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善:先簡單介紹下你們團隊的成員吧
【敖星,樂隊主唱,礄口區公安分局民警;張靜成,樂隊的鼓手,礄口區公安分局民警;姜然,樂隊的吉他手,礄口區公安分局民警;王一星, 樂隊的貝斯手,礄口區公安分局民警;鮑博,樂隊的吉他手,礄口區公安分局民警。】
智善:當初為什麼會想去參加《出彩中國人》?有什麼樣的體驗和感想?
敖星:我們在微博上收到了《出彩中國人》編導的私信,說在網上看到我們的視頻很有意思,就問我們想不想參加這個節目,因為這個聯繫上了,後來就去參加了節目。
我覺得還好吧,因為這個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了我們警察樂隊,也有一些媒體找我們做了一些採訪,大家都會比較好奇,為什麼警察會有這樣的一支樂隊。
張靜成:我覺得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
姜然:我覺得是一個機會——我開演唱會的機會。
王一星:我覺得是一個提升關注度的渠道,很多人通過這個節目會關注我們,也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壓力。
鮑博:我覺得對我來說,是既激動又緊張的一件事情。
智善:登上央視舞臺後,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中,說得俗氣一點,就是「曝光度」增加了,那這種曝光度,對你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敖星:因為我們本身是警察,這個才是我們的主業和工作,樂隊上節目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我們自己也沒想過會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但有了這個機會,我們會好好地把握和享受它。我們自己的生活還是在軌道上運行的。
智善:組建樂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
敖星: 有很多巧合吧。我們五個人當中,鮑勃在大學的時候就自己組建過樂隊,從小就玩音樂,姜然和王一星都參加了分局的合唱團,因為機緣巧合,雖然我們的工作是警察,但是同事之中也有跟自己同樣愛好的,就想著組建樂隊,用業餘的時間在一起搞創作唱歌,其實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
智善:作為民警,本身就是一個很嚴肅的工作,突發事件有很多,會怎樣平衡工作和樂隊的時間?
敖星:我們排練的時間非常少,我們工作比較忙,都是在基層工作。基層派出所都是隔幾天需要值一次班,24小時都要在單位待命,所以我們所有的排練都是用自己業餘的時間,但是五個人同時都空閒的時間非常少,只能犧牲自己其他的時間。
智善:當警察的初衷是什麼?
敖星: 我小時候看一些港片,看TVB一些講警察的港劇,覺得當警察挺帥的,可能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想法,覺得警察很酷又能幫助別人。
張靜成:其實我們小時候對警察的認識跟現在老百姓的認識都是差不多的。警察穿著很帥的警服,有困難有危險的時候就第一個想到他,是一個能給人安全感的職業。當我們真正地接觸這個職業,才知道除了有光鮮亮麗很帥的部分外,還有很多辛苦和委屈。
姜然:我小時候看過的一個動畫片(《布雷斯塔警長》),講述了印第安裔的一個警長,他有一匹馬和一把大槍。當時看了之後我就非常想當警察。
王一星:我當警察,第一個原因是受了我父親的影響,我父親是一名警察,從小就看到父親經常加班很晚回家,樓道的鄰居對我父親都非常尊重,他們有什麼問題和困難都會找我父親,讓我感覺警察這個職業很神聖。第二個原因,是我考警察那年有播一個電影《新警察故事》,劇情裡成龍看見一個小偷被警察撞了,他說「小偷是賊也是有尊嚴的」。讓我覺得警察是一個很貼近人民群眾、非常溫情的職業,所以當時我義不容辭地報考了警校,成功地走上了警察這條道路。
鮑博: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從小心裡就播下了一顆種子,自己一直有一個英雄夢,一直想成為一名警察去幫助別人,能夠打擊犯罪。
(智善大咖~石喬樂隊)
智善:據數據調查,2016年因公犧牲民警人數有300多人,負傷4000多人,也一直有人在說 「現在警察已經是一個高危的職業了」,你們怎樣看待這樣的觀點?工作中會不會有這樣的擔憂?
鮑博:就我個人來講,我覺得警察本身就是一個危險性高的職業,明天面對的情況都是未知的,對我來說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在遇到各種問題和危險的時候,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應對問題的一種辦法。
敖星:我們身邊有很多認識的同事經歷過生死的瞬間,我們會擔憂這個,但其實最擔憂的是家裡人。我有一個同學,在特警隊,他每次執行任務之前都會拍一張比較帥的自拍照給他的妻子,其實他的妻子並不知道他拍照片是因為怕自己執行任務的時候有意外,想留一張最後的照片。以前在網上看到類似的宣傳會覺得很痛心,自己身邊的同事戰友頂著這樣的壓力在工作,你既然選擇了就要去做。現在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總有人是在替你負重前行」,選擇了這樣一份職業就必須去承擔這樣一份責任。
姜然:非常巧,上午我弟弟給我發了一個視頻。視頻是一個監控攝像頭拍的,在一個很大的十字路口的斑馬線上,有一個交警站在那,一個穿黑色衣服的男子慢慢走了過去,就捅了他一刀。因為路口的監控比較遠所以看不太清楚,當時那個交警就倒下了,嫌疑人慢悠悠地走了,周圍的人和車就越來越多。我看了視頻也不知道要回我弟弟什麼,回了一個「哎」,我弟弟回我說 「你要小心啊」。警察這個職業本身就是有危險性的,你要通過平時的鍛鍊和學習,去減少受傷的機會。
智善: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們普通人對「警察」的理解除了崇高和偉大,最直接的就是危險!那家裡人是什麼態度呢?
