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羅冠軍事件:要「謝謝」梁穎這種人,幫我們看清了這4點真相

2020-12-12 上海一杯咖啡心理

這陣子有一張大頭照在網絡上傳播得非常廣,其最鮮明的特徵是上方標註著「強姦犯」。這張照片的當事人叫羅冠軍,而指稱他為強姦犯的是他的前女友梁穎。據梁穎所述,羅冠軍是以強暴的方式,迫使她跟羅確立關係,她的小作文標題就叫「愛我,所以強暴我」。此文一出,迅速獲得了不少網友的同情,並引起了大量轉發。

然而,在羅冠軍及其家人拿出大量佐證之後,一部分網友開始反應過來,這兩個人實際上是戀人關係,就不存在所謂強迫等加在他身上的污衊之詞。

今日,梁穎把微博內容全部刪光,側面說明之前言語不實。而羅冠軍也向媒體表示,梁穎的律師已經聯繫他,表示願意道歉。

可以說,至此塵埃落定。不過,廣大網友不希望羅冠軍和解了事,感到「善意被利用」的他們,這次把怒火朝向了梁穎,希望羅冠軍能夠替代自己制裁她。

不過,我倒是覺得,除了受害者羅冠軍之外,廣大網友真的要「謝謝」梁穎鬧這麼一出。

為何這麼說?有四大理由,且聽我道來。

一、為日益病態的「女權」運動滅滅火

自「Me too」運動之後,中文網際網路的女權運動的主軸便離不開維護女性的性自主權。

至此,「女性」、「性侵」,可以說是最近這些年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容易引發網民共情的話題之一。

梁穎還是非常了解社會大眾心思的。她的小作文核心內容,其實也是這個。就和其他社會事件一樣,只要寫上這兩個內容,便屢試不爽,每一樁都能收穫數十億的流量。

為何這一主題會得到如此多人的關注?

我試著做兩點分析:

1、僅僅是女性是不夠的,很容易讓人覺得是有意製造性別對立,但是女性好像天然在性方面是處於弱勢的,所以把這兩者聯繫起來,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會有所傾斜。

2、僅僅是性侵也是不夠的。當然,男性被性侵最後也反轉的例子,去年就發生過,但是這類案件畢竟不屬於主流敘事。恰恰是女性被性侵,很容易激發關注,因為這一「組合」更具有普遍性意義上的性色彩。

當然,還有不能言說於口的是,對他人的「性」事關注,本就是八卦中最容易收穫關注的內容。更何況是當事人自爆呢?

然而,這幾年,在某些社交媒體上的「女權」運動,已經走樣了:

面對這樣的話題,基本上一面倒地譴責男方,用詞之惡毒,手段之惡劣,在「女權」的大旗之下,似乎都是被默認和允許的,都是幫助「受害者」的「正義」之舉。

這裡的走樣體現在:

1、默認女方的話都是真的。

2、默認只有女方才是受害者。

3、默認可以用輿論「懲罰」一個沒有經過審判的當事人。

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羅冠軍這樣的人成為了真正的受害者。

因此,我們要「謝謝」梁穎,因為她的破綻比較多,讓她試圖操控輿論的盤算最終破產,讓這場自認為「女權」運動的正義性發生了動搖。

從此以後,我們要看到的是:

1、把女性當做「天然的弱者」的想法是幼稚的,男性可能什麼都沒做,也會成為受害者。認為女性天然就是受害者的想法,其實才是性別歧視的表現。

更符合現實的敘述的是,加害者是不分男女的,誰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2、不要辱沒女性的智商,認為女性天然是兩性關係中的「低智商」、「為情感所困」。實際上,就是有女性可以有這麼強大的能量,可以把男性玩弄在股掌之中,可以把輿論玩弄在股掌之中。

3、羅冠軍今日的遭遇,是類似事件當事人的縮影。他提及的父母及家人不斷接到騷擾電話,已經無法工作,「社會性死亡」等,哪一個不是遭遇類似事件當事人的切身經歷呢?只是其他人由於沒有機會「反轉」,或者礙於身份限制,無法為自己發聲。

如果默許這樣的「懲罰」手法是合理的,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這比張玉環被關進監獄二十多年還要委屈,因為連2000多萬的國家賠償也沒有下落!

所以,是不是以後微博得先向此類用戶預收一筆「懲罰」賠償金比較好,你要罵人可以,我先預收一筆費用,如果「反轉」了,就把這筆賠償金給受害者?否則你就不要摻和進來!

