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連跌四年坑死萬千股東,新華聯暴虧禍起舉牌北京銀行?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花朵財經

文| 花朵財經

北京知名地產商與北京知名銀行,為何總是糾纏不清?到底是銀行「不厚道」還是地產商太「陰險」?

「 1 」

新華聯和北京銀行互相挖坑

近日,北京銀行(601169)公告稱,公司十大股東之一的新華聯控股,所持有的5.23億股股份被輪候凍結,期限三年。據悉,這已是新華聯第若干次被凍結北京銀行股份。

自從新華聯在2016年舉牌北京銀行以來,似乎「好事不斷」。除了眼看著北京銀行估值持續跌入谷底外,新華聯能用的招只剩下股權質押融資。

然而,在北京銀行股價四年下跌超30%的背景下,新華聯能換錢的股票已不多矣,沒轍之下忍痛割愛,今年3月把自家最精良的資產「北京銀行股票」賣了套現14億元,本次套現浮虧約6億元。

時間回到2016年10月,新華聯正式大肆舉牌北京銀行,之後繼續增持,截至次年一季度末已成北京銀行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88%。此舉打破了北京銀行上市十年來前三大股東ING銀行、國資公司、京能集團不變的格局。要知道,北京銀行一直未有控股股東以及實際控制人。

彼時的新華聯一路高歌猛進,其在增持公告中稱,增持北京銀行目的在於看好北京銀行長期發展前景,希望通過長期持有股份獲得股權增值收益,並不謀求對北京銀行的控制權。

就在此時,北京銀行已經成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自2007年上市以來,北京銀行業績成長顯著。從2007年至2019年,北京銀行淨利潤從33億元增長到214.41億元,營業收入從76億元增長到631.29億元。

也就是說,上市至今,北京銀行淨利潤增長近7倍,營業收入增長近9倍。但其公司股價卻從2017年至今下跌超過40%,這是新華聯打斷腿也沒想到的。

「 2 」

定增抵禦「門口野蠻人」,北銀董事會坑了誰

而讓新華聯更意外的是,就在其舉牌北京銀行之後,北京銀行擔心「寶能式」野蠻人破壞現有董事會格局,於是乎決定增發,企圖把新華聯從第二大股東擠下去。

結果在2017年4月,北京銀行果斷出手,公告停牌並籌劃定增事項。4月25日,北京銀行公布定向增發預案,擬向ING銀行、國資公司、京能集團、陽光人壽、陽光產險、聯東集團和三峽集團共計7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24.12億股A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39.8億元。參與認購最多股份的即為北京銀行歷史上穩定的前三大股東ING銀行、國資公司、京能集團。

▲2017年12月28日,北京銀行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雖然北京銀行稱,此次增發主要為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但考慮到北京銀行上市十年來穩定的股權結構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被打破,此次定增不排除三家老股東為了抵制民資舉牌的嫌疑。

因為這次定增,根本就沒把新華聯考慮在內,且更沒有在市場上進行詢價,直接由一小撮利益集團私下決定了。而這一決定,徹底開啟北京銀行長達四年之久的大熊市。說得通俗點,董事會為了趕走「門口野蠻人」,不得已採用自殘方式禦敵。

最終導致上述所有參與定增的機構,三年內集體大虧超過30%,就這還沒計算無風險利率,否則虧損必將超過40%,換句話說,當時參與認購定增股票的機構,集體被北京銀行董事會坑慘了。

而今年12月底,北京銀行上述定增將迎來解禁,就目前北京銀行股價來看,上述機構均難有減持情形,畢竟虧太慘,前面認購等於自殘,後面減持等於自殺。

「 3 」

新華聯業績暴虧,不得已賣股求生

然而,與之不同的是,新華聯當下持有的北京銀行股票已被凍結,就是想拋,也由不得新華聯決定。

難道新華聯舉牌北京銀行就是為了找虧的嗎?當然不是。

要知道北京銀行的股票在當時可是優質質押物,其在多家金融機構最高質押率將近70%,且融資利率也不高。如果新華聯舉牌之後,把北京銀行股票全部或部分質押,則同樣可以盤活資金,用於自身經營。

事實上,新華聯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2019年,北京銀行股票正式成為新華聯的融資工具。當年5月,新華聯將其持有的北京銀行股權用於發行可交換債券,新華聯總計發行了二期以北京銀行為擔保的可交換債券,募資46億元。

不過,這筆可交換債券已被換成北京銀行股票,原因在於新華聯時運不濟,業績持續大跌,且連續幾十次被列入「失信名單」。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華聯營收同比下滑36.79%,虧損額擴大到6.8億元。受回款減少影響,公司帳面資金降至31.5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0%。公司短期借款加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總額為57.64億元,遠大於帳面資金。

截至三季度末,有息負債總額仍達到231.56億元,且利息費用高達9.25億元,佔營收26%,融資利息已成沉重負擔。

就在這時,新華聯決定拋售北京銀行股票,哪怕是浮虧也要賣,不能便宜債權人,畢竟北京銀行連跌多年,估值已經處於歷史大底。於是乎,在今年3月啟動減持計劃,套現約14億元。其剩餘的北京銀行股票悉數被凍結,正等著債主清算呢。

