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鯽魚,小鉤細線肯定沒錯,小漂就未必一定正確了!

2020-12-11 騰訊網

每年到了初冬都是釣大鯽魚的最好時候,此時氣溫開始變得很冷,多數不耐低溫的魚類都已經停口。還能釣到的魚主要就是青魚、鯉魚、鯿魚和鯽魚,但是其中鯽魚是最好釣的,其他幾種魚類雖然也在偶爾進食,但是遇上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鯽魚是淡水魚中極為耐低溫的魚類,一年四季都需要進食,尤其是體型大的鯽魚。說起釣鯽魚,雖然鯽魚極為常見,但是體型大的鯽魚只有秋末初冬,仲春時節最容易釣到。

一、冬釣鯽魚的基本套路

氣溫低的季節釣鯽魚,在技巧上還是很多講究的。首先就是天氣的選擇問題,初冬多寒潮來襲,而最佳的釣鯽魚天氣反而是寒潮來臨前,或者降溫第一天。寒潮之前氣溫穩定,甚至小幅度上升,多雲或者陰天為主,晝夜溫差小。寒潮第一天,氣溫驟降,水溫下降緩慢,會刺激鯽魚進食。所以初冬釣鯽魚,一定不能放過寒潮天。其他天氣宜選擇陰天或者多雲,此時就應該注意晝夜溫差的變化了,晴天雖然暖和,但是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水溫變化較大,反而不如陰天和多雲天。

水溫低,鯽魚的進食動作會比較輕微。所以民間有長竿細線小鉤的說法,長竿是為了釣遠的,或者釣草。細線,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鯽魚的進食障礙,異物感更低,才會不容易出現檔口的現象。魚鉤要小,其實不止是小,還要輕。因為此時鯽魚的進食動作輕微,而且開口幅度小,魚鉤大或者重,都容易出現魚不能輕鬆把魚鉤和餌料吸入口中的現象。所以釣魚其實可以分成2個步驟,第一就是如何讓魚輕鬆的吃餌,跟誘魚方法、用餌、調漂都有關係。第二個步驟就是漂相的反映如何真實,而且比較明顯。

二、浮漂的選擇問題

冬季釣鯽魚,對浮漂的選用是有要求的。從材質上來說,蘆葦浮漂較為好用,因為蘆葦的材質自重更輕。自重更輕的情況下相同體積大小會有更大的「浮力」,其實我們俗稱浮力更大,其實體積相同浮力大小是一樣的,但是因為自重更輕,所以吃鉛量會更大。浮漂體積小,在上下行時阻力更小,這樣便於信號傳遞。

票型上以細長身的浮漂為宜,俗稱瘦身浮漂,這類浮漂上下行會更順暢,阻力更小。漂尾宜選擇細硬尾浮漂,因為這樣的浮漂靈敏度更高,相同的進食力度作用在細尾上,動作幅度會變大很多,這樣漂相會清楚很多。但是漂尾可以短一些,這樣浮漂本身靈敏度會更高一些。對漂腳沒要求,因為對浮漂的翻身速度沒要求。最後就是浮漂的吃鉛問題,是否吃鉛越小越好,其實並非如此。

釣組的靈敏度跟主線的切水性好壞有關,跟子線的粗細長短有關,跟浮漂的吃鉛帶下有關。水線繃直的狀態,最利於信號傳遞,尤其是釣點水較深的情況。所以說在浮漂吃鉛的選擇上並非是越小越好,一定要保證水線是繃直拉緊的狀態。經驗來看,冬季釣鯽魚,浮漂的吃鉛1-1.5克就比較合適,太小了拋竿準確度難以把握,同時也容易出現水線拉不直的情況。如果水線拉不直,信號也會出來,但是是延時的信號,空杆機率很高。