二、「沒有人會用自己的清白去污衊別人」,對不起,這樣的「瘋子」真的有

其實,梁穎只是寫了一篇小作文,什麼有力的證據都沒有提供。

那麼,為何她的話,很多網友就不假思索地相信了呢?

我認為有一條被三萬多人點讚的評論比較具有代表性「沒有人會用自己的清白去污衊別人」。

因此,我們要「感謝」梁穎,因為她用自己的瘋狂之舉讓持有這一信念的人瞬間被打臉。

「沒有人」嗎?

顯然,梁穎就是這樣的人。

會相信「沒有人會用自己的清白去污衊別人」犯了什麼錯誤?

1、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想法等同別人的想法,自己不會做,所以也就認為別人也不會這麼做。

這其實是典型的「心智化能力」比較弱的體現。

心智化能力的意思是說,我們需要具備一種心理能力,理解別人跟自己想的可能就是不一樣的。

2、否認這個世界上存在心理變態,並且試圖為心理變態尋找合理的邏輯。

很多人會問,梁穎為何要做這樣的事情?她這麼做總有一些理由吧?

事實上,這種「沒有人會用自己的清白去污衊別人」信念的背後,就是認為存在一個合理理由的延伸。

然而,這個世界上有著一定比例的心理變態。

如果你能夠搞清楚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只有兩個原因,一個你是心理變態方面的專家,另一個,你自己就是心理變態。

你應該慶幸,你對他們為何要做一件事,是搞不明白的。因為你是正常人。

而他們的內心世界,就是和正常人不同,是你無法臆測的。

你只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就會有這種人存在,他們會做各種瘋狂的舉動:

前陣子,有個老師被舉報說讓孩子跑步跑到吐血,實際上,吐血的照片是家長自己造出來的。

他幹嘛要造這些圖片呢?你不需要去搞明白,你也搞不明白,心理變態的內心世界就是這樣奇葩,令人匪夷所思的。

還有,之前有個「女網友」,號稱自己有抑鬱症,然後「死了」,再過一陣,「又活過來」了,然後演這一出,就為了打擊一個頂流明星。

他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呢?你不需要去搞明白,你也搞不明白,在他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大概是有一套邏輯的,但是你不需要去共情她們,你也沒能力共情她們。

我想特別提醒大家,心理變態的人裡有一類人非常喜歡誇大其詞,這些人以撒謊、吹牛作為日常生活的常態,而且他們很喜歡撒非常大的謊。

正因為他們敢撒大謊,恰恰這一點會成為很多人信任他們的理由。

因為在我們的認知裡,一個人要撒謊,總還要想盡辦法圓回來,因此總要找到一點還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理據。因為我們撒謊的時候,總是不那麼堅定,反倒是容易被人看出破綻。

但是,這些心理變態,從來不考慮這些後果和理據,所以他們的謊言往往是驚人的,可以「平地起波浪」,甚至把妄想當做現實——「他強姦我」等,而且無所顧忌地說出來。所以,他們越是這麼做,聽到這些謊言的人,越是會認定他們說的可能是真的,因為正常人是不會這樣說謊的。

但是,他們就不是正常人。千萬不要上了他們的當。

再說一個數據。

中國是一個網際網路人口大國,共有9億網友,我僅僅以心理變態中比較嚴重的「反社會人格障礙」佔據人口4%計算,就有3600萬!

別說3600萬,要是36個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在網上串聯,就能煽動不小的輿論了。所以不要小看這些人的力量。

了解這個數字,對你了解這一輿情生態當然也是有幫助的。

三、看清所謂的網絡大V的真面目

剛看到「羅冠軍」的名字上熱搜的時候,我就有些反感。

一來,以我的觀察,我覺得這件事過於「單一信源」,也就是只有一方說辭,而且沒什麼實證。

二來,之前的類似「性侵」事情,當事人不是明星、主持人,就是有一定社會名望的人士,披露類似的事情,多少還沾了點「輿論監督」的邊。可是,「羅冠軍」就是一個剛剛畢業沒多久的職場新鮮人,從新聞倫理的角度,也不宜讓他成為熱搜的主角。

這種事即便坐實,雖然很不齒,但是客觀說,強姦案一年要發生8萬多起,這還是移送司法的數據,相當於每天發生200多起,也就是一樁普通的刑事案件,既然當事人沒有什麼特殊性,為何要把這作為焦點去炒作?

這些網絡大V和帳號,就沒有其他可以監督的地方嗎?

另外,也不是公檢法機構包庇了,打壓了,而是當事人不去找警方,為何不合理質疑當事人不找警方,找網絡大V反映的怪異舉動呢?