現如今,北京銀行定增股票即將解禁,三年多來,幾乎同步跑輸大盤和同行,不知道是新華聯坑了中小股東,還是董事會太過「心胸狹隘」,反正北京銀行的定增堪稱中小股東的噩夢,萬幸的是,這場噩夢快醒了。

北京銀行的美好明天一定會來,但新華聯可能等不到桃花盛開的時節了。

相關焦點

  • 新華聯控股信用評級被降至C 拋售北京銀行套現近14億
    新華聯控股債券違約又起連鎖反應。  2020年3月9日,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金誠」)發布公告,將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聯控股)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至C。  3月6日,新華聯控股因不能按期足額兌付其發行的「15新華聯控MTN001」10億元債券,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 新華聯控股信用評級被降至C,拋售北京銀行套現近14億
    新華聯控股債券違約又起連鎖反應。2020年3月9日,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金誠」)發布公告,將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聯控股)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至C。一個月前,新華聯控股還有一批北京銀行可交換債券被可債券持有人換股,此次新華聯控股帳面持股減少5.9億股。截至此次大宗交易後,新華聯控股持有北京銀行的股份數下降為9.57億股,佔後者總股本的4.53%,且均被質押。
  • 偽白馬股卸下面具之民生銀行:公司管理混亂 股價跌跌不休
    股權之爭帷幕雖落,股價卻依然刷新低,某大型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表示,「最近幾年民生是事件不斷,管理層變動、股東變動……而且本輪金融去槓桿對民生銀行影響較大,今年我們已經不看這隻票了。」   一、民生銀行掉隊:六個多月股價跌去27%   從日K線圖上看,自2016年12月14日創下9.99元(不復權)的17個月新高之後,民生銀行股價就步入了漫漫跌途,至今日收盤,民生銀行報收7.82元/股,跌0.89%,跌幅達27%。伴隨著下跌過程,今年1月3日開始破淨的民生銀行今天的市淨率已經跌至0.82倍,刷新了上市以來的新低。
  • 千億資產還不起3億欠債 新華聯集團陷入困局
    2019年11月底,新華聯集團財務公司向湖南出版財務公司拆借兩筆資金,本息合計3億元,拆借時間為一周,可到期後只歸還了2088萬元利息,遲遲沒有歸還本金。調解無果後,2019年12月20日,湖南出版財務公司因債務違約將新華聯集團告上法庭。總資產超千億,帳面資金92億的新華聯集團卻連3個億都還不起?外界對此議論紛紛。
  • 上市公司舉牌案例增多 舉牌後股價明顯異動
    其中,不少公司H股股份被舉牌。被舉牌後,股價出現明顯上漲,舉牌方浮盈較多。舉牌不觸及要約收購多數舉牌方在此之前已經持有公司股份。以皖通科技為例,公司3月10日晚公告,股東西藏景源於3月9日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方式增持總股本的0.1473%。本次增持前,西藏景源持有公司總股本的4.8527%。
  • 新華聯的三十歲困局:被評為湖南民企之首 實控人傅軍卻被限消
    2019年12月20日,因新華聯控股債務違約,湖南出版將其告上法庭。隨後,湖南出版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不僅凍結了新華聯控股及子公司40個銀行帳號共計1373萬元一年,還有凍結了新華聯控股持有的上市公司北京銀行、宏大股份的部分股份三年。後來雙方達成了和解,但新華聯集團流動性危局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已然倒下。
  • 市場賺錢效應差「牛散」也頻頻虧錢 章建平投資樂視浮虧超9億
    指數下跌,市場賺錢效應差,連一向擅長炒股的「牛散」也頻頻虧錢。記者注意到,近期舉牌海利生物的牛散章建平目前在該股的投資上已浮虧1384萬元,而其投資樂視網虧損的金額更是高達9億元以上。   今年以來,A股震蕩下行,上證綜指年內下跌22.54%。指數下跌,市場賺錢效應差,連一向擅長炒股的「牛散」也頻頻虧錢。
  • 泰山會大佬遭「限高」,千億新華聯陷債務泥潭
    近日,北京法院網顯示,新華聯(000620.SH)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聯控股」)持有的亞太財產保險17.3%股權,將於2021年1月3日進行拍賣,評估價共8.51億元,起拍底價約為評估價的8折。
  • 新華聯的金融生意:與團貸網合作P2P 參股銀行 如今陷入資金困局
    在2018年,新華聯建設以及其關聯方從長沙銀行獲得授信餘額為8.43億。新華聯控股2016年斥資131億參股的北京銀行,目前還持有北京銀行3.71%股份。2019年上半年,新華聯銅官窯從北京銀行獲得貸款為16.74億。不過2019年下半年,新華聯控股在大量減持北京銀行股權。
  • 想舉牌工業3.0的上市公司嗎?只要277萬,股價跌幅刷新A股記錄