王一星:因為我父親是一位老警察,他常年跟我說一個觀點,他說人有兩種經驗,一種叫直接經驗,一種叫間接經驗。直接經驗就是說你做了一件錯事,你從這件事中吸取了一些經驗。還有更多的經驗是來自間接經驗,通過學習今年的案事例,從中總結一些規律,這件事情處理得怎麼樣,有些什麼紕漏。家人要我平時注重日常的學習,包括看一些公安文件,跟老同志學習,通過豐富自己的公安工作經驗、間接經驗,來豐富自己的業務技能,減少自己的受傷,包括一些執法的紕漏。
鮑博:我跟我家裡人很少講我工作上的事情,我跟他們說的都是我在這邊什麼都挺好的,就是一切都好,也沒有危險。
敖星:其實鮑勃剛剛說的這個情況是很普遍的。我自己在工作中也發現,很多同事回家是不會說那些危險的事情,可能就是一言帶過或根本不提自己碰到過什麼危險,因為明知道每次出去他們都會擔心。我有一個師兄以前在警務站工作的時候,因為每次出警都不知道會是什麼狀況,他媽媽和老婆平時都挺擔心的,但是他每一次都會安慰他們說,這是一般的出警,不會有危險。但我們自己知道,有很多都是有危險的,所以很多同事回家都不會說的。
智善:警民關係,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現在社會出現很多人民不信任警察,認為警察沒有在全心全意的為百姓做實事,你們怎樣看待這樣的問題?你們認為警察應該怎樣在人民心中樹立好的形象和榜樣?
敖星:我覺得對警察這個職業提出這種質疑的,根本就是缺乏溝通,倒不是因為別的。比如說一個群眾,可能哪一次辦事的時候正好碰到一個自認為態度不那麼好的警員,就對這個職業產生一些誤解。主要是缺乏溝通,我們現在做的很多工作其實就應該是搭建這樣一個橋梁,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警察這個職業,感受到我們的生活,知道我們平時在做一些什麼樣的工作或者說做一些什麼樣的努力。
其實我們這一次參加《出彩中國人》的時候,和那幾位評委聊了很多。節目裡可能沒有播出那麼多,他們說了很多話,也讓我們當時非常感動。他們說,你們警察真心實意地付出去做一些工作的話,老百姓是能夠感受到的。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在基層工作過的警察都有這種體會。你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地辦一個案子,或者幫他解決一個困難,老百姓都是看在眼裡的,都能感受到你的付出。
比如我之前在社區當社區民警的時候,我有一位師父,58歲,快退休了,就像現在七八月這麼熱的天,社區裡面電線壞了,他累得滿頭大汗,其實他不需要參加的。那些群眾都圍著他,給他送毛巾,送綠豆湯。所以我覺得如果你真心實意有付出的話,別人是看在眼裡的。警民關係說難也難,說簡單也是很純粹的東西。人心都是肉長的,其實這是將心比心的。
敖星:樹立形象這個東西,我覺得也不是一個刻意的行為。警察本身做的事情就是維護法律、維護正義。你只要把你的本職工作做好,你自然而然就有一個應有的形象,沒必要刻意地做什麼事情。
王一星:我之前看過一本書,人與人之間建立感情一共有兩種渠道。一種是情感之間互相的溝通,另外一種就是利益的溝通。兩條線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了,我覺得與人民群眾同樣可以通過這兩條線。
情感溝通就是我們平時開展的「警察進社區」活動,可以通過進社區把人民警察親民的形象,跟老百姓溝通,包括開警民會,把我們的公安工作介紹給群眾聽,讓他們知道我們公安機關的性質,我們走的人民群眾的路線,也跟他們介紹,讓他知道我們公安機關的形象。通過我們點滴的行為,跟他們建立一種情感的交融,這是第一條渠道。
第二條渠道是利益的溝通。並不是說我們簡單地為他輸送一些利益,我們為人民群眾做的每一件小事實際上都是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的。我們分局開展的「海燕直通車」,「防盜診所進社區」活動,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讓他們切實地感受到自己受益了。
鮑博:我說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吧。對於我們來講,我們下了班以後,脫下了制服,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自己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任何事情我們都應該換位思考。當我們在上班工作的時候,我們要設想,如果這個事情是我們自己或者是我們的親戚朋友去辦,我們希望別的工作人員怎麼樣對待我們,怎麼樣幫我們處理好每一件事情。怎麼樣處理好警民關係,我覺得就是把大家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就這麼簡單。
智善:近年來「構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倡導聲此起彼伏,而作為公安幹警,平時不可避免地要與檢察院、法院、律師等群體打交道,那麼想請您談一下對這樣的呼聲有什麼樣的看法?您認為作為公安幹警在工作中應如何與律師相處?」