所以,這一事件,除了梁穎有不可告人目的外,其背後是網絡大v、營銷號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他們認為需要放大這樣的事情,就將其放大,完全不顧底線。

我之前有歷數中國精神病人的人數,可以合理的猜測一下,到底有多少網絡大V和營銷號的主人,其實就是精神病人?

手握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粉絲帳號的人,可能是一個偏執狂、精神分裂,甚至就是反社會人格障礙,那該是多麼可怕的事?

要知道,一個多少有點良心的人,也不至於如此冷漠地坐視這樣的事情在自己眼皮底下發生。而心理變態者中,大多數倒是缺乏良知的。

這些網絡大V的道德水平較低,還體現在事情反轉之後。

說個數據,梁穎的微博轉發量有44萬,可你知道羅冠軍澄清的微博有多少轉發量嗎?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幾千,通過不少網友的呼籲,目前爬到11萬,仍然有三倍之差。

是的,就是這麼懸殊。

這44萬,正這些網絡大V及其粉絲的功勞。

但是,他們從來都不去轉發澄清的消息,頂多把微博刪掉,好像這件事情就結束了。

是的,他們從來都不承認自己會犯錯。因為轉發澄清就是打臉自己,所以他們寧願忽略這些東西的存在。

當然,澄清能吸引到多少流量呢?

肯定是爆料的內容更加吸引人。

因此,要感謝梁穎,因為她的翻車,把這些大號的本質也暴露無遺了。

四、自以為「善良被利用」的路人

這一事件還有一個令我不舒服的地方是,把羅冠軍的頭像就這樣放出來,打上「強姦犯」的字樣,然後無數網友以正義之名就轉發起來。

可是,這樣的做法和文革有什麼差別?這種網絡轉發和大字報有什麼差別?

這樣滿滿的戾氣,怎麼能和善良劃等號?

羅冠軍的事件有了明確結果後,我看到有不少之前批評他的人進行道歉。當然,能夠道歉總比不道歉的人要好很多。

但是,不管道歉不道歉,很多人都說發生這樣的事情,都是梁穎的責任,而自己是好心,是善意被利用。

然而,梁穎戳破了這種自我辯白。

梁穎發動的這場對羅冠軍的批判,讓我想起了韓劇《匹諾曹》裡的一段臺詞:

在村莊裡,往往首先有一隻狗叫了,其他的狗也不知道它為什麼叫,但是因為這隻狗叫了,所以他們也陸陸續續地跟著叫起來。

很多人可能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在很多新聞事件中的自己,其實就是一隻跟著叫的狗。

請允許我引用這段「粗鄙」一些的話來解讀,因為好心、善意這些詞如果用在網絡暴力上面,我認為是一種褻瀆。

況且,真正的好心善意是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不是聽風就是雨。

實際上,像這些網絡大v,以及梁穎這些當事人,就是利用了不少人「做狗」的心理:

有一個很有名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是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團隊組織的,讓一群人,不分性別、職業,共同參與一個關於人的服從性的實驗,要求他們按照指令去做一些行為,包括一些比較殘忍的行為。

結果是他們得出了一個人群中服從的大致數據,大概60%的人是屬於服從性的,也就是只要權威告訴他們去做什麼,或者讓他們相信什麼,他們就會去做、去信,就像村裡一起叫的狗。大概40%的人,才能抵禦權威的壓力,會對權威的信息進行質疑,不盲從,即便有人批評他們的不盲從,也依然能夠堅持自己。

因此,你不是因為善良、好心才參與了這場網絡暴力,你只是60%的服從者,習慣聽信於網絡大V、「賣慘」的「受害者」,根據他們的煽動,成為他們的傳聲筒而已。

所以,你還想繼續做這60%,還是加入40%的行列呢?

作者 | Arthur Chen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3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

