,她的抗壓能力更強,不會因為有人反對就會放棄。
「大家都喜歡把我們建立在老女足的基礎上,依然提『風雨彩虹,鏗鏘玫瑰』。其實我覺得,我們新一代的女足已經有新的風格和精神。我們也覺得她們那一代確實很不錯,但是新的時代了,我覺得可以有一些新的東西。也沒有人去好好地包裝新一代的女足。」
「每個人都希望被更多人喜歡,但並不一定要當明星。我現在主要是想加大女足的影響力,這樣就可以影響更多人踢球,這就是我要做的。能不能當明星,對我來說都無所謂,但是被人喜歡是很開心的事情。我現在做的事情,需要被更多人認可、知道。所以很多事情沒辦法,就是被推著往前走。既然有了一個目標,就要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