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認為本質上是一種內在的惰性,貪圖安逸,就是在為自己找藉口,用那些看似合理的藉口來解釋,以此獲得內心的安寧。
當然,事情不是你幹好了才有興趣和熱情,而是你有興趣和熱情才能幹好!我們常常把這個邏輯顛倒了。
很多人整天只想著這件事情為什麼會做不成,怎麼就不能把這些會導致失敗的點,作為需要修正和避免的點,去想怎麼能做成功呢!然後做的方法是什麼,然後立刻去行動呢。
以後遇見事,分析會死在哪裡,然後想辦法怎麼處理這些點,去導致成功!能知道怎麼失敗卻不知道怎麼成功,洛克菲勒認為不是有理想的人。
知識就是力量,其實知識和力量之間隔著一道橋梁,這個橋梁就是運用,靈活而有效地應用,知識一經運用了,就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洛克菲勒從來不誠服於運氣,洛克菲勒只相信因果定律。看看那些似是好運當頭的人,你會發現並不是運氣使然,而是準備、計劃和積極的思想為他們帶來美景。再看看那些「運氣不好」的人,你會發現背後都有明確的成因。
動用所有腦力,資源,直奔成功,失敗了總結教訓後再上路。披荊斬棘,無所畏懼,強烈的求勝欲,成功的人無不擁有非同常人的意志力。
洛克菲勒的觀點,永遠不要為失敗找藉口,沒有人的失敗比我多,這個很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很多人因為失敗,總會找各種理由和藉口開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