相關焦點

  • 羅冠軍事件始末,求求你了梁穎,別讓女性維權變成狼來了!
    一名叫做梁穎的女生在微博上發表了名為《愛你,才要強暴你》的文章,字字泣血,聲淚俱下地講述了自己被前男友強姦的「愛情」故事。現在微博的風氣就是這樣,我們的確在為女性權利而發聲,但是這其中很多人並不理智。我們總會不自覺地站在受害者身後,就算我們甚至並不能確定到底誰才是受害者。
  • 羅冠軍沒有強姦梁穎!但幾億人強姦了羅冠軍……
    前幾天一直輿論譁然的梁穎羅冠軍事件終在全網人民的見證下落下了帷幕。是的,當這一信息一出就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網友們紛紛為女方搖旗吶喊,討伐渣男羅冠軍。其實梁穎誣陷羅冠軍已有半年之久,在這半年的時間裡面,羅冠軍受到的傷害是有多麼的不堪,用他自己的話說:「微信和電話全爆了,手機頻繁死機。」
  • 羅冠軍事件戲劇化大反轉!通過這件事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不過有利必有弊,網絡的發達也招就了很多居心不良的人去招搖,污衊等各種事情來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從而引發大眾一些從重心和同情心,造成網絡暴力。最近就發生了一起羅冠軍戲曲化反正事件,引發了網友的一陣熱議!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是如何的隨波逐流的。大家都知道網絡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瞬間毀滅一個人。曾經形形色色的案例相信都有聽過,比如某明星因被爆黑料怎麼怎麼滴。
  • 羅冠軍事件大反轉:你看到的「弱者」其實並不弱
    錄音中,二人針對這次事件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溝通,雖然羅冠軍一直在套話,但梁穎表現的很是小心。可能是性格使然,梁穎非常清晰的說了一句:「我以後想做律師,想借這件事出名,請的律師也希望一戰成名。」隨後,網友開始發現了不對勁,梁穎說的很多東西都前後矛盾。
  • 羅冠軍梁穎事件大反轉:比相愛更難的是「和平分手」
    讓人不寒而慄的是,男主還在微博上公布了一段細思極恐的錄音。 錄音是今年五月份的時候,兩人溝通的內容。女主:「我想靠這個出名,因為我以後要當律師,我的律師也想靠這個案子出名,我直接給你說了吧!」再看看羅冠軍曝光的兩人的聊天記錄、轉帳記錄、照片和視頻都十分具體。羅冠軍的姐姐發了一些截圖爆料,從日期到互動,顯示之前他們確實是談戀愛的感覺。
  • 被網暴半年的羅冠軍選擇和解,放過梁穎的原因很扎心,他耗不起
    為了脫離這種環境。他在半年的時間搬家3次,連丟3份工作,仍然沒有逃脫網友的譴責,他把這種情況定義為「社會性死亡」。8月31日的熱搜出現後,他才決心和梁穎撕破臉,在放出大量證據並表明已經報警後,梁穎連夜清空微博,並通過律師發了道歉聲明。
  • 快評|「羅冠軍強姦」事件反轉,網絡狂潮值得警醒
    而這一事件引起的網絡暴力狂潮,值得每一個網友反思。儘管這一事件引起網絡廣泛關注始於8月底,但梁穎控訴羅冠軍強姦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僅通過社交軟體傳播,還報了警,並向羅之前的工作單位投訴。8月底,梁穎再次發布微博長文聲討,並稱還受到羅的威脅。在被一些網絡大V轉發後,引發了輿論狂潮。這些惡劣情節,加上她與其他受害人的聊天記錄等「證據」,讓羅冠軍成為十足的渣男,被無數網友唾罵。
  • 「西街觀察」我們與惡的距離
    沸騰多日的羅冠軍梁穎事件反轉。9月5日晚,梁穎委託律師發布一則聲明。聲明中梁穎表示冤枉了羅冠軍,同時向公眾和羅冠軍及其家人道歉。一對情侶「沒有處理好」分手,一方刻意將其推上網絡企圖將對方「繩之以法」。輿論波濤洶湧的時候,烏合之眾只願意相信自己選擇的真相。譴責惡行,會讓個體在一瞬間感覺自己善良高大,但一些不明真相、極具主觀性的謾罵,甚至不惜波及兇手無辜的家人,也是一種「惡」,最終會變成一場打著「正義」口號的集體狂歡。這些集體狂歡看起來是保護,其實更是枷鎖。
  • 羅冠軍事件再次反轉,女權主義重拳出擊,網絡暴力被利用淋漓盡致
    羅冠軍事件在網絡上一再被激化,甚至男方表示近期因為該事件家人受到騷擾,正常生活遭到了極大的影響,而自己本人也已經「社會性死亡」。當所有人認為,渣男最終會受到正義的懲罰時,事情卻發生了兩級反轉,據了解,剛剛,梁穎的代理律師受梁穎委託,已電話聯絡羅冠軍的律師
  • 這3點讓你看清真相
    相信許多工作場所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自己的能力明明是最強的,可為什麼領導提拔的是別人。這個問題真的讓人想不通,為什麼領導喜歡提拔平庸之輩?是因為領導者眼神不好使嗎?還是因為領導者不了解管理?其實都不是。這3點讓你看清真相,很現實!
  • 看清一個人,這四點就夠了