敖星:我們覺得這個互相之間的溝通合作是必然的,或者說就是應該的。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所以應該也是加強溝通的渠道。比如,我們分局現在打造了公共關係中心,我們之後也想做一個像市民學校一樣的,這個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版塊,就是我們希望能有一個律師的團體,畢竟他們更專業,以後有一些疑問的時候,能跟他們合作,希望他們能給我們好的意見和建議。
張靜成:我們作為執法者,就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執法能力,出於這個初衷,我決定考司考。隨著現在發生的警情、社會的進步,公民本身的法律觀念也在上升,作為警察,要應對更多的警情,必定也要提升自己。就像您說的跟檢察院、法院、律師打交道,這個一直是有的,只是越來越密集了。隨著法律的完善、修正案的頒布之後,對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也慢慢地體現人性化。所以作為警察,對這一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了。
敖星:我們分局從兩三年以前就有一個司考培訓班。每年年初開始就辦班,請專門的學校老師給大家上課,進行一個集中的系統化培訓。其實也說明對法律這一塊的重視程度。我們也希望在法律上有更多的法律自信,不管是我們和法院、檢察院或律師合作,我覺得首先我們要提升自己,這個就是一種自信。
智善:當前正處於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那麼在這個大環境下,警察應該如何利用網際網路開展工作?
敖星:我們武漢市公安局在這一塊是做得比較好的,現在很多的活動都是用直播的形式。畢竟要與時俱進,特別是針對年輕人,你要用他能夠接受或是他樂於接受的方式去做這樣一個工作,可能更容易深入人心。所以在這一塊,我覺得真的是費了很多功夫。
我們也希望能夠儘可能多的利用網際網路方式,我們有自己的微信、微博、各種公眾號,我們可以在這上面進行一些預約,或網上辦理一些東西。像剛剛我們同事說的「海燕直通車」,就是通過網上辦理戶口方面的一些業務,讓群眾少跑冤枉路,減少辦理手續的繁雜程序。所以這都是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的一些機遇或是給群眾的便利吧。
王一星:我覺得我們警察和媒體應該建立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媒體發揚我們公安工作的一些亮點、感人的事跡,包括一些經典的案事件,向社會大眾去宣揚、傳播我們公安的正能量。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為媒體提供一些素材,讓他們來提高新聞熱點。我們應該建立一種長期的合作關係。
智善:之前有了解過我們智善嗎?借這個採訪的機會,有沒有什麼想對智善說的話?
敖星:有了解,也看了好多你們推送的文章,我覺得特別好。法律對於普通人不像以前,等到需要的時候才會去了解,它應該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必須去了解它,對你的生活,你的家人,你的朋友都是必須的。所以我覺得能夠有這樣一個比較專業的公眾號讓大家了解更多的知識,非常好,也感謝你們。
我希望通過今天這樣一個採訪能夠跟你們建立聯繫,大家以後能有更多的合作,給我們一些專業的意見,也希望你們的公眾號能越做越好,讓更多的人知道。
張靜成:我覺得像你們這樣的公眾號其實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公民整體的法制觀念,對法的了解提升了,也能更多地理解我們的執法,這個很有必要,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合作關係。在工作上覺得最委屈的時候,就是人民不理解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人民服務,當你付出了很多,換來的卻是不理解,你的心裡是很委屈的。通過網際網路,通過你們這樣的媒體,讓公民知道,有一些行為合法合理,這樣我們溝通起來更容易些吧。
姜然:你說出了我的心聲。
王一星:希望你們這個平臺能加強和我們警方的一些合作,可以推出一些宣講,包括一些節目或者是拍一些宣傳片。因為法律是一個比較繁雜枯燥的東西,我原來也學過法律,可能一些群眾對法律這個東西不是很感興趣,我想可以通過多方面的渠道把這個東西變得更人性化,更加接地氣。
石喬樂隊歌曲《奔跑》
民警在夜色中默默地為比賽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
時刻守護在賽道兩旁,
為馬拉狂歡提供最安全的保障。
衝榜、投稿、商業合作請聯繫微信:18995580086
投稿郵箱:zhishantougao@163.com
後臺回復「轉載」獲「轉載須知」
責編 | 方晶
文字、採訪 | 曹迪
戳「閱讀原文」看更多「大咖訪談」