傳統釣釣友一般都知道一點,就是七星漂釣組釣超過2米的釣點中魚率幾乎就沒有了,原因其實就在於水線鬆弛,信號傳遞的是延時的信號。喜歡請關注給個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冬季野釣,幾個正確的「廢話」,原本可以釣大鯽魚,卻很少實踐!
    冬季野釣,無疑是一件折磨釣友的事情。不管你是多麼迷戀揚竿,冷風刺骨、手腳冰涼這份煎熬是客觀存在的。因此能夠趁著朦朧夜色施釣的釣友,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毅力。為在冷冬獲得更多魚口、漁獲,似乎釣友們更注重了「技巧」,這次筆者盤點一下那些正確的「廢話」,說著容易,實踐卻難的釣魚言語。
  • 冬釣頻繁跑魚脫鉤,不妨試試小鉤細線配大漂,以鈍釣鈍抓送漂
    冬釣,各個環節都要講究輕、小、細、軟,小鉤、細線、軟餌是標準搭配,關於浮漂,提倡浮漂的吃鉛要小、漂型切水要好,輕、靈、快、準就是對浮漂以及釣組的要求。要說魚鉤、餌團出了問題,已經用了小鉤、軟餌了,換大鉤、大餌團,估計魚都不給口了,所以,只有一個地方出現問題,是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浮漂出了問題,而主要的問題有兩個,的一個是浮漂的吃鉛,太小了,二是釣組的調釣,太靈了。之所以這樣說,是要結合冬季垂釣的實際情況的。
  • 都說釣鯽魚,用小鉤細線,那麼怎麼配置子線組呢?這裡講明白了
    1、釣鯽魚的用鉤釣魚人都知道,鯽魚是屬於小個體的魚,鯽魚大多都在半斤左右,大的也一斤內。所以釣鯽魚的魚鉤都選小型魚鉤,具體用什麼樣的鉤呢?小型魚鉤,比如袖鉤,伊豆,海夕,溪流等等。不冋的鉤型有不同的優點。
  • 冬釣鯽魚:還在糾結釣靈或是釣鈍嗎?真實作釣體驗告訴你答案
    以我們江蘇徐州為例,傳統釣搭配站漂是目前主流的作釣模式,在冬季作釣深水區更顯優勢。眾所周知,站漂具有抗風、抗走水的特性,相比七星漂,其觀漂清晰度方面要好於後者。既然是使用站漂作釣,自然離不開浮漂調釣的問題。十月份的時候,我發布了幾期關於傳統釣長竿短線橋釣的視頻,有不少釣友留言問是如何調漂的?
  • 冬釣鯽魚口訣,鯽魚不空軍
    冬季魚不好釣,因為冬季溫度低,魚的覓食性會隨之減少,有些魚種已經不開口覓食了,相對於其它魚種來說,鯽魚在冬季開口覓食還算比較好的了,所以在冬季垂釣鯽魚的釣友也是不少的,但很多人的漁獲依舊是不盡人意,看著別人鯽魚口不斷,再看看自己還沒有打開的魚護,抽了幾包香菸也沒有想明白,輸在哪裡?
  • 小雪節氣過後釣大鯽魚,七星漂還可以這樣搭配,釣深遠也沒問題!
    小雪過後多降水天,多寒潮天氣,多冷空氣南下,氣溫驟降水溫自然會下降很多,這時候才到了冬釣深的開始。貌似不太適合釣深遠的七星漂釣法,只要稍作調整釣深遠也是沒問題!一、常規七星漂釣組不適合釣深遠的原因冬季釣深釣遠,又要下鉤準,窩點集中,還要能夠逗釣,自然傳統長竿釣法更勝一籌。
  • 【釣魚技巧】冬季自然水域作釣鯽魚,為啥浮漂頓口抬竿卻不中魚
    冬季大多數地區的天氣都比較寒冷,自然水域當然以作釣鯽魚為主。鯽魚的魚嘴較小,覓食靠魚嘴張合吸餌,作釣時的浮漂信號多是連續頓口,然後才是黑漂或者送漂,釣友作釣鯽魚通常捕捉有力的頓口,這樣抓口最容易出現正口,但是為什麼到了冬季,浮漂的頓口信號卻不中魚呢?