    與人相處,看清人心十分重要。大千世界,人有千萬種,皮囊之下,心思各有不同。曾國藩在《冰鑑》裡系統地講述識人、相人之法,就像是「一部獨有見地的人才學教科書」。人心是好是壞很難判斷,但其實在生活中能憑藉很多契機去看清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
  • 他是清白的,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對不起,羅冠軍;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其實當女方把相關動態進行一個清空之後,我們就有著99%的肯定,但是只不過那1%需要來自權威機關,或者說是她自己徹底放下面子,還原事件的本來真相。,也是坐實了這件事情。
  • 《我們與惡的距離》告訴我們,看清生活的真相後要依然熱愛生活
    好丈夫好爸爸、在生活中是一個善良者的王赦基於職業道德和內心的追求,竭盡所能為李曉明辯護,為他爭取不判死刑,同時還為另一個性侵併殺害女童的人陳森爭取不判死刑。這樣的行為不僅大眾不理解,就連他的妻子也不理解。王赦到底是在追求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
  • 夜讀|人最該看清的5個真相
    夜讀|人最該看清的5個真相 06:49 夜讀|人最該看清的5個真相06:49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董千齊人最該看清的5個真相你弱小時,所有人都敢對你指手畫腳;你強大了,全世界都願意對你和顏悅色。所以,被打壓時別憤怒,被忽視時彆氣餒,你只需悄悄地拔尖,然後驚豔所有人。你要明白:學會向內歸因,才會向外成長。今天,不在情緒上較勁,明天,一定要在實力上較量。
  • 「清華學姐」事件持續發酵,誰有權讓他人「社會性死亡」?
    但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之時,學姐曝光了該學弟的信息,並揚言要讓他在朋友圈「社死」。 筆者不禁要問,當初要學弟「社會性死亡」的真的只有學姐嗎? 有報導稱,有「同校學生」補充說,當時這名學姐只公開了學弟的名字,學弟的信息和照片是網絡論壇中的其他人「人肉出來的」。
  • 去世兩次的抗癌UP主虎子:我們已經到了通過死亡才能獲取真相的地步嗎?
    甚至還引發部分網友的共鳴,讓身外之人,了解了生離死別的痛苦。真正讓虎子被大眾熟知的,是他陪伴他兒子的兩則vlog。一個將死的患癌父親,想為即將失去父親的兒子留下可以懷念的回憶,這種樸質的父愛,感染了一大群人,兩則vlog的點擊量都是數百萬。不過,現在的網際網路有個現象:你可以親眼看見不適應愚鈍的人,突然朱樓起,突然宴賓客,又突然樓塌了。
  • 《人生海海》:人活著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清真相後仍熱愛生活
    就像我之前讀過的法國作家皮耶爾·勒邁特的那本《必須找到阿歷克斯》一樣,峰迴路轉,幾番輪迴,最後當你終於知道了真相,卻完全顛覆你的想像。這本書《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最新力作。如果你讀過他的其他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等,你就不能理解這本書帶給你的魅力。
  • lol阿怡大小姐代打事件始末 阿怡代打真相或已落定
    官方對最近局勢發展跌宕起伏的」阿怡代打事件「首度給出正面回應,表示對這件事嚴肅核查後,將會進行公平處理。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就在阿怡代打視頻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一位名為「wolf"的網友爆出了」阿怡買號「的驚天事件。【阿怡買號事件】之後更是有荒唐的偷手機一說。本以為阿怡代打事件會在這些不知名網友的爆料下走向白熱化,誰料5月30日同行主播卻都紛紛站出來指責阿怡這種代打行為,就像高考作弊拿了100分一樣,讓她們這些真正有實力的小主播覺得非常不公平。
  • 看清一個人的真面目,記住這4點就夠了
    在人與人交往當中,我們一定要把一個人的真面目搞清楚,搞清楚一個人的真實面目,要通過4個維度,就基本上能掌握他心裡所想的了,在交往當中心也會踏實很多,至少不會像以前那麼提心弔膽,害怕別人給你下套了,我們來看一下這4個維度都有什麼。
  • 馬上評丨羅冠軍事件反轉,傷害的不僅是當事人和網友
    澎湃特約評論員 熊志近日,名為梁穎的女子發微博稱曾遭強姦,後不得已與對方戀愛,引發強烈關注。9月5日晚,梁穎委託律師發布一則聲明,稱羅冠軍並沒有強姦自己,向公眾和羅冠軍及其家人道歉。從控訴前男友強姦,到表示因為雙方沒有處理好分手事宜而「曝光冤枉」羅冠軍,這場風波可謂是驚天大反轉。此事的直接受害人無疑是男方及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