    可還記得寶能集團舉牌萬科地產的事情嗎?其實寶能系除了舉牌過萬科之外,還對南坡A、格力電器動過心思,背靠前海人壽,資金來得非常容易,還能依靠金融機構融資,使得寶能系在舉牌上市公司的道路上走得非常順利,寶能也被市場譽為「野蠻人」。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有沒有希望舉牌一家上市公司呢?
  • 武漢股東江斌等舉牌漢商集團 半年第三次被舉牌
    長江商報消息 漢商集團(SH.600774)又被舉牌,這是半年來該公司第三次被舉牌。昨日晚間,漢商集團發布公告稱,5日接到公司第四大股東江斌和第五大股東劉豔玲以及武漢市恒基實業有限公司通知,截止10月26日,作為一致行動人的江斌、劉豔玲和武漢市恒基實業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公司股份8884552股,佔本公司總股本的5.089%。
  • 千億資產還不起3億欠債,湖南第一民企入困局
    2019年11月底,新華聯集團財務公司向湖南出版財務公司拆借兩筆資金,本息合計3億元,拆借時間為一周,可到期後只歸還了2088萬元利息,遲遲沒有歸還本金。調解無果後,2019年12月20日,湖南出版財務公司因債務違約將新華聯集團告上法庭。總資產超千億,帳面資金92億的新華聯集團卻連3個億都還不起?外界對此議論紛紛。
  • 險企舉牌創近3年新高,地產、銀行股為何成為「香餑餑」?
    此次舉牌,並非今年來泰康人壽在股票市場的首次動作,今年9月,陽光城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嘉聞於9月9日與泰康人壽、泰康養老籤訂《股份轉讓協議》。上海嘉聞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上市公司13.53%股份(計5.54億股),其中泰康人壽受讓8.53%股份、泰康養老受讓5.00%股份。
  • 1.2萬股東懵了!連續6跌停 股價被腰斬 網友:過年的錢給虧完了
    原標題:連續6跌停,股價被腰斬,14億市值遭「血洗」,網友:過年的錢給虧完了!1.2萬股東遭遇了什麼?  遊資多次現身跌停股「龍虎榜」  將時間拉回到2020年12月30日,全新好以8.68元/股開盤,到了10點12分突然閃崩,隨後直線跳水,並很快於10點23分封死跌停板。有意思的是,一段時間,該股盤中賣盤一度出現多個4手掛單,除了賣一外,賣盤中賣二至賣五均掛單4手。
  • 短短一個半月,這家公司股價跌了93%......
    短短一個半月,股價能跌去多少?藍山科技的答案是:93%!除了股價暴跌之外,公司董監高辭職、銀行帳戶被凍結、股權被司法凍結、官司纏身,主要業務更是直接停頓!這其中,最慘的還是大幅虧損的投資者。要知道,當初公司申報精選層的利好消息可是讓數百位投資者火速入駐。
  • 新華聯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2008年經濟危機過後,2009年起國內樓市開始復甦,價格一路上揚。特別是2010年樓市價格一直處於高位。公司在北京的新華聯國際項目、新華聯運河灣項目、新華聯科技園項目2010年平均成交價格較2009年大幅上漲達30%以上,導致2010年利潤大幅增長。3、公司於2010年整體出售了新華聯培訓中心,出售價格為1.2億元,由於該物業初始成本較低,毛利達到8953萬元。
  • 賽輪金宇:新華聯控股增持未導致公司實控人發生變化
    千龍網北京1月2日訊 賽輪金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輪金宇)2日早間發布澄清公告稱,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新華聯控股)的增持行為沒有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 賽輪輪胎股東新華聯控股增持1351萬股 耗資約3300萬元
    挖貝網 6月29日消息,賽輪輪胎(601058)股東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增持1351.14萬股,股份增加0.5%,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14.71%。
  • 南寧百貨股價折戟二級市場 舉牌人被套
    證券時報記者 馬宇飛  大盤暴跌中受傷的不僅是散戶,5個月前動用上億資金舉牌南寧百貨(600712)的「神秘大戶」符如林,如今也只能無奈地看著帳戶從盈利變成浮虧。  資料顯示,今年2月3日,南寧百貨發布公告稱,自然人符如林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持有公司股份達1730.7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8%,從而觸發舉牌。符如林也因此成為南寧百貨第三大股東。  據披露,符如林從2011年9月份便開始嘗試買入南寧百貨,經過幾個月的短線買賣後,其在去年12月份一口氣買入約728萬股,買入價格區間為6.66元~8.8元/股。
  • 江蘇北人二股東直接清倉:減持近12% 業績下滑股價已7連跌
    江蘇北人近期股價持續下挫,已連續7個交易日下滑,並不斷創出歷史新低。12月11日解禁日當天,江蘇北人低開近10%,當天收跌5.79%。若把時間拉長,7月14日以來,5個月股價跌幅達到40%。不過,近12%的減持比例很可能會給股價繼續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