  • 釣小鯽魚碰到大魚鬧窩怎麼辦?這樣做大魚才能成功入護
    鯽魚的適應能力真的異於常魚,超低溫的天氣仍然開口,所以北方的釣友冬季作釣的目標魚都是鯽魚,使用小鉤、細線是必須的。雖然大魚在冬季的活躍性要低於鯽魚,但是送到嘴邊的餌料,也同樣不會客氣。袖2袖3的鉤子,0.4的子線碰到了大魚怎麼辦?是不是慌的一批?是時候考驗真正技術的了。
  • 冬釣鯽魚,口輕如何選漂調漂?按這個套路,魚口再輕也能穩穩命中
    不過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卻是包括了整個釣組的搭配,餌料狀態的整合,調漂方法等等。任何一個細節出差錯,都有可能導致漁獲不理想,特別是冬季釣魚。說了這麼多,那麼冬季到底該如何調釣最好呢?下面,請看筆者一一分析。一,冬釣,釣鈍是最佳選擇。很多釣友陷入了這樣一種誤區:冬季魚口輕,要釣靈,浮漂動作才會明顯。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 釣鯽魚和釣鯉魚的區別,看懂之後,釣上來的再也不是魚嘴唇了
    相信很多釣友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野釣鯽魚的時候,魚沒上岸,鉤上卻有一個魚嘴,這就是沒有把握好揚竿的力度,用釣鯉魚的手法去釣鯽魚的後果,接下來咱們就來談談釣鯽魚和釣鯉魚的不同之處:一是所用的釣組不同。鯽魚是小型魚類,因而釣鯽魚時大多採用小鉤、細線、小漂、輕墜和37調或者28調魚竿。當然釣草洞的話就要選擇19調硬竿,冰釣用筏竿。釣魚技巧其實並不是絕對的,但是大多數地區是差不多的,只要入門之後就可以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慢慢地改進。就大部分地區而言,像上面說的這樣搭配釣組之後,魚訊靈敏,釣魚體驗絕佳。
  • 冬季鯽魚藏在深水,要釣大板鯽,試試磯竿滑漂線組,效果出奇的好
    鯽魚的進食水溫在4-25度左右,而且根據多數釣友的經驗來看,水溫低鯽魚反而好釣,而且越低釣到大板鯽的機率越高,所以從初冬到仲春是垂釣大板鯽的最佳時機。鯽魚是淡水魚中繁殖期最早的魚類,在仲春就開始繁殖,而其他魚類則需要仲春開始大量進食,然後才會進入繁殖期。也就是說鯽魚在冬季依然在進食,在養籽,以便春季開始繁殖,所以體型越大的鯽魚在冬季越是不會停口。
  • 冬天野釣鯽魚必備長竿短線七星漂 解析七星漂調漂
    七星漂是傳統釣沿用已久的浮漂。七星漂又名,蜈蚣漂、碎漂、臥漂。在沒有成品七星漂的時候,七星漂都以家禽羽毛後部的粗羽毛製作而成。七星漂適宜無風浪的天氣做釣,適宜靜水。七星漂其優點:揚竿時驚擾不到釣點的魚,魚中鉤後出水時產生的阻力非常小。
  • 冬季釣魚,別說氣溫驟降魚難釣,這些技巧記住了,天冷未必魚難釣
    有的釣友認為氣溫低,所以魚難釣。不過冬季釣鯽魚為主,冰下都能釣鯽魚,所以如果釣不到魚,往往也未必是氣溫低導致的。所以氣溫低不是釣不到魚的原因,氣溫低其實對釣大鯽魚反而是有利的。大雪之後鯽魚應該怎麼釣?匯總一些釣魚老手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調平水釣二目或調低釣高不是冬季調漂規範,這樣調漂才是正確思路
    從視頻來看,調六釣二和調平水釣二目,底部狀態差不多,都是下鉤躺底,上鉤餌料斜著觸底,子線是斜著拉直沒有彎曲,唯一的不同只是落底後,兩餌間的距離不同。由此可知,冬季常見的調低釣高並不比平常的調高釣低優越多少。所以冬季調漂不一定就非要調低釣高。而上來就直接調低釣高最大的缺陷,就是非常容易出現過鈍,結合冬季魚口變輕,導致浮漂不出動作,看不到魚口,極大的影響釣獲。
  • 冬季釣鯽魚,天氣越冷,這種釣法越給力,釣大鯽魚很有一套!
    冬季天寒地凍,外出釣魚沒那麼舒適,而且空軍機率大增,所以到了冬季不少釣友都會選擇封杆。但是對於老釣友來說,氣溫越低越是到了釣大鯽魚的時候,如果封杆太早,簡直是錯過了不少大板鯽。氣溫低,鯽魚所在位置會比較深遠,這就需要注意釣法了。
  • 離底釣鯽魚的幾種方法,冬季別只盯著釣底,改變下思路,上魚更多
    冬季氣溫低,釣鯽魚基本都是釣底,但是總有比較特殊的魚情需要釣離底。比如遇上持續的晴好天氣,會出現中上層水溫更高的情況,鯽魚會上浮出現離底的情況。或者是水底環境比較複雜,不適合釣底,比如水底有暗草、石碓等,掛鈎比較嚴重,這時候也可以採用釣離底的方法。
  • 冬季野釣大鯽魚,別忘了還要這種釣法,更適合釣深釣遠!
    冬季釣鯽魚為主,隨著最近氣溫的下降,鯽魚所在位置會變得更加深遠,在不少水域中手竿開始慢慢變得難以夠到魚窩,外出釣魚空軍較多。所以如果手竿釣鯽魚,一定要選擇小水面,窄而且長的河流比較合適。如果河面較寬,我們還可以試試串鉤釣法,這也是冬釣大鯽魚的一大利器。
  • 冬季釣鯽魚,七星漂釣組的多種搭配方法,看似簡單,其實變化多端
    傳統釣是歷經無數考驗的釣法,在野釣中流傳多年。傳統釣中的釣法極多,比較有特色的應該是七星漂釣組。另類的浮漂使用,對釣點幾乎無任何要求,碗口大小的釣點都能精準下鉤。寒冬時節野釣鯽魚,這種釣法極為常見。首先來說此時釣鯽魚要下鉤精準,並且需要逗釣,其次釣草是最簡單的找魚窩的方法,所以七星漂釣組此時異常好用。七星漂釣組看似簡單,但是其中的變化很多,遠超其他釣法。一、七星漂的兩大類釣組七星漂比較經典的搭配是朝天鉤,這個是在長江流域比較流行的釣法,在水面不大,多水草的釣場效果極佳,主要以釣鯽魚和其他小體型魚類為主,如果說七星漂釣組有短板,應該是不太適合用來釣大魚。
  • 冬季釣鯽魚,窩中有魚浮漂不見動作,從這幾方面調整,很快就見效
    這也是為何冬季極為推薦調2釣2這樣的調漂方法了,稍稍鈍一丟丟,極為適合冬季。還有就是釣目不能高,因為魚進食動作輕微,漂相不明顯,釣目越高越是容易察覺不到,有漂相也變成了看不出來漂相。而且釣高目剩餘浮力過大,鯽魚還未必拉得動,自然可能會不產生漂相。
  • 冬季釣鯽魚:長竿短線傳統釣的5大優勢,讓野釣大板鯽更容易!
    話說長竿短線釣法,尤其是搭配七星漂使用是站著釣的,經驗告訴我們,冬季釣魚站著比坐著更暖和一些。二、可以垂釣小窩點長竿短線釣小窩點,這個是傳統釣的「核心競爭力」,關於小窩點這個有兩個要點。第一就是對釣點要求比較小,尤其適合釣草洞,釣鯽魚找草洞下鉤是最容易釣到